俄狄浦斯情结之柯胡特部分 通俗版
时间:2010年09月18日|3935次浏览|2次赞

柯胡特在《自体的重建》里报告了一个V小姐的咨询案例。

V小姐的妈妈不允许她使用自己家以外的马桶。V小姐陷入焦虑中,她的梦境中会梦见自己站立小便情景,甚至不时的渴望看到父亲的阴茎。V小姐处在负面情绪的妈妈面前,陷入了小时候对妈妈的依赖而无法摆脱妈妈负面情绪的影响,于是他会想要获得一个力量,一个可以应对母亲负面焦虑的情绪的正向资源。

科胡特说,她的站立小便和对阴茎的渴望是为了获得父亲的支持和活力,对她来说获得父亲的力量就可以与焦虑的妈妈相平衡了。

最初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Oedipus情结是由两个相互对立的情绪造成的,1)对异性父母的渴望;2)对同性父母的敌对和竞争。如同小朋友说的”长大了我要娶妈妈,爸爸靠边站“。如果此时的父亲采用暴力的呵斥和打骂,母亲有诱惑性的和孩子亲密,就会造成儿童心理发展的不正常。表现为:

1)不再表现出对母亲的渴望,而是私下的幻想。有这样想法的儿童,会认为母亲和自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间会有个爸爸丛中做鬼。因为会还怕爸爸的喝斥,也会怀疑对妈妈的情感是不应该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心理发展停滞在对妈妈的依恋上,而无法接纳类似爸爸这样的,和妈妈不同的人。长大后的孩子会自居在母亲的一方,反对爸爸。
2)由于孩子说出了对母亲的占有欲望,而被爸爸耻笑,一方面是对妈妈的爱,另一方面是对爸爸的不允许,暴露出来的情感被撕裂成两个部分,因而陷入到焦虑之中。

精神分析认为,对异性的情感和欲望是自己内心的愿望,这个愿望会不时的冒泡出来,并快乐享受这个情感。而对同性父母的恐惧会进入内心,如同一个身体里一个内在的声音,不允许这样,不允许那样。这样就能面对现实中的情景了。

如果冒泡的愿望遇上了思想里父亲禁止的声音,就会产生冲突,我们说,这个就是俄狄浦斯情景。

最早的精神分析认为:处在父母中间的孩子,在 希望自己快乐能够满足 和 内心自律的告诉自己不能这样 之间时无法解决这两者的冲突,困与其中,就会有焦虑的情绪和无所抉择的两难。

柯胡特的有些病人会在治疗即将结束时也会有这样的冲突,不同的是病人表现出大量的对分析师的幻想。柯胡特认为这中表现不是以前精神分析的冲突,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如同V小姐希望获得父亲的阴茎而摆脱无助,重新获得生命的活力一样。因为此时的病人,自己的心理力量已经能够应对那个两难的选择。他认为有一个稳定的心理力量就会正确的体验到”满足欲望“与”内心自律“的冲突。这是一个新的经验。这个经验是心理再次发展的营养元素——如果父母/分析师提供一个充分的心理空间环境和恰当的心理氧气,病人/孩子的心理结构就会得到再次的发展。

一个稳定的心理力量的获得,需要父母恰当理解孩子的想法。

如果母亲能够正确的回应孩子因为对黑暗恐惧而产生的依赖,孩子就有能力把对母亲的依赖转化为内心的力量,就会相信大灰狼和怪兽是能够被喜洋洋和奥特曼战胜的。同样爸爸合理的制止孩子不停的吵闹,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应该要想爸爸一样的收敛和克制。

柯胡特把这样的转化定义为理想和雄心,也就是对母亲的企图转化为理想,对自性中无休止的放纵转化为雄心。

理想和雄心这两极,由于作为第三极的合理的理解的作用,曾经的俄狄浦斯情景就又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心力量。这就是柯胡特说的生命中内心力量发展的轨迹。

标签: 俄狄浦斯情结  柯胡特  共情  神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 庄磊 2010-09-19 10:22
    按照克莱因的理论就是从分裂位走向了抑郁位。灰色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