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为什么很多人反感心灵鸡汤?
时间:2021年07月09日|2038次浏览|1次赞

网上有这么一句心灵鸡汤的话:“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儿”。特别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时机和场景下,比如发生灾难事件的时候,很容易看到这样主题的文章或者视频,语言文字不需要多么复杂,只需要配上一些极端场景的画面,就可以让读者或者观众经历震撼,感受悲伤和随之而来的庆幸,然后,很快,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心怀感恩,好好珍惜,凡事看淡,等等,而且阅读量和分享量有时候还不低。


这句话初听起来有道理,一些画面和内容带给人强烈的情绪冲击,在强烈的情绪当中时,人们容易忽略深度思考,就不太会深究。


生死确实是大事,可是,其他的事情真的都是小事吗?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很多小事儿都关乎生死,或者说很多小事,都给人生死攸关的,甚至是死也不肯的内心体验。


对于很小的小朋友来说,和妈妈分开可能意味着失去安全基地的恐惧。


对于一个公开发言紧张的人来说,上台讲几分钟的话就可能是非常焦虑的感觉。


对于失恋的人来说,关系的断裂就如同内心的一部分死掉一样痛苦。


对于强迫的人来说,违反了一个强迫性的规则就可能会非常纠结。


所以,生死之外,都是小事儿吗?不是的。


到底是大事还是小事,是当事人自己的内心体验。旁观者的想象与感受,和当事人自己的主观体验,有时一样,有时是不一样的。


或者,也可以说,小事当中,也有生死。小事儿的成败,对应着象征意义上的生死,对应着情感意义上的喜悲。


从象征的意义上来说,挣到多一点的工资,就如同原始人经过努力得到了更多的猎物或者农作物,就意味着自己和家人能吃饱穿暖,活的更好。


现代社会的生活相比于原始社会来说更加复杂,一时的工作挫折,并不意味着很快就会被饿死,但从主观体验的角度来说,内心里受挫的心情是真实的,对于收入的焦虑的心理感受是真实的。


从咨询师的角度,怎么去理解“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儿”这句话想表达的含义?


我猜,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也许是在表达这样一种感悟,经历过生死之类的大事儿,可能慈悲之心会变深。可能会更接受生命的有限性,能够推己及人,包容自己和他人的局限。同时,这个慈悲也包含了一种“允许”,接受自己和他人在经历挫折时心里可以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的可能。


之后,在遇到小事儿的时候,可能会更容易体谅自己和他人。对于自己和他人在经历困难之中的犹豫和纠结的状态,更能接受,而不是讽刺对方软弱,批评对方的纠结,让对方更加纠结自己的纠结,更加痛苦。


如果我们能把对方的难处,当作对方是在经历生死问题一样去理解,可能就会有比较强的共情和理解能力。不会对对方的为难的状态本身去批评苛责,不会太快的要求对方做到所谓的积极阳光正能量。


如果能把自己遇到难处时的反应,当作自己是遇到生死问题的反应一样去看待,可能就会对自己在应对事物时的反应更宽容,更放松,“对于感受的感受”就不太会纠缠“直接感受”的体验,就不太会强行要求自己很快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外在的行为标准,不太会执着于一个外在的表象,可以说是自己对自己的“放生”。


同样,我说的这两种如果也都是假设,也可以“放生”。


每个人的内心体验都可能是多层次的,流动的,个人化的。也就意味着,同样的经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对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候,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更甚至,同一个人,对同样的事情,在同样的时间,也可能同时有不同角度的看法和感受。


为什么很多人反感心灵鸡汤呢?


1.心灵鸡汤的故事忽略了故事里的“人”。


很多的心灵鸡汤故事,忽略了当事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着什么样的人格和心理功能,基于什么样的心理特质,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做了什么事情,说了什么话,遇到了什么样的结果,有了什么样的感触。


鸡汤故事里,可能会写主人公的情境,做的事,遇到的结果,有了什么感触,可能会把某些只言片语的感慨当作金句当作噱头。但是会忽略,或者作者也没有能力,去描述清楚故事里的主人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甚至,有的鸡汤故事里的人物本身就是编造的,为了迎合读者满足幻想的心理需要,再编造出绝境逆袭,暴发雪耻等等之类的快餐情节。


现在好多自媒体讲人设,讲IP,窃以为,观众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幻想的替代性满足之外,可能也需要感受一个真实的人格。真情实感的人,才有建立情感连接的意义。


2.心灵鸡汤是一种情绪体验上的简单粗暴。


有的鸡汤故事在写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就是怀着功利性目的去“励志”“打鸡血”,不考虑读者内心体验的丰富性,打着“正能量”的旗号,催着读者快速乐观,并没有把读者群体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去尊重,只是用撩拨情绪的手段,把读者当作“流量”,获取点击量和分享量。


就像,同样是摔倒,有人擦破皮,有人摔骨折,旁边的人拿着大喇叭对所有人喊要坚强要乐观。摔骨折的人,听到大喇叭也有可能会质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太软弱,忘了去找人看看骨头受伤有多严重。


3.野蛮分享,造成人心之间的疏远


在心理咨询的工作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来访者在做咨询期间,家属很焦虑,想很快让来访者好起来,就试图用各种“故事”来“激励”来访者,却可能,使得来访者更加感觉到不被接纳不被理解。


分享故事本应尊重听众的感受,心怀善意,允许对方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不因为自觉善意就逼迫对方接受自己认为的善意。


真正想要支持一个人,需要一种情感能力,需要真正投入自己的内心来共情对方的内心体验。


有的家属自己本身很焦虑,有的家属害怕触摸别人的痛苦触摸自己的痛苦,有的家属是情感能力有待提升,回避了原本属于情感的连接,而试图动用智力去“想象”“猜测”“说教”和“改造”对方的内心体验。


放下鸡汤式的心理防御,尊重内心体验


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成功了开心,失败了痛苦,都是自然的心灵反应,焦虑就是焦虑,难过就是难过,羞耻就是羞耻,需要安慰就是需要安慰,尊重内心的体验,不因自己有了哪种体验而去苛责自己。


同时,也可以不追求用鸡血励志来太快积极,这种快速积极有可能是在回避体验里的痛苦。在痛苦里呆一呆,或者找人陪着在痛苦里呆一呆,可能逐渐会感觉不是那么可怕。


心理学称之为正念,一时做不到也没关系,慢慢来,安于不安。


倾听内心体验,体验就是存在。



帅彪

20210709


关注微信平台“帅彪谈心理”,阅读更多。

一个心理工作者对心理的感悟和思考。不煽情,不说教,力求言之有物、读之入心。

新浪微博:@帅彪的微博

个人主页:shuaibiao.net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