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关系中的矫正性体验及其调整
时间:2016年12月29日|2431次浏览|2次赞

(移情的两个维度)首先是自体客体维度。患者期待在心理治疗中获得一种新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发展过程中没有满足的心理渴望。对患者来说,他们幼年与抚养者的关系是不健全的。。。那些不能提供协调情感反馈的抚养者自然不能在“伤害”了孩子之后用合理的方式修复由他们引起的创伤。


第二个维度是可重复性。移情中对创伤的恐惧与逃避往往藏于“阻抗”中。。。从主体间的角度讲,阻抗是患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具有积极、健康的意义。通过逃避这种有可能产生创伤的关系,患者在可能导致“伤害”的治疗师面前,尽可能维持着从前的自我组织结构。


(对自体客体移情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患者想通过新的关系来弥补过去的丧失,第二种观点认为患者想要对当下的关系进行矫正。


自体客体体验可以促进人格结构的转化,因为它们可以满足患者一直需要但是未曾实现的心理渴望;矫正性体验可以掩盖当下经验组织原则所产生的痛苦、瓦解性情感。一般来说,相对于发展一种新的自我组织结构却遭遇失败,患者常常选择抵消经验组织原则产生的不良情绪。。。由于矫正性体验可以暂时帮助患者忘掉痛苦,又不影响已有的经验组织原则,因此他们对这些抵消性体验的需求从未停止,会对矫正性经验“上瘾”。


对于经验的组织来说,矫正性体验只是掩盖了当下让人痛苦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真正改变或治愈;矫正过后,潜在的痛苦还会继续蚕食看似健康的表象。


Atwood和Stolorow(1997)认为,移情的自体客体体验对某些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移情的矫正性体验对其他患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主体间理论对治疗关系中移情的本质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是将治疗关系同化到患者主观世界的框架中。总体而言,移情是经验组织与努力创造意义的心理活动的表现(Stolorow et al.1987,pp.45-46)。移情不只是患者内心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相反,患者和治疗师共同参与了患者主观感受(对治疗师与治疗关系的感受)和意义的构建。


矫正性体验与防御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自我心理学的角度讲,防御可以阻止个体意识到无法被意识接纳的本能冲动。矫正性体验也有自我保护功能,但它不是保护个体意识到无法接受的本能冲动,它只是帮助个体远离痛苦瓦解的情感。


对于经验组织原则背后痛苦的情绪的矫正办法“不是镜像也不是立刻揭穿,最好的办法是在治疗中慢慢等待。等待它们自己暴露出来,也就是说,要等待机会同这些痛苦的情绪连接,痛苦情绪总是会在移情中引起强烈的羞耻感。”


一边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自体客体经验,一边对矫正功能进行阐述。


相对自体客体经验,具有矫正作用的体验对治疗师的自我组织往往更具破坏性与威胁性。


那些需要矫正性体验掩饰自己真实情感的患者,他们对矫正性体验的需求不会减弱,反而会越来越强。。。治疗师永远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因为患者已经对自己“上瘾”了,他们不能控制地想要获取更多矫正性体验用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第七章 治疗关系的校正与调整 P134-149



阅读这个章节的案例时,感受到个案所传递的痛苦情感,需要通过不断地渴求治疗师的关注来获得自体客体经验,同时掩饰自己真实的情感。


某一刻,我们也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在爱情这个充满了移情现象的人类活动中,更是屡见不鲜。


治疗师怎么做,就会非常的重要。“一边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自体客体经验,一边对矫正功能进行阐述。” 然而其感觉,或许真的就像是游走在河边。《扪心问诊》中的Paul对Laura,欧文 亚龙笔下的咨询师与女来访者。咨询师稍有不慎,便会湿鞋。



|文字为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

|如果你想心理咨询或体验聚焦取向的心理治疗,请联系18721752239(微信、短信、电话)、QQ::3425659361(加好友注明:咨询)

|个案及体验者招募,见公众号内【咨询体验】文

聚焦取向心理治疗一对一体验者招募(长期有效)

深入探索之旅——精神分析长程来访者招募(成人)

标签: 主体间  心理治疗  移情  经验组织  矫正性体验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