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自体结构的理解与思考
时间:2016年06月08日|2300次浏览|1次赞

个人认为要尽量全面地描述自体结构,需要从宏观上看健康完整自体所具备的统整的张力弧、微观层面的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和对理想化超我与自体理想极的思考这四方面考虑。广义的自体心理学最终明确了自体的性质、确立了自体的地位,狭义的自体心理学对自体各个层面的结构做了精确的描述,本文旨在将广义的统摄性的自体作为背景理解自体结构并将整体的视角贯穿全文体会自体在其结构化的关键时期中不同层次间的变迁。


一、从宏观上看健康完整自体的动力本质之一统整的张力弧(核心企图心中间区域的天分与技能核心理想),我认为要把三极结构和四种主要的移情这两方面相结合,综合来考虑。


与三极自体相关则存在四种主要的自体客体移情:夸大自体——和需要被肯定相关的镜像移情,与自我展示的需求相关;理想自体——和需要与理想化自体客体结合相关的理想化移情,与期望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展示相关;另我自体——和分享和友谊需求相关的密友移情,与分享相同或相似的技能才智和融入同类群体的默默支持与归属相关;自体的原始形式——与融化自他边界感相关的融合式原始移情。


我们知道,自体客体移情从发展上的划分包括(a)镜像移情:融合式原始移情、狭义的属于镜像移情第二个亚型的另我移情、狭义的镜像移情b)理想化移情和(c)有其独立发展脉络的另我移情。从整体上看,对应到结构层面,夸大、另我和理想化这三条线的正常发展历程都体现了一个由原始到成熟的过程。


我认为,自体统整张力弧之三极结构的构建不全是夸大、另我和理想化这三条线单向线性发展的最终结果,即各自发展到最高形式之后的成熟与整合,而是将意义寓于每一个阶段——但是这里的意义并不仅是先前的原始阶段作为后来成熟阶段之垫脚石的存在——而是对阶段恰当的心理价值的真正体现,不只是结构中不可避免地不稳定性、退行倾向以及些微原始的痕迹,更在于在自体统整张力弧之中的三极结构上更具普遍性现:

 

(1)夸大和理想化的两极整体来看是成熟形式的展现,结构上分别为较高形式的成熟夸大自体和理想化超我(具体的形成过程在后面的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和自体三极的交互作用这部分会更加全面地讨论)为核心原型的理想极



2关于中间区域的天分和技能,首先,就狭义的观点而言,关联于(a)早年自体客体针对个体不同天分、技能与才智的选择性回应(例如选择性的镜映)和(b在狭义的孪生阶段分享相同或相似才智与技能的需求由此可见自体的第三极虽然部分关联于不是同面向发展最后时期的孪生阶段的基本需求,但是在这里很巧妙地,一方面中间区域在结构上联结了核心企图心与核心理想,并且作为现实的能力使得企图心的继续推动与理想的达成成为可能,也使自恋能量在统整张力弧内的流动中沟通了幻想与现实、内在与外在;另一方面,更具体地,由奠定天分与技能的两个主要条件的第一个(在此暂不考虑由上述第二点对狭义孪生阶段的孪生需求的直接描绘与另我移情在广义镜像移情中的位置所进行的推断)可以体现出孪生阶段所属的更宽泛的(广义的)镜像移情进而由此做出假设——(按照正常的发展,暂不考虑最常见的理想化代偿结构的前提下)在将中间区域视为一个相对独立之系统的情况下由其本身特点的起源学基础而做出的假设来看,更接近夸大自体极。


当然在通过理想化代偿结构(也存在相反的情,即对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创伤性失望而回到夸大自体领域并试图加以巩固)而达成自体功能复健的情形下则更为复杂,一方面与核心夸大带着某种先天因素上的联结的潜能个人认为是存在的(由于这种先天因素的存在),或者说在具体的联结上是些微存在的,不过(体现在分析性临床实践中)由于激活理想化代偿结构而产生的自发的理想化移情和种种紧密围绕在核心夸大区段周围的防御结构使得这部分潜能的激发以及后续的发展和修通变得不可接近;另一方面通过对作为代偿结构的理想极的一系列巩固加强使得中间区域的天分与技能在或多或少地通过选择性镜像回应而变得突出的某些才智与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关联于或者是更加倾向于通过对理想化父亲形象的认同和理想化父亲影像的转换性内化而获得的某些才智与技能。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加强代偿结构而使得重建的更稳定的理想化目标结构作为古老企图心的组织者,服务于(相比之前的缺陷状态)重获活力的夸大自体,使夸大-表现癖的自体中,如今被强化与扩展的健康层面的挣扎,得以透过创造发挥的活动而表现,而这些活动的执行也可以更有效率。

 

其次,在广义自体心理学的框架下,正如科胡特在其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的最后一章(第十章 自体客体移情及其解析)中宣告的成果,“把孪生或另我移情变为自体客体移情中的一类而不是将它看作镜像移情的一个亚型——是不能孤立看待的……而对于孪生/另我需求,我们只是最近才意识到,必须为其确立独立的地位,它自有其独立的发展脉络”。正如自体-自体客体关系是人持续一生的心理生活的要素,对另我自体客体的需求,也是贯穿一生、相对独立的心理事件,从成年人出国后发现母语的神奇安抚作用,到婴儿处于人类之间便觉得自己是个人类并获得一种模糊但强烈且弥漫的安全感,从与朋友分享才智与技能到融入到集体之中在深沉无名的归属感的支撑下默默提供支持的动力。另我需求与孪生关系同样是根本性的,它不是从镜像自体客体的眼睛中镜映到自己成功的骄傲,也不是参与到与理想化自体客体平静与力量的融合而感到由衷的钦佩,而是直接与核心自体的人性之基石相联系,从最普通的人性环境中获得不断的能量,指向人类之本质的共同基底。潜伏期早期是广义的孪生移情的关键点,在经历了1岁之前自体基本轮廓的奠定1-3岁期间自体结构化趋于完整的建构4-6岁顺利度过俄狄浦斯的挣扎,使得自体不仅稳固统整,而且其能量没有被发展后期所暴露的冲突所耗费,最终达到自身创造性-创新性的终极目标之后,平衡了核心自体内的张力,开启了在之后人生中与成熟自体客体的关系。

 

于动力—结构上加以审视,我认为另我的发展线作为夸大和理想化的“中间方”可视为自恋平衡的调节者:首先,当显而易见但在某种程度上不易满足的镜映和理想化需求皆受挫后(当然不能太过严重),仍存在于人类环境中、仍处于集体团体中甚至是在同伴的安抚下所开启的另我需求的满足无言地支持着自体;其次,当夸大或理想化之一的发展受挫而开始转向双极自体客体的另一方在尝试建立代偿结构的过程中,于另我的发展线而发展出的天分与技能,和此发展线之下其他方面的进展而强化巩固的核心自体在自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代偿结构建立成功的可能性,并在渐进性内化的过程中进一步促成自体的稳固统整;最后,广义上独立的另我发展线和狭义的孪生需求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了核心天分与技能的奠定以及自我认同的稳定。

 

3)如前所述,我认为在三极自体的模型中,寓于每一发展阶段的意义同样将原始融合的色彩体现在成熟的自体之中,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将夸大自体发展的三阶段、另我和理想化这条线的最终结果视为自体已被稳固建立并保持统整的状态,但正如自体的第三极在发展上所部分对应的狭义的孪生阶段一样,其本身更广阔的范畴所具备的总体特征、(天分与技能)部分根源于依赖镜映自体客体回应的更接近夸大自体极的固有要素以及(中间区域)作为核心企图心与核心理想之联结的中间位置和另我这条线发展到较高形式等种种联系不可或缺地一同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第三极,个人认为原始融合阶段在成熟自体中的体现是存在的,不过更加隐匿但具有更基本的意义。



首先,就狭义的自恋灌注的自体而言,以阶段性发展更明显的夸大自体极为例,自恋适应的过程体现在关系上是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由融合到相对分离的过程;对广义的自体来说,自体在人一生中的发展则表现出自体-自体客体关系的实质性变化——由作为自体(未获得的)功能之替代物转变为为自体提供其生存所必不可少的共情性共鸣的主要来源,由几乎全然需求(共情性)自体客体到对所爱客体的自体客体面向的需要。在以上两种情况下都能看出不管自体处于发展中的哪个阶段、自恋的适应与成熟到什么水平,它自恋的实质是贯穿始终的。个人认为原始融合阶段最接近于自恋的起源——由胎儿在母亲体内(与母亲融合为一体)所拥有的全然的美好与满足到不得已出生后将完美的体验寄于自体与客体从而开启企图心、另我和理想条自恋的发展路线。原始融合阶段,特别是刚出生后不久后的自恋展现,可无限近似地看作是胎儿时期的延续,或者说是一种对其复制的粗略形式——即二者不可等同,不仅仅是因为表面上婴儿现实处境及互动的根本性变化(由在母亲体内到在母亲体外的世界),更在于在婴儿的心理上已经开始了(出生后的)系列发展,或者说在出生后的最早期,发展的潜能已逐渐激活显现,而且还引入了基础于一切心理发展的环境与外界现实这一重要面向,总之,是先天禀赋与潜能的激发和引入的环境维度之间互动的开始。


我认为原始融合阶段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特殊的位置——在母亲体内全然完美的满足的经验与出生后与外界互动的一系列发展进程的在某种程度上的交集。我认为考虑这个问题不能仅从一方面来看,比如不能只谈(原始融合阶段是)胎儿时期的延续和粗略的复制,也不能仅仅将此阶段视为属于出生后系列心理发展的一个开端,而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涵盖这一阶段的所有面向,而在这里我认为交集过渡阶段更为恰当——因为它在本质上是毫无疑问地属于出生后的发展的,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它也承接(或者说是婴儿主观上的复制,使胎儿时期之经验以一种主观保留的在幻想层面的方式继承下来,尽管在外界环境的背景下是粗略的)了胎儿时期的经验作为后续发展的开端,开启了自恋的发展历程,再结合此时期(上面提到的)各要素的混合,所以说综上所述,此阶段更倾向于一个由其两端各阶段种种要素交织的交集(当然这个交集也是幻想与现实的交融),而非一个具有鲜明递进特征的且独立于所连接两端的独立阶段,其根源我认为就在于原始融合阶段属于出生后夸大自体发展的大前提之下,出生前的体验与出生后的历程在这里是二分的,至少融合阶段不是作为过渡阶段的第三方,而第三方我认为在胎儿时期-原始融合阶段-从孪生阶段开始的在一定程度和特定面向上认识到与客体分离的模型中是可以如此表述的。


经过上述澄清,现在回到正题,即原始融合阶段在成熟核心自体中基本而隐匿的体现是怎样的。基本体现在它基于对胎儿时期全然完美经验之于出生后与外界互动的承继,使得之后的自体发展具有自恋的本质。但是在这里正如前所述,原始融合阶段是夸大自体发展路线的一个阶段,并不是一个将前一时期(胎儿时期)的某些特征传递给下一时期(出生后夸大自体的发展路线)的具有过渡性质的联结,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原始融合阶段而是某些先天因素(比如人的某些反应特性、反应形式等)与在母体内经验的交互作用促成了人类自恋的本质和自恋的起源,可是这是否与上面谈到的(融合阶段)使之后的自体发展具有自恋的本质相矛盾呢?其实不然,原因就在于出生的体验迫使个体由一种全然完美满足的现实经验到心理上在抽象层面上对其进行的承接,而原始融合阶段正是这种承接的最直接的体现,在此可将原始融合阶段、狭义的孪生阶段和狭义的镜像阶段各自概略地看作一个整体,在原始融合阶段之后的各个发展阶段正是融合阶段所体现的这一自恋承接的适应过程。也就是说,原始融合阶段是在出生后最贴近原初情境地延续了人类自恋的本质。融合阶段所体现的基本特征在成熟健康的三极自体中被经验为(虽经过种种调节、中和、控制与转化的过程)广泛的和基础性的,可表现在(a)整体上,融合阶段所承接的自恋本质在出生后的集中体现以及所延续的交织着自恋与挫折、适应的发展经历贯穿于自体发展的全过程;(b)体现在特殊情况下,人们对退行至融合之完美体验的深层渴望(如热恋中的甜蜜与性高潮的体验)以及通过融合而给予自体以最大力量(如在进行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时与镜映自体客体融合为一体而提高自体的自尊和雄心,与理想化自体客体融合而得到平静与力量);(c)作为更广阔意义上的客体导向的灌注力比多(不仅是一般意义上进入俄狄浦斯期之后逐渐发展出的客体力比多,也包括在狭义的镜像移情和理想化移情中体现的让分析师感到被理想化,他的自恋被刺激或者失望,分析师在做镜映来访者的一面镜子、赞赏与支持来访者时仍然是被恳求、防守对抗或撤回的等更广阔意义上的客体灌注而非融合式原始移情和较少程度的另我移情里无声但理所当然的完全奴役的客体灌注缺乏)的前驱物;(d)融合阶段在核心自体中的体现作为某种基础性的存在或直接或间接地联结了核心三极自体的各个面向,例如,由于承接了自恋的本质而与属于同一发展路线的提供自恋能量的核心企图心更为接近、在自恋展现与自恋适应之间平衡发展的历程[体现在关系上是自恋性融合(整体上相对地,由于自恋实质的存在)分离-个体化]中广泛联系了各个结构。说到这里,融合阶段隐匿的体现也比较明显了——不是直接具体地体现在三极自体之中,而是间接抽象地贯穿自体发展的始终。在这里由于融合阶段比狭义的孪生阶段更为原始,就像上文中谈到的狭义的孪生阶段通过联系和[相较于(a)夸大自体发展的最后阶段——(狭义的)镜像阶段;b)理想化这条线健康发展的最后结果——理想化超我的建立和自体理想极的构建完成广义的孪生阶段更为抽象多样展现(于三极自体),融合阶段不仅在程度上更进一步,而且在联系的多样性上也不局限于直接连接的两端(这里指中间区域连接的两极),而是在整个自体的广度和自体自恋本质的深度上作为某种基底联结着各个方面。


4)综上所述,简单总结一下:在统整的张力弧之内,自恋能量(力比多)由核心企图心的推动、流经并充分灌注于中间区域的天分与技能,最终在核心理想的引导下引领自体不断完成自身创造性的目标,而理想的实现反过来在整体上增强核心自体的自尊,在统整稳固的基础上增加活力,加强核心企图心能量的供应。这是一个由充分发挥天分与才智技能而使得精神深层(企图心)与较高层(核心理想,理想化超我)实现接触沟通与能量流通的过程。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自体是心智中的内容,是在较低层次的贴近经验的模型中提出的抽象概念;在广义自体心理学的背景下自体更是一个作为心理体验中心的上级结构,而(自体心理学框架下的)理想化超我在此个人认为很好地体现了自体在精神中不仅处于深层次的位置,而且更准确地说是处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架构下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更低更深的层次但其本身是一个贯穿精神深层与表层的连续体,这里面关于理想化超我的具体问题我认为放在后面的对理想化超我的专门探讨这部分会更加详细明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比较直接的是,夸大自体发展的最后阶段——狭义的镜像阶段——的修通结果——成熟的夸大自体——作为核心企图心一极,理想化路线发展的最终结果——理想化超我的建立——成为核心理想极的中心原型;比较不明显的是,广义的孪生阶段和夸大自体发展的中间阶段——狭义的孪生阶段——的修通、其与两极的联结以及内在固有特征深植于镜像自体客体的关系——成为核心自体的第三极,夸大自体发展的最早期——原始融合阶段——所承接并使之延续的自恋本质,在核心三极自体中体现为广泛的和基础性的——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其体现作为某种基底联结着各个结构。

 

二、对自体心理学框架下的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或者说精神结构(例如驱力-中和、驱力-控制、驱力-阐释、驱力-约束、驱力-疏通、延迟满足、目标抑制、控制焦虑蔓延、自体安抚等微结构)的相关问题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1)形成的时间和区域: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于前俄狄浦斯期在渐次中和的领域形成。从对渐次中和的领域的理解[(a)精神中深层与表层进行不间断地接触;(b)原始的能量、驱力逐渐被中和,本能将发生部分的去本能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若要形成心理结构(不论是这种基本组织还是理想化超我)不能存在大范围的水平分裂(阻断了能量的供应),也不能发生于垂直分裂区段之中(缺乏能量中和的经验),必须在核心自体中才能较好地形成;(b)可类比哈特曼的能量的中性化概念(一种把本能能量改造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和自我心理学治愈目标中的在自我已处于不发生冲突的状态的前提下扩大被自我所中和的领域,在建立自我自主性的基础上建立自我统辖性,尤其是关联于自我的基本组织的修正版本——不仅发生于自我,还包括某些层面的本我同样在逐渐中和的领域中也部分参与了驱力-中和与驱力-疏通的功能。那么,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究竟分布于何处呢?我认为从广义上可以说分布在整个自体的渐次中和的领域,狭义上我更倾向于认为其集中在自我和靠近自我的部分本我层面以及自我与本我的边界屏障上。


2)形成的过程: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的形成可分为两个层面——a)对前俄狄浦斯期理想化双亲影像的无数的、细微的内射作为此结构的基本内容;(b)自恋投资层面主要是内化理想化力比多用以加强结构的权威并享有特殊的声望,加强其发挥作用的效力。此结构形成的具体过程为——在共情性环境中体验到恰好的挫折随后经过转变内化作用(对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层面一个接一个地感到失望,对理想化自体客体进行少量的去灌注,包括客体影像和理想化力比多皆被细微内化)。


3)区分两种形式的基本组织及各自的作用:(a)回应夸大自体的主张而建立的结构连接了理想化双亲影像与夸大自体(其基本内容来源于理想化自体客体影像,但目的是调节夸大自体的夸大主张从而促进夸大自体的成长),由于此特殊性的存在,使之区别于由理想化双亲影像去灌注而建设的结构化,更加强烈地受到内在夸大自体、天生的驱力装置、生来的自我资源和父母提供的替代指引的影响,此种结构发挥的作用侧重于对自恋要求的表达和修正,比如说驱力-疏通、驱力-中和、驱力-阐释,此结构的建立直接促进正常夸大自体的成熟和分裂区段中夸大自体的整合。(b)因理想化双亲影像逐渐去灌注的结果而建设的结构化,在这种情况下更强烈地受到环境挫折的影响,侧重于内化外部的对自恋要求的约束,形成的微结构例如驱力-约束、驱力-控制;此类型的基本组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与理想化自体客体融合、内化理想化自体客体消减焦虑的过程作为结构的基本内容,换句话说,个体感知到并逐渐学会了理想化自体客体面对焦虑、痛苦与其他强烈情绪时的平静、和谐的力量,对促进个体形成自体安抚、控制焦虑、防止焦虑和其他情感蔓延的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除对自恋要求有调节控制作用之外,同样在客体导向的性和攻击驱力的中和约束中扮演了一个次发的角色,这些自恋结构成分主要负责修正(驯服、中和及分化)混合在客体力比多中的自恋灌注,使这些中和了的自恋力比多(主要是理想化力比多)在(俄狄浦斯期)形成超我地过程中被更好地内化,使超我的内涵和功能享有特殊的声望,使超我的价值和标准具有某种绝对完美的特殊气息,加强超我进行驱力-对抗功能的效力。结合古典理论和自我心理学对治愈的看法,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可以使自我隔绝本我与超我的屏障不仅是稳固,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能够中和来自本我的驱力和超我对自我过于严厉的攻击,使得自我在相对独立中实现与本我、超我和现实的和谐发展。简而言之,a侧重直接作用于内在的夸大自体和间接中和客体导向的性和攻击驱力,因此对个体本身的心理资源要求较多;而b则更加强调外部环境的约束与控制。二者的统一是在发展过程中本能与环境、内在与外在统一于更广阔的维度——人性的存在,全面理性而又不失人文关怀。


4)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的建立过程受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总的来说,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的建立过程受损基本上离不开古老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剥夺或丧失和/或与古老理想化自体客体关系的困扰、对古老理想化自体客体的整体上的创伤性失望,这些不良因素会严重干扰精神装置本身的基本结构,并对人格自恋维度的精神经济有所困扰,使人格更容易发生退行,而驱力衍生物和内在及外在的冲突也随时准备重新性欲化。具体说来,在上述情况下容易变为成瘾的个案,他们所遭受的创伤,最常见的是由于母亲对孩子有缺陷的神入(或基于其他原因)而没有完成作为刺激的障壁、作为所需刺激的恰到好处的供应者、提供儿童解除张力的满足等等,而这些功能是成熟的精神装置日后会主导执行或驱动的;而且,在与理想化自体发展发展的古老阶段所体验到的创伤性失望,将使儿童无法将早年被恰到好处抚慰或睡觉时得到协助的经验逐渐地内化。因此具有上述情况的个案依然停留在古老客体的层面上,常见的成瘾行为——例如,在药物的形式中寻觅古老客体的存在。然而,药物并不能取代爱或被爱的客体,也不能取代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心理结构某种缺陷的替代物。另外,还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无法控制焦虑或其他情绪的蔓延扩散、缺乏自体安抚的能力(前者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母亲以较高的焦虑、疑病、夸大或其他非理性非神入的方式回应并抱持婴儿焦虑的情形,而后者除了前者所包含的因素之外,还较多地由于缺乏母亲协助儿童安然入睡的经验)也与对整个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创伤性失望和与理想化自体客体之间关系的破裂有关。上面具体谈的内容与理想化双亲影像(在这里更多关联于母亲)逐渐去灌注的结果而建设的结构化(受损)关系较为密切,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更侧重于因回应夸大自体的自恋主张而建立的微结构受损的情形。例如,一系列诸如驱力-中和、驱力-疏通、驱力-阐释等基本组织未正常建立,而导致夸大自体和夸大-表现癖力比多都处于一种未成熟的较为原始的状态,不利于核心自体稳固统整的建立(当然在这里具体到夸大自体极,谈更多从内在服务于夸大自体的成熟与整合的基本组织更为恰当,但是正如前所述,在因理想化双亲影像逐渐去灌注的结果而建设的结构化的情况下在此同样存在更强烈地受到由外部的环境挫折的影响而建立的如驱力-约束、驱力-控制等基本组织)。

 

三、关于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与核心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我认为可以从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对核心自体三极构建的作用这方面入手。需要指出的是,在暂不考虑防御结构的情况下(健康的自体中或多或少也都会存在防御结构,但是在本文中专门讨论防御结构个人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防御种类繁多,虽然在根本目的上一致,都是为了自体的存活和发展,但如果与本文中较为锚定的自体结构做具体的起源学上和动力-结构的联结的话个人认为在其他文章中做专门探讨是比较好的),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与核心自体三极结构之间交织互动的结果构成了理论上的统整的张力弧(当然,实际上在统整的张力弧中同样存在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防御结构,可以说部分必要的防御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心理价值,不但在健康自体建构的过程中利于自体的存续和成长,而且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例如在通过加强代偿结构而达成自体功能性复健的过程中,围绕在严重原发缺陷周围的紧密防御层也可以说是后来总体上建立一个统整张力弧的必要条件),而这与第一部分并不是矛盾的,因为不管是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还是必要的防御结构在健康成熟的自体中都被包含在由自体三极及其互动而组成的能量连续体之中,也就是说在第一部分详细讨论的自体的三极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与核心自体互动的结果以及动力与防御之间妥协和调适的结果的集合[当然这个集合,尤其是对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与核心自体互动的结果这个面向而言,指的是健康成熟的自体形态,与前面着重讨论的各个阶段之意义(在健康成熟自体之中)的体现并不矛盾,因为在这里在上述思考的推导下可将后者视为前者的固有成分]。

 

1)正如第二部分讨论的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的作用,在自体三极中个人认为受益于这种基本组织最大的是夸大自体极,因为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通过这些基本组织(包括回应夸大自体的主张而建立的结构和以理想化双亲影像去灌注的结果而建设的结构化)对夸大自体的非现实自恋主张以及夸大-表现癖力比多的中和、疏通与阐释可直接促成原始夸大自体的成熟和核心自体的统整;在病理性的产生了明显的水平分裂和/或垂直分裂的情况下,这些基本组织的稳固建立可促进压抑和/或否认障壁的通透和移除,进而促成压抑区段和/或(垂直)分裂区段整合入核心区段。


2)对于中间区域的天分与技能,在这里这种基本组织的作用就此极所主要对应的发展阶段——广义的和狭义的孪生阶段而言,部分属于上述夸大自体的发展路线,因此在这里这种基本组织的作用包括上面谈到的对夸大自体极的作用,具体到这里是促进夸大-表现癖力比多和另我自体的成熟以及孪生阶段的修通;但是就天分的选择性强化和才智与技能的后天获得与巩固的过程而言,由于这个过程关联于自体客体对天分与技能的选择性回应和孪生阶段对孪生同伴分享、展示相同或相似才智技能的需求,所以这种基本组织对自恋能量的中和可以或多或少间接地促进这个过程的进行,使得天分与技能可以更好地发展(对广义的另我发展线同样适用)


3)关于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对理想极构建的作用,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关联于理想化超我的建立过程,理想化超我大概于俄狄浦斯期中后期建立,此时客体灌注已经充分发展并居于主导,但依然混合着自恋灌注。超我由俄狄浦斯期客体恰当地内射,再经过转变内化作用将客体的爱-赞同与愤怒-挫折的两个面向内化为超我引导-支持和攻击-谴责的两面,分别执行支持引导和处罚禁止的不同的目标;正如上文中前俄狄浦斯期建立的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在自恋投资层面有些许内化一样,理想化超我同样如此,只不过内化的自恋力比多(理想化力比多)的量更大(但阶段恰当地),使得超我具有至高的权威和效力——在这里这些基本组织(自恋结构成分)负责修正古老的理想化力比多使之以更高级的形式内化入超我之中,加强超我行使其功能的权威。

 

四、对理想化超我的讨论,我认为要从(1)理想化超我和自体理想极的形成过程及一些具体问题和(2)对此进行的更深层思考这两部分考虑。



1)关于理想化超我的形成,上述讨论已经回答了很大一部分了,在此我整合并总结一下:(a)超我的基本内容、内涵和功能——由俄狄浦斯期客体和理想化自体客体(这里同性父母扮演最重要的角色)的恰当的内化构成,确切地说是内化了客体的爱-赞同与愤怒-挫折的面向,使超我执行正向的目标并施以处罚与禁止的功能;(b)在动力层面,个体从客体上大量但阶段恰当地撤回客体力比多和理想化力比多,内化的理想化力比多形成超我的特殊声望或者是某种独裁主义的权威;(c)理想化超我的作用及建立受损的影响——理想化超我作为理想极的中心原型,总的来说具有引导支持自体和使自恋能量在张力弧中的流动更加有活力与保持通畅的作用,并且对道德感、良心和自我理想的建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理想化超我的建立对人格自恋维度的精神经济和使人格免于自恋退行的危险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当一个人因为对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创伤性失望关联于前俄狄浦斯期后期与俄狄浦斯期,或者甚至可以将时间延伸到潜伏期初期(由于新结构的脆弱性原理)——导致超我的理想化将不完整,使得这个人没有拥有他自己的价值观与标准,而将永远寻找外在的理想人物以获得其赞同和领导权(因为这是他有所不足的理想化超我无法提供给他的);除此之外,对于整个自体结构的统整、通过巩固代偿结构而达成自体功能性复健的尝试和人格中自恋维度精神经济的分布与稳定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在广义的自体心理学中,理想化超我作为自体理想极的核心原型,并不是像在客体关系理论中那样被“纳入”到自体之中,而是对应着自体心理学视角下自体独特的存在方式,伴随着渐进细微的转变内化作用逐渐构建起核心自体的理想极。


2)精神微结构(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是相对于巨结构(心智装置的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的自我的基本组织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因为部分本我的层面也在逐渐中和的领域内参与了驱力-中和、驱力-疏通等功能),与客体的关系也是相对于巨观关系(主要指的是俄狄浦斯情结,其实个人认为谈客体导向的关系更具普适性,毕竟俄狄浦斯关系是一个特例)而言的微观关系(自体-自体客体关系)。尽管这样区分貌似层次分明,但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结构——理想化超我——我们必须考虑。


让我们将自体心理学与古典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放在一起考虑,实际上无论是在结构层面还是在关系层面,二者都是相互交织但各自都遵循其特有规律而发展的,例如在一定时期内从某种角度看自体-自体客体关系是客体关系的前体,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也或多或少地被当作自我的功能和属性,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自体客体是自体终生需要的,而种种细微的基本组织也有其独立的存在方式。


理想化超我的形成个人认为恰恰是上述二者的完美结合——基本内容是理想化双亲影像与客体影像的结合,动力上是自恋力比多(理想化力比多)与客体力比多的结合,进而从整体上看是微结构与巨结构、微观关系与巨观关系交互作用的发展历程(以自体心理学的观点看,暂不考虑克莱因的早期发展理论):原始夸大自体和/或部分本我层面的驱力开始并逐渐被很少量地中和(动力上以自恋力比多为主)部分本我层面与自我参与驱力-中和、驱力-疏通和驱力-控制等的过程,使得夸大自体不断成熟,自我不断成长(动力上以自恋力比多为主,进入俄狄浦斯期后有少量客体灌注)(在广义自体心理学的视角下按照健康的发展情况暂不讨论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中后期理想化超我建立,客体面向与自体客体面向、自恋力比多与客体力比多的统一促成最高层结构的建立,有力而又不失温和地担当起引导整个自体不断前进与树立崇高道德理想的重任。


此时的超我不是为了更好地压抑本能驱力的精神机构,而是放在人的深层存在与高层活动之间的接合点上。理想与道德,不是对抗内部冲突的高级次发产物,而是人性完整存在的原发(从健康自体模型的角度看可视超我的存在是潜在的原发的理想极的核心原型,只不过真正形成的时间比较晚)基本组成部分,此时的本我与本能驱力不是要被建立调节驱力的心理机制而尽力驯服的对象[在这里驯服主要指古典理论对俄狄浦斯驱力-欲望的态度,并不是也不可泛化为对整个力比多理论和性心理发展阶段的态度;尽量客观地说,驯服——在承认本能驱力存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为人性兽性划分了相对但不绝对清晰的界限——尽管不是源自深层的接纳,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其基本动力的深远影响,因为为了更好地解释现代生活中的种种情形和顺应凸现人性庄严(包括人的理性)的历史潮流,所以要建立心理机制将其驯化,更能为我所用,在发挥其建设性与实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人性主体的自尊。当然这一模型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毕竟人的心理生活不是只为调节驱力(包括这一过程的种种衍生物),而且最根本的问题是性欲与破坏性驱力的存在是否是原发的],而是被视为必不可少的(主要指自体内部统整张力弧的)能量源泉(当然要经历不断的调节、中和、疏通、控制、约束等过程),是接纳自己的成熟态度,能量由核心企图心中间的天分与技能核心理想的恒久流动而形成的统整的张力弧使得本我、自我与超我融入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利用统整稳固的整体环境(自体)和这个有利环境内的更多可利用的能量、资源与种种联系做到真正的和谐共处(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古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对待本能驱力的态度是被动抵抗主动掌控接纳利用,是由控制-反控制、对抗-竞争的关系到实现双赢进而和谐统一的巨大转变)。


健康的发展,不是各个面向的排他,而是在独立发展与交织互动的过程中真正达成自身发展的终极目标。


小结:对于整个自体结构,简而言之,在统整稳固的自体内,经过整体上接合而又各自侧重内外影响的两种精神中和的基本组织修正的(成熟的)自恋力比多在统整的张力弧中由核心企图心推动,经过中间区域的天分与技能,最终在核心理想的引导下使自体为达成其自身的创新性-创造性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向未来迈进。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必要的防御结构使自体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实际地说,自体的发展兼具动力与防御。自体不仅在深层、而且是一个贯穿深层与表层的功能连续体,不仅在微观关系上、而且是一个体现了兼微观关系与巨观关系的上级的连续统一体——所反映的不只是最后的结果,还有对自始至终的过程与广泛联系的呈现;所呈现的不是单一的心智功能及与其相对应的个别机制,而是在人性之存在的广阔背景下的完整、接纳与和谐。

 

 从狭义的自体心理学到广义自体心理学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相对固定而具体的结构和对动力的强调,转而着重于在更广阔的动态平衡的核心上级结构的统摄下,一系列功能和各种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而核心自体,在这里可看作一个最高层面的科学推衍系统、功能与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稳定集合体,潜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正如比昂所言,“精神分析的对象代表着一个带有未知成分的常数,这个未知成分是一个变量、一种潜意识,并仍将是潜意识的。这个处于潜意识的未知变量会引发我们沉思,同时,也搅扰着我们的心。”在核心自体的基本设计与自体客体环境的共情性回应不断匹配的过程中,在自体发展的“PSD穿梭运动”的发展循环中,使它的进一步的意义逐渐增加、逐渐清晰,直到永远。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