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父母谈一场“异地恋”?
时间:2017年03月21日|1605次浏览|1次赞

编者按: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游子心中最大的痛。但真的只有在父母身边才叫孝顺吗?来学学如何与父母谈一场“异地恋”吧!

生离死别,是要修一辈子的功课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每每读到这里,心里就像被揪起个疙瘩,让呼吸都变得沉重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告别”可能是要修一辈子的功课,无论是生死大离,或是时间地域上的小别。

最近,回家过年的朋友纷纷返程,与家乡道别,与父母亲人告别。家乡的风景,与家人的幸福合照,父亲做的各种家乡美味,母亲给塞得满满当当的特产,送别的车站……朋友圈满是不舍和感动。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然而现代社会里,我们渴望更广阔的天空,渴望更好的自己,于是从小到大,似乎是越走越远,远到每年能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仅有十几天甚至更少。

眼看着父母一年比一年老去,听着他们的担心,他们的期望,而自己却依然在成长的路上,顿时心生愧疚。这份愧疚感,一直藏在我们的心底,可能渐渐会演变为对自己的责备,苛求和巨大的压力。




愧疚的根源:我应该让父母幸福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愧疚?

年幼的分离焦虑留下的情绪记忆

引发我们愧疚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年幼的分离焦虑留下的情绪记忆。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我们体验过分离的那份焦虑甚至恐惧,这种情绪体验留在了我们的身体里,因而当面临与亲近的人离别时,那部分情绪体验会再次出现,也会让我们因为离开父母而产生愧疚感。

“父母一辈子为我活,我也应该回馈相同的爱”

中国的大多数父母,与孩子是一体的。自打有了孩子,他们所有的焦点都在孩子身上。从婴幼儿时期的吃喝拉撒,到上哪个幼儿园,小学,上什么补习班,兴趣班,才艺班,高考上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毕业做什么工作,买哪里的多大的房子,交什么样的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孩子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和选择,他们都时刻牵挂在心。他们为我们考虑很多,直到我们长大,似乎依然是一体的,因而面对分离会有很多的不适应。

再者,当我们接受了那份过于厚重的爱却无以为报的时候,就会产生内疚。当我们的父母是为我们而活,我们自然从小就学会了为别人而活。我们会自然而然就认为,既然父母有需要我就应该去满足,因为我曾经接受过这份爱,我应该给予回报。以前他们为我活,现在我就应该为他们活,我应该给他们最好的生活。

传统道德与现代思想潮流的冲撞

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息倡导我们“活出自己”,但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会把我们往另一个方向去拽,“父母在,不远游”、“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这种新旧文化的冲突是引发我们内在焦虑的原因之一。

加之大众媒体关于“孝道”,“空巢老人”等的信息,也容易误导我们对“孝”的理解,引发愧疚感。




我们不只是父母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社会角色不断地丰富起来。从孩子,孙子,到朋友,学生,同学,员工,领导,丈夫,妻子,儿媳,父母……而每一个角色,都有相对应的责任。

年幼的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他们给我们生命,提供给我们所有的生存资源。那时候,我们的角色很单一,就是他们的孩子,在这个角色里,我们需要听话,遵守规矩,满足他们的要求。

但随着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我们的责任就不再那么单一了。这时就需要我们重新定义自己在“孩子”这个角色里需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同时衡量其它角色的责任如何与之平衡。

清晰并协调各种社会角色,是成熟的标志之一,更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能够在角色里承担相应的责任,又不会迷失自我。

不管走到哪,做什么,我们永远是父母的孩子。但我们长大了,不只是父母的孩子了。




与父母的“异地恋”,该如何谈?

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游子心中最大的痛。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摸不到他们的酸疼肩背,参与不到他们真真实实的生活,生病时不能照顾,需要时不能帮忙……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本来可以借此弥补,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与父母的交流与陪伴却是少之又少。

“下班了吗?”

“下了。你们吃饭了吗?”

“吃过了!你呢?”

“吃了,这几天身体怎么样?”

“我们都挺好的!你工作怎么样?”

“还好,就那样!”

……

这是我过去与父母的对话,除了简单的寒暄,便觉得无话可说。通话时间通常不超过十分钟。匆匆忙忙的都市生活,日复一日,好像一切都不值一提。就算有不顺利不开心想找人倾诉,对父母也是只字不提的。

后来我才知道,我在电话里什么都不说让他们多么担心。“报喜不报忧”原则,更增加他们的负面猜测和担心,“挺好的!没事儿!”这些话在他们听来都是善意的谎言。

而对于生活,因为脚步太快,太追逐目标,我忽略了品尝那些点点滴滴。当我去留意自己今天的心情怎么样,今天做了些什么,和同事的交往中有趣或让我烦恼的事情,甚至是北京的天气怎么样,地铁上的人都是什么样的……当我慢下来,用心地生活,好像就变得丰富起来,也就有了和爸妈分享的东西。

但有一个禁忌是:带着过于强烈的情绪和他们分享。因为父母可能会无限放大引发情绪的原因,他们会担心你发生了多么严重的事,会觉得你生活得很不快乐。就好像一个姑娘,一次在电话里忍不住跟妈妈哭了。那之后的每一天,妈妈都会定时定点地打电话关心她,语气里满是担心和害怕。

尽管在异地,但心与心的链接也是高质量的陪伴。用心生活,你才能与他们有更多分享;分享时尽可能对爸妈坦诚、真实;但要清楚自己的情绪,别让它稀里糊涂地增加父母的担心和猜测。




活好自己,

还他们一个从容淡定的老年生活

小时候,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希望我们成绩好,希望我们找到好工作,过得比别人好。

但后来,和爸妈的一次闲聊中,我发现,他们老了之后似乎变得更简单了。我想这也许是天下父母心,他们最终希望的还是你健康,幸福。他们每次在电话里问的,都是你过得好不好,而不是你挣了多少、你有多优秀。

父母这半辈子都在为我们而活,好像永远有操不完的心,有时我们甚至很生气,为什么他们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对自己好一点,他们甚至都没有精力去关注彼此。

很多时候,不是他们想让你回来照顾他们,而是他们怕你照顾不好自己,他们最希望的是你能开开心心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而,如果我们爱我们的父母,就请爱好你自己,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放心地去过自己的生活,也才能与我们实现心理层面真正的剥离。

当你真的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活好,他们就会相信你是真的长大了。那个时候,你们彼此之间是独立而自由的。

虽然我还是想念你,但那时的想念就是单纯的想念,而不掺杂着担心害怕的复杂情绪。我知道远方有个你牵挂我,我们离得很近。




知己主义观点

家是我们每个人恒久稳定的支持系统,但这份链接需要你主动创造和维系,永远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

文章出自于微信公众号:知己主义(zhijizy)

标签: 心理学  情感  心理咨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