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好的亲子关系
时间:2017年10月31日|1478次浏览|1次赞

1、
不管是从心理学上来说,还是从现象来说,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依恋对象都是自己的母亲。精神分析学派的温尼科特、科胡特等大师,都针对这方面做过非常系统的深刻的阐述。不管是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妈妈”,还是比昂的“容器”,还是科胡特的镜像化移情,其实都在说的是,母婴关系如何影响着一个婴儿的人格发展,甚至塑造了它的未来。

温尼科特论述的,在婴儿诞生后,母亲是有着一种天然的全然贯注,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饿了困了尿了,都能特别的敏感。这是一种天然的母性,或许也是一种繁衍的本能。

在孩子到1周岁的时候,逐渐学会走路和说话。他可以自己满足一部分自己的需求,不能满足的部分也逐渐学着表达。母亲的感觉也会逐渐趋于常态。

其实马勒说的更早。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是从婴儿的6个月开始。而6个月之前,孩子处于和母亲的共生阶段。

所谓的分离-个体化,就是孩子逐渐从母亲的怀抱中,走向家庭外的社会的一个过程。比如3周岁的幼儿开始上幼儿园。

孩子不再是依赖母亲的百分百照顾,Ta已经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很多事情,吃饭,睡觉,自己玩耍,有的还能自己看图画书,自己寻找抚慰(过渡性客体)。

母亲是否能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孩子的分离呢?这也将影响到孩子的个体化进程能否顺利的完成。

如果母亲因为自己的需要,过度控制,势必会让孩子感觉到外部世界的不安全,依赖母亲的保护。而雏鹰总该学飞,幼儿也必然要走向社会。而Ta的被控制和自己的独立的需要冲突,对母亲的忠诚和自己的内心冲突,将会影响到Ta的人格发育。

俄狄浦斯的概念在中国可谓已经家喻户晓,它所传播的更多的是俄狄浦斯情结,更被被简称为恋父(恋母)情结。而精神分析所说的俄狄浦斯期,是每个人所要经过的一个阶段。也是人格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也许我们不能这么说,因为事实上,一岁之前最重要,1-3岁也非常重要,3岁后当然也很重要。没有一个阶段是不重要的。

然而,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在俄前期,Ta没有得到满足,就固着了。所以你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人,同学、同事、上司或者老师,各色人等,几十岁的人了,可能都会显示出一些几岁孩子的人格状态。

2、
我总觉得,每个妈妈都深切的爱着自己的孩子,想尽自己所能的给TA自己的一切。但是,过度满足孩子也会导致问题的出现。

所以,这里就需要讨论一下:什么才是恰到好处的亲子关系呢?

这就像拥有一个患有抑郁症的母亲的温尼科特,终生都在研究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

没有完美的母亲,也不需要完美的母亲。是否可以从此推论,也并无完美的亲子关系。我们也无需要求自己做到完美。

这里不禁要引用一下曾奇峰老师的话:“一个妈妈做过什么,其实不重要;她是什么样的人才重要。”

同样的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母子之间,它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完全不同。这就是因为妈妈不同,孩子也不同,她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同。

关系的差别在哪里呢?

每段关系都是动态的,是发展的。孩子的需要不同,母亲也需要随之调整自己的回应。

其实我看了心理学上关于母婴关系的论述之后,尤其是温尼科特、比昂和科胡特的,我总觉得当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是在是太难了。
从此我每次想要对着一一发火的时候,每次辅导作业想吼叫的时候,每次彼此发脾气吵架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啊,我不抱持了不容纳了不神入了……

或者,每次发完脾气,心里油然而生的那股子愧疚感,都够我受的。

如此以来,也确实减少了我的脾气发作次数。

亲子关系是否变好了?我不知道,我的亲子关系一直都很好。(得意的嘚瑟)。吵架归吵架,哪怕她说妈妈你死了我就可以睡你的床了,我防御性的思考她这是俄狄浦斯期呀要取代我和爸爸睡一起呀。可能在我小时候的年代,母亲听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就是一巴掌:“你这孩子,咋咒我呢?”

我能够忍受她的亲密,也能够忍受她的攻击。她的独立,她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她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审美,OK,都可以。不必要听我的,听她自己的。当她需要我的帮助,我会帮她。当她需要拥抱,我会张开怀抱;当她需要独处,我就该干吗干吗啊。

孩子需要独处的空间,妈妈亦然。对于6岁以后的孩子来说,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个迫切的任务了。比如她自己学习的能力,她对自己的安抚能力,包括对情绪的管理(觉察、命名和接纳)。总有人问,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我的回答每次都是一句话:家长自己读书去。晚上睡前,我大多会读几页或者几十页书。一一跟着我,以前也看电视,玩ipad,现在她自己睡,给她洗漱完,告诉她该睡觉了。她自己躺进被窝,如果不困,她就会说:“我先看会书。”

没有一模一样的母亲,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别拿邻居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同学来和Ta比较。嗯,接纳自己的这个挫样,就可以接纳孩子的各种问题(不爱看书啦、爱看电视啦、写作业拖拉啦等等)啦。

如果你担心孩子的各种感受,而孩子本身并无表露,不如试着和自己对话,是否这些感受是曾经的你所遇到过的?作为人的本性,总是希望孩子不要和自己遭遇同样的事情。所以,也很正常嘛。

所以,什么是足够好的亲子关系?
我也许只能说:接纳自己,接纳孩子,爱自己,再爱TA。做自己,然后去共鸣孩子,理解TA,就对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