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还是在爱童年的自己?
时间:2017年10月31日|1636次浏览|1次赞

根据弗洛伊德祖师爷以及后续的精神分析理论,成人的人格形成于童年期。具体来说是,7岁以前。
7岁以前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呢?
7岁以前,你的世界里都有谁?
现在的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却是由7岁以前的你决定的?
童年期的孩子,那个阶段最重要的关系的互动对象是谁?
你与伴侣的关系、与同事、朋友的关系、与上司、领导的关系、与公婆、妯娌与小姑子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都是由早年决定的?
好像不再是弗爷的理论了。已经到了客体关系学派了。

客体关系学派更关注的是母婴关系。婴儿期的你,与母亲的互动,决定了后来的一切。似乎听起来太玄乎了。3岁之前的我是什么样?完全没有印象了。
我妈曾说我3岁多才学会走路和说话。难道我就在爬行和沉默的哭泣中决定了我未来的一生了?
好像有种死无对证的感觉。因为那个宝宝,实在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如何来印证现在的猜测呢?
分析也只是想象而已的赶脚。

然而,因果决定论就是这样子说滴。
现在的我是这样,就因为早年的我是如何如何的。
精神分析就是这样反推的。

在精神分析语境下,现在的我,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模式,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都是我的早年冲突来决定的。

因此,现在的我,对我的孩子,爱,恨,一会儿热情似火,一会儿粗暴冷漠,可能只是在如此对待我内心的那个童年的自己而已。或者,更确切的说,只是早年的自己,是这样被对待的。
我在重复那一切而已。

你在街边看到一个被妈妈粗暴对待而绝望哭泣的小孩而心生同情?也许你只是在同情小时候也受到如此粗暴的自己。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我以后有小孩,要不我会对ta很严,经常打骂ta;要不我会很爱ta。
我确实有了小孩。我只想好好爱她。然而,有些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自己的脾气,会粗暴的吼她。就像她跟我说的:“妈妈,你的嘴巴里有个小怪兽。当你生气的时候,它就跑出来了。”

小怪兽是我的强迫性重复。
我在对抗这一切。如同对抗命运。
 


我想好好爱孩子。只是因为不想让她成为第二个自己。
当她委屈难过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曾经我也这般;而当她发脾气不服管教的时候,我却自动变成了我妈。
虽然我很想不自动切换,然而很多时候是失控的。在一一出生前到出生后,我买了很多育儿书籍。特别是出生后,我发现书上说得都挺好。然而,一到现实中,就是“道理都懂,却做不到”。

最近读了篇文,是一个美国的研究。结论就是,在育儿这件事上,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似乎最后还是有点儿宿命论的意味。
记得曾奇峰似乎说过,一个人格健全的母亲,即使在孩子成长中,打了孩子,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而一个人格不那么健全的母亲,即使全身心的爱着孩子,孩子可能还是会发育成人格不健全的人。

似乎又要谈到如何终止代际传递的问题了。

六一儿童节这么欢乐的日子,还是说点儿高兴的吧。
童年于我并不快乐,可是儿童节却是快乐的。
我家一一不到6周岁,就上了四年学要幼儿园毕业了。我看着很是伤感。我又一想,我在她这么大的时候,仍然在家玩泥巴,学校大门都没踏进去过呢。还是我的童年比较纯天然无污染啊。多么有机健康呢。
似乎整个教育的大环境都是焦虑的。即使6岁的孩子,也是要上N多个兴趣班补习班幼小衔接班。我们都被这时代的焦虑感裹挟着往前走,似乎不跟上这个潮流,就要被滚滚前进的人群踏得灰飞烟灭。
我越来越相信,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可是,我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她。因为我们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在爱着童年的自己。
孩子真的快乐吗?可能我们都来不及去想。

最后,祝没长大的你们,长大后的你,六一儿童节快乐!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