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强迫症状的发展特点及其认知归因研究
时间:2019年01月09日|1967次浏览|1次赞

强迫症状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心理学家们从神经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对青少年强迫问题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干预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然而,目前对强迫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群体,对于非临床青少年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国内还未曾发现有从认知心理学(认知信念)的角度探讨非临床青少年强迫症状产生的原因。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的思路是:理论分析→研制工具→实施测量→分析关系。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理论,构建了青少年强迫症状结构与青少年强迫信念结构,编制了青少年强迫症状问卷和青少年强迫信念问卷;利用这两个测量工具团体施测了四川省、重庆市共 14 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学生;采用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验证了所编两个问卷的结构,探讨了青少年强迫症状的发展特点,并对青少年强迫症状进行认知归因。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1)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学生强迫症状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因素分析得到了青少年学生强迫症状的 10 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强迫清洗、攻击性强迫观念、强迫排序、强迫计数、一般强迫思维、重复性仪式动作、性强迫观念、强迫检查、幸运符号和强迫收藏。

2)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学生强迫信念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因素分析得到了青少年学生强迫信念的 5 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完美主义、过高看重思想、自我责任的泛化、难以忍受不确定性和过高评价威胁。 

3)中学生在强迫症状水平上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的显著高于女生;在具体的因素上,男生在攻击性、计数、重复性仪式动作、性和检查上均显著高于女生。 

4)中学生强迫症状在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初一>高一>初二>高三>初三>高二;从初一到初三呈下降趋势,高一开始回升,高二下降到最低点,高三又一次回升,其中初一、高一和高三是三个关键年级。 

5)在强迫症状的整体水平上,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个别因子上,比如重复性仪式动作,重点中学的学生非常显著地低于普通中学的学生。 

6)城市来源和农村来源的中学生强迫症状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强迫症状整体以及清洗、计数、一般强迫思维、重复性仪式动作、性、检查和收藏七个因子都明显存在,表现为城市来源的中学生低于农村来源的中学生。 

7)中学生强迫症状总分在家庭结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攻击性强迫观念和性强迫观念上家庭结构差异非常显著,都表现为他人照顾组>单亲家庭组>双亲家庭组,他人照顾组学生得分最高;在收藏因子上,表现为单亲家庭组>双亲家庭组>他人照顾组,单亲家庭组学生得分最高。 

8)在整体上,中学生强迫症状 7 个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13>12>15>14>16>18>17,强迫症状水平基本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13 岁是一个关键年龄。并且强迫观念以年长学生多见,而强迫动作以年幼学生多见。 

9)强迫症状与强迫信念相关非常显著,强迫信念与高强迫症状的关系较低强迫症状密切得多。强迫信念水平反映了中学生强迫症状的程度,说明强迫信念在诱发和维持强迫症状中产生重要作用,具有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标签: 青少年强迫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