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儒家文化下大彼者的欲望
时间:2018年01月03日|2804次浏览|1次赞

                    -------儒家文化下大彼者的欲望                 

                                叶津娜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一、基本概念

1、欲望欲望(Desire)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望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从人的角度讲是心理到身体的一种渴望、满足,它是一切动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一切动物最基本的欲望就是生存与存在。简单的来说就是 爱与不满足。

佛洛依德讲欲望时有“希望”的意思,拉康主张:欲望是人的本质,是人类存在的中心,是精神分析的核心关切。拉康谈到的欲望是无意识欲望,是无法被语言化的多余的超出了言词的部分。

    拉康区分了欲望,要求及需要。人类主体在无助的情况下出生,出生后需要依赖彼者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要以要求的形式表达如哭闹、话语,彼者的出现很快变的非常重要,重要性远远超出需要的满足,因为此出现是彼者爱的符号化表达,彼者无法提供主体渴望的无条件之爱,透过要求需要被满足,但是对于爱的满足无法全然满足,这个残留物便是欲望。当要求与需要分离时,欲望在此边际处形成。拉康将欲望完全提升于生物领域之外,欲望是非常属于人类的,欲望不是朝向一个欲望,就是朝向一个对生物性观点来看完全无用的对象---客体小a

拉康最长重复的公式(人的欲望是大彼者的欲望)欲望成为彼者欲望的对象,被彼者认可的欲望。黑格尔:……人要被欲望或是被爱,更应该说是他的人类价值(被认可)……换句话说,所有人类发生的(大写)欲望……最终都是被认可之欲望功能。

2、孝

孝,汉字。《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此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汉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伦的基础上,一切的教育随之扩展开来,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 


二、儒家文化中孝的记载

中华孝道代表首推虞。《尚书》载:舜父顽、母嚚,象傲;克偕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所谓是指心不则德义之经;所谓口不道忠实之言。虞舜面对这么复杂、各色的家庭成员,却能极尽孝道,把家庭关系搞得十分和谐。

易经》蛊卦也涉及的问题。蛊卦初六爻辞说: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认为纠父亲之偏是有终,吉利的。

其实,儒家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皆源于家、国观念的确立和《易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这最一般规律认识基础。由男女构成家庭,由家庭推及国家的君臣上下。家和万事兴。家庭是人们休憩的港湾,国家是人们脊梁挺立的靠山!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序注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身体发肤是父母给的,自己不能损坏,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我们的身体皮肤都是父母给的属于父母,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都不可以损毁,那么我们自己有什么欲望可以不围绕着父母的欲望,希望呢。我们的建树也会使父母荣耀。这个是《孝经》里的内容,但是到现在2017年我们中国人无意识还在传递。


三、生活几例

1 我内心撕扯,我不能不理我父母,他们老了生病了,我恨他们,他们早年可以抛弃我,但是我不能抛弃他们,………因为道德不允许,那样是不孝顺的孩子

2 之前到高中我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完试我都和我爸说,你又可以去炫耀我的成绩了,可是到了大学他发现他无法用成绩再去满足父亲炫耀的欲望,同时父母又都是家族中出了名的孝子,他不知道怎么去超越父母孝的部分,他病了,他只能躲在躁郁症中。

3 ………即使我一个月赚上万,但是我还只能买打折的过季的便宜衣服,因为我妈妈我姨们还在买更便宜的衣服,我要是买过千的衣服,我有罪恶感,我的妈妈还没享受,我怎么可以呢?我要孝顺她。

4:……我在国外压力大到想死但是我每次都扛过去了……我自己可以卖卖化妆品,卖卖衣服就好,简单生活,但是我觉得我父母的孩子不应该是那样的,应该像她们希望的那样有个好学历,有份体面的工作………

5……13岁孩子我父母老让我努力学习,我问我妈妈我为什么要不断的努力?………

6……32岁的女性,外企,至今未婚,焦虑,父母,认识的人都在问为什么不结婚,年龄太大不好生孩子,相亲对象有的直接说要是不能生孩子会离婚,压力很大。。。。。。


 四、儒家文化下大彼者的欲望-----孝的理解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被无意识的满足孝的欲望所笼罩。佛洛依德讲欲望有“希望,”的意思,孩子问妈妈为什么要不断努力学习?妈妈觉得这是不需要回答和质疑的,她也是被这么要求的,她满足了父母的要求,这背后是无意识的孝,妈妈希望他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努力,取得好成绩儿子在问?我为什么要不断的努力?我在满足谁的希望(欲望)?这个欲望不单单是母亲的,它是两边家族的欲望,它是社会的欲望。它是作为中国人在千百年儒家文化下被认可之欲望功能的部分。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儒家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皆源于家、国观念的确立和《易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这最一般规律认识基础。由男女构成家庭,由家庭推及国家的君臣上下。家和万事兴。家庭是人们休憩的港湾,国家是人们脊梁挺立的靠山!按照这段文字,家庭构成国家(社会),那么家庭或者说家族,中国重视的由上而下的家族关系,家族价值,家族理念,欲望也是家族的欲望,继承家族的信念,满足家族的欲望就为孝,而不是男女的家庭,男女的欲望。婚姻也不是两个人的事,自古都是两个家族的事。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有所体现《我的小姨多鹤》女主家不能生孩子,为了让这个家有孩子冒着当时社会局面下的危险,让自己的男人和救下的日本女人多鹤生孩子,生下第一个女儿,后还要生第二个直到生出男孩。然后去告慰过世的母亲,满足母亲的想要孙子的欲望。母亲的这个要孙子的欲望也不是她个人欲望,是为男性家族留继承人,以完成孝。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孩子拐卖问题,也是和大社会环境下孝的部分生男孩,传宗接代的观念。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拉康说语言先于人,人出生之前语言就存在,对于儒家文化下的中国人,孝的欲望先存在,先于人的出生。并且在一代一代人的无意识欲望传递。人活在满足孝的欲望之网下,孝是大彼者的欲望,父母是传递这个大彼者欲望的载体。孝有上下,长幼,就具有拉康提到的父姓的欲望,禁止乱伦。欲望最初是在大彼者的场域出现,在无意识之处------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