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助人
时间:2021年04月25日|966次浏览

如果你发现平时并不能够用心理学知识来改变其他人,你会放弃改变他人吗。人格形成有漫长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且还有生物学基础的影响,过于执着想要改变关系中的另一方,和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分不开的。实际上,除非个体对自己有觉察,愿意主动学习和成长,才会有自发改变的可能性。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具有局限性,认为依靠心理咨询就能搞定一切,某个时刻感到失望也就不奇怪了。有时候一个治疗师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工作,也不能保证每个来访个案都能成功有效。如果你期望治疗师来帮你搞定一切,让你感觉很好,其实想重新找到一个照顾你的好妈妈。但是把解决问题的视角拉回到自身,心理学就有了一些用武之地。

荣格说过,“向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看的人醒着”,说明了解和认识自己,需要向内寻找答案。让一个内心已经理不出头绪,处于困境中的人,还要分出心力去理解当下的处境,这对人的心理本身就是一种考验。意识到现在的问题不会是一日造成的,要解决的话,自然需要对自己有耐心。这样的探索最终是独属于你自己的一份收获。

如果个体的选择和行为是遵从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意愿,通过对自己的理解得出的结果,往往会比那些未经思考的行为,更能经得起时间检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挫败。而心智发展水平和年龄不匹配,导致人在成年后无法做出合适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成熟的处事行为方式,继而无法适应现实。随着时间加给成年人的责任,现实适应生存不良反过来又会加重情绪和人格问题,可以说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系列结果的连锁反应。

一对男女怀着浪漫的想象进入婚姻,直到他们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与一个人真实相处和停留在想象层面还是差得很远的,所以关系中会有取舍和承担。比较和谐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双方都明白、理解和接纳了对方的基础上,情感是有真实联结的,这时候对关系的承担才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就算是在家庭成员之间,也很难和身边一个人格过于病理性的人共处,他们在无意识中会破坏关系,因此很难找到愿意接纳他们的人,无法维持一段良好稳定的关系。在那些长期存在情感虐待的关系中,受虐者会表现出低自尊和情绪问题,形成一种受虐式的依附关系;还有一种情况是,婚姻关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和另外的人做出更好的关系调整,但是他们之间的冲突却带来或者放大了他们内在的客体关系问题。这时候的家庭、伴侣、个人可能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学帮助,帮助的结果不是一定能挽救婚姻,虽然重视婚姻制度,但是治疗师对于婚姻的持续或者离婚不存偏见,对于治疗结果没有倾向性,保持中立的位置。也许伴侣双方认识到婚姻选择的错误,两人的关系是无法相容的,他们接受婚姻的丧失,开始能悲伤和哀悼。但婚姻是不是该结束这个决定太重要了,不能由治疗师来决定。

“在每一种重要的关系中,每个人都会寻求被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被他人了解和关心,那些人格中被压抑和拒绝的部分也在一直寻找表达和理解的机会(Fairbairn1952)”。精神动力治疗中有一个术语—投射性认同,它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和现实相处中的双方都有关联。例如,婚姻中的妻子对丈夫心怀不满,但她的外部表现却在积极地对丈夫表达爱意,这种解决情感冲突的方式,让她把内心体验的某些方面投向了丈夫,引发了丈夫与妻子投射内容相一致的反应,利他行为作为表层的防御,让夫妻之间很难有真正的亲密。这种相处方式,与双方的早期经历、人格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关,各自都有一些未整合的、被压抑和解离出去的客体关系表征。所以婚姻中俩人的冲突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自动解决,而且每个伴侣和从前生活里重要人物的互动都会在当下的关系中重现,发生交互的投射性认同。婚姻关系中的那些问题,会揭示出伴侣双方在害怕什么,渴望什么,他们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来源,他们认同什么,不认同什么,他们各自的家庭环境、成长史、父母亲的人格特质和婚姻是怎样的。

在长久和亲近的关系中,使用一些不合适的投射,常常是因为无法代谢掉自己情绪和情感中的某些东西,所以需要另一个人来接收那些不被自己认可的部分(这发生在两人的潜意识层面)。然而当双方不能理解对方是一个不同于自己的独立完整的个体,也就谈不上能彼此接纳。可以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才能够在关系中如实的去看待自己和别人,也就是说,伴侣双方都担当并收回属于自己的无意识投射性认同。收回投射性认同,在个体内被整合,才会从现实的角度评估,可以从对方和这段婚姻中期待什么。客体关系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很多时候与婚姻中碰到的困难有关,夫妻之间潜意识的客体关系层面上相互适应不良,婚姻并不具有安全的相互抱持的关系。伴侣双方把内心的冲突投射给对方,潜在的也希望对方来拯救自己,这种方式只会让彼此紧紧绑在一起,却谁也救不了谁。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家庭和婚姻中的事情,有时候的确是由于夫妻共谋而发生的,共谋的意思是说,夫妻双方对于某些事情结果的内心倾向其实是一致的,双方很匹配。久而久之,有些婚姻问题就变成了心照不宣的固化模式。

人的生存痛苦分为两种,一种是躯体上的病痛,比如人们知道某个脏器出了问题,需要看医生或者住医院。一种是精神痛苦,这个外在似乎看不出来什么,旁人会说找个朋友聊个天就好了,心理咨询的钱还可以用来买些什么或者用来享受。当一个人处于精神痛苦中,是因为已经失去了享受生活乐趣的能力,而心理治疗与普通聊天也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人格障碍的个体,药物可以缓解情绪症状,消除部分痛苦,但是药物却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深层次人格结构。那些药物无法起作用的部分,仍然在影响着个体,因此还是需要合并心理治疗。

不建议随意的开始和中止心理咨询。如果结束对来访者来说,体会到又一次的抛弃或者丧失,加重对问题解决的无助感,这时候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来访者仍然又带着伤痛和问题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来访者和治疗师需要一起对结束治疗进行讨论,留出时间完成结束阶段。或者说,来访者完成和治疗师的分离,当然这个分离对于治疗师而言,也是同样的。离开治疗师后,来访者的人格改变能够保持和继续发展。

心理治疗需要双方都投入时间和努力,共同合作和担负责任。当来访者找到治疗师的时候,往往因为问题已经困扰他们有段时间了,长期无法解决。如果治疗师这时候只说该怎么做,这大概是不能称作心理治疗的。因为告诉一个人怎么做,并不会让一个人变好,问题也不会真正得到解决。治疗是为了让来访者能自己掌控和处理他的生活。

基于每个来访者的心理发展状态和想要达成的治疗目标不同,每个咨询所需要的时间也都不一样,最终都是为了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新的解决方案。来访者对于过去的经历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是怎么影响了他现在的生活,有了更多深刻的理解。而什么是对来访者更好的生活选择,这是只有他本人可以回答、决定和行动的。

心灵中有光芒,也有黑暗和盲目,最早的心理探索者们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告诉我们这个事实,那些黑暗和盲目需要被了解和看到,不然就会发生“你的潜意识操控着你的人生,你却称其为命运”。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提出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第一,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第二,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第三,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弗洛伊德也同样说过,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和爱。谈话心理治疗发展、积淀至今已经100多年了,那么用心理学助人到底是什么,这恐怕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就像寻求心理帮助的人,有时候想要治疗师告诉他们建议、解决办法,找到通往幸福道路的终极方法,认为治疗师那里有现成答案是一样的。

弗兰克尔在书中提到,在集中营里,生存下来的概率不超过二十八分之一,谁也不知道无常人生会带来什么,电影《返老还童》中男主角的经历也演绎了这个说法。他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没有被苦难所淹没,其中有幸运的成分,主要也因为他在世事变迁中,持续不断地找到出路,让他的心灵面貌在经历千锤百炼之后,仿若返老还童一般。也可以说,从受苦到穿越苦难带给一个人的意义。

标签: 心理学随笔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