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之路
时间:2023年01月12日|400次浏览

梳理了《人格病症的心理动力学疗法》的读书笔记,是为了梳理和客体关系理论相关的治疗模型。愿望和恐惧的背后代表的驱力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冲突对每个人的涵义又是不同的。不同是指每个人拥有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过往情感经历,冲突的底层来源不一样,以及如何应对冲突所形成的妥协形成。这些常常不为意识层面所觉察,而精神分析提出修通的过程,也是让个体在当下意识到那些内在动力的复杂性。

冲突理论认为,不仅是早年发生的事情对个体成年后的人格会有影响,外界和内心的互动影响一直在变化和发展中。尤其是现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给每个人的职业、婚恋、身份认同带来危机感,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大家生活的趋同性都差不多,而是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随之需要的是心理层面上的更新迭代。譬如你现在的生活状况和过去是有差异的,可能居住地不一样了,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身边的人际关系也在改变。有的人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卡住了,成年后的发展任务被迫停滞了。

如果一直过度使用假自体来顺应外部世界的要求,忽视自己真正的需要,终归有一天,会发现这个假自体既不能满足外界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真实自我的需要,这时候就会陷入对自我认知的迷思中。如果还停留在一个无法解决依恋困境的受伤害孩子身份,心理上寻找的还是一个能够补偿自己的父母,而成年后的依恋主题已是两性之间的身心情感关系。这时候不是被外境打败了,而是被内心现实困住了,让人没什么期望和信心,对改变的恐惧变成了对强迫性重复的潜在恐惧,不想真正做出改变。心理学对人的帮助是越早越好的,请想象同一个人,在他20几岁时就接受精神分析,和他到了40多岁开始接受分析,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一个人是流动的过程,而不是固定和静态的实体;是一条流动的变化之河,而不是一团固体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一组巨大的潜能,而不是一些固定的特征。” 有的人早年经历了挫折,但在成长过程中,遇见了一些治愈性质的关系,让早年的创伤在生活中得以被部分修复;有的人早年看上去比较顺利,后来在成年后碰到了挫折,反而也可能让心理失衡;有的人到了人生的中年期才意识到自我整合的重要性。人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个线性发展序列,内在心理结构一直在承上启下的过程中不断演化,不是说情感成熟的个体就不会有生命早期的心理需求,而是能更接纳地看到自己的各种愿望和需要,认同自体体验的多样性。实际上冲突不可避免,这些内部张力一直存续着,也从来不会真正完全得到解决。面对冲突,大概就是一条和解之路。与自我、过去、当下现实和解,可以形成一些健康的、适应性的妥协形成,这为创造未来提供了潜能。

当来访者带着问题或症状来到咨询师这里,想要治好症状,或者解决“麻烦”,而心灵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如果不明白内在发生了什么,难以解决好外面发生的事情,何况有些问题一直在重演。理论的部分是重要的,但治疗本身无法仅依靠理论来实现,也不可能只是纸上谈兵的作用—“当你活到和我一样的岁数,就会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壳,你必须了解这个壳,所谓壳,指的是整个境遇。我们作为典型的情境性生物而存在,这意味着我们拥有推动自身前进的历史,拥有让生活得以展开的现在,还拥有起作用并受我们影响的环境,并持续朝向下一个当下。对环境的定义完全取决于你,可以根据任何你喜欢的方式。它可以是你考虑之外的任何事物,唯独不是你在瞬息变换之间对自己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改动变迁。……这三种情绪生活来源之间的界限是动态流动的,我们的历史、当前心理状态以及想象的未来既持续地影响着我们,也永远地塑造了我们。”[1]

 

 

[1]:《精神分析复杂性理论—治愈性改变的临床态度》104-105

标签: 读书后记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