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个时刻的一些理解-从几个熟悉的框架入手
时间:2018年09月11日|2367次浏览|1次赞

关于三个时刻的一些理解-从几个熟悉的框架入手

杨楠

对于新概念的理解,似乎举例子才可以让遇到的人印象更深刻,而体验似乎是掌握概念的唯一途径。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一书中提到的三个时刻,即:当下时刻,现在时刻,相遇时刻,这三个时刻似乎是前两章主要阐述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像我一样接触当代精神分析前沿比较少的咨询师来说,的确相当陌生。但是一旦相遇,就容易被抓住,一旦靠近,似乎很多迷雾就散开了,可能这也是“相遇时刻”发生在自己与这个新的理论之间所产生的变化吧。

当下时刻

关于当下时刻,其实似乎一直作为心理咨询的重点,也经常被一些咨询师认为,如果成功的把来访者带入当下时刻,算是阶段性的成功。但是《改变》一书中很明显的认为这只是开始。当下时刻是什么,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清楚的,因为是一种内心中的即时或即兴的涌现。但是这种涌现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发生,大多时候都是需要带领来访者真正的静下心来,才能向内观察到自己内心中的涌现。

“今天好热啊!房间好像明亮了好多!来到这里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啊!现在满脑子都是工作的事情!今天我们公司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等等的这些,和来访者自身没有什么关系,和咨询师没有什么关系,和二者之间也都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往往会在咨询的开始阶段不停的上演。这不是当下时刻,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社交辞令,用术语描述,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防御,但是确是不可避免的。心的安住需要时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有时候却是很必要,就像沸腾的水,在下面熄火之后,还需要一定时间冷却,才能够保持水面的平静。如果咨询师在这个阶段的回应太多,其实就是属于把下面的火调旺,让水一直保持沸腾,做了一件朋友亲人都可以做的一次日常聊天而已。

简单的回应,让气氛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沉静下来,尝试让来访者把注意力放在咨询的空间内,可以看成是来访者进入当下时刻的一个标志。这里有个人的理解在里面,需要进行下说明。之说以说让来访者把注意力放在咨询室内,而不单单强调放在来访者自己身上,这是基于一种假设,假设整个咨询室都是来访者身体外延的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咨询室内了,也距离放在自身不远了。当然不排除一些对咨询师来说很理想化的来访者,可以很快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这样的确会让咨询师省一些力气,但是省力气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来访者把注意力放在咨询室内了,放在咨询师身上,放在自己身上,放在两人之间,会聊一些自己的感受,想法,认识,很明显已经进入到当下时刻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我认为。。。我感到。。。其实在我看来。。。。你让我觉得自己。。。。你这样对待我,其实。。。。”这样的类似的表达,大部分都是当下时刻,从咨询师的主观体验来说,松了一口气,终于进入状态了。之所以说大部分都是当下时刻,是因为有一小部分这样的表达会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也就是很容易进入“现在时刻”。

这之间的区别是,当下时刻会让咨询师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因为所受的培训和练习,大部分是来应对这个“当下时刻”的,因为来访者的不停涌现,正好是资料的自动聚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哪些是阻抗,哪些是防御,哪些和原生家庭相关,哪些和童年经历有关,哪些和现实社会相关,文化层面,历史层面,民族层面,统统在这是涌向咨询师的脑海。这么多详尽的资料摆在面前,等待着自己加工,很多咨询师在内心中已经挽好袖子准备好好的秀一下了。

从聚焦取向来看,这种当下时刻,往往发生在做自我在场之后,或整理空间之后。自我在场和整理空间,往往能够达到让来访者进入当下时刻的效果。自我在场只是简单的身体扫描就好,整理空间也只是把繁杂的思维情绪事件进行归类总结,并尝试放在一边。个人的理解,这两个方法,重点不在于操作,而在于通过这样的过程去感受来访者的情绪与注意力的走向。咨询师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能够让来访者四周飘散的注意力慢慢安静下来落在说着的身上就好。这有点像钓鱼,钓到一条鱼,直接拉上来会很费力,有时会脱钩,但是慢慢的随着鱼的挣脱方向,轻轻的跟着一点点力,在鱼挣脱累了的时候轻轻一提,就可以放在网中。但要记得准备网。

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看,这里并不是很着急,来访者呈现的内容越多,越利于咨询师的观察,主要是观察来访者的性格,简单的可以观察到来访者性格的态度,是内倾还是外倾,还可以观察到性格的功能,偏感觉还是偏直觉,偏思维还是偏情感。如果按照MBTI的观点,还可以加上一个维度,在面对外部事件的时候,来访者喜欢用感知做决定还是喜欢用判断做决定。当然稍微深入一些理解,这也比较花费时间,来访者在使用某项功能的时候,是习惯于用内倾的态度,还是习惯于外倾的态度,在使用某个功能态度的时候,是展现了优势功能还是辅助功能,这个功能是正常发展还是受损。原型是一种开挂的方式,加入其中似乎更能进行确认。如果咨询师精力还没耗光,反观自身根据自己的类型,也可以提供认识来访者很好的一个角度。

现在时刻

现在时刻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刻,《改变》上说是一种特殊的当下时刻。之所以说这个时刻有趣,是因为,如果跳出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角色,以看电视的方式来看,在你熟悉咨询师的背景(那是你自己你当然熟悉,但未必“认识”)和了解了来访者的大部分后,当这个特殊的“当下时刻”一出现,你的脸上一定会露出迷之微笑,当然如果你对自己宽容的话,也可能为那个屏幕中的自己揪着心,因为你知道屏幕中的那个咨询师躲不开了,要倒霉了。

没有什么标志可言,正是因为这种没有任何征兆就发生的时刻,所以《改变》文中会引入“浮现的属性”这样的概念。明明那些不连续的,非线性的,不停涌现的“当下时刻”正在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料和信息,你也正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徜徉或幻想一会儿自己怎样表演才能给到来访者帮助,偏偏在这个时候,来访者一句话让你如噎在喉,让你凌乱了,打了你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个“现在时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一种来访者特殊的“邀请”。这样的邀请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呢?
“我觉得你不像一个咨询师,总给我带来伤害。。。”
“其实我知道你给不了我任何帮助,我觉得你自己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我觉得和你聊天,我觉得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我为什么花这么多钱呢?我们找个地方边吃边聊好不好?”
“我觉得你人真的很好,只是对我不会有什么帮助。。”
“我觉得我爱上你了。。。”
“有一个画展,我们一起去好不好?”

在当下时刻,来访者自己在画圈圈,咨询师也自己在画圈圈。当下时刻发生了什么呢?来访者的圈圈画到咨询师头上了,让咨询师无处可躲,用流行语来描述,来访者突然之间开始肆无忌惮的“撩”咨询师了。有时候这种“撩”还特别直指人心,还带着刀。带入下苏东坡,明明写了很好的感悟送与佛印,等到的恢复竟然是“放屁”,情何以堪?

屏幕外的你是否也会从心底里冒出:你也有今天啊!同时还特别期待剧情接下来会怎样?但是不行,巧妙地导演会在这里定格,要对这个时刻进行一个完整的解读,例如“当时那把剑离我的喉咙只有。。。。”

解读是必要的,是为了加深理解。“现在时刻”一定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时刻。现在很多对“张力”的理解,容易集中在冲突层面上。《改变》书上有很多对这个时刻气氛的形容,但同时会引入“空间”这个概念。虽然“开放空间”这个概念时在“相遇时刻”部分提到的,但是个人认为,开放空间的形成是从“现在时刻”开始的。这个时刻对所有咨询师都是公平的,无论新手老手,都会被拉到同一个起跑线,

从聚焦的角度看,倾听者(咨询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交叉”了,“反身”这个概念这时候是一根救命稻草,咨询师对自身的体会更强烈了,很多词语,意象,场景,不停地呈现,那想要表达的冲动一波跟着一波。无法和体会沟通了,距离太近了,如果能够想到和体会保持一些距离,到时可以进入解脱的状态。空间,这个时候咨询师极度的需要空间,原有的空间已经被急剧的压缩,已经快要把自己淹没了,如果没有新的空间出现,脱落还是其次,伤害总是难免的,无论对来访者还是对咨询师。全身聚焦的五大空间在这里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与物理身体连接,与内在能量连接,与环境连接,与能想到的关系包括对面的来访者连接(这里反而很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与整体连接,在尝试与更大的自我连接。是否连接的上不好说,但是这个连接的过程,那个所需要的空间往往就会产生,应对“浮现的属性”需要“浮现的空间”出马。

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现在时刻”是来访者看到咨询师阴影部分的时刻。对一个咨询师来说,“不公平”已经到来。阴影部分是极少被自己关注到的,同时也极少的压抑属于自己的这部分,所以才会“措手不及”。按照John Beebe的说法:“如果有人在结束到不公正的评价时,会对自己说,“那个人看到了我的阴影”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这句话是对咨询师说的,如果咨询师能够对自己说,来访者看到了自己的阴影,是明智的做法。但看到了是否有用?要怎么做呢?如果把关注点放到是否有用和怎么做上,往往会滑向“失败的现在时刻”而无法进入“相遇时刻”而把关注点放在哲学三问上或许会有些帮助: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分析心理学容易强调: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这样的自性化(或个体化)的进程。“现在时刻”是帮助咨询师发现自己的一个契机。盘古的斧头已经砍下去了,到底能不能出来一片天地呢?

相遇时刻

“现在时刻”的发展方向有两种,一种是“相遇时刻”,一种是“错过的现在时刻”,一种是“失败的现在时刻”,一种是‘修复的现在时刻’,一种是“标记的现在时刻”,一种是“延续的现在时刻”。简单的问题被语言的表述复杂化了,说的简单点,一种“相遇时刻”一种“非相遇时刻”。

相遇时刻,很难用语言形容。这是真正的改变时刻,而且改变的不可能只是来访者。从来访者的角度,来访者感受到了咨询师理解到了自己,可能会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可能会变得柔软了许多,脸上也可能会挂着一些幸福的微笑,眼泪还可能忍不住留下来。也可能没有任何现象,只是眼神会告诉你:我,与你,我们,相遇了,而且很确定的感受到,咨询师也知道自己作为来访者,被咨询师感受到了。从咨询师的角度,刚才自己没有举起大刀乱砍,没有任何理论跑出来帮助自己,完全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慌,都结束了,因为很确信与来访者相遇了,很确信来访者也知道自己与其相遇了。这种相遇,很难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是触动。俞伯牙与钟子期相遇,两人就算是相对无言,也都清楚那根弦为什么断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更胜却人间无数”,是否胜却个人体验不同,但是相逢了。这种“相逢”其实是不客观不科学的。风是气体的流动,露水是水汽的凝结,相遇的结果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露水渐渐蒸发消散,遁于无形。但这种“相逢”是主观的是美的,风在相遇的时候有了目标明确了方向,露水在相遇的时候结束了孤单和等待,敞开了自己。

相遇时刻身份名相已经模糊,不好说是谁疗愈了谁,谁获得了改变。苏东坡面对“放屁”的留言,无风也动了起来,佛印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让东坡进入反身状态,与自己相遇了。属于佛印的面质么?

在聚焦里面,感觉不是很强调聚焦者与倾听者的“相遇”,但是有一个类似的升华部分,会用“领悟”来表达。“领悟”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相遇,很难在咨询过程中发生,往往在咨询过程中会被启动,时机成熟自然领悟。但真正的人本所提供的“空间”是无法想象的,而且交叉是一个双刃剑,剑法不高明,容易伤人伤己。“相遇时刻”一定是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交叉,开始造成了不确定的“现在时刻”,慢慢的,两个人的频率调成了一致,所以只要一交叉,马上就畅通。

分析心理学的描述可能会复杂一些,与自己内在宝藏的相遇,是需要进入黑森林的,黑森林里面一切未知,来访者独自前行,咨询师蒙眼陪伴,两个人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这个过程充满艰辛,英雄之旅不可能坦坦荡荡,还好有人陪伴,不会那么的孤单。寻宝的过程,是一个炼金的过程,要改变属性,就要打破,打碎,打散,让原有的属性充分的破坏,进入黑化的过程。但是蜡样的白化是所追求的目标么?无法确认形状的哲人石,其特性很是无法掌控,那真正的灵性,产生于被鲜血洗礼的过程,相遇了,动了,活了!披荆斩棘之后,宝藏出现了,一切问题有了答案,一相见,很难忘。

不同的理论框架,对三个时刻都只是进行扩充和边缘性的思考,对于新的体系的学习,无法逃离原有框架的影响。但是还是可以靠近的,可以共享的部分的空间的。给对方留有空间,给自己留有空间。

参考资料: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一个整合的范式》,波士顿变化过程小组,中国轻工出版社
《类型&原型》,John Beebe, 洗心岛
《聚焦心理-生命自觉之道》尤金.简德林博士,东方出版中心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