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哀伤与抑郁》
时间:2020年03月24日|2373次浏览|1次赞


  弗洛伊德的《哀伤与抑郁》从几个方面来对哀伤和抑郁进行探讨,当然,他强调这里的抑郁并非包含所有抑郁,而是跟客体丧失有关的抑郁。 

  在这篇文献中,弗洛伊德区分了哀伤和抑郁的共同及不同之处,尤其是通过心理动力学视角,即从力比多的角度来去诠释抑郁发生的过程和心理机制。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文献进行解读:

 一、文章产生的背景   
这篇文章是弗洛伊德写1916年,发表于1917年,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在最初,弗洛伊德是支持这场战争的,并把儿子送到战场,可是随着战争导致很多人死亡,他也开始对儿子的牺牲有所担心,逐渐转变了支持战争的想法。    随着战争的继续,周围的一些朋友和亲人开始因战争而死亡,所以在当时的整个社会中弥散着哀伤的气氛,使得弗洛伊德开始关注到死亡,为他对死亡的思考奠定了一些基础。当然在1921-1922年,他写的《超越快乐原则》开始讲到跟死亡相关的内容,也是第一次提到死亡驱力。

二、文章的意义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理论,我们也将它称为“地形理论”;随后弗洛伊德又提出了“结构理论”,也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而这篇文章是“地形理论”和“结构理论”的分水岭。这篇文章孵化了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并为之后弗洛伊德所一直倡导的“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浅谈哀伤 

 1、哀伤发生的心理机制
哀伤发生在重要客体的丧失之后,当然重要客体并非仅为实物,也包含让人们有情感投注的客体,如弗洛伊德所举例的:自由、理想等。客体丧失之后之所以有哀伤反应,源于客体原本是个体力比多的投注,但突然的丧失后,暂时未有新的投注对象时,力比多还保留着,于是哀伤反应就是个体释放力比多能量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哀伤经过一段时间就对自然痊愈,即个体通过哀伤反应的发泄,消耗了个体投注在丧失身上的力比多能量。 
 
2、仪式对哀伤的作用   
在我国,亲人离世后我们会举办葬礼,在葬礼上,大家都哭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在时间上,我们会有做‘七’仪式,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之后还有周年祭、三年祭等,当然这是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但是同时,这也符合人们的哀伤过程。当然因为是重要亲人,所以哀伤可能会要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亲人会在梦中出现,也表明哀伤在持续进行。  

 在犹太文化中,会把所有的亲人召集起来,大家坐在一起,连坐7天,共同来谈论跟死者有关的话题。当然不论是中国文化背景下,还是犹太文化背景下,人们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亲人们释放哀伤,也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宣泄掉我们内心的力比多能量,进而削弱内心对重要客体的力比多的投注。   

当然,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有人在葬礼上无法表达哀伤,看似不悲伤,或者没有太大的情绪,这就需要重点关注,如果哀伤无法表达或者宣泄,也许力比多就以其他方式来表现,也有可能转为抑郁。当然也需要去思考,为什么个体无法表达哀伤?例如一个男性来访者的表现症状为强迫洗手,询问之后发现有个哥哥在十几岁意外去世时,在葬礼上他没有任何的情绪表现,但是之后却出现了强迫洗手。如果从潜意识的角度来看,也许子内心中来访者一直和哥哥是竞争关系,他在潜意识中一直想杀死哥哥,来获得父母全部的爱,可是当现实哥哥真的死了时,潜意识的愿望达成,所以在葬礼上他表现不出来悲伤,但是超我又有很多的内疚和自罪感,于是通过强迫洗手来抵消。  
 
3、哀伤的特点
通常来讲,哀伤是由具体的生活事件引起,并因重要客体的丧失而导致一系列的自我价值低、痛苦、悲伤等情绪体验,但是哀伤是意识状态下个体知道自己丧失了什么,也就是丧失的客体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哀伤是释放在重要客体上投注的力比多,进而完成个体和客体内心分离的过程,而当内心的分离完成,个体的哀伤反应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哀伤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痊愈,并非病态。

四、浅谈抑郁

1、抑郁的表现 
  通常而言,我们看到抑郁的表现为对外界失去兴趣、爱的能力丧失、所有能力丧失以及自我价值丧失。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抑郁的个体在不断的向自己证明自己不好,而之所以这样是源于个体与过往重要客体的关系。(注: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重要客体,只有早期的养育着)

2、动力学视角下抑郁的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在与过往的客体关系中,个体遭受了“抛弃”,进而个体会对过往的重要客体产生蔑视和失望,这样受损的关系使得个体并未将力比多投注到新的客体上,而是投注到了自身。于是看似是个体对自身的贬低或攻击,其实是指向过往的客体,只是以自我攻击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么为什么个体无法将攻击转向新的客体,而是转为自我攻击?

3、抑郁形成的前提

(1)客体选择
阿诺德认为抑郁个体内心的自我理想与客体的丧失有关,在个体与客体建立亲密关系时个体会根据客体与自己的关系将客体分裂为爱的部分和恨的部分,而抑郁是因为在客体选择时内化了客体坏的部分,所以客体离开时坏的部分留在了心中,就产生了自责和自罪。当然这和客体关系理论中克莱因的理论有相似之处,克莱因一直标榜自己是弗洛伊德学派,但是弗洛伊德为了保护安娜.弗洛伊德,拒绝了克莱因。

(2)认同
在抑郁中,个体对自我的不接纳实际上是来自客体对自己不接纳的认同。因此,个体将过往客体对自己的不接纳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不接纳,内心的冲突也转化成自我结构中不接纳的部分和接纳的部分之间的冲突。在抑郁个体内心中的冲突虽然看起来呈现的是个体对自身的不满,但其实是个体对过往重要客体的不满,进而使得客体丧失变成了自我丧失,这也是和哀伤的不同之处。

(3)力比多退行到自我
阮克认为,个体在客体选择时是基于自恋,即在对客体投注出现问题时马上转向自身。这也是从客体选择进而转为一种原始自恋的退行。当然,在这点上哀伤和抑郁有很大的不同,哀伤是通过释放力比多来与客体分离,而抑郁是个体无法与客体分离,一直无法摆脱对客体的投注,通过贬低自己使得个体与客体的关系一直维系着,并固着在潜意识中,将对客体投注的力比多转向自我。

五、对养育孩子的启示   
我们常常谈到3岁之前很重要,这是孩子与重要养育着建立亲密关系阶段,仅从哀伤和抑郁的角度来看,好的亲密关系,通常而言是稳定、亲密、接纳的关系,会帮助孩子增加对自己的接纳部分,内化与养育着关系中好的部分,有助于孩子独立自我的形成,使得他们能很好的区分自己和客体,也发展了承受丧失的能力,于是在未来的分离和丧失时主要表现为哀伤;而坏的关系,通常是早期的分离、抛弃等心理创伤,在孩子内心中未能完全形成独立自我时,让孩子内化了与客体关系中坏的部分,并认同了这一部分,使得孩子心中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也就无法将自己和客体分离,也就无法将对客体的力比多投注出去,在内心不断与客体进行纠缠,之后在遇到丧失事件时,就会激发早年对养育着关系丧失的感受。

因此,现实中看到的有的人遇到的丧失事件不仅仅是哀伤,而是转为抑郁是在于现实的生活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激发了个体在早期对过往重要客体丧失的情绪体验。我们也可以通过个体与过往客体早期的关系来判断在丧失时,可能出现哀伤还是抑郁。

结语
中国汉字真是精辟,“分离分离”,先分开,才能离开,而唯有爱才能让人离开,而恨只能让人紧紧相连。真正的父母之爱是帮助孩子分离;真正的内心力量是能够承受丧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