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的非言语互动特点
时间:2020年11月27日|1771次浏览|1次赞

在互动中,咨询师应该沉默多久,实际上每个来访者都会发出非言语信号,每个来访者都有一个关于何时“该你说话了”的标识性特征。匹配性在另一个方面体现为,轮到彼此时,不会产生太多突兀的断裂,因为每一方都已经给对方留下了入场空间,以及邀请姿态。双方必需能在意图的传递上达成可分享和识别的连续性


而一个相反的情况是,来访者表达完,或者咨询师表达完以后,对方会有一个短暂的阻滞感,仿佛话语之间缺少了一个平滑过渡的功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往往不是因为言谈内容本身的充分性。而是在内隐层面,言谈内容是分享的,而主体性是不可分享的。


可分享的主体性,一定伴随着足够的心智化功能,这种功能会在非言语层面上体现出来,比如有的来访者,在沉思内省时会有明显的特征,眼睛上瞟,或者低头,或者有一些小动作。但是交接把手的时候,这些动作都会停止,会有一个特征鲜明的非言语动作来提示对方,完成对话的轮换。


不可分享的主体性,意味着在一个主体间场里,一个主体的表达没有给自己,也没有对方的心智活动留下挪动空间。在体验上,咨询师会感觉到立刻做出回应的压力,抑制了内省-神入状态的自由性和延迟性。这类来访者可能会表现为在说与不说,停顿与不停顿,都用同一种体态,同一种表情,同一种目光定格。


他们在内省和表达,分享和接收之间是模糊状态,缺少互动调节的节奏感。这是因为在过去的互动关系里既没有体验到情感获得性,也没有可分享性。当置入主体间场时,情感意图会被抑制,或沉没在不调谐的互动节奏中。让识别变得困难。


这种情况下,意味着咨询师需要有着更高的涵容性。对于来访者而言,既有等待回应的煎熬,也有被深深理解的需要。这是两种冲突的感觉。咨询师涵容性不足时,就会在对话节奏上见诸行动,不断响应来访者对回应的迫切性,且不断和来访者共谋式的压缩彼此的内省空间,最后会让谈话流于表面。


咨询师必需能克服自己专业上的无能感,包括来访者可能会生起的咨询师不能为自己做什么的失望感,直到将对话的节奏、秩序、空间重置为一个可以局部挪动,让意图和情感可以流入,最终可识别,且可分享的新的主体间关系

标签: 主体间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