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与凝缩
时间:2021年05月12日|1297次浏览


  • 影响

咨询师的中立性不在于消除自己对来访者的影响,而是要觉察自己是如何影响到对方的。


  • 真实性

咨询师的真实性不在于暴露了多少个人信息,而在于卸载了多少防御。


  • 矛盾

来访者既期待咨询师能被自己晃动,又期待他能在晃动中不屈服于自己。


  • 活现

来访者解离的情感只能以非言语的方式在咨询师身上具身性的唤起,若无其事中可能含藏悲伤,柔弱悲悯中可能怀有愤怒。


  • 结构性正确

咨询师不需要追求一个节点上的正确无误,而是要做到一种结构性正确,这种结构性正确甚至包含了失误本身。


  • 匹配性

咨询关系的匹配性取决于咨询师能理解的部分和来访者希望被理解的部分是否匹配。


  • 共谋

咨询师和来访者以各自的防御形成了一种主体间的协同防御,规避了双方都不想面对的东西。


  • 互撞

咨询师和来访者各自的防御相互威胁,相互较量,直至破裂。


  • 做个普通人

在技术困难时刻,更加考验咨询师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使用人类最基本的能力。


  • 心智化

心智化是一个人内省自己和神入他人的能力,在关系里体现为有多大的自发性或意愿将对方视作一个心理性的存在,并做出回应。


  • 作用

心智化是自我感知和他人感知的差异间,是现实和想象的差异间,那个差异缝隙里涌现出的可以衔接二者的东西


  • 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一个心理的版本,用以感知和完形这个世界。心理表征可以在对外部世界的局部观察中体验到整体,因此才有了想象,有了投射,也有了解放。


  • 作用

心理表征最重要的功能是让自己的心理独立于现实又不彻底脱离现实。在心理版本和现实版本之间,一个人可以假装和认真,可以理想和行动。


  • 安全型依恋

孩子能否成为安全型依恋取决于2个重要元素:1养育者自身的依恋模式。2养育者心智化的能力。后者在养育过程中可以克服前者的缺陷。


  • 资源或妨碍

咨询师在互动中所唤起的情绪感受,只要能被心智化的觉察而不行动化,便是理解来访者的资源,反之则是妨碍。


  • 付诸行动

没有被抚养者调谐和确认过的情感会变成异己的存在,这种体验要么无法表达,要么以付诸行动的方式去表达。


  • 不安全依恋

所有的不安全依恋都会出现叙事内容的前后不一致性。因为害怕被触及的与想要被看见的总是不相容。


  • 谅解

当一个人无意间伤害到了别人,却又不关心对方如何受伤时,道歉并不能获得谅解。


  • 复杂性

世界的本质是复杂的。它不像弗洛伊德在牛顿机械论的框架下所假设的那种:线性的、可还原的——现在的某些情结直接对应着过去某一个起因。多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才是真实世界的样貌。


  • 真相

起源学的真相并不是客观存在被发现的,而是两个人主观上创造了一个可以重新体验痛苦,并定义痛苦的新路径。


  • 吸引子

吸引子是一个系统的最终宿命,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互动系统自发运作过程里是否存在典型的重复模式或结局来判断吸引子是否存在。


  • 现象

2个人用各自不可妥协,必须争取的方式共构了一个相同的模式或结局


  • 情境性

一句话无法被理解,除非关联了对话情境,了解了孕育过程。


  • 不作为

潜意识有时候并不智慧,大多数时候它是混沌的,任由来访者引导而放弃咨询师的主动性,可能会导致僵局。


  • 心理源自于可分享的心灵

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灵能放置在另一个人的心灵中时,他才会真切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 存在感

人类的存在感并不取决于物理上可以栖居的空间,而是心灵有一个同质的归巢。


  • 广义移情

任何关系中都会浮现的,对于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面对那个人,以及有可能会被怎样回应的内隐预期。


  • 心理动力治疗

我们可以将心理动力定义为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并寻求表达的精神驱动。这个精神驱动并不一定是力比多,全看那个流派把什么看作精神世界里组织一切体验的核心。围绕着心理动力展开的以移情和解释为主的心理治疗形式就叫做心理动力治疗。


标签: 精神分析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