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禅修体会分享(下)
时间:2014年03月03日|1856次浏览

二、正念行禅:
体会一:
正念禅修可以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行禅的速度不同,心的感受也不同。当我以正常的步速行禅时,比我在慢行禅中多了一些不同的感受,比如:鞋子接触地面的声音,周围空气流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感受。刚开始我观察到心里的感受是“我制造的这些,会不会给周围其他人带来干扰”。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一些自然发生的现象定义为“好的”或“不好的”,其实这样做的时候,心已离了本心,并受了外界环境的干扰。如果能学会把发生的一切都当作事实,客观地看待,心就会不离本心,感受也会平和宁静;
体会二:
为了增加心的兴趣,有一次我倒着行禅,广场的尽头连着台阶,在快要走到台阶的地方,我的心突然感觉到一阵恐惧,我头脑里闪过了自己摔倒的画面。我很快觉知到这种恐惧,我停下脚步平复了一下心,并开始思考,摔倒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不在这一刻之前,也不在这一刻之后,如果我在当下的每一刻都保持更细微的觉知,我可以肯定自己不会摔倒。于是我开始更细微地体验脚与地面的接触,每一步都走得更踏实才迈出下一步,最后我安全地接触到了台阶而没有摔倒。我反复体验几次之后,发现心的恐惧越来越少了。而当我转而向前行禅的时候,脚与地面的接触感也更细致了。心的觉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正念谈话:
体会一:
我第一次练习正念谈话是在一次抓药的时候,我完全陷在了谈话的内容当中,对心中的感受置之不顾。结束交谈之后,我感觉自己说了很多可有可无的废话,正念的觉知甚至没有出现。我决定在下一次的谈话中练习正念。这一次,我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声音,理解自己说话的内容,觉知到心跟我说的每一句话同在,也就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当下这刻的状态,后来我发觉自己有点有力过度了,就是过于专注谈话,缩小了整体觉知的范围。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的练习,我要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正念禅修答疑(部分):
1.持续地保持觉知,心会不会累?
答:不用力,不专注地保持觉知,心不会累。
2.放松具体是放松什么?
答:放松是指让烦恼放松。
3.不用力地禅修具体指什么?
答:当用力的时候,身体会感受到紧张,这种紧张的状态并不利于禅修。
4.当观察的对象较多时,是觉知观察对象还是觉知身心的感受?
答:观察对象不重要,知道对它们的觉知就够了,觉知的心更重要.
5.什么是正见?
答:正见是正确的态度。是亲身体验获得的而不是靠二手资料得来的。当觉得迷惑的时候,持续地去禅修,智慧会升起,智慧会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6.有时候在坐禅的时候,感觉到那些想法不是我的,是自然产生的结果;身体感受也不是我的,是自然的结果;那"我"是谁?
答:"我"是概念法,我的存在是自然法,身体也是自然法,自然法中没有"我",也没有"无我"。
7.如何培养对禅修的兴趣?
答:开放心灵,增加心的包容度,允许心对更多的未知,包括烦恼产生想要理解的兴趣。对于烦恼,如果不了解,是不能放下的。
8.如何跟烦恼缠身的人相处?
答:照顾好自己的心。也就是当与人相处时,保持自心的觉知,观察自心是否起烦恼?如果有,处理自己的问题.如果没有,那相处不是问题。
9.禅修可以睁开眼睛吗?
答:当然可以,如果只是闭眼禅修,我们一天当中禅修的时间是有限的.日常生活中的坐立行走都可以练习正念禅修,当眼识打开的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的观察对象,可以更多地培养心的觉知。
10.如何警觉在觉知中涉入烦恼?
答:觉知时要保持正见,要对自己旧有的习性反应保持觉知。
11.为什么禅修练习得很好,还是有烦恼?
答:那是因为还智慧不够,也是因为没有受够烦恼的苦。
12.如何精进地练习?
答:佛陀说:不要放逸.佛陀没有说什么时候不要放逸,那就要一直这么做,一直不要放逸。

标签: 禅修  正念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