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子老师电台评论——后悔的心理学意义
时间:2011年05月18日|2532次浏览|2次赞

关于后悔的心理学意义

张晋岗(钢子老师)

    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

    看了电影宣传报道,兴冲冲去看完电影,还没有走出影院,就跟好友抱怨:这个主演水平太差了,真后悔相信了那个宣传片,还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去逛街;

    前一阵子,号称世界销售女神的某某人来本城举办免费销售演讲,到处都是该女子的头像宣传,结果很高兴去听了,回来不断地后悔,真他妈的倒霉,我竟然莫名其妙的在演讲课上被忽悠而交了3000元定金,实际上那个课讲的很糟糕,我根本就不会去听;

    四年大学读完要毕业了,但是工作似乎很难找,于是回家跟父母抱怨:真后悔当初听你们的话,选了这个烂专业,很多外专业的人都就业了我还没有找到工作;

    下班回到家里,看到老婆就说:老婆,下午开会的时候,我竟然说上海分公司的销售总监不称职,后来我才听人说,那个总监是我们领导的小姨子,我当时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下我领导要给我小鞋穿了,哎,后悔啊!

    ……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发生了什么样的后果,而去后悔当初的某个选择,做的某个决定,说的某句话或者某个思想观念;而有时候,根本就还没有看到什么结果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对自己所做过的事情和说过的话开始感到后悔了,这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内心潜意识中发生了什么?以及是什么让我们总是会有“后悔”这样一份感觉?

    这似乎要从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找找线索,也就是我们第一次开始学习到“后悔”这个感受在什么时候?后来又如何发展起来?还有一些什么相关的感受夹带其中?

    不过在正式的去探索早期的后悔源头时,我们最好先弄明白,后悔是什么?后悔就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进行重新思考后,体会到的一种不安、担心或者恐惧的情绪。换句话说,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后果有一个头脑中的预设和初步的判断,如果某个行为的后果被意识评价为“积极和良性的”,那么个体就会安宁和感到愉快;如果相反,事情的结果可能被意识判断为“消极的和负面的”,那么个体很可能因为担心而感到焦虑和后悔。有些时候,个体甚至可能并没有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对这件事情进行了结果的预设,但实际上这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实际上在你的潜意识里面,你还是对结果有一份“过多的担心”,或者叫“预支担心”——因为,毕竟事情还没有发生,这是通常的情况。

    有人会说,那是不是等到结果真的出现了不良的一面,我们就可以有充分理由对事前的行为和举止名正言顺的后悔了?我要说,这可能并不是一个通顺的逻辑,因为你要看到,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是你很想要做那件事情,这完全属于你的意愿中的结果;但是事后,你会用很强的“应该不应该的”思维逻辑来评断你的“意愿部分”,然后如果再出现你不太愿意接受的后果,你就很容易把这个“前期的意愿”和“后期的现实结果”进行关联性的嫁接,你认为他们属于开在一棵树上的花。事情果真如此吗?真的是早期的那个意愿导致了后面的结果吗?另外,用后面的结果去评断早期的意愿行为是不是有价值?

    看一个明显的事实:张三开会时指出上海分公司销售总监不称职的这个故事。

    张三的内心意愿:我作为总公司的销售经理,既然大家讨论集团的销售情况,而且领导一直这么信任我,我就很愿意或者说很想把我看到的“事实”(某人的判断不见得是真正的事实,那只是一个个人的看法而已。)说出来。抱着这样的内在态度,张三说出了心里想说的话:上海分公司的销售总监李晓芳很不称职。

    事情发展1:会后同事小刘说,你惨了,李晓芳是老总的小姨子啊,你不知道吗?这是小刘的内射部分:老总的亲属他总是会保护的,你还这不等于是当众打了老总的脸吗?

张三反思:是啊,我真的太糟糕了。张三的这个思考反映了张三内心里面有和小刘一样的内射信息,也就是他们都有这样的认知成分。所以,张三因为考虑到别人——老总的感受而开始感到自责和后悔,并进而批评早期的那个意愿“真不妥当”。

    事情结局1:过了一个月,老总经过仔细的考核,把上海分公司的李晓芳调离工作岗位,并一如既往的信任张三,把张三调往上海分公司做销售总监,算是提升了一级。老总内心意愿是:公司要发展就要多一些像张三这样敢说真话的人。

    事情结局2:过了一个月,老总找了一个理由,把张三给赶出了公司。老总内心意愿是:像张三这样没有眼力的人怎么可能做好事情呢?他不顾及到我的面子,我岂能给他面子。

    面对这样的两个结局,哪一个值得张三后悔呢?很多人可能会说当然是后面这一个。可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张三被开除了吗?因为后面这一个是负面的结局,真的是这样吗?被开除怎么就算是一个不好的结局呢?这个结局令人担心?为什么呢?是谁说你必须要在一个单位持续的呆下去呢?是谁告诉你说只有你自己主动辞职是好的而单位请你离开就是不好的呢?对于早就想要离职的员工而言,他还巴不得能够被单位解雇而得到一笔不错的赔偿金呢!所以,这个结局是没有办法单纯用好或者不好来评论的,那个停留在大脑里的“担心”只是一个完全没有经过分辨的“无意识”或者叫“下意识”。

    预设了一个结果,然后在自己给自己制造一个莫须有的“担心”情绪,然后产生了后悔的感受。这就是后悔的全部结构。

    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出发,说了一句自己想说的话,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再从现实或者社会规范中,再或者别人的议论中选择一个“困扰”自己的“不良结局”,就很好的构造了一个虚拟的担心场景,于是后悔便应运而生了。

    接下来看看这个结构是从哪一年开始被学习构造起来的。

    很小的时候,记不清了,也许是3岁,或者更早的时候。

    一个叫做宝宝的小男孩或者小女孩。

    场景1:一个刚学会做母亲的女人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放在茶几的边缘,宝宝扶着沙发摇摇晃晃走到茶几边上,看到这一杯热茶,带着探索的意识伸手去抓,结果热茶打翻,宝贝被烫到了,直到哇的哭声传来,女人才放下手里的活跑过来……

    宝宝的内心意识:原来这被冒着热气的东西是会让人“疼痛”的,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东西,我就要离远一点,这就是一种远离伤害的内在预防系统在其作用,提醒个体远离危险。这是后悔的雏形。

    场景2:宝宝终于可以满地跑着和小朋友们玩了,他/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有苹果吃,而自己没有,就跑过去跟别的小朋友抢,结果爸爸觉得很丢脸,赶紧把孩子拉走了。小朋友哇一声哭了,他/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爸爸就不让自己跟小朋友们玩了,而他/她还没有玩够呢。

    宝宝的内心意识:是因为我要苹果吃,我就没有办法跟大家玩了?还是因为我要苹果吃,爸爸就不高兴了,爸爸一旦不高兴,我就没有办法跟小朋友们玩了?还是因为我要苹果吃,小朋友就不喜欢我了?或者干脆就是因为我喜欢吃苹果?后来,可能,只是可能,宝宝就不再当中吃苹果了,因为一旦吃苹果就会有一份与苹果连在一起的担心感觉出来,这份担心会在心里生根、发芽和生长起来。长大之后的宝宝,倘若有一天,当中吃了一口苹果,或者朋友分苹果给宝宝吃,宝宝“不小心”吃掉后,回去就会有一份担心的感觉在心里产生,进而开始后悔——后悔不该吃那个“糟糕的苹果”。

    在宝宝成长中,还有无数的后悔的种子就这样不断被播种、然后种子发芽、生长,以至于这颗树木的枝叶伸展到宝宝生活得方方面面,到处都会有值得后悔的事情。

    我们,你和我,或许就是那个已经长大的宝宝。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有多少这样的苹果,就会有多少种让人可以感到后悔的事情发生。

    但是,后悔就后悔吧,后会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后悔会给个体带来一些焦虑和不安,对我们的日常思维、心理和行为产生一些后续的影响,特别是有些人喜欢持续的陷在后悔的感觉中,我之所以选择喜欢,是因为他自己虽然意识到了,但是很难从意愿上改变,或许就是因为“他从后悔中获益了”。

    一般来说,事后的后悔可以提示我们在下次做同类事情的时候要多些考虑,要慎重行事,就是所谓的“三思而后行”,这看起来是符合传统社会意识的。

    但是真的是这样么?我想说的是,真的下次还会出现有同样的事情出现吗?这个很难说,有的说,当然,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反思当然是有益的;有的说,不不,这世界上从来不可能出现相同的两件事情,无论如何不会的。

    看来有没有下次不好说,重要的是,就像我前面所提到的,每件事情都会自然地有属于它的一个结局,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这个结局对我们并无所谓单纯的“好或者坏”,所谓的好坏只是我们内心预设的一个评价而已,你还会觉得后悔有太大价值吗?如果后悔变成这样的话,那么后悔势必显得多余,结果后悔就只剩下给自己徒增不安和焦虑罢了。

    如果这样,你还会选择后悔吗?如果你不会,那恭喜你;如果你依旧会,那也恭喜你。不会的话,你会睡的好一些;会的话,你会活的更谨慎。

    一个人不再后悔了,那他岂不是一切都无所谓了?做了什么就做了,从来不管什么后果。呵呵,这是那些喜欢后悔的人说的话,喜欢后悔的人想必从后悔中获益了,所以一直都喜欢时候反思和后悔,然后再努力去改正、改正,一直改到自己认为可以了,这其实是对自己一种折磨,折磨自己以迎合社会要求。对于不喜欢和不选择后悔的而言,他们照样很好,他们只是更容易和更愿意为自己的所做所谓承担一份责任,他们更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他们知道那个早期的“苹果”只是爸爸的一个“丢脸”的心理问题而已,他懂得把那个“丢脸的感觉”还给父亲,而不会再去责怪一个苹果。

    至于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然后接着发生了什么,那发生了就发生了,自然地迎接每一个事实,然后承担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标签: 钢子老师  张晋岗  厦门心理咨询师  厦门格铼海曼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 张健 2011-07-04 14:43
    钢子老师辛苦你了,我看得头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