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子老师:谁破坏了我的安全感
时间:2016年04月06日|1333次浏览

    人所依存的3个环境自然环境人的群体物理环境。哪个环境影响了我们的安全感?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长生的自然环境:天地系统、气候环境;会死的自然环境:动物、植物、人类。人是人的自然环境吗?哪一种是最贴近人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两大特征:周而复始和可知性局限。神仙、妖魔和鬼怪属于自然环境吗?古人所称阴阳,阴环境和阳环境分别让你想到什么?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力量如何?

 

   人对人的影响包括:

1、他人对我的影响是什么?

   他所拥有的好的东西我没有或者不如他多;我拥有的糟糕的东西别人没有或者比我少。

竞争性问题:资源平均拥有会不会天下太平?

2、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整个人类的存在对我的影响是什么?

   人类遭遇的普遍性的问题是生、老、病、死,所以每个人都为这个群体性的问题所困扰;如果我说人类遭遇的普遍性的问题是所知有限却自以为是,你会怎么想?

3、不同的人对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吗?为什么?

   因为我们没有遭遇到冲击性的灾难;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独立,“爱”让我们混乱。

4、人对人的最大的影响来自于生存威胁还是爱?

   我们亲此疏彼,是因为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还是损人利己的对外攻击?我们关注别人,是因为我们需要爱,还是别人需要爱?关注跟爱有关系吗?有时候恨也会引发关注。

5、父母对子女所做的一切都围绕两部分展开:

   希望你更健康、更有价值、更被需要;担心你会死亡、更没有用、更被废弃。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做法有何意义吗?所知完整还是自以为是的盲目所为?

6、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自我评价,甚至没完没了的惦记幸福感,是否也来源于父母的期待和担心?

7、离开父母,走上社会,我们所体验到的社会他人对我们所做的一切会是什么?与父母做作的一致还是相反?我们的态度会是什么呢?

8、夫妻之间所做的事情是什么?源于什么?亲子关系里面影响吗?是亲子关系的延续还是开始?

9、我们最恐惧的是什么?是不合乎期待吗?那么期待是制造了恐惧还是诞生了幸福?是人的生命本身就有这样的自我期待,就会因此而产生恐惧,或者因为恐惧而变得充满期待?如果是这样,就会要得出一个结论:期待是无法控制的内在需要,恐惧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内在发生。

 

   物理环境对人的影响? 

1、物理环境是人经由自己的能力创造出来的,这个说法妥当吗?

   一切非自然的物理存在从本质上都是整合而已。

2、整合分为健康型产品和危险性产品,一是整合的过程,二是产品的用途,这都是可见的或者可评价的,但其整合的意图是什么,很难看到。不断拥有越来越多的物理产品是因为需要,还是因为不知不觉,还是无奈而为?

3、越来越多控制不住的对物理产品的需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受损的满足感就会让我们不断感到缺失,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不断地挑剔当下的拥有,然后继续追求和填塞。担心和恐惧来自于不能满足,不知道生命能承载多少。追求的路上是没有风景的。

 

   情绪受认知的调整

1、认知: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关系性描述。

   例如:我的孩子不好好学习,这让我担心。前半部分是关系:我和孩子、孩子和学习、我和学习的关系。

2、感受:是内在情绪性的、体验性的描述。

   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是因为学习是他的事情?是因为学习是我的事情?

3、认知与感受的相互关系:如果我们认为一件事情是有问题的,那么我们会感到不舒服;当然,如果我们感到不舒服,我们也倾向于认为“可能有问题”。认知和感受最后都归属于意识层面,即都能被我们所直接的觉知到,并且可以进行意识层面的讨论。

 

   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

1、文化习俗与社会规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除了告诉我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还有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不要这样做要那样做的区分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那么少部分人的利益怎么办?

2、是否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统一的社会规范和制度?存在统一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吗?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是一根直线,还是一个区域或者范畴?

 

   阴环境和阳环境

   古人提出“阴阳”的说法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应如何周全的看待它?(分析环境);作为人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是如何自然阴阳平衡的?(分析自己);当面对一件事情时,要如何采取行动?(分析策略);意识到的事情属阳,没有意识到的属阴。

 

   人的三维层面:精神(内在)—思维(信息)——行为(外显)。

1、精神层面连接着我们的过去,感应着现实之外的更为完整和广阔的自然宇宙信息,更多是不可证部分(阴性);

2、思维层面连接着更多的现实(可被证实-阳性层面)事物的信息;如果你想到了非现实部分的信息,会被认为生病了,所以思维受到抑制而不敢去连接那个部分的智慧——思维层面压力很大,生病主要在这个层面,而且生病是因为“医者”本身是病人(阴阳平衡)。

3、行为层面又是广阔无边的(阳性),即怎么做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行为进入社会评价系统,就进入了思维的平衡系统,这个是可以的,那个是不可以的,这时候行为受到大量的抑制,造成了和自然系统连接的断裂,在精神层面出现压抑,思维出现更多的混乱,这个混乱因为恐惧而加紧抑制,恶性循环由此开始。

 

    恐惧和担心

    没有事实——人并不活在事实当中,确切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事实,一切都是思维的构建而已。当没有事实时,担心就失去了依存的载体。所以,担心是思维层面/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在思维层面有事实这一说法,所以就会产生事实变化和消失的恐惧。但真相是从来没有不变的东西,包括你的担心——因为担心是依附在流动的生命之上的,而生命本身就是变化的。所以,你坐在船上,水是流动的,你说你在担心船发生变化,这是什么逻辑?

   

   你在担心什么?

1、对自然状况的担心?隐含着对生命健康问题的担心。

2、对社会发展的担心?隐含着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担心。

3、对收入得失的担心?隐含着对自身人生价值的担心。

4、对婚姻的担心?隐含着对内在精神依附的担心。

5、对孩子的担心:隐含着对自己未被满足的担心。

   担心的价值是什么?首先担心是你的心里感觉或者说情绪,担心的内容则是你的思维构想和创造的,事实跟此无关;其次,担心不是对当下任何人与事的一种态度,而是过去经历的一种心理产品(后遗症)或者一种自然特性——防御性提示。说是自然特性并不确切,因为担心作为一种引发痛苦的被觉知到的“东西”时,已经不在潜意识层面,而失去了真正的防御功能,反而变成一种神经症性的东西,多余或者防御不足。所以,当你感觉到你在担心时,大部分时候这个担心是多余,是精神层面储存的没有及时清理的废弃物,浪费内存而已。

 

    安全感的现实解读

    张晋岗认为:熟悉的即为安全的。

    当家庭教育循序渐进即符合人的自然需要,又符合社会需要,且强度适中时,人会感到比较舒适,安全性好。人首先遭遇的自然环境是自己的体质问题,然后是父母的内在特征即系统的历史特征;再就家庭关系即微缩社会,再后来就是现实社会的适应问题:包括性、情感、创造力、社会评价/价值感,归属和家庭关系。

    安全感只存在于潜意识或者身体层面,不会进入到意识层面,感觉或者事件一旦进入思维层面,这就不是安全感问题了,而变成一种“伤害性记忆储存着”,阻拦以后正常的事件处理,使得信息加工通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变得狭窄或者迟钝,不该灵敏的地方格外警惕,就是反应过度——过钝或者过敏。

    人人都希望绝对的完全感。安全就是完全的和周围的事物妥善的融为一体,即使休息和无事可做的时候,身体内部传递的感觉也是平稳而舒适的。安全感就像空气一样,他完整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但是当它缺失的时候你很快就会感觉到。所以,幸福从来都是没有什么可描述的,但痛苦却有无穷多样。真正幸福的人,是忘我和无我的。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灵魂不再背负肉体的负担,不再忍受精神的折磨。

    最后祝愿大家生活开心

 

张晋岗(钢子老师)

钢子老师工作室

2016.4.6

标签: 厦门心理咨询  钢子老师  张晋岗  厦门心理咨询师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