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神与元神:国学经典中的深层心理学理念(归根心理学第三讲)
时间:2018年10月22日|3604次浏览

识神与元神:国学经典中的深层心理学理念

(归根心理学第三讲)

孙泽先

 

归根意识,在现代心理学中是一个新词。但是,归根意识的内涵,在国学中早就存有精详的论述。国学文库有三大主系,即儒教,道教,以及佛教。三教之中都有一个特殊的学问——修炼(修德与修道),并形成了许多相关的文献。归根意识的内涵就藏在这些宗教修炼的文献中。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意识”,在国学当中称为“识神”;而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归根意识”,在国学中称为“元神”。对于识神与元神两者的关系和作用,国学中有超越时代的见解:元神(归根意识)具有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性质,元神(归根意识)是识神(意识)存在的背景,也是识神(意识)发展的动力,元神(归根意识)在运行规律上与识神(意识)相反而相成。

其实,研究宗教修炼,不应该只是宗教学家的事。我一直认为,中国古代宗教修炼的理论与实践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积淀的心理学富矿,开采这一富矿,能够为现代人带来很多极有价值的东西。当然,这种开采不能走传统的老路,一定要走现代的新路。

 

重新认识宗教修炼

宗教修炼是一个大课题。

面对这样一个大课题,古代人已经有了古代人的认识。

那么现代人呢?现代人应该有现代人的认识。如果现代人依然沿用古代人的认识,就会引发很多的混乱和麻烦。

现代人应该怎样认识宗教修炼呢?

从学术角度来讲,这实在是一个太过深广的范畴,它既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又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进去的人多,出来的人少,空手而返的人多,满载而归的人少。这种情景,就像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所说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把宗教经典比作书山卷海,那一点儿也不过分。《中华大藏经》共收佛教经典4200余种,合23000余卷。《中华道藏》共收道教经典1500余种,合5500余卷。这么多的书卷,一个人就算竭尽毕生之力,也很难读得完、读得懂。更值得注意的是,宗教经典的真实价值,不只在于理论,更在于实践;不只在于字面的讲解,更在于言外的会意。若是不明白这一点,而像有些学者那样,沿袭乾嘉学统,“疏不破注、注不破经”,那么,尽管他们皓首穷经、考据有术,却很难避免“随文敷衍、了无心得”的结局。

不过苏轼的诗《题西林壁》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儿:要想认识宗教修炼的底蕴精髓,万万不可在宗教经典的书山卷海里面转来转去,必须纵身一跃,跳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找到一个恰当的全新视角,才有可能识得其中的“庐山真面目”。

为了完成这纵身一跃,首先必须懂得一个道理——借鉴。

 

必须懂得借鉴的道理

借鉴的道理,是唐太宗李世民讲出来的。

唐朝是中国人深感骄傲和怀念的历史时期,那时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所以至今海外华人总是把自己聚居之地称为“唐人街”。是什么造就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盛唐五百年?可以列出很多的因素,但是人们首先会想到两个人,那就是真正具有帝王胸襟的唐太宗李世民和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魏征。魏征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曾多次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除掉秦王李世民。后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并最终当上了皇帝,他不但没有治魏征的罪,而且还让魏征当了谏官。魏征在唐太宗李世民治下为官十七年,全心辅国,刚直不阿,敢于犯颜直谏,深得太宗的信任。后来魏征逝世时,太宗感伤万分,说:“以铜为鉴, 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新唐书》魏征传)。

由此可知,借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如果不照镜子,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

那么,认识宗教修炼的本来面目要借鉴什么呢?

我认为,必须借鉴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 1939的深层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

 

弗洛伊德和他的无意识学说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他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提出了无意识学说,为深层心理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弗洛伊德原本是个医生。他于1881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翌年开业行医,主治精神疾患。他对癔病有独到的研究。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弗洛伊德发现,癔病的症状大多有其根源,这个根源往往与患者早已遗忘的某种经历有关。

例如,有一次,一名女性患者来找弗洛伊德看病,她的症候很奇怪,只要她接触橡胶制品,无论是刀柄、门把手、橡胶手套或其他什么东西,凡是橡胶做的,她就会立刻产生不可名状的恐惧。弗洛伊德称之为“橡胶制品恐惧症”。弗洛伊德用他独创的“自由联想法the talking cure”为她进行诊治。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在无干扰的环境中,并在放松的状态下,畅所欲言。经过一段时间,那位女患者终于说起了一件早已遗忘的往事。

那是一段患者幼年的经历。她小时候曾强烈地妒恨她的小妹妹,因为妹妹的降生夺去了她独享父母关爱的特权。有几次她走到妹妹的床前时,都想伸手掐死她。这种妒恨终于爆发了。有一次父亲买来两个气球,姐妹俩一人一个。她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把妹妹的气球放在地上,心想这就是妹妹的脑袋,用脚狠狠地踩下去,“砰”的一声,气球爆裂了,她的内心同时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长大以后,姐妹之间十分要好,那段儿时的经历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弗洛伊德分析了这件往事,并指出这就是她的“橡胶制品恐惧症”的症结所在。从那以后,她的病症就完全消失了。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弗洛伊德逐渐认识到,人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并不是真正的意识之全部,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是人们普遍没有注意到的,叫做“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弗洛伊德曾用冰山来比喻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他说意识好比冰山显露在水面以上的那一部分,而无意识好比冰山潜藏在水面以下的那一部分。大家知道,实际的冰山水上和水下这两部分的比例是16,显露的部分小而潜藏的部分大。弗洛伊德之所以采用这个比喻,就是想告诉人们,无意识是一个比意识大得多的领域。而且他还认为,人自有生以来所有的经历都埋藏在无意识之中,不管能否回忆起来,那些经历作为信息一直存储在无意识这个容量巨大的仓库里面,并对意识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临床上,弗洛伊德主要用下面两种方法帮助癔病患者深入自己的无意识,探寻癔病的症结。

第一种方法叫释梦法。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虽然不可知、不可见,但是它可以通过梦来了解,因为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无意识的一种反射。所以,弗洛伊德常常通过解读癔病患者的梦,来帮助患者寻找癔病的根源。

第二种方法叫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躺在椅子上,全身放松,然后畅所欲言,医生坐在患者的背后静静倾听,尽量不去打扰患者。通过这样的谈话,患者往往能够回忆起一些遗忘的往事,通过分析这些事件,弗洛伊德就能帮助患者确定到底哪个是病根。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一本饮誉全球的书——《梦的释译》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向世人讲述了他的无意识学说。这个学说,是心理学发展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这一学说把心理学研究带入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示出一个全新的领域。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罗伯特·唐斯博士在他的《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当中,评选出16本“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名著,其中就有弗洛伊德的《梦的释译》。

 

识神与元神——道教经典中的深层心理学理念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两千多年以前,在中国古代宗教经典著作和宗教修炼实践之中就存在着深层心理学。更重要的是,在如何运用这种理论实现人类自身的人格重建和潜能开发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对于现在和将来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黄帝阴符经》是与老子《道德经》齐名的道教经典著作。宋代道士张伯端(984 - 1082)在评价这两部著作时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悟真篇》)。这就是说,《黄帝阴符经》约三百字,《道德经》约五千字,古往今来,那些在修炼方面成就卓著的人,都是从这两部经典著作中获得启示和指导的。

《黄帝阴符经》有这样一句话:“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这里指出,人有两种神,一种叫做“神”,另一种叫做“不神”。这句话是说,人们只知道“神”非常奇妙,而不知道“不神”更加奇妙。

这里的“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意识”。不错,人类的意识是很奇妙。人类靠着发展自己的意识,在地球生物圈里取得了非常显赫的地位,难道这还不算奇妙吗?

那么,《黄帝阴符经》所说的那个更加奇妙的“不神”到底是什么呢?

《黄帝阴符经》里的“神”和“不神”与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无意识”存在着相应的关系。意识一词在英文是consciousness,而无意识则是在consciousness一词之前,加上一个否定前缀un- ,即unconsciousness。《黄帝阴符经》里的“不神”也是在“神”之前加一个否定词“不”。这不仅是构词法上的相近,而且在实际意义上也相近。当然,“不神”这一概念,实际上要比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深刻得多。

后来,唐代道士吕洞宾798 - ?)在他的著作《太乙金华宗旨》里面,把《黄帝阴符经》所说的“神”和“不神”重新界定为“识神”和“元神”,并进一步探讨了识神与元神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修炼中的关键作用。

《太乙金华宗旨》曾由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 - 1930译成德文,并送给他的好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1875 - 1961。荣格看了《太乙金华宗旨》译本,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特意写出了自己的评释,两者一并公开发行,在西方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后来又有英文本和日文本。英文本把“太乙金华宗旨”译成“The Secret of Golden Flower”,这显然是误译,“金华”并不是“金色的花”,书中明确指出:“金华即金丹”(《太乙金华宗旨》天心第一)。

归根意识是元神的象。找到元神的“象”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没有找到元神的“象”之前,在人们的印象中元神是虚无飘渺的存在;而找到了元神的“象”,元神就成为实实在在的存在了。如果理解了归根意识,理解了归根意识在人类意识发展中的作用,就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宗教和宗教修炼的深层心理学本质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唯识学说——佛教经典中的深层心理学理念

当然,能够认识到人类意识有着更深层次的不止道教,佛教对此也有很精辟的论述。

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不过,人们心目中的唐僧往往是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面的唐僧,而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唐僧。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俗姓陈,13岁出家,法号玄奘(602 - 664),27岁时,孤身万里,历尽艰辛,前往印度学佛,十六年间足迹遍及五印度,精勤修习佛法,学成回国时,取得佛经657部,用20匹马驮回,受到唐太宗的隆重迎接。

玄奘在印度时主修唯识学。

唯识学是公元5世纪时由无著Asanga、世亲Vasubandhu两位高僧所创立,是佛教的重要学派。唯识学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以“识”为根。这“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Manas、阿赖耶识Alayavijnana。其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称为“前五识”,意识称为“第六识”,末那识称为“第七识”,阿赖耶识称为“第八识”。

玄奘曾著《八识规矩颂》,其中对前五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逐一加以诠释。同时,他还集印度唯识学十大论师之大成,编译出中国唯识学派的奠基著作《成唯识论》,因而成为唐代唯识宗(亦名法相宗)的创始人。

从现代深层心理学角度来看,第八识即阿赖耶识应属于无意识范畴。玄奘在《八识规矩颂》里面用了“渊深七浪境为风”这样的比喻,来说明第八识和前七识的关系。近代佛学家太虚法师在解释这句话时说:“‘渊深七浪境为风’这一句,是一种譬喻。第八名本识,如渊深的海;前七名转识,如波浪,依海而得起。但这七种转识,都有境为增上缘,才得生起;如海上有风,才能起波浪似的”(《法相唯识学》八识规矩颂讲录)。

第八识有很多别名,如“藏识”、“种子识”、“一切种识”、“异熟识”等等。第八识像一个硕大无比的仓库,具有不可思议的藏储容量,故称“藏识”。在这个大仓库里面储藏着能够化生万物的各种各样的种子,故称“种子识”、“一切种识”。第八识能够决定人生善业恶业的异熟果报、转世轮回,故又称“异熟识”。

前五识和第六识属于意识范畴,是以知觉与感觉洞察万物。

第七识和第八识属于无意识范畴,是以直觉与本觉洞察万物。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第七识。玄奘说它的特点是“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八识规矩颂》)。太虚法师解释说:“第七识,梵语名‘末那’,译为‘意’,就是恒审思量的意义。‘恒’是恒时不断。‘审’是决定不惑。‘思量’,是遍行中的思,同别境中的慧,和合而成的。第八恒而不审,第六审而不恒,前五不恒不审,只有第七末那恒时审决思量于我相,相随不离。虽是很简单的,只一味的执我,但影响于有情甚大,令有情日夜永久在昏迷中”(《法相唯识学》八识规矩颂讲录)。

这里所说的“有情日夜镇昏迷”之中的“昏迷”二字,不是医学意义上的昏迷。因为第七识一味执第八识见分而生我相,影响前六识成不净,不能清醒地认识实相真理,如同昏迷之人不明事理。太虚法师对此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他引申了《楞严经》中“眚目圆影”的典故,用“病目”和“五色光轮”来说明第七识所生起的我相之妄。医学常识告诉我们,青光眼患者在注视一个点光源的时候,能够看到光源的周围有一个五颜六色的光环,这叫做“虹视现象”。光源喻第八识见分,病目喻第七识,五色光轮喻我相。本来光源射出的是白光,经过病目一看,变成了五色光轮。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第七识的功能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起到某种转换作用。

 

识神与元神的辩证关系

归根心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识神与元神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识神属于意识consciousness的范畴,元神则属于无意识unconsciousness的范畴。

人的意识活动包含着两个相反相成的组成部分——识神与元神。识神与元神之间的关系,很像一棵生长着的树。识神犹如看得见的、向上生长的那一部分,即树的干和枝叶等。元神犹如看不见的、向下生长的那一部分,即树的根。这个比喻是说,识神与元神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时空状态,它们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

识神主动,即以分析、分辨、分别为特征。识神是显在的,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它的表达方式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故称“外求意识”。识神的思维功能,或称三维逻辑,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进化的结果。在人类认识世界、开发世界的过程中,识神发挥了显赫的作用,所以倍受人们的重视。

元神主静,即以不分析、不分辨、不分别为特征。元神是隐在的,我们常常忽略它的存在,它的表达方式是对内在世界的深入,故称“内省意识”,亦称“归根意识”。元神发生发展的历史要比识神更加久远。人们对于元神的关注远不如识神,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元神对于识神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元神虽然属于无意识范畴,存在是意识之外,但是正如孟子所言:“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我们能够透过情感世界觉察到元神形诸于外的象。例如,人们普遍存在着孝敬父母之心,思乡之心,怀念祖先之心,世界大同之心,天人合一之心,以及宗教信仰之心等等,这都是元神的象,我们把它称之为归根意识。

归根意识是归根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正是由于发现了它,才把元神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存在变成一个可以认知、可以研究并且可以应用的存在。归根意识的研究讲给我们研究宗教修炼的深层心理学规律提供新的思路。

 

探讨识神与元神的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中国和印度的古圣先贤对于人类意识有着如此相近的见解,闪耀着同样的智慧光芒,说明东方文化有着共同的根。

当我们深入发掘东方文化中有关意识与无意识的内涵时,就会越发感到弗洛伊德的伟大,同时也越发感到我们肩上担子的沉重。因为弗洛伊德与中国的佛、道相距甚远,却能提出震撼全球的无意识学说,而东方文化把现成的瑰宝在我们面前摆放了两千多年,我们却未能及时地把东方文化之中那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比弗洛伊德的学说更为深刻的道理发扬光大,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汗颜的事情。

弗洛伊德不愧为心理学界的世纪伟人,他的无意识学说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其历史功绩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学的范围。提起伟人,人们常用“崇拜”一词。不过,我认为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崇而不拜”。我们应该尊敬伟人,但不要跪拜在伟人的脚下,而要爬上伟人的肩头,借着伟人的高瞻远瞩,开阔自己的视野,去发现以前未能发现的东西。应该懂得,伟人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不会是全知全能的。期望伟人认清所有的问题、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对的,那样想不仅是对伟人历史功绩的苛求,也是对自己肩上责任的推诿。

下面几个重要问题,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中没有完全得到解决,需要我们借着弗洛伊德的视角,在深入探讨古代宗教修炼中逐渐加以认识。

1.无意识到底有多深?仅仅包含个人一生的经历吗?

2.无意识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3.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联系有什么规律可遵循?

4.深入无意识除了催眠术、自由联想法等被动方法以外,有没有主动的、并且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5.向无意识的深入,除了治疗功效之外,是否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上面几个对于人生有着重大意义的问题,弗洛伊德没有来得及回答。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答案已经有了。这些答案会在我们深入探讨识神与元神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


【圣心塾关联信息】
电话:13604903264 
邮箱:shengxinshu@foxmail.com
微信二维码:扫码进入免费公开课 

标签: 识神  元神  意识  无意识  弗洛伊德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