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只是瞎说说(一)
时间:2016年05月27日|2164次浏览|1次赞

   1.所有我们不允许的、不接纳的自我的某个部分,终将会控制我们。

 

    2.当我不相信我配的上爱时,就会讨好迎合,就会控制依赖,就会拼命努力,就会不断的试探,故意搞砸一些事,然后看着别人的讨厌拒绝,对自己说,看吧,你这么糟,没人爱的。千般折腾,只是寻找一双发亮的眼睛,这双眼睛里有温柔的光,视你如珍宝!

 

    3.一般情况下,攻击是一种无助的体现,越无力,越攻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在攻击的时候,其实是最需要理解、最最要共情、最需要被看见的时候,如同,一个最不可爱的发脾气的孩子,正是最需要爱的时候。

 

    4. 我们会在无意识里还是会去追求当个好孩子,不接受自己所谓无能的一面,不自觉的讨好,希望被认可,害怕冲突,在意别人的看法,容易因拒绝而内疚。愿我们能更多和自己的感受一起,既可以高大上,也可以低小俗,既可以温柔如水,也可以三观尽毁。

  

    5.严厉的人用严厉作盔甲,温和的人用温和作屏障,敏感的人用敏感作盾牌,包容的人用包容作阻挡,理性的人用理性去防御,虽然面具不同,但骨子里我们都一样,没有好坏,不分高低,我们都希望被看到、被温柔的对待。我们内心里都有个自由任性的孩子,希望被他人温柔的包裹,希望他人用发光的眼睛看到我们,视我们为珍宝。带着对自己的觉察,也带着对自己的接纳,不求完美,只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担得住赞美,受得了批评,真实的过这平凡但美好的日子,相信,我们都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6.不管一个治疗师接受何种治疗学派的训练,都会在心灵最深处相遇,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让咨询者找回自己,成为自己。

 

      7.真正的自我探索都可能是麻烦而累人的,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可以托付的规则或者人,当我们信奉一个貌似坚定的人时,仿佛找到了依托,这比探索自己内心容易得多。问题是,这都不可靠。若要寻找真正的支撑,我们必须回到自己的内在,去觉察和探索自己。有个亲密的关系很重要,但我们要通过关系来发现自己,而不是一直托付。

 

 

   8.来访者有时候更需要一个经验,一个关系,而不是一个解释。

 

     9.他的问题所在就是他的身份所在,他要靠这个活着,不接受他的问题,就是不接受他这个人,你把这个问题告诉他,他也许会感觉惶恐,不知所措,他知道了,但他不知道怎么改变,如果他的自我不够强,他会觉得无助,而不是得到帮助。最好的治愈是陪伴和看见,而不是解释。当他被理解和看见,在关系中得到支持和温暖了,他自己会改变,让解释更少一些吧,嗯,更少一些,让情感的链接更多一些吧,更多一些。

 

 

    10.动力性的心理咨询师要有些什么特质呢?嗯,第一想到深情,是的,深情,而且是那种很深的深情,这深情里有着对生命的欣赏、对命运无常的感受、对活着本无意义的体验、对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呐喊、对孤独而又不甘孤独的看见,由于活着是如此艰难,所以,对自己,对来访者,对每个生命都可以无限深情,在生命深处深情陪伴,去看见。第二想到就是真诚,咨询师不是全能的,也会犯错误,也会焦虑,咱都可以拿出讨论,拿出来说道说道,这个时候我为什么会这样处理,问这样的话,我是出于什么考虑,给你造成啥样的感受,都可以讨论,允许自己露怯,不要求自己完美,但要求自己真诚。第三个是敏锐的觉察,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体治疗,都要有第三只眼,利用个人的内在感受,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时去捕捉咨询中发生了什么,特别是无意识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第四个是节制。能控制住说话的冲动,要在觉察的基础上在内心形成一个治疗的空间,加工觉察到的内容,这个攻击想表达什么?渴望被看见什么?是用来建立链接的手段吗?如何应对如何反馈是合适的?来访者能接得住吗?是要再抱持一下,还是要给点恰当的挫折?如此种种,原来,沉默也可以是最有力的工具。嗯,嗯,沉默是枪。

标签: 心理咨询  感悟  体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