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支书目 »



相关网页.......

音乐心理治疗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中国民间疗法丛书:音乐疗法

范欣生 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年1月  20
原 价:10.00
本书重点介绍传统中医音乐治疗对人体心身影响作用,介绍如何利用中国传统音乐养生、防病、康复。作者希望广大读者能在音乐欣赏、休息娱乐中获得养生疗疾的效果,在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中利用音乐这一自我保健方式,丰富生活情趣、提高生命质量。

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

赵宋光 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
原 价:22.00
本书的框架由绪论与学科构建与发展篇、音乐学习心理篇、音乐教师心理篇三大部分组成。绪论是从总体上介绍学科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理论的阐述与本土化例证的介绍相结合是这一部分的特色。著作主体的第一大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二大部分音乐学习心理篇亦由四章构成,第四章集中了作者们长期研究、实践的精萃,值得细看。第三大部分较全面地探讨了教师心理结构的塑造、发展,全书的结束语由名家撰写,其多学科研究汇聚的功力,令全书的终止式具有非凡的意味。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内附CD光盘一张)

周海宏 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
原 价:35.00
本研究以联觉关系为突破口,有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证明了与音乐听觉相关的六种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与音高相关的联觉、与音强相关的联觉、与时间相前的联觉、与时间变化率相关的联觉、与紧张度相关的联觉、与新异性体验相关的联觉。
本书以联觉对应关系为基础,还从创作与欣赏双向对音乐表现对象的发生过程作了进一步的考察,回答了“表现对象是怎样进入到音乐中去?它又怎样从音乐中出来,进入到听者那里去”的问题,并指出音乐理解的“多解性”与“不确定性”是必然的,而理解的共同性则是有条件的。

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

林华 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
原 价:38.00
作者以思路新颖、叙述幽默为特色,在本书中与读者一起探讨人和动物聆听音乐有什么不同:音乐家应该沿着怎样的思路去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怎样理解音乐大师创作表演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现代社会应当如何面对当代音乐多元发展的格局,等等问题。虽然形式上是为高等音乐院校《音乐审美心理课》而写作的教程,但由于行文浅显,例举丰富,涉及广泛,针对实际,因此也可作为每个音乐学习者和爱好者的兴趣读物。

阅读心理治疗:音乐的精神分析

作者:邱鸿钟 编著     
a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  20
原 价:15.00
邱鸿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硕士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自然辩证法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医学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性学会副主任。

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丛书

周世斌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10 20
原 价:30.00
书中内容密切结合音乐教育和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和需要。在介绍、分析和阐述每一种方法后,均附有采用该方法进行研究的具体案例,反映了当今世界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便于学习者加深对研究方法、学术动态的了解,增强对学习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的理解,并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学术参照。

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21世纪新音乐理论丛书

周世斌 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
原 价:36.00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从事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所涉及的一些常用统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之所以要接触和学习这些知识,是因为音乐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运用的方法都与这些概念和基础知识有密切关系。如前所述,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个社会群体进行音乐教育状况调查,运用测量法对某个社会群体进行心理与行为测量,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特定对象进行较为精确的教育与心理实验等等,这些研究方法的运用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统计问题。

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

(英)帕夫利切维奇 著,苏琳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
原 价:25.00
本书针对当前音乐治疗领域中有关意义的争论:在创造性的音乐治疗中,言语是必要的吗?临床上的即兴演奏和纯粹音乐的即兴演奏有何区别?这些区别的本质是什么?音乐治疗师如何陈述文化特异性的微妙差别?作者广泛借鉴音乐、发展心理学、音乐治疗、心理治疗和音乐理论的文献,对音乐治疗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音乐处方

石映照 著     
东方出版社 2005-6 20
原 价:19.00
本书是将音乐的唯美与当今生活的节律和速度巧妙嫁接融通的一种尝试,让古典音乐流动的、玄想的、静默而体验的大美成为浇注心灵的一种药方,加之音尔本身的节奏、重音、旋律等元素本来就与人体的感受及神经、关节等有着复杂的联系,音乐也就具备了自足的治疗性,如,让人神经舒缓,让人心地善良,让人悠然感喟,让人大喜大悲,等等。总之,音乐的魅力可以抵达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奇妙的疗效。



CD小溪吟诵/音乐减压放松系列

ISBN:CNA590230203     
解放军卫生音像出版社 2002-1 20
原 价:40.60
《音乐减压放松系列》是利用音乐对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根据音乐治疗学的原理,专门为长期工作或生活在紧张和压力下的人群设计的。《音乐减压放松系列》包括四张光盘:《大海遐思》、《高山悟语》、《小溪吟诵》和《草原冥想》。您可以根据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爱好选购其中任何一盘,但是大多数人喜欢经常变换各种自然场景来体验放松和享受大自然的感觉,所以建议您购买全套CD,每次轮换使用,避免时间长久后的枯燥感觉。

声乐艺术心理学——声乐艺术教育丛书·文库

邹长海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8-1 20
原 价:30.50
《声乐艺术心理学》一书,是高师声乐理论课教材。这本声乐理论教材为声乐学科揭示了歌唱与发声的内在规律,为声乐教学拓宽了新的思路,为声乐艺术理论的研究将提供参考。
《声乐艺术心理学》主要论述演唱者的主观意识对歌唱与发声的调控作用。歌唱这个乐器是人的自身。人的唇、齿、舌、腭,口、眼、鼻、喉、肺等是歌唱这个乐器不可缺少的组织部件。那么,些歌唱器官受谁来支配呢?只有受大脑通过神经来支配,再不可能受任何其他什么东西来支配了。如果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这一点的话,那么歌唱与发声是受心理调控的这一理论即已形成。

音乐心情

任海杰 著     
学林出版社 20
原 价:23.00

精神高峰:新世纪瑜伽音乐系列(CD)

     
 20
原 价:24.00
内容提要:使心理的灵光主宰自己。你要用体验来领悟真谛,在修炼中净化自己的胸怀。踏上瑜伽的旅途吧,你的心即是那光明的入口。你要抵抗诱惑,忘却嫉妒、愤怒、...  

指压术:新世纪瑜伽音乐系列(CD)

     
 20
原 价:24.00
内容提要:指压术是一门保持人们健康的治疗艺术。它是日本人在中国传统中药的理论上发展出来的。本张音乐可以使你感到心情平静,头脑清晰,许可紧张的神经。...  

音乐理论与教学研究

杨和平,关韶华 主编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
原 价:48.00

慰藉·救赎·解放:古典音乐之声

作者:鲁成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01月 20
原 价:88.00
全面深入地表达了古典音乐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慰藉、救赎和解放。此外,作品内容广泛涉及古典音乐的基本历史、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并音乐百科书般地囊括了大量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值得深思的...

艺术心理治疗

高颖 等著     丛 书:心理治疗新思潮丛书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04-1
原 价:28.80
本书的写作,努力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下手,在呈现艺术治疗过程全貌的同时,提供了我们和其他一些艺术治疗师在具体情境下的具体操作。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说明问题,帮助读者具体生动地理解艺术治疗的概念和操作过程。这些案例有的来自我们自己的治疗实践,有些则来自其他治疗师的文献资料。
   全书分为三编七章,各章之间偶尔会有交叉,但是分别围绕各自的主题展开。比如,概述部分会提到治疗关系的建构、媒材的选择等内容,后面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也会涉及,但是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编是关于艺术治疗的总述,简单介绍了艺术治疗的基本发展概貌和有关的理论基础。第一章对艺术治疗做了概括的描述,澄清了艺术治疗语境中的“艺术”、“治疗”、“心理治疗”、“艺术心理治疗”等基本概念,让读者可以对艺术治疗有一个整体印象,了解“艺术”和 “心理治疗”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其中隐含了对艺术治疗诞生历程的简要回顾,简单呈现了艺术治疗的基本形式:绘画治疗、音乐治疗、戏剧治疗、舞蹈治疗等,还讨论了主张综合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艺术治疗”。此外,西方艺术治疗师的职业特色以及他们共同认可的艺术治疗假设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和运用艺术治疗的

"  

音乐心理学概述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的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开拓这方面研究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1863年,他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的双重成分理论”。
  20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上的新概念给音乐心理学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者把情绪与认识和记忆联系起来,随后又发展起来“音乐治疗”。“自控”的观点把人看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理系统,通过知觉同活动循坏的反馈作用使机体得到平衡。
  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多在音乐知觉方面。趋向是***图将立响心理与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以探索从原始到复杂的音乐行为的发展过程;研究从幼儿甚至从婴儿的音乐行为到***度专业技艺的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乐心理状态的种种问***。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这些能力的发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的辨别力强,对旋律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中特有的问***,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的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浅说

儿童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儿童在学习、表演音乐时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发 展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 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 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 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 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 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 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 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 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 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 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 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 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 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 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 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 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 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 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 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 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 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 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 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 、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 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 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青年初期(15—18岁):即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时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自觉地进行学习 。音乐听觉敏锐,能辨别各种音程及和弦,是音乐记忆表现最良好的时代,思维方法逐渐科学化。
上述都是一般的儿童音乐心理特征。儿童之间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有的儿童有超常的音乐心理特征,表 现出突出的音乐天赋。但有一些儿童对音乐反应较为缓慢,落后于正常的音乐年龄心理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对 研究者来说是需要分别对待和处理的。

 

-

刷新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