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者 > 童慧琦
 
童慧琦 美国太平洋心理研究院
 
 
 
直接了当

2007-7-17星期二

读临床心理第二年的时候,在学校的诊所里,看一个很具有攻击性的病人,也是我的第一个病人。头上的几次治疗,基本不用我说什么话,我是个很好的听众是无疑。终于有一回,我忍不住就一个问题质问了她(confrontation)。治疗结束,她愤然离开。我直觉她
再也不会回来了。

督导老师说,让我们等着瞧,我觉得她会回来的。因为她已经知道你是个温和的人,你的质问并非为了攻击,而是帮助她看清自己的问题。督导又继续说,不同的治疗师带着各自不同的“背景”(性格,文化等等)进入治疗,她鼓励学生要在做治疗的过程中寻求平衡。用通俗的话来说,比较“瓜拉松脆”的人,可以学着悠缓一点,“温吞含蓄”的人,可以学着干脆一点。

病人果然回来了,而且出乎意料地感谢我对她的直接了当,因为生活中没人会这样。我又一次直接了当了一下:是没人敢这样?确实没人敢,但别人“惹不起,却躲得起”,都悄悄地疏远了她,回避她。

渐渐地我在治疗中越来越“大胆”,越来越能直接了当。只要一切都为了治疗。

譬如今日做PTSD的评估,作常规的Mood Check,看到BDI-II(Beck抑郁问卷)第九项,虽然病人选的是“我有想杀了自己的念头,但我不会采取行动”。我依旧要亲口听他说的想法,并不含糊地问自杀未遂史(是自杀的最佳预测),有没有枪,果然有,那么枪放在哪里?上锁了么?有没有子弹?会有想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吗?在压力之下,控制不住的时
候,如何解决?有求救的电话吗?

PTSD病人常又合并用药和喝酒,同样要问得直接了当。

从可卡因,海洛因,Benzo,大麻,苯丙胺类,处方药,酒精等等一路问过来。问的程式都一样。

• 如果病人说“曾经用过”或者“已经不用了”,问:“你上一次用是什么时候?”病人可能告诉你“上个星期”,甚至“昨天”,不要惊讶。
• 你第一次用是什么时候?
• 什么时候开始常用?用多少?
• 什么时候觉得是个问题,为什么?
• 若同时也喝酒,问是用药前还是后喝?
• 若用海洛因或者其他鸦片类的药物,是否用过美沙酮?想不想参加美沙酮替代治疗?
• 问Benzo和口服鸦片,是医生开的,还是街上买的?
• 你报告过处方药丢失或者被偷吗?(病人会以处方药换取别的药物)你卖过,交易过或跟人分享过你的药吗?
• 用药有些什么后果?譬如“酒后驾车”被警察抓住等。
• 以前治疗的情况
• 未用药未饮酒(干净和清醒,clean & sober)最长有多久?是如何做到的?又有何因素导致复发?

最后不忘加一句“还有其他我们没有谈到的吗?”

问起来直接了当,但可以是关切的,今天的病人很配合。

学作心理治疗是一个重塑性格,拓宽行为方式的过程。在治疗室内可以是直接了当的,但在治疗室之外,跟相识二十年的朋友之间,依旧可能是含蓄的。

--------------

跟人分享的文字毕竟还是跟只写给自己的不太一样,有点想竭力说明些什么的嫌疑。今天空隙的时候,在纸上打好了草稿,所以坐在电脑前就只需要打进去就可以了。星期二写星期一的事情,脑子有了点沉淀。而且每天发生那么多事情,我只能选择一二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