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者 
 
唐天宸

 
 
 

  摘 要:人格发展问题是人格心理学的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个体自出生至老年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中其人格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发展是否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那么这些阶段是如何排列的?婴幼儿时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何影响?在什么时间个体的人格达到了充分发展?遗传和环境如何具体的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是否始终保持着其人格的一致性?人格发展中的稳定性代表着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无论是人格心理学史上的诸家经典理论,还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有关人格心理学的假说都很难逃避对诸如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及人格是否存在稳定性这类问题的探讨。不同的心理学派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观点迥异的回答。而近几十年来,由于研究技术的发展和纵向研究的增多,不同理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又出现了新的发展。本文在对个体人格发展进行认识论和哲学的思考之后,开始展开对历史上经典人格发展理论和近年来人格发展的新学说的评析,最后对人格发展问题的几对对立性的本质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再思考并尝试性的给出了个人的结论。

  前    言

  在心理学研究中,人格心理学始终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人格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寻求描述和解释个别差异,即构成个体彼此不同的种种表现方式以及综合众多影响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全面描述完整的个体。人格发展问题是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个体自出生至老年死亡整个生命全程中其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对于人格发展问题,不同的心理学派别以及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这一研究对象所持的态度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其论点上的差别也十分巨大,这导致人格发展问题始终具有很大的争议性,因而成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焦点问题。

  三十年前,心理学界始终认为,当个体经过了其青春期,完成了学业,进入成人世界后,继而就是工作,结婚,定居等,这时在个体身上就再无什么新的事件发生,直到他们正常的步入死亡。但是今天我们认识到,人格并不是那样单纯而直线的前进,成人也不能被简单的看作稳定的可预测的具体事件的顺序发生。那么,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发展是否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那么这些阶段是如何排列的?婴幼儿时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何影响?个体的人格在什么时间达到了充分发展?遗传和环境如何具体的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人格特征的?主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是否始终保持着其人格的一致性?人格发展中的稳定性代表着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发展研究。面对上述问题,心理学史上的各家经典理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而近几十年来,由于研究技术的发展和纵向研究的增多,不同理论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又出现了新的发展。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对人格发展的研究与对人格动力、人格结构的研究息息相关,在研究人格的发展中必然会涉及从婴儿成人的人格动力、人格结构的变化。人格结构注重静态描述,人格发展注重动态追溯,两者互为依托,共同构成人格理论研究的两条逻辑主线。从方法论上看,对人格发展问题存在着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着重变量的研究(variable-centered approach),另一种是着重个人的研究(person-centered approach)。前者是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同一变量或特征,比较跨时间的测量分数以考察这一变量或特征的变化情况;后者是在不同的时间测量个体不同的行为特征,比较各种行为特征跨时间的测量分数以考察这一个体人格剖面图的变化情况。

  前面已经提到,无论是人格心理学史上的诸家经典学派(包括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特质论、行为主义、认知流派等等),还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有关人格心理学的假说都很难逃避对人格如何发展及人格的稳定性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不同的心理学派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一些理论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生而具有的;另一些理论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早期经验决定的;还有的理论心理学家则认为人格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在生命早期就已经形成并在潜意识中形成了固化。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在解决俄底浦斯情结过程中,至多到五岁以前,其基本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都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以后,社会环境的压力可以对个体的人格产生微弱的影响,但人格的基本结构则在儿童期已经形成和定型并对个体以后的行为产生恒久的影响。新精神分析理论在人格发展的观点基本上和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一致,仍然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定位于儿童期,并相当忽视青春期以后的人格发展。如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安娜.弗洛伊德曾间接提及在儿童期以后防御机制继续发展的可能性,但拒绝给出明确的年表(转引自Avshalom Caspi,2001)。 

  某些弗洛伊德以后的人格发展理论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更为开放的态度。他们认为,人格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发展的速度最快,但是,个体的人格在青春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进入成年期以后的其人格不是完全停止了发展,是否继续发展则取决于个体所面临的生活经历。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结构不是一次性形成并一成不变的,与此相反的是,得到很好发展的个体,能够使自己人格始终保持开放性。另外还有部分理论认为,个体在进入成年期后其人格将变得日益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格就停止了变化。具体的说,这种观点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人格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将逐渐下降,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发展的稳定性将越发明显,但人格始终保持着变化的潜在可能性。

  特质论认为,人格是由许多不同特质所构成,而人格的发展就是个体形成相对稳定特质的过程,这种特质一经形成便持久而稳定,很少发生改变。特质论在人格发展研究领域始终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但这种理论始终受到情境论的质疑。另外还有些观点认为,在个体的人格发展中,不同部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对于人格的某些部分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相当大的稳定性,但是对于另外一些部分则变化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如部分实证数据表明,自尊、幸福感是最容易变化的人格部分,价值观、个人风格是相对易变化的,而人格特质(如内向/外向,焦虑水平,压抑感等)则是最稳固的部分(Conley,J.J. ,1985)。因此,对人格不同部分的发展过程应作出不同的评价。

  到了上个世纪末期,人格心理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的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在这种共识之下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遗传规定了人格特征发展变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人格特征由环境因素所决定。因此,在遗传和环境对人格的发展分别起到何种作用的问题上,经典人格理论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精神分析理论最强调个体的生物性,而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则极端看重环境作用,而特质论则持一种相对中立的态度。

  以上是人格心理学史上经典理论对人格发展问题上各自的观点。虽然众说纷纭,但是这些理论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总体来说认为人格的发展到成人期就已经完成而今后其人格不再有新的发展。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人格心理学界对人格发展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研究。有关人格发展的纵向研究的结果以及中年期危机等现象的研究表明,在成人期个体的人格仍然存在着进一步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人格发展观,即终生发展观。事实上,六十年代以前,也存在着部分理论认为人格是终生发展的,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其前面五个阶段到成年期为止,但后面三个阶段则是成年期和老年期的人格发展。但是总的来说,六十年代之前的理论还是很不重视成人期的人格发展的。

  上述人格发展的早期生成论自六十年代起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对人格发展这一概念人格心理学界进行了较深入的再思考,这导致了在人格发展的稳定性的类型问题上的新结论;其次,在承认遗传和环境均起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心理学界对人格发展过程中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作了更具体、更进一步的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人格心理学界在人格发展的理论探索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一,认识到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的发展,发展是毕生的过程,在发展中既有增长又有衰退,有些新特点新形式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并得到增强的,这是一个稳定性与可变性、获得(生长)与丧失(衰退)同时存在的过程。其而,得出了几种探索性的人格发展的新模式和类型论、生命季节说、背景论及辨证论等相对成熟的新学说,使人格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