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者 > 李孟潮 
 
李孟潮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2007年03月03日
 
 
一位同事要上电视,情感节目,点评两位女生的爱情故事。让她很发愁。
因为节目中那两位男主角,都有偏执性精神病。所以他们爱得很“偏执”,爱得昏天黑地,不死不休,结果是刀光血影。一位男主角还把情敌杀了,另一位把女友绑架了。
让同事苦恼的是,电视台要求她做出的三个点评方向:
1)那两位男生的心理状态是怎么回事?
2)这样的男生应该怎么样才能对女友放手?
3)正被纠缠的女生应该怎么办?
同事跑来问我,应该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
回答很简单。
问,“那两位男生的心理状态是怎么回事?”
答,“偏执性精神病。”
问,“人为什么会得偏执性精神病?”
答:“病因不明。”
问,“这样的男生应该怎么样才能对女友放手?”
答,“最好住院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一起使用。”
问,“正被纠缠的女生应该怎么办?”
答,“报警。”
问:“可是警察不会管哪?”
答:“警察不管,是司法制度的缺陷。这个责任不由心理医生来负责。”
问:“这样直接告诉媒体精神病学的知识,他们会不高兴的?”
答:“媒体总是有这种幻想的,把精神病问题偷换概念为心理问题,把心理问题轻描淡写为日常生活中‘想不开’的问题。这其实是歧视精神病患者,为什么人们可以在报纸上大谈特谈肝炎的症状和治疗,精神病就是碰不得的禁区?”

这里出现了多重的、无法共享的现实。同一现实在男友眼中是轰轰烈烈的恋爱场景,在当时钻入了天真现实主义诊断体系的精神科医生这个身份认同的我看来是医学和司法的领域,而在被拜金主义、滥情主义腐蚀的窥淫癖媒体看来不过是一次抒情的机会,劝说的机会,探秘的机会。媒体-医生-情人都不愿意他们所看到的现实被别人轻易否定,这里面充满了火药味,暴力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心理医生和媒体的接触是异常危险的。媒体是一个洼陷的山谷,白和鲜红的诱惑,长满黑色的草。夏天第一阵的风,裸露沉醉牙齿,快乐在岩石后若隐若现。就像秋天的狐狸,一道红的闪电,穿破枯黄草原。苍莽青苔的河岸摇晃,喘息在城市的下身。
潮湿的、萎软的——令人咬牙切齿。钢铁的呆板和强硬,乌黑头发摇摆,连衣裙也舞动。银色灯盏反射、光影胶合,夜晚展开,行将毁灭的人类。
一个聪明的心理医生,应该回头眺望,过去的港湾。消失在浓雾中的灯塔,若隐若无的旗帜。船旁掠过,海鸥之白翅,太阳上闪动,波涛翻滚而出,犁耙开垦春天。没有船长指引,漂流于每个灯光闪烁的港口。
而媒体就是,那些曾经泛光的地面,也开始显得灰暗;池塘的水已干涸,如干裂的伤口。
那些枯瘦的
  臃肿的花
随着雨点轻轻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