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何巧丽Jerichorose

知耻近乎勇?

Jerichorose2015-1-27 21:12
查看:3125次

最近的热播剧《何以笙箫默》中,男主角经常对女主角说一句话:“你知不知羞的?”女主角总是一副“我怎么啦?”的天真烂漫表情。如果羞耻感有一个阈值,男主角的阈值低得可怜,很多事情都会让他感到羞耻,而相反女主角似乎阈值很高,羞耻感要少很多,总能够“死缠烂打”。男主角历经家庭变故,寄人篱下之苦,又因缺钱不得不放弃好机会,这些让男主角发愤图强,终于成长为“高冷多金精英男”。

“知耻近乎勇”出于《中庸·礼记》,是说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之为耻,才有可能勇敢面对,生出以求改进之心;或者面临困难的局面,不粉饰太平,以安于现状为耻,能够毫不气馁,迎难而上,奋发进取,这说的大概就是男主角。这一类的励志楷模从古到今连绵不绝,勾践尝胆终破吴,韩信忍辱拜上将,比比皆是,看得我等凡人不免心生向往。但我总有些怀疑,怕掉进陷阱,平白做了冤大头,尤其看到许多父母,听了圣人教诲,理直气壮批评甚至羞辱孩子脸皮厚,不知羞耻,要求孩子一定要知耻,还说是“为了孩子好”,更是心中栗栗。

羞,说文解字中说是祭司时用到的牺牲,丑是手的讹变,以手持羊,表示进献,后来意思渐渐演变为惭愧,《孟子·公孙丑》中:“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子注曰:“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 耻在古汉语中作“恥”,从耳从心,取闻过而心生惭愧之意,听到说自己这样是不好的,立即心生惭愧,止恶向善。听起来似乎很美好,人人都能这样,和谐社会指日可待。可是真的是这样吗?生活中似乎更常见的事情是父母越说孩子不争气,孩子就真的越不争气,好像这样父母就有理由一直说下去,互相之间维持这样的互动直到永远。

那么为什么圣人之言不灵验了?

大概因为羞耻这味药下的太重了,难以承受。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为人类的几种常见情绪排了一个能量级,羞耻排在最底,是最具有负能量的情绪。他的结论是“羞耻感的能量级几近死亡,它犹如是意识的自杀行为,巧妙地夺去人的生命。在羞愧的状况下,我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是希望自己能够隐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羞耻感的目标是直接针对完整的自我,这一完整的自我被痛苦地审察,在审察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感受:退缩、渺小、无价值和无力感,甚至觉得躯体都在缩小。审查的结果往往得出负性评价:我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一个无能的人。既然都是因为我是一个无能的人,那么做什么都于事无补了,这件事已经没有好的可能了,这在认知层面会归于不可控因素,让人陷入绝望。过低的自我评价更易导致放弃,而非奋进。

那么是不是圣人之言不可信?

也不尽然,只是能够做到知耻近乎勇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首先,这个人必须自恋足够健康,羞耻的感觉不至于对其自身价值造成杀伤性影响,就像天生底子好,生了重病,下猛药也受得了,病愈后身体的免疫力得到一次大练兵,更具实力。其次,必须有强烈的实现目标的愿望,即驱力,保证一个人资源最大限度的分配给目标行为。最后,要有坚毅的品质。而所有的这些,都不是靠批评甚至羞辱孩子就能发展出来。相反,父母长久的耐心支持,不抛弃不放弃,以及不过分侵入式的关注,都是培养一个孩子好的心理素质所必须的。

既然难之又难,为何圣人如此推崇?

大概还要从文化说起。曾经有学者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差异:东方文化重视羞耻感,西方文化重视内疚感,虽然都是失败后产生的情绪,但其认知,或者说对失败的归因完全不一样,羞耻是归因于人,觉得自己不好;而内疚是归因于事,觉得自己没做好。没有做好是可控因素,可以通过学习,训练等下次就有可能做好了。如果归因于人,那么就可以把人分出等级,你不好,你就不如我,就比我低级;反过来也一样,我比你高级,我就比你好,你就要尊重我,我就可以不尊重你。我的等级比你高,你不能揭我的短,所谓为尊者讳。我的等级比你高,我可以羞辱你,那都是为你好,否则我才不爱花功夫管你呢。而且,在儒家文化系统里,一个人只要活到足够老,自然上升到某个比较高的地位,似乎就自然的获得了“好”的特性,所谓倚老卖老起来了,而真实的情况是,智慧和修养并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说到这里,这一切看起来更像是个陷阱,然而当这样心理层面的等级制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管理上就简便多了,君臣父子,得以江山稳固。当代,形式上的等级已不存在,而心理上的等级似乎仍然森森然毫无变化。

微信搜索公共号:hql_psy,阅读随心所欲!



Jerichorose的其他日志

严重病理性自恋的治疗概览
西安止观心理精神分析深度研习小组招募啦!
自恋者的困局—观影《birdman》
Otto F. Kernberg-1974-关于自恋型人格治疗的补充
知耻近乎勇?
人间难得解语花—谈共情
不要忘了去懂你—看电影《忘了去懂你》
女为悦己者容?
如何赞美你的孩子?
科胡特理论的精髓及自体心理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