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朱旭东蓝蓝

从“粗心”开始说家有青少年的我们为什么可能需要心理咨询

蓝蓝2015-10-27 18:08
查看:1924次

我是一个专职的心理咨询师,虽然也会去学习很多的发展心理学知识,关注家庭、青少年和儿童领域的各种信息,但是并不直接做青少年和儿童的咨询,而更愿意去帮助成人,首先因为每一个成人本来就是长大或者没有长大的孩子,并且我也认为在现实家庭中的孩子不断地长大的过程中,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作为成人(包括我自己)或许更加优先需要心理咨询的助力。


就拿一件小事来说说事哦,一个青少年到了中学后,课程难度增加了,反而频繁出现一些难题不错,最简单的计算错误频发,抄错,不化简约分,假分数不转带分数等等,订正无数遍,错得可以一模一样,说是大事吧,还真不是,但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也要命的,老为这些课业上不上下不下的,这也够烦心的,于是父母急,孩子磨,这样的场景在城市的夜晚,万家灯火中可不少见呢,更不用说当青春期遇见更年期的窘况了。


有人说:我家的孩子就是粗心,粗心,怎么都改不了,肿么办?细心的怎么都是隔壁家小明啊?


其实,孩子会有天生气质类型的差别,有些孩子会比较粗放,有些却很细腻,但是我们总会发现平时大大咧咧的有时候拼装很精密的乐高积木会很细心,而很细腻的孩子也会犯丢三落四的错。落到具体的学业这样的点上,粗心"细心"也是这样的,它们不是绝对的对立的,很多时候"粗心"的反面不是"细心",而是""不用心",那为什么孩子会不用心呢,这真的是让父母们最生气的部分了,天天耳提面命地提点,孩子好像越发往"不用心"的路上走,而且青春期到了,孩子还会各种拒绝沟通或者阴奉阳违,功课磨叽,成绩倒退,父母的焦虑很难不直线上升。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能真的是冤枉孩子了,孩子不用心,其实不是不想"用心",而是"用不上心""用不上心"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生理上的"用不上心",一种是心理上的"用不上心"


先来说说生理上的用不上心,粗心一般更多存在于一次性偶发的错误上,若是在同一点上发生多次雷同的“粗心”,则更多要考虑是否有概念不清,没有掌握原理的可能了,那有父母就使劲用力去辅导孩子掌握原理性知识,效果可能还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的原因是:这一现象是和孩子的思维思考能力的发育有关系的.


在青春期阶段,孩子们会发展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的思维方法来,以备进行更细致更加运用自如的思考,比如《青春期》一书中有举到一个例子说:


设想有四个打牌用的筹码,一个红色一个蓝色一个黄色,还有一个是绿色,把它们以尽可能多的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筹码的个数不限,请用符号R(红)B(蓝)Y(黄)G(绿)来表示答案(修改自ElkindBarocas&Rosenthal1968)。


书中描述:怎么来解这道题目呢?真的需要用筹码来解决么,儿童可能会需要,而青少年个体可能需要用一种系统的方法:从零个筹码开始,然后一个筹码(RBYG),然后两个筹码的组合(RBRY,RG,BY,BG,YG),三个筹码的组合(RBY,RBG,RYG,BYG),最后是四个筹码的唯一组合(RBGY)。有些大人也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一解题思路,不过也没有关系,很多人会忘记的,但是这是一种在我们大脑认知思考能力里已经内隐了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可能是碰巧解决出这个题目的,而是在大脑中已经发展出抽象系统中来了,而人们很可能是用这一系统来得出更多的可能性的,并且可以自如地在多种相似的任务中使用这一系统。


相比较于青少年来说,儿童使用这一系统性的方法的可能性会比较小,更多地是运用实物和运气来解题,青少年对于各种可能性情况进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是会在多种科学问题和逻辑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派上用处的,而与之相关联的还有演绎推理的能力的发展、假设性思维的出现,这样一些抽象概念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有生理上的不同的,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早的也不一定就很稳定。


所以,孩子们在这一阶段学业上的不稳定表现,看似粗心,但其实可能是处在对一种抽象思维的能力的发展和适应过程中,那么做父母的是否能有足够的耐心给出孩子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这个变化就很重要了,欲速则不达反而会挫败孩子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热情,导致继发的心理抗拒。


第二是心理上的"用不上心",我们现在都知道孩子的困难很多并非源自于自身,而更多是作为家庭系统中最薄弱的一环而代言了整个家庭的冲突,父母难免会有很多自身的或者人际间焦虑无法解决而无意识地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甚至有时候已经有意识和觉察,但是对于这一现状却没有好的办法,导致了在行动上言语上会宽慰和为孩子减压,在非语言信息上却传递了更多的焦虑,这就是我们说的双重束缚,孩子会很困惑,在其中被卡住,无力应对,爸爸妈妈到底希望我怎么样呢?


尤其是孩子在发展出完善的成人的表达之前,往往会对非言语信息更为敏感,青春期的孩子即懵懂,又渴望成为大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周围的人事物对自身的影响,所以父母的要求,或者生活的纷扰、家庭的困难又或者在新环境的适应、同伴的交往等等的零零总总,都会对孩子正在发育的心灵结构造成刺激,这样的刺激不能说一无是处,正如考试或比赛焦虑一样,一个完全没有焦虑的学生或者运动员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但是焦虑的程度过高,突破了一定的阈限,就会让孩子人在曹营心在汉,把心灵的能量都用于去应对和平衡这些说也说不出来,摸不着却又无时无刻如影随形的焦虑上,孩子的心如何还专注用在学业上。


多年前,有个老师曾经说过焦虑的父母往往可以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来,这话是有道理的,一定程度的焦虑可以使我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需要,尽力去靠近和陪伴孩子,这是孩子需要的,然而如世间所有事一样,过犹不及,若是父母的焦虑大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无法承担,孩子就会无意识挑起这个担子或者是小和尚念经式的回避策略了,而这都会导致发展的停滞,亲子间的沟通无效,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青春期的成长任务上,孩子们无法反馈父母自己的需要,父母也进入不了孩子的世界足以为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所以,在这个年龄段时候,我们做父母对孩子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将自己的焦虑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平稳的水平上,为孩子提供尽量明确的要求,稳定的期待和陪伴。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当父母觉得越来越难以和孩子沟通或者担忧或焦虑水平比较高、冲突频频的情况下,寻求外界适当的帮助,包括心理咨询就很有必要了,一个有针对性的专业私密的咨询可以帮助父母学习到有关的知识,同时探索中年期自己的困惑和需要,从而分流和降低父母的焦虑水平,特别是还可以帮助父母避免对焦虑的焦虑,那是一种恶性循环,父母明明有很多的认识却无法在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又心有对自己的责备和对孩子的愧疚,所以更加加深和复杂化了自己内心的冲突,导致了现实亲子家庭生活的种种困难。


我一直相信最关心孩子是父母,如果不是被眼前的困难暂时模糊了视线,最了解孩子的也一定是父母,而孩子日积月累最信任和依恋,最愿意去满足期待的对象也是父母,再纠结的亲子沟通都是在努力实现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所以,如果做父母的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圆润和淡定安然,必然能够最有效地陪伴孩子的成长。


当然渡河之舟千万条,心理咨询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使用类似元思考的方式,比如当对某一件事情有非常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有意识地问一下自己,是什么让我对这件事的反应要高于平时,我过去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什么类似的情况么?但同时我衷心地希望关爱孩子的父母们能够多这一种方式,可以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安然度过青春期添一份助力,而很多时候亲子关系中的冲突减少,也会让家更加温暖,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更有活力地推进自己的人生。







蓝蓝的其他日志

人间滋味第七篇:甜(原创微小说)
无字书——己亥木年立夏诗作一首
8.5.11众生(神)归位暨刘洪到底是谁?(4)李彪何用?陈光蕊有何意义?
8.5.6一往无前戒为刀 红尘烦恼俱出家(2019年4月10日)
人间滋味第六篇:沧海五粮液 良伴唯脐橙(原创微小说)
人间滋味第五篇:双踏BOS--请你喝一杯烈焰珍珠奶茶吧(原创微小说)
探讨临床实务危机情境“不伤害原则”的运用(微分享文字稿)
人间滋味第四篇:魅机--不要吃蓝色的那款冰激淋(原创微小说)
小暑颂
端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