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朱旭东蓝蓝

佛教心理学中的慈悲心---Wisdom and Compassion in Psychotherapy微课笔记4

蓝蓝2016-1-07 22:46
查看:2126次

     第四章的内容是佛教心理学中的慈悲心。(讲者朱一峰老师,黑色文字为讲课部分内容,致谢。)

 

今天的课程帮助我梳理了有关佛教的零碎知识,收益颇大,一直以来对佛教有一种既亲近又远离的敬畏感,却不知道,原来在我的无意识下有那么多的集体潜意识,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如此熟悉和平静,这种平和的力量会吸引人去追随,并且更多地体验慈悲喜舍,所以今天的笔记,只在补充一些知识点上做一些备注,体验更多,特别是对临床使用慈心发送的实践的困惑得到了许多的解答,特别是朱老师说到,每个人都有被激活的心路,我们作为咨询师如何去帮助和陪伴来访者找到这条心路,培育慈悲的小火苗,拓开妄想和偏执迷雾遮挡的天空,重见真实如是的天空,每天点滴建构和储存一些新的积极的能量,最终迎来人格的提升和改变。

 

首先,慈悲心在佛教里分为慈心和悲心,本书的作者用的compassion是侧重讲解悲心的,即悲悯,不过现在西方的悲心练习里会涉及到慈心,所以还是统称慈悲心,在佛教心理学慈悲心是一种共情的方式,也代表了一种能够理解和感受他人痛苦和感受的能力,《法句经》中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各种现象、一切痛苦都是心创造出来的,所以可以主动去创造一些正面的心态,如慈如悲,在佛教中慈悲往往也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结合,在佛教的各个流派中慈悲心的练习方式不同,本书作者并不认为慈悲心是一种宗教,而更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去感知,我们心理治疗师可以很好地去学习,并拿过来运用。

 

一、首先,谈到:早起佛教中,从狭义讲悲心就是要“拔苦”,谈到三种层面的苦,明显的苦(生老病死的苦,佛教称苦苦)、无常的苦(本来拥有的会变化的,会消失,佛教称坏苦)、自我中心条件下感受的苦(因自我感受而激发的苦,佛教称行苦)苦苦是可以意识到的,后两种苦的根源是不太容易认识到的,所以需要通过佛学的修行去认识到。

 

苦苦细说是八大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大类在欲界的众生可以说是每个人都要受的,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前面七条是讲苦果,最后这条五阴炽盛是苦因。这些苦非常明显,不仅自身会遭遇到,其他的众生也同样会遭遇到。

 

佛陀开始是讲正念和八正道,慈悲心的修行方法比较明确的提出是在《清净道论》中。作者认为在八正道中就隐含着慈悲,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里全数以“正”起头,有正和不正之意,此处也有正不正确的意思来解,作者认为这里的正是如实的意思。八正道的意思可百度。

 

四无量心,是觉音法师在《清净道论》中系统阐述的,分别为“慈心、心、心、,慈心指希望自己和他人能体验到快乐和健康、幸福,区别于“悲心”(摆脱痛苦),四无量心练习是有修行的次第的,要“慈---顺序练习,但其他流派法师修习方法不一定。


慈心练习要先从自己开始,先将祝福导向自己。练习到心路熟悉,慈的感受从小火烛变成熊熊大火,身体感受从微弱的感觉到强烈明显,并扩展到全身之后,就可向外发送,(南传佛教有一个比喻,发送慈心,要先把自己内心这桶水打得比较高,然后再源源不断发送出去。)扩展出去的时候先扩展到容易鼓舞自己的较愿意扩展的对象上,比如:曾经的老师,这里没有提到自己的父母,因为有人会觉得对自己的父母发生慈心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具体为何再讨论,清净道论里也有谈到一点)。第三层是到亲密朋友,第四层到再外围的认识的人,然后再到陌生人路人,之后再到有敌意的人,最后扩展到全世界有生命希望得到快乐幸福的人或生命体,这是四无量心的慈心发送,慈悲喜舍也是一种禅定状态,和看到实相的内观有区别,要维持住一种单一的感受状态,而内观并不创造特别的心境,而是就当下的心境去观。


悲心是能感受到他人痛苦并希望能摆脱,一般也是从自己开始,可以用一种意象的方式,想象一个容易产生悲悯心的人,激活自己的悲悯心,并维持住这种感受,若画面消失感受弱化,就需要重新激活,接下来步骤参照慈心。


喜心可以用来对峙自己的嫉妒心,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发送对象也如同慈心的次第。


舍心是能面对所有生命的起起落落的宁静的平等心的心态,“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力量,而且有些无常不需要去控制,来访者要离开要放得下,不需要过于自责,明白无常是一种智慧就放得下,明白三种苦的来源就放得下,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放得下,看到是需要智慧的也是一种智慧。舍心的发送的次序有所区别,从中性的人到亲近的再到敬慕的人,然后才是有敌意的人,最后扩展到四面八方的有情生命。一般次序安排是基于练习的难易度索源而进行。


舍心不是冷漠,是慈悲喜的心态之下的对无常的接纳,而舍心也同样是慈悲喜心的基础,它们是互为基础的,如果平等舍心和慈心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加平和地对待所爱的人,不至于过度紧抓不放,如果结合悲心,可以避免优越感和怜悯感,和喜心一起,可以避免无根基的轻率观,在印度神话中是梵天的喜乐心态,作者认为慈悲喜舍是佛教中的积极心理学,达到一种神的福感,这是早期的南传佛教,虽然也强调四无量心的练习,但是慈悲和智慧的地位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智慧和正念是根本的,四无量心则是被用来辅助有利于正念的练习。

 

慈悲喜舍都是一种偏温和的平静的中间状态。八正道也是中道,指一个正当的生活方式,此方式不倡导接受来自别人的命令。一个人修持中道,其道德行为的指引,是出自依循此行为所造成的内在价值:一种自我净化、一种有计划的内心陶治和内在进展的过程。一个人能藉由行持中道生活,而不是从事外在的膜拜或祈祷,来达成正当的行为与内观的真正进展,将能与自然法则和谐相处,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为何我们会对佛教文化感觉亲近的原因之一吧。

 

二、公元一世纪,出现大乘佛教,慈悲心有了更核心的位置,和智慧有了同等的位置,大悲心的练习更多,慈悲双运,具体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理念上的演变和区别很多,在这里只谈少量,小乘佛教更多讲无常,到了大乘佛教讲,空和无常有相似更多不同,作者对这个演变的看法是:无常一直在变化,没有永恒,而到大乘佛教,用”替代“无常”的时候,不仅无常一直在变化,并且即便是短暂的存在,也不存在一个独立的东西,小乘佛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虽独立却平等,而大乘佛教更加认为各种人和事物没有独立的,是空,都是互为因果有所联系,不存在独立的,都是互相影响的形成对方。比如,桌子之为桌子,这是一个概念化的结果,其实桌子和树、阳光、木匠、水、蚯蚓蛇等等都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为何我们再开篇的时候致谢天地空气阳光的原因,因为世间万物是相关的,都是我们人的所源,有情众生都是相关的,这是更深于“无常”的自我存在的空性,形成一种非概念、非二元对立的领悟的,关于存在的不二智慧,即会产生对不可区分的众生的爱与接纳,既然相关而无法分割,那么有何理由去仅仅爱自己恨别人,一切都在变化中,不是最终的。此处有例子,菩萨基于此可以和坏人接触,将其拉向善,因为坏也是非概念的,非二元对立的,若领悟之,就获得般若之智、波罗蜜多(到达彼岸)。小乘佛教是练八正道,大乘佛教是练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盘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上午也说到,慈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语言、意象、行为,行为就可以有布施。


本书开篇的比喻,慈悲和智慧如鸟之双翼,就是体现大乘佛教的理念的,它认为智慧的展现就是慈悲的行为,领悟了般若之智,行为就会是大慈大悲的行为,既然慈悲是根本,那么可以先练习起来,就可以促进般若之智的开启,这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三、大乘佛教中的一支发展为藏传佛教金刚乘,有莲花戒名著《修习次第论》,书中对慈悲心练习也有一个专门的方法。


在西藏有一个传说:主张渐修的莲花戒来到吐蕃,与摩诃衍进行有关顿悟渐修”的辩论。辩论结束后,撰写《修习次第论》三篇,禅宗被赶出西藏,莲花戒就成为了藏传佛教的宗师,但是被禅宗弟子迫害,捏碎睾丸至死,所以在西藏的壁画中,汉传佛教的和尚都会是很负面的形象。藏传佛教的慈悲心练习会从自己的母亲开始。修行分三个层次亲近-中性-敌意人,莲花戒主张的修行的次第又有改变,先修舍心,再修慈悲心,菩提心,这也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分标志之一,大乘佛教的修行是先要发菩提心的,菩提心也有两种,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菩提心和慈悲心也有区别,除了要帮助众生,拔除痛苦,还要立誓成佛,所为帮助众生,而不只是为自己解脱。


之后,作者又介绍了藏传佛教的自他交换法,不过这里作者将其放到大乘佛教中介绍,这个方法基于每人都是相关平等的,就象一条河,只是由于概念造成的相对此岸和彼岸,那么就可以进行练习来从自己感同身受地到达他人,这里也提到施受法,但二者之关系,何者包含何者还有模糊。

 

“胜义菩提心”是空性智慧空是一种存在的状态,也就是一切存在的现象

 

有关藏传佛教的慈悲,更多强调每个人的佛性:慈悲和智慧,朱老师的个人理解:大乘佛教中,慈悲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东西,但是藏传佛教中慈悲和智慧是佛性硬币的两面,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比如科胡特说到:精神分析散发着共情的温暖和诠释的光明,所以这里佛性的光明和温暖就好像慈悲和智慧,且每个人都有,在自己的心中不增不减的,如来之智、本之有之,只需拨开妄想和执着的云雾,而妄想和执着来源于人的条件化的习性,可以转化。并且一个开悟的人可以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另一个人的智慧,而智慧是可以传染的、可以引导和互相影响的。所以基于这个认识,练习的方式也在变化,更注重关系中的影响,本尊的进入和互相引出,在南传北传和汉传佛教中都是不多的,这是理念不同所致的修习方法上的不同。


以上就是慈悲在三个佛教流派中的不同的地位、特征和修习方法,对于西方心理学并不会倾向于哪一种,临床心理学是以实用原则来吸取的。


在易经中,也有对空性、对一而二二而一的理解,在此有共鸣之感,更显示出天下的万事万物的关联,正道都是一致的,地道光天道明,而万物在其中靠修行养护元气,贵静、贵真、贵如是本来的样子。这些道理可能就如同空气一样的存在,我们不能具体抓出什么来,但是在咨询中就是个大背景,孕育着变化和转化的开始。




蓝蓝的其他日志

人间滋味第七篇:甜(原创微小说)
无字书——己亥木年立夏诗作一首
8.5.11众生(神)归位暨刘洪到底是谁?(4)李彪何用?陈光蕊有何意义?
8.5.6一往无前戒为刀 红尘烦恼俱出家(2019年4月10日)
人间滋味第六篇:沧海五粮液 良伴唯脐橙(原创微小说)
人间滋味第五篇:双踏BOS--请你喝一杯烈焰珍珠奶茶吧(原创微小说)
探讨临床实务危机情境“不伤害原则”的运用(微分享文字稿)
人间滋味第四篇:魅机--不要吃蓝色的那款冰激淋(原创微小说)
小暑颂
端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