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朱旭东蓝蓝

在心理治疗中培养慈悲---Wisdom and Compassion in Psychotherapy微课笔记7

蓝蓝2016-1-10 23:38
查看:2615次

第七章:讲者李孟潮老师,黑色文字为讲课部分内容,致谢。

 

    在心理治疗中培养慈悲,是由主编Christopher K. Germer写的,内容极其丰富。

 

    有两种方法培养心理治疗中的慈悲:一培养来访者的自我悲悯self compassion,二,治疗师通过释放自己对痛苦的回应,来促进来访者的自悯。

 

    慈悲和悲伤的关系

作者举例:

作者与Ethan有十年治疗关系,但最近Ethan经历一个大灾年,生意不好、房子没有了,睡眠饮食都不好,服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无效,之前的头脑风暴的策略性治疗无用了。

此时,病人质问治疗师是否已经不喜欢和厌烦自己,治疗师如梦初醒,改变策略,只是和Ethan和自己待在一起,放弃急于修复愿望、阻止Ethan自杀的,做很多事的愿望和行为,治疗师对自己说:这是我们生活的时刻,无论多么痛苦,当下只有我们两个,进入Ethan 的现实,感让Ethan的痛苦成为我的痛苦。

治疗对话如下:(比较简单,上原文了)

E THAN: I dont know what to do.

CKG: Neither do I. Certainly not now.

E THAN: Im really alone hereno wife, no job, nobody.

CKG: Its pretty bad, I know.

E THAN: Im just so overwrought(疲劳). I wake up in terror.

CKG: Terror?

E THAN: Mostly about money, how Ill survive.

CKG: Can you feel the terror in your body?

E THAN: Definitely . . . here in my belly. I wake up with a knot in my stomach almost every morning.(胃打结)

    治疗师之所以问身体感受,是因为他在腹部也有同样的感觉,在Ethan说自己的体验的时候,CKG在等待自己腹部肌肉的放松,当治疗师专注于在自己的内心培养悲悯心的时候,Ethan停止称自己为失败者,开始找寻方法,诸如住院、规律进食等的行动都被考虑,所以这个时候治疗反而被推进了,似乎不用经过太多努力(李老师认为这个片段类似荣格派的共时性现象,自己的内心改变,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

 

    我觉得也很类似全身聚焦中的《量子意识:全身聚焦中生命向前运动的解释模型》。作为WBF实践者及治疗师,我们一次次地看到将一种特定的全身觉察(意识consciousness)的品质带进任何我们正在经历的情境中,为我们带来了正需要我们注意的内容,而下一个步骤得以发生。身体性地保持对正在浮现着的内容的觉察,激活了新鲜的生命能量,释放了新的信息,而这对来访者的体验来说是精确和合适的。当生命体开始将其自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觉察时,感觉转换就会到来,这个感觉转换不仅是一系列向前运动的一小步(Gendlin,1996),它还是完整有机体在其情境中身体生命过程的改变(WhalenMcEvenue,2010)。在全身聚焦治疗师来访者者之间这个微妙却切实的共享意识场域,放大并启发了这个情境的完整身体暗示过程(implying),而这给双方带来好处。

我自己在治疗中野有过类似的体验。


    Germer反思自己的反移情,害怕来访者自杀,不愿意感受来访者的悲痛或者自己的悲痛(毕竟,旧时光,做头脑风暴、做治疗是很快乐的),他意识到悲痛这种体验本身不是坏东西(经验丰富的禅修者会欢迎,并且以获得悲痛悲伤的体验为进展的阶段标志)。

    悲痛意味着我们的眼睛和心能够对痛苦开放,随着时间过去,我们会意识到个人的痛苦和失败是人类状况的一部分(诸如缺乏知识、财富、健康、快乐等)

    Germer认为慈悲可以让交流更加温暖。慈悲可以改变内在谈话的语调,帮助我们认识到大家都是一样充满缺点和脆弱的人,生活中的事情存在很多影响因素,而不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当看到生活背景,个体的羞耻就会减少。


    事情总是发生在事情前,其实矛盾和冲突、痛苦在爆发的时候的那个事件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有时很难分辨到底真相是什么,所以认识到这一点,当冲突发生的时候,作为个体的羞耻感就会减少,而羞耻是会让我们恐惧,而变得愤怒、防御、攻击向外或者自我攻击的,如果羞耻感下降,处理事情的心态和情绪就会平和,更有助于交流和相处,所以对自己的慈悲是如此重要。


    接着Germer介绍几种慈悲取向疗法:

慈悲取向的心理治疗COMPASSION-ORIENTED PSYCHOTHERAPY

悲聚焦疗法The 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 Model18章主要描述)

以慈悲为基础的疗法COMPASSION-BASED PSYCHOTHERAPY

慈悲传递治疗COMPASSION-INFORMED PSYCHOTHERAP

大部分内容涵盖是重叠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个区别:


    慈悲聚焦疗法更多是培养来访者的慈悲,而慈悲传递治疗更多的是通过治疗师释放慈悲来促进来访者的慈悲,所以是传递疗法。


    作者认为:研究证明自悯是大部分有效治疗的一个因素,治疗师有明确的培养来访者的慈悲的心态对治疗是有益的。所以慈悲疗法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着重教育培养来访者的慈悲(以慈悲为基础的疗法COMPASSION-BASED PSYCHOTHERAPY),一类是通过治疗关系来传递慈悲(COMPASSION-INFORMED PSYCHOTHERAP)


    而慈悲聚焦疗法The 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 Model(简称CFT,由英国的Paul Gilbert发展出来)整合三大理论基础:进化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依恋理论,提出人类有三种不同的情绪管理系统:

1、威险管理系统:侦查危险保护自身

2、驱力系统:保卫自己享受资源

3、满足和安慰系统(在依恋和行为进化中尤其重要)在关系中感到平和、享受依恋和安全。

 

     精神分析后自体心理学者也提出驱力系统,目前的精神分析理论已经无那么多的冲突,但是我们的内心有许多的冲突,这是需要自悯之处。

 

    三种情绪管理系统进化了上百万年,对在宗教还没有出现前就已经出现,对生存是必要的,但是作者提出在竞争的个人主义文化中,威险管理系统、驱力系统经常被触发,而很多个体在童年没有被充分安慰,所以在成年后,当面临困难痛苦情境的时候,满足和安慰系统无法被激活,甚至在部分人的遗传倾向上,就没有容易激活的因子,而 CFT,能教会患者如何激活第三个系统(李老师旁白:CFT的慈悲理论来源于科学,构建在进化心理学的基础上, EMDR也如是)CFT提出,当我们遭受痛苦时,会不仅从感觉上,甚至认知上也会有强烈的羞耻和自认糟糕感,而这个时候威胁系统处高激活状态,而如果能够激活满足安慰系统就会发生转化。而通常认知行为中,来访者也会自我觉察到负面的认知思维会替代积极的思维,会尝试积极的思考,但是他们仍然感觉不好,那是因为一般儿童期,照顾者会希望我们从巨大痛苦中解救出来,保护我们远离生活困难,这样会形成安慰系统,CFT认为童年被疏离忽略或者抚育发生困难的人,改变认知(内在对话内容)是不足以转化情绪的,唯有内在对话的情绪基调被改变才有用(通过这种痛苦被确认被共情理解,被鼓励之后改变)。所以CFT的方法接近精神分析和EFT(情绪聚焦疗法),但发明了自我同情等技术来进行,李老师认为这可以成为一种补丁性的辅助技术,而没有必要成为单独疗法。


    我觉得聚焦强调的尊重进化生理学基础上的蕴含在身体中的自发调整疗愈的潜能,应该说是即成为任何疗法中的背景性的理念和辅助技术,来帮助治疗改变的发生,也是可以成为单独的疗法的。

 

    自悯训练就是来改变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就可以使用CFT.

 

    接下来:以慈悲为基础的疗法COMPASSION-BASED PSYCHOTHERAPY,我们要教会来访者进行练习来引发慈悲心态。在临床中,把GERMER的《不和自己对抗,你就更强大》之类之前已经提到的书籍、纪录片等等提供给来访者,再和他们讨论练习是否有进行。


    书中有一个表格(练习通往自我悲悯的五种方法)

FIVE PATHWAYS TO SELF-COMPASSION

Physical: 


Soften the body(软化身体); stop tightening up (e.g., breathe deeply; take a warm bath; pet the dog; soften the belly; exercise; have sex; take a nap).DBT有类似提法,一百种积极情绪每天练习培养。


Mental(心理通路): Allow thoughts to come and go; stop fighting them (e.g., doconcentration or mindfulness meditation; prioritize, think of death死亡提问法; pray, They will be done).


Emotional(情绪做法): Befriend feelings; stop avoiding them (e.g., do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慈心禅; put your hand on your heart; practice forgiveness of self and other; listen to soothing music; ask, What would your best friend say now?”最好朋友提问法).


Relational(关系): Connect safely with others; stop isolating (e.g., do compassionate image meditation; share lunch; express gratitude to an old friend; make amends; volunteer).


Spiritual灵性: Commit to larger values; stop selfing (e.g., engage in

prayer/meditation; share your faith; walk in nature; make peace; commit a random act of kindness(随机慈善行为); speak the truth).


这五大方面和宗教也会有许多不同,关键在于持续练习,练习时间早上尤佳。


    这次在里海工作坊有许多感悟和今天的微课,特别是这一段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和来访者讨论练习的计划是否执行,如何推动行动改变,真的去开始做这个自悯练习,都有很好的方法,包括给来访者一些处方,使咨询中建立的自我效能感能够延续到来访者的日常生活中,我想帮助来访者把在治疗中体验到的和学会的慈悲,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并坚持下去是很重要的,毕竟治疗师不是全程保姆,陪同一辈子,最关键的改变还是来自于来访者自己学会打渔”,过段时间我会整理这个助人技术的行动阶段的笔记与大家具体分享。



把手放在心口上的练习(这个练习的英语部分不是很难,原文摘录了)

HAND-ON-HEART

When you notice youre under stress, take two to three deep, satisfying breaths.(饱瓶气的呼吸法,也是腹式呼吸法)

Gently place your hand over your heart, feeling the gentle pressure and warmth of your hand. If you wish, place both hands on your chest, notic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ne and two hands.(注意单双手的区别)

Linger with the feeling for as long as you like.


    作者评论:这个简单练习主要是反思觉察性的,帮助我们找到自己,提醒自己善待自己,主要是用来当现实生活上的坏消息来的时候的反应承受,(比如爱人去世的消息达到时)这个练习会在自我安慰反应上带来一个有益的变化。类似的练习,在创伤治疗眼动脱敏中有蝴蝶拍,禅修中似乎无此类似联系方法(或者打手印)

   

 Good Will ,Not Necessary Good Feelings 好意愿,不一定要有好感受,通过抵抗睡不着我们创造失眠,通过抵抗焦虑我们创造惊恐发作,通过抵抗悲伤我们创造抑郁症,通过抵抗女儿讨厌的男友我们得到讨厌的女婿,而自我悲悯不是抵抗的培养的是友善而慷慨的态度,是一种善意,不要求改变当下的体验,就能给我们力量去面对生活起起落落。作者提出我们和体验的关系,其实就是和自身的关系,开放幽默更加优雅地对待生活,当我们接纳自己本身的样子之后我们才会改变。

    


    接着,作者提出个体的差异,研究不同个体对特定的干预如何起反应,如果一个在生命早年学会自我责备抑郁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她是对善待自己会感到深深的不安全、不自在,自我悲悯练习会激起不安全依恋,2011年,儿童治疗师rich发现一些焦虑儿童在面临快乐面孔时会比面临可怕面孔时更加焦虑,而针对抑郁来访者的反刍性思维,慈心禅帮助不大,但是呼吸禅修会比较帮助,较少反刍性思维的抑郁来访者练习慈心禅效果比较好。性别也有差异,女性更容易接受自我悲悯,这可能和女性比较高的雌激素水平有关,而雌激素水平可以增高催产素分泌,可以使得女性在关系中感觉到舒适,但是neff发现女性虽然容易接受自我悲悯,但是实际上却很少使用,相反男性比较容易接受对别人慈悲。


汗一个,原来我在咨询中做的慈心禅无效是因为这个研究没有学习过,治疗师的无知还是很糟糕的。


CNKI里北师大有许多关于自我悲悯的综述非常好,可以参考学习,自我悲悯对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母婴关系、精神病、双相障碍、PTSD的治疗作用都已经有研究,总体,自我悲悯对于减弱羞耻感很有效。

 

回燃效应:有创伤史的病人会害怕慈心练习,因为当心门被打开,痛苦会像回燃的烈火一样熊熊燃烧甚至闪爆,禅修引发的创伤体验也是相当激烈的。没有自悯的技能,来访者可能会通过自我伤害的方式来击退烦恼情绪,一个慈悲的治疗师需要有能力阻止来访者打开过多,只需要接触潜在痛苦,不必深挖钻进去找到方法,平复和安慰是暴露和脱敏的先修课程。自我悲悯是可以作为创伤治疗中的稳定化技术。


这是非常重要的,阻止来访者打开过多,我经常听到有咨询师问,我还要深挖下去,怎么才能挖到更多的东西,这可能对有创伤的来访者并不合适,循序渐进的类似化学实验中的滴定方式是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的首要原则是不伤害原则,不要造成治疗性的二次创伤很重要。

 

有点累,感受了下,还有些兴奋,因为对咨询的帮助太大,有点信息爆炸的感觉,哈哈,过饱也不好,还有十几分钟可以明天再听



视觉的敏锐度不在于我们能够看到多少,而在于我们内心的感觉。——海伦·凯勒 The world I Live In,晚安。



1月11日补充第七章内容:


Compassion Training Programs.慈悲训练

研究发现,MBSRMBCT都能显著提升来访者的自悯心,以上两种疗法中进行多大程度的慈悲训练,通常指取决于每个老师。还有其他的一些训练,还有慈悲培养训练计划CCT,慈悲冥想方案Emory compassion meditation protocol,非暴力沟通NVCCMT,MSC,手册化的训练系统,据了解基本都是全免费的,他们的网站上都可以下载他们的手册和录音。

 

The Compassion-Informed Psychotherapy (慈悲传递疗法)

对于不是为学习禅修而来,只想感觉好一点的病人。治疗师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微沟通等传递慈悲。

大脑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性,作者提出:

1.患者把治疗师带入他们正在抵抗的情感痛苦中

2.治疗师正念觉察,睁大眼睛,敞开心扉,慈悲地接受

3.抱持住患者以及患者的体验,在慈爱的觉察中。

4.治疗师对痛苦的忍受的改进的态度,返还给患者,患者学习而在生活中使用,温尼科特说的Contain比昂说的contain,以及正性的投射性认同。(这是很精神分析的做法)

也是治疗师怎样应对苦难的示范作用提供来访者学习


举例:

幼年时,Maria的母亲在餐馆工作,Maria和她的6个弟妹托给一个年轻女性照管。成年之后,她继续努力工作,在原生家庭之外,没什么人际关系。Maria每周准时来,但是治疗师精力最差的下午3点,治疗师认为他们的治疗只能用肤浅和浅薄(superficial)来形容。治疗师决定接受沉默的折磨,和Maria坐在一起。他感觉非常浅薄,治疗非常没有意义。但认为这首先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Maria的问题。


治疗师想象:“如果这与我连接的浅薄水平对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来说是值得的,那Maria的生活中必定是些什么感受呢?我允许自己不仅仅思考她的体验,我将她的感受摄入(take it in,我发觉我的内脏中有种空洞的感受,然后我触碰到了一些共同的东西:孤独.当我从幻想中出来,我有了一种与Maria的亲密感,我感到我几乎会感谢她依然在房间里面,她的话语像小铃铛一样在我的意识里面叮当作响,然后我知道我去哪里了,我直接进入了孤独。

每当无聊的烟雾围绕我的时候。也许Maria能感觉到我对她天真的好奇,她逐渐将更多的情感生活带入治疗室中,她开始更多地笑,乐于分享一周来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随着学习如何珍视Maria,如何珍惜这种厌倦感和所有的一切,逐步的,我们的互动并不是那么无聊了。


这是一个典型以反移情工作的例子。


我们需要与由于慈悲而出现的情感痛苦连接。如果我们只是略过悲伤,生活就会变得浅薄和肤浅。在肤浅和无聊中,有一种深层次的人类的悲伤被忽略掉。比如说孤独。我们对抗这种悲伤,就会有更多的困难。我们感到伤口,只会恐惧。治疗的关键是:以一种安全的,非评判的方式陪伴来访者的情感痛苦,即在危机时刻,为我们的患者示范这种陪伴。


作者说,每天早上我为第一位来访者打开门之前,我都会做一个简单的祈祷:愿我慈悲地对悲伤敞开心扉。

 


在治疗师中促进慈悲(Fostering Compassion in the therapist

 

很多情况会影响到治疗师保持慈悲的能力。以下情况可以支持慈悲:


1.来访者在很大的痛苦中;

2.治疗师理解和喜欢来访者;

3.来访者对咨询构成投入;

4.治疗师有自己的练习和治疗;

5.治疗师有过慈悲的榜样。所以治疗师选督导师很重要。

6.治疗师的临床经验和训练;

7.治疗师的灵性价值观和信念。

 

四种情况下,治疗师的慈悲会受损。


1.来访者攻击治疗师,或者来访者病情较重;

2.来访者侵犯治疗师边界;

3.治疗师遇到个人事务(比如:离婚、家庭争吵、生病)

4.治疗师感到不胜任

 

这几种慈悲受损的情况需要治疗师密切监控反省自己的状态,时时注意,有时候确实也要忍受慈悲混乱受损的情况,因为这往往是治疗师提升自己的慈悲的能力突涨的关键点。总是记得督导的一句话:最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大的进步之前。


治疗师可以做以下练习。


一、软化、安抚(Soothe)和允许(Allow)。(www.mindfulselfcompassion.org 可下载录音)


指导语

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保持正直放松闭上眼睛要么全部闭上要么部分闭上做几个深呼吸进入身体进入当下

在心脏这个部分找到自己的呼吸温柔的觉察每个呼吸。

将你的注意力从呼吸转移到身体上。转移到那些困难情绪表现得更强烈的领域,比如说你感到愤怒的话,你会感到胃部紧张,如果是悲伤的话,你在胸部会感到空空的感觉。

软化你身体的这个领域,允许他们软化,而不是要求他们变软。就好像你只是对你酸痛的肌肉敷热一样。你可以快速地对自己说,放松放松放松,来加强这个过程,记住,你不是在努力地让感受消失,你只是带着慈爱的觉察和感受在一起。

现在安抚你的痛苦,把你的手放在你的心口,感受你身体的呼吸。也许你的心中会出现友善的话语,比如:哦,亲爱的,这是如此痛苦的体验,愿我能自在和幸福的成长。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把你的手放在处于压力的部位,把友善引入到那里,把你的身体看做是一个心爱的孩子的身体,你可以对自己说一些友善的话语,或者你只是重复地说,安慰安慰安慰。

最后你要允许不舒服存在在那里,放弃让这种不舒服消失的愿望。就让不舒服来去,好像对待你家里的客人,可以重复地说:允许,允许,允许。

软化、安慰、允许,软化、安慰、允许,软化、安慰、允许,你可以用这三个词就像念咒语一样,提醒自己温柔地对待自己的痛苦。如果那个情绪让你很不舒服,你可以和你的呼吸待在一起,直到你感到好些。

练习结束,当你准备好以后,可以慢慢地睁开眼睛。

 

这是帮助治疗师培养自我慈悲的练习,以上念的是英文文本,非常有必要写一个中文版的:软化、安慰和允许,这就靠大家努力了。结束读书之后此处或可在练习中加以整理

 

二,呼吸慈悲。基于阿底峡(Atisha)尊者的tonglen(藏语:施受法:giving and taking)发展出来。

指导语:

舒服地坐好,闭上眼睛,做几次放松的呼吸

扫描你的身体,注意任何紧张的身体感觉,允许自己去觉察任何在你意识领域中试图压抑的情绪,如果扫描身体的时候,有一个让你不舒服的人的图像出现在你的脑海中,请觉察这个人有关的压力。如果你正在共情地体验另一个人的痛苦,也让自己觉察到这种不适。

现在在你体内觉察你正在承担的压力。充分地深深地吸一口气(inhale),将慈悲吸入你的身体,让你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慈悲,深深地呼气,也在你体验不适的时候,通过给予你自己应有的慈悲,让你自己得到安抚

在你呼气(exhale)的时候,将慈悲送出,给予和你的不适感、压力感相关的那个人,或者也将慈悲送出到全世界。继续地呼吸慈悲,让你的身体逐步找到自然呼吸的节奏,扫描你的内心,寻找任何的不适,通过为自己吸入慈悲,然后为那些需要它的人,呼出慈悲。温柔地睁开眼睛。

作者认为此法与施受法有关,(此处可商榷)


作者建议在治疗中做相同练习。当感到难过不舒服做深呼吸用慈悲充满身体然后呼出慈悲给来访者。如果当场利用反移情工作,就进行这样的慈悲练习。

 

如何管理慈悲疲劳

作者说,在一个小时的治疗中,我们可能有100次的疲劳感。(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感到安慰的说法啊,极大提高了我的效能感,哈哈,以下内容非常重要)

compassion fatigue可能用词不当,或许应该用attachment fatigue-执着疲劳,我执疲劳,比如说,执着于某些结果,执着于治疗中要有愉悦的共情的片段,执着于让人快乐的来访者,执着于治疗要成功,或者执着于治疗要赚到钱。或许我们应该用传统的词:Empathy fatigue共情疲劳,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只共情感同身受到了来访者的痛苦,没有同时体验到爱与平等。


出现慈悲疲劳的时候,可以由以下做法:


    1.自我悲悯,自我同情。念诵话语:愿我平安,愿我平静,愿我善待自己,愿我如实地接纳自己。这样的话,让我们可以允许自己休息,允许自己去锻炼,允许自己少接几个来访者,允许自己去休假。


2.使用平等舍心。念诵话语:每个人在他自己的生命旅途上。我不是我患者痛苦的原因,也无法完全依靠我的力量让来访者的痛苦消失,无论我希望我自己可以有这种力量。虽然这个时刻是难以承受的,但这首先是一个应该首先给予帮助的时刻(it remains a privilege to help-Page110此句翻译需讨论)。

这是不是佛教说的平等舍心?佛教的平等舍心,该怎么练习呢?南传,藏传,大乘的,一峰前几天也讲了,三种佛教心理学中有关的练习。包括:深呼吸,佛教中也有好多种呼吸方法,比如说施受法练习是很重要的深呼吸方法,包括吸入呼出,自他相化。在佛教的练习中,往往是有观想的,一道黑气从来访者的体内出来,然后进入自己的体内。有些时候自己要自观为佛,自己一道绿光,或者一道白光,自己变成了绿度母,或者白度母,这样你才能把众生的黑气化解掉,凡夫看到黑气完全是恐惧的,还把众生的黑气吸进来,所以会心生抗拒?有好多练习方法此处待讨论。(完结)


慈悲的训练、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先备注于此,回过头来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验证,暂且打包,继续。





蓝蓝的其他日志

人间滋味第七篇:甜(原创微小说)
无字书——己亥木年立夏诗作一首
8.5.11众生(神)归位暨刘洪到底是谁?(4)李彪何用?陈光蕊有何意义?
8.5.6一往无前戒为刀 红尘烦恼俱出家(2019年4月10日)
人间滋味第六篇:沧海五粮液 良伴唯脐橙(原创微小说)
人间滋味第五篇:双踏BOS--请你喝一杯烈焰珍珠奶茶吧(原创微小说)
探讨临床实务危机情境“不伤害原则”的运用(微分享文字稿)
人间滋味第四篇:魅机--不要吃蓝色的那款冰激淋(原创微小说)
小暑颂
端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