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朱旭东蓝蓝

心理治疗中的“有我”与“无我”1---Wisdom and Compassion in Psychotherapy微笔记13

蓝蓝2016-1-17 00:08
查看:2401次

第十三章:讲师李孟潮,致谢   


心理治疗中的有我无我


(本章非常重要,分为两个部分吧)


    作者Jack EnglerPaul R. Fulton,在《意识的转化》中也论及本章观点,他们认为,佛教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概念:


    佛教心理学观点:不是真实存在的,误以为其为真实的是造成精神痛苦的主要来源,自我感在有诸多条件支持时出现,在条件不满足时就消失,自我是没有持久地独立于体验的本质的,体验的背后是否有大我或者泛我呢,佛教中特别是南传佛教,是否定大我存在的。

 

    心理治疗中疗愈的意义来自于文化建构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是完整的、健康的人,心理要向什么方向发展?”西方社会中“自我”通常被理解为一种自然发展的结果,发展有赖于早年情感的滋养和在社会化的世界中持续地互动。在理想、健康和成熟的个体中,自我通常被看成是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的、分离的和稳定的品质的自然产物。(李老师在这里补充说:荣格不赞成心理治疗走向无我,认为这是佛教的不足。西方观点:我和我们是存在的,心理发展的目标是:发展出一个界限分明的不受他人渗透和干扰的自由行动的自我,这个自我具有道德判断和控制的核心,具有终极的价值。

 

    佛教视野中,虽然也承认有一个分离的自我作为体验的模型,但只是假立名目,本性是空,不会认为分离的自我是成熟的特征,而认为分离而持久的自我是一个持续的幻觉,是精神痛苦的主要来源,所以佛教不会通过建立自我来提高自尊,或者重写叙事来减轻痛苦,而是试图阐明自我从根本是虚幻的,而我们趋乐避苦的本性导致这种幻觉的强化,而增加了痛苦,这是釜底抽薪之说啊,佛教中的出离道、解脱道这么认为,不过佛教还是很复杂的,观点并不一致。

 

    基于上述,作者提出,正念取向的治疗和传统的心理治疗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有一个根本的冲突,正念是指向自我感的崩解,体验无我,在传统正念禅修中的虚空粉碎阶段,修行者会看到或者体验到世界碎成碎片,无数闪烁的小观点,基于此认为自我是不存在的,而心理治疗大部分是增强自我感的,很少会将治疗目标锁定为“体验无我”,那是内观禅修达到高级阶段的结果,不过作者也说“无我”是一个真实的体验,例如:儿童第一次学会自行车时的快乐,钢琴家完全投入的演奏、治疗师完全同理的聆听,这种体验的核心是完全融入正在做的事的感觉,事实这种体会也是不精确的,没有体验的主客体区分的话,觉察是非二元的,只有活动和对活动的观察,知者和知的行为,以及被知之物被体验为一体,才是无我,所有这一切展示,存在、感受和行动有时无需围绕分离的自我感而被组织,甚至思考也可以很好的发生和运作。《没有思考者的思考》一书中也有提到,在这些无我的时刻,我们可以带着天然自发的好奇和悲悯快乐更有效更好地运作。(这段值得讨论)

 

    作者接下来谈到自体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拥有一个错误的自我感体验,会不断运用防御调整自尊、不断与人比较,甚至一个成熟的健康的成熟自恋也会是痛苦的一个因素,当我们通过自我的视角和别人联系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评估和比较,发生喜欢和不喜欢。

 

以下是一个很重要的表:



这是另外一套评估体系,专门从有我和无我来评估健康程度。表格从客体关系和世界观的观点对自恋人格障碍和正常自恋以及无我人格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的防御进行了对比。


    两个纬度的对比中有类似的部分:自恋人格障碍的人们,将周遭一切感知为对个人需要的反应,世界被个人的先占观念占据。世界是通过自我的中心尽头被感知的。世界他人要么就是提供资源的,要么就是拒绝性的个体更少基于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别人,而自恋发展到比较正常的健康的人群中,虽然也会对世界和自己做出比较,但是更多恰当的自我认识,合适的自尊水平存在,外在的客体和世界不会在自己的意识中分裂为确认或者镜映体验的提供者或者剥离者,在防御方面,自恋障碍者被冲突支配,自我功能运作受阻,而健康自恋的人更多使用潜抑、克制、升华,这为治疗指出了一个路径,在这个连续谱上如何移动,帮助自恋障碍的来访者扩大无冲突区,似乎将“无我”的观念,更多不是作为治疗的目标而是治疗的手段工具使用进治疗中,会有助于这个移动的向前。


 

   另有一张图: The movement from egocentrism to no-self.(从自我中心主义运动到无我)



 



     Not  about  me 与我无关的外在事物,我们自己会高度关注那些危及身份感的事物,而不在意那些 Not  about  me 的部分。一个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家去美术馆就会非常容易拿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相比较,但是如果是接近于右边无我人格结构的人,就不会拿我自己和别人比较,我会以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别人的作品,同理在督导中也是,如果可以以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同行的案例,而不是心存比较心的话,无疑是需要更多接近右边图所示的人格结构的。



    从业这几年来,我在督导团体中的感受的变化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如果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更中心的位置,难免会在督导和接受督导中,产生,这个个案怎么不来找我,到我手里,我会如何如何去做的强烈的好奇和幻想,而这个时候,我们看待个案的视角和位置都会发生变化,更多地进入到自己的投射中去,如果团体的同辈的督导中有比较多的投射发生,往往,真正的来访者就已经不在了。

 

   如果这种情况让来访者领悟到,他们就有机会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事物,并知道,有一些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不会再纠结在和自己有关的不良情绪中,当对无我的体验越来越发展,很多本来让人痛苦的事,甚至是包括死亡都会被看成是不带个人色彩的。

 

    接着 Engler提出一个惊人的观点:无我的引入可以通过内在家庭系统技术(此理论观点参见2015西园佛教与心理学对话论坛中徐钧和李孟潮老师的论文),这说明,作者眼中的无我与佛教中缘起性空的状态是不同的,更多是放下“自我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感的空性

 

运用内在家庭系统技术:

 

首先要观察到我们具有内在家庭系统的不同部分—子人格,其处在复杂的动力系统中,就好像我们的外在家庭成员。


第一个挑战:认识到子人格是不同部分的显现,不是本质的我


第二个挑战:不去融合之,就可以处在某种程度的无我中,无需保持幻想的自我需要被保护感。


内在家庭系统模型认为:我对待想法或者感受的态度,是子人格(一个有自己的历史,处理事物方式和独特信念的人格的部分,这个概念是超个人心理学家1975年提出的,荣格提出的情结也是此意,且更早)也是自我的某部分在寻求和自我的交流和关注,并不是短暂的升起和消失的事件,这里虽有正念态度,但是和正念角度不同.


第三个挑战:子人格(情结)不是一个短暂的习惯性的模式或者想法,而是一个自主的分离的精神系统,具有独特的能力、欲望、情绪、表达方式和世界观。它最大的需求是想要被看见和被听到,尽管此需要是很紧迫的,但是它不会主动与意识自我合作(例如内在小孩和自我的关系),因为它担心被批评和偏见评价,如果它感觉到被尊重和诚恳邀请,就会发生一个鲜活的实时的相遇,我可以在一个无我的角度与自己的部分自我交流。子人格需要被承认和对其的努力进行欣赏,这个部分不仅需要被动的超然观察,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有问题和没有问题的部分,当子人格出现的时候,就像欢迎客人一样的欢迎之。

认识到自己生命中的每个子人格都扮演特定的角色,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某个子人格让我们感觉多么痛苦,多么坏,都是天生具有善意的,如果真诚地理解和探索它,会发现它总是把自我的最大利益放在核心,都是为保护我,避免我进一步受到伤害或者失望。


即便治疗成功,子人格不会消失,依然是部分我,内在,治疗不是要融合各个部分,或者改变、修理,剔除某一坏的不健康的部分,就好像将乐队中某一不和谐乐器排除出去,没有乐器就没有乐队,只有通过整合之,帮助它们学习一起工作,找到擅长的位置、和谐运作,共同促进系统的利益,如果能“我”学会了不和子人格融合,学会以无我的态度去看待之,提供更少冲突化的,不带评价和包办代理的引导,子人格不会消失,但是会为已有技能找到新的更健康的角色。

 

接着讲到不认同的智慧,慈悲看待每部分子人格都在为维护自我的利益做辛勤的努力,所以没有什么是特意需要被修复和改变的,慈悲和关心会自然而然地流动到该去的受伤的位置,内部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都会知道如何才能各施其职,和谐有效地共存,为共同的生存。


这个和自己工作的方式和佛教的密宗的修行方式类似,不是努力去压制不健康心态,或者以健康心态去替换之,密宗的智慧提示我们:所有的内在的状态能量都是有价值的,都可以转化为健康的心态,愤怒到慈悲,贪婪到慷慨等等,任何令人烦恼的部分只要转化都会成为自己的恩人、上师。(准确说转化道是金刚乘的看法)

 

作者接着提到:贪嗔痴也可成为部分自我来被对待。贪嗔痴也是以特定方式来帮助自己,不是要超越,而是通过学习如何与之工作,意识到只要停止回避,贪嗔痴就可能有多么巨大的可能转化能量,就有可能被整合进内在家庭系统,所有部分都是受欢迎的。这和佛教的转化道一致的。(备注:佛教三道:南传佛教出离道、金刚乘转化道、自解脱道大圆满)

 

日常生活,我们往往忘记和子人格连接,这时候却其实是被子人格劫持了,比如内疚、愤怒、羞耻的感受升起,这个时候我们要看到子人格需要被看到,接纳其存在,分离,后退一步,或者有时要求子人格退后一步(但是不是拒绝它们),有时候退后是更好地关注。核心处是主动地不评判、接纳、调频,非超越意识。我的核心、本质、最真实的本性、自然状态,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个整体状态,而不是与自我的某一个特定表象认同,那是一种佛教的智慧,不带歧视的对所有的事物产生同样的悲悯心。简单的正念觉察本身,留心观察,不带评判,这不是一个被动的状态,也非一个意识的超越境界或者要进入一个没有痛苦或挑战的精神状态。活在无我的真正意思是与所有的我的部分保持积极和健康的互动,使他们成为我的内在家庭的积极成员,自我仅是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


Inherent Compassion与生俱来的慈悲:内部积极品质更自发流动时,不会去要求自己更慈悲平静,而那些早已在我身上存在,好品质并不来源于外在。


八个C确定内在家庭系统的核心品质:calmness冷静, clarity or wisdom清晰或智慧, curiosity好奇, compassion悲悯, confidence自信,courage勇气, creativity创造性 and connectedness连接性 (Schwartz, 2001Schwartz, 1995又补了5个:joy, humor, acceptance, forgiveness, andgratitude (.快乐、幽默、接纳、宽恕、感恩),作者注意到这和佛教中的六觉知等很接近,这些品质如体内的太阳,当我们能保持开放,并恰时后退,,放下控制,无我的阳光会拨开云雾呈现在内心,(这部分已经到自解脱道了,可以讨论)。








蓝蓝的其他日志

人间滋味第七篇:甜(原创微小说)
无字书——己亥木年立夏诗作一首
8.5.11众生(神)归位暨刘洪到底是谁?(4)李彪何用?陈光蕊有何意义?
8.5.6一往无前戒为刀 红尘烦恼俱出家(2019年4月10日)
人间滋味第六篇:沧海五粮液 良伴唯脐橙(原创微小说)
人间滋味第五篇:双踏BOS--请你喝一杯烈焰珍珠奶茶吧(原创微小说)
探讨临床实务危机情境“不伤害原则”的运用(微分享文字稿)
人间滋味第四篇:魅机--不要吃蓝色的那款冰激淋(原创微小说)
小暑颂
端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