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庄磊nose

解读《儿童2岁时的不顺从对4~11岁间社会适应的预测》一文

nose2010-8-04 22:51
查看:2454次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篇论文,让我有很多感触,个中滋味尽在不言中。写论文的人应该都是科班出身的心理学人,尤其是第三作者(虽然都知道,类似位置的作者一般因为各种因素,也就是挂个名,并非会有太实质性的参与)是中国发展心理学界的大腕,陈会昌教授。

说真的,因为是个心理学的爱好者,同时又是一个2岁孩子的父亲,并且对育儿,育儿理论,以及国内外一些婴幼儿发展理论有所关注,涉猎,才被这样一个标题的论文深深吸引。好在读书的时候对于论文一事也略知一二,所以阅读分析起来倒是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整个过程,心潮澎湃,不吐不快!

先让大家看一下此篇论文的摘要:
“采用实验室观察、母亲报告和教师报告, 对138名随机抽取的北京市2岁儿童进行追踪, 考察2岁时的不顺从行为对4岁、7岁和11岁时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1) 2岁时的消极不顺从行为可正向预测7岁时母亲报告的外显问题行为、教师报告的攻击性-学习问题和11岁时母亲报告的学习问题。(2) 2岁时的拒绝/协商行为可正向预测4岁时母亲报告的多动。(3) 2岁时的反抗行为可正向预测11岁时教师报告的内隐问题行为。”
我特别想做一个调查,看到这些文字,以及1、2、3点的结论,能够引起大家什么样的感受,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判断,继而会在自己育儿过程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惜我没有这个时间,精力,财力,人力。所以只能够在这里以己之心度人!那就说说我的感受想法吧。希望能得到一丝共鸣。

先假设我是没有太多心理学基础,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基础,更没有深入研究论文能力的普通大众。
1、这些结论让我会对2岁孩子的不顺从表现产生很大的焦虑;
2、我会竭尽所能的在育儿过程中尽可能让孩子表现的顺从,反对他的不顺从,因为这个结果实在是太可怕了;3、如果我的孩子已经表现出种种不顺从,似乎感觉孩子的未来4岁,7岁,11岁,已经被宣判了,从而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大力的压制,而且仅仅是因为不希望看到他的未来是暗淡的,是出于对孩子无私的爱;

我不知道作为作者,前两个也就不管了,其中一个还是联想的HR,大概也就是个准备混个文凭的人。但是第三作者,可以说是发展心理学的泰斗,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资深教授,被贝因美聘请为育儿专家的陈会昌先生,是否会想过,如果这样一篇论文的结论,在人群中流传开来,在一些普通大众中流传开来,而且因为作者的那些让人不得不信任的背景与资历加速扩展开来,从而产生上述1、2、3点可能的心理行为变化,是否会有一点点难过和不安?

而作为我当时第一反应,在看到那个摘要后,很难受,甚至是很震惊,这个结论太直白而没有前因后果了,太容易误导大家了。而且对这个结论本身也充满了质疑!这也促使我用最快的速度,打足120%的精神去阅读了整篇论文!
说心里话论文做的很漂亮,相信花了很多心思,当然也花了很多钱(可惜了这些钱啊)。得出这样的结论几乎无懈可击。一切看上去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当时的心里那个难受啊,相信很多不了解儿童心理咨询,儿童心理发展的心理学人也会看完后点头称是,再加上第三作者,我想同样不由得人不信服了!

但是在这里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心理学爱好者,期望完成职业心理咨询角色转变的我,还是非常希望能仔仔细细的解读一下,讨论一下!如有机会最好能和作者本人交流一二,才可让我释怀。

我想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供大家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被试选择的问题?
作者描述的被试选择是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儿童早期气质发展和家庭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这个项目标题相当好,类似的东西才应该广泛,严谨,深入的开展,同时把结果迅速的运用到实践中,在教育中加以指导,不过95年的项目,花了n多钱,似乎现在成果在社会大众中毫无踪影)样本源中208名两岁儿童中选取138人。
这个描述相当含糊,也是这个论文最大的问题。只要做过实验,写过论文的人就知道,被试选择,样本选择是最重要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次不严谨的抽样方案,就会直接导致错误的结论!
这138人怎么来的,为什么从208人中选择了这138人?选择的时候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抽样的?为什么这些在论文中都没有任何描述?这138人的气质类型是什么?家庭影响因素,或者说家庭教养方式是什么?这些对本论文研究课题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实验室观察情境中的不顺从行为是否能说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不顺从?
实验室的观察情境中被设计的第二情境作为被评价情境。而第一个情境持续了多少时间,并且第一个情境活动对当时的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情绪,心理上的影响是什么?会不会直接导致后面孩子的不顺从?
不同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在陌生情境中的本能反应不同,在第二情境中的表现是孩子日常真实的正常表现,还是在陌生环境中的特定表现?
如果实验室观察下的不顺从表现不能代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不顺从表现,那么就算你论证的在严密,怎么可以直接给予上面文摘中的结论呢?至少你得加上一些限制条件,或者是定语吧?

三、被试言语能力,智力及生理(尤其是脑部)发育差异,气质类型对该设定情境中(10分钟后就要求收拾玩具)的不顺从行为产生的影响?
该情境中要求环境中孩子在自由活动状态下10分钟后,实验人员进入要求孩子收拾放在地毯上的玩具,并且同时示范给孩子看,在孩子或点头,或口头答应的情况下,和被试母亲说了指导语后离开。3分钟后回来收拾剩余的积木。
让我深深怀疑的是138名2岁孩子都达到了或点头,或口头答应?无一例外?也许我的孩子是特别的,他现在两岁,有陌生人和他说话时,有要求时,基本不会有什么同意的反应,一般就是逃离。我特别想知道整个实验真的毫无例外的没有其他情况出现吗?138名,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有例外,那为什么论文作者没有进行报告呢?无论有无例外,这太让人费解了,不由得让人开始怀疑这个实验的实施过程,完美的让人生疑!

四、为什么没有做对照?
这个也是非常有趣的,此篇论文一个很重要的很重大的问题。只要做实验就会想到要做对照,但是此篇论文毫无提及。难道是因为心理学研究不需要进行做对照组?如果作者说非常难以做对照的话,那有没有想过什么办法吗?或者有没有考虑过没有对照的结论是不是还真的是事实呢?
事实上我们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到本身实验就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对照组。作者定义的三种不顺从的比率M值之和为0.44,如果考虑到标准偏差,几乎就可以这么说:138个被试中,一半的儿童表现了顺从,另一半的儿童表现了不顺从。这个数据本身是不是就非常有趣?在我们的人群中2岁儿童,有一半就会成为顺从的儿童,另一半为不顺从的儿童(如果样本有代表意义的话)。如果直接套用后面的结论,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在一般的二岁儿童中,在4,7,11岁时的社会适应发展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有如此大量的问题儿童存在,我想问问作者,那是常态,还是真正的社会适应发展问题?或亦是我们的社会标准真的有点畸形?
更何况,为什么作者不把那0.55比率的顺从儿童也同样在4,7,11岁时通过母亲报告,老师报告,来看看是不是和不好的社会适应有相关呢?说不定可以得出一些很惊人的结果呢?从而发现,特定被试人群2岁时的实验室情境下的顺从行为和不顺从行为在预测社会适应上没有任何预测意义呢?

五、这些个结论的发表和得出有什么欠妥当的地方吗?
知道科学实验的读者都会知道,此篇论文的所谓自变量2岁儿童的行为顺从性,和因变量4,7,11岁儿童社会适应之间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自变,和因变。因为它们之间根本就不是什么因果关系(可能很多读者会觉得吃惊,而这才是这个论文结论最可怕的地方)。它们之间是相关的关系,而且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相关关系!用这样的一个相关关系研究论文,来得出最后语言形式的结论,真的是不太妥当。因为这个结论的语言形式完全有一种迷惑性,尤其是对心理学了解不多的人群,对实验科学了解不多的人群!
这里也是我为什么会写下这篇“解读”的最原始的动力,害怕有太多的父母,或者是将来的父母受到迷惑,而对儿童教育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我的问题,我的解读就到这里为止,但是这篇论文背后折射出的问题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来思索!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人文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他们除了申请课题,实验研究,编写论文,评定职称,获得学位,还需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和对这个社会进行怎样的人文关怀!

为各位网友同鉴,特附原论文阅读地址如下:
http://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2905.html



nose的其他日志

中秋,是一篇命題作文
又一個一九年
秘密是什麼...(寫在特殊的日子裡)
堅持--人生下半程
慢慢的,就輪到我們去死了!
辭舊迎新--一路一起
人生馬拉松
最初的閲讀
新年好大霧
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