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精神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
客体关系
自我心理学
自体/主体间
依恋理论
拉康
实操技能
家庭治疗
动力模型
萨提亚经验模型
代际模型
米纽钦结构模型
策略模型
米兰系统模型
叙事模型
行为认知模型
后现代建构模型
心理教育模型
案例术语讲座
认知行为
CBT认知行为疗法
BA行为激活
REBT合理情绪
ST图式疗法
现实疗法
正念内观
ACT接受与现实疗法
DBT辩证行为疗法
CFT慈悲聚焦
人本存在
存在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
PCT当事人中心
聚焦疗法
格式塔疗法
其他疗法
意象对话
TA沟通分析
催眠
心理剧
分类诊断
抑郁
焦虑
强迫
双相及相关障碍
PTSD
性欲倒错障碍
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
人格障碍
心理学
新闻科普
心理学视频
心理百家
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院系
心理学人
心理人专栏
心理咨询师
心理园地
日志博客
课程
小组
生活
社会心理
生活心理
电影评论
心理测试
书籍
科普入门
励志自助
育儿教育
咨询治疗
分支
应用
书籍标签
心理学课程
心理学标签
» 佛教
类别
标题
最新排序 /
点击排序
社会心理评论
佛教的爱与世俗之爱的不同之处
在佛教中,无私地付出是一种纯粹的感觉。它伴随着一种完全的舒适感,因为你知道,自己并没有给任何人带来痛苦或苦难。相反,您为他们带来了快乐。然而,世俗的 (5629次查看)
Aug-11-2021
精神分析与文化
从客体关系视角论阿阇世王故事
从客体关系视角论阿阇世王故事栾睿(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摘要:文章通过对佛教人物阿阇世王的故事进行解读分析,认为其中贯穿了客体关系中 (5575次查看)
Oct-07-2017
精神分析与文化
道教生死观及其与佛教的关系
道教生死观及其与佛教的关系文 | 陈兵陈兵:著名佛教学者,1981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 (11353次查看)
Feb-26-2017
吴和鸣
轮回之道:代际创伤的传递与转化
轮回之道:代际创伤的传递与转化(纲要)(吴和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题 记:佛陀带着创伤出发,他疗愈了自己,并给予人类创伤的心灵永 (10746次查看)
May-01-2014
佛教与心理咨询
南傳上座部佛教中的認知--行為治療
南傳上座部佛教中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in the Theravada(甯鉑,戒幢佛学研究所)Bo-Ning摘要(Abstract)本文概要地介紹了南傳上座部佛 (14135次查看)
Jan-07-2012
佛教与心理咨询
《心经》的般若正观
《心经》的般若正观 ——第四届“戒幢论坛”讲座提纲一、《心经》是《般若经》的精髓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典籍。 《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 (12731次查看)
Nov-15-2011
申荷永
是心是佛:佛教与心理治疗
是心是佛:佛教与心理治疗申荷永《佛学与心理治疗丛书》总序 20多年前,1984年,我开始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习的时候,不 (11355次查看)
Nov-09-2010
河合隼雄 Hayao Kawai
河合隼雄《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书摘
译者: 鄭福明. 作者: 河合隼雄 ISBN: 9789867574275 定价: NT$ 220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年: 2004年10月14日简介 · · · · · · 當河 (22929次查看)
Mar-25-2010
CBT 认知行为疗法
与嘉瓦仁波切的对话——佛教与认知治疗的比较对话
与嘉瓦仁波切的对话——佛教与认知治疗的比较对话 Aaron T. Beck, M.D., June 2005 贝克、嘉瓦仁波切等 著 庞美云 译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译者,及 (15330次查看)
Feb-16-2010
正念内观Mindfulness
佛教与认知治疗 ——今日之认知治疗 2005年春
2005年六月,我计划在瑞典和嘉瓦仁波且进行一次公共对话,这机会使我得以向读者们介绍当今的认知治疗,这其中一部分是关于西藏佛教中认知治疗成分和一些新近 (8325次查看)
Feb-16-2010
尹立
简析佛教对性欲的态度
尹立 从一般观点看,佛教认为性欲是修行解脱的大敌,如果性欲不断,非但不能超脱轮回,三界中的欲界也无法出离,故佛教基本五戒规定:佛徒应持“不淫戒” (59760次查看)
Feb-16-2010
正念内观Mindfulness
佛教正念训练与精神分析
“无我”,在佛教中的定义是,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现象中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宰。在佛教传入西方心理学界的时候,由于文化术语的不同,因此容易产生许多佛教与心 (5148次查看)
Feb-16-2010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平衡的思维调适——渊如
思维是框架性的东西,是一座高楼大厦。你把思维框架搭好了,把知识的砖头填进去就可以了。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思维。人生的框架搭好了,人生的方向目的确定了, (11431次查看)
Nov-22-2009
佛教与心理咨询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
一、前 言 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在为癌症末期病患服务时,引进了西方「安宁照顾」(Hospice) 的理念与运动。安宁照顾的原义是中世纪时代,用来作朝圣 (18017次查看)
Nov-22-2009
聚焦疗法
聚焦(心理治疗)和佛教
Barbara Chutroo著 张真 译简 介 聚焦(心理治疗)是一项深层的、具有互动性的个人发展技术,它利用的是身体的智慧,由芝加哥大学的尤金·简德林在 (11854次查看)
Sep-06-2009
佛教与心理咨询
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济群法师)
心,是佛教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重点所在。在我们的内心,既有良性潜质,能够发展出高尚人格,带来幸福安乐。也有负面心理,并由此滋生心理疾病,制造痛苦烦恼。 (10572次查看)
Aug-23-2009
查看
佛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