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精神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
客体关系
自我心理学
自体/主体间
依恋理论
拉康
实操技能
家庭治疗
动力模型
萨提亚经验模型
代际模型
米纽钦结构模型
策略模型
米兰系统模型
叙事模型
行为认知模型
后现代建构模型
心理教育模型
案例术语讲座
认知行为
CBT认知行为疗法
BA行为激活
REBT合理情绪
ST图式疗法
现实疗法
正念内观
ACT接受与现实疗法
DBT辩证行为疗法
CFT慈悲聚焦
人本存在
存在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
PCT当事人中心
聚焦疗法
格式塔疗法
其他疗法
意象对话
TA沟通分析
催眠
心理剧
分类诊断
抑郁
焦虑
强迫
双相及相关障碍
PTSD
性欲倒错障碍
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
人格障碍
心理学
新闻科普
心理学视频
心理百家
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院系
心理学人
心理人专栏
心理咨询师
心理园地
日志博客
课程
小组
生活
社会心理
生活心理
电影评论
心理测试
书籍
科普入门
励志自助
育儿教育
咨询治疗
分支
应用
书籍标签
心理课程
心理学标签
» 克莱因
类别
标题
最新排序 /
点击排序
梅兰妮·克萊茵
处理三人关系的婴儿
处理三人关系的婴儿婴儿在沮丧的心智状态中会感到有人拿走了好的客体,通常而言,这个剥夺了乳房的“父亲-客体”(Father-object)的客体介入到了婴儿和乳房之 (5221次查看)
Feb-14-2020
比昂/拜昂 Wilfred Bion
比昂的分析情境
分析情境克莱因的理论,特别是经过比昂修正的那些方面,为分析情境创造出与弗洛伊德截然不同的视角。对于弗洛伊德来说,病人和分析师的角色界定明确,二者有着 (5418次查看)
Sep-26-2019
自体心理学
理想化移情的临床样态及其应对策略
理想化移情的临床样态及其应对策略姜启壮 【内容提要】理想化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通过克莱因和科胡特理论模型来阐述理想化移情的 (6757次查看)
May-30-2019
梅兰妮·克萊茵
克莱因的晚年生活
晚年的生活一九六〇年代中期,克莱恩开始觉得筋疲力尽,也感到身体不适,这种情形被误诊是老化和辛勤工作的结果,于是她前往瑞士度假,在那里她跟伊丝特·毕克 (4965次查看)
Feb-18-2018
李新雨
幻想之为分析中的建构——兼论克莱因同拉康的分野与交会
幻想之为分析中的建构——兼论克莱因同拉康的分野与交会李新雨一切把幻想化约为想象的诱惑皆因不承认其失败而是一种永久的误解,克莱因学派曾在此把这些事情推 (9323次查看)
Dec-19-2017
林玉华
《临床克莱因》推薦序 克萊茵在華人世界的家鄉林玉華
《临床克莱因》推薦序 克萊茵在華人世界的家鄉林玉華克萊茵於1914年閱讀弗洛伊德的《論夢(über den Traum)》,隨即被佛洛依德的睿智及其所闡釋的潛意識心智深 (4564次查看)
Sep-01-2017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儿童精神分析中的游戏治疗概述
儿童精神分析中的游戏治疗概述作者:王国芳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南京 210097) 《心理科学进展》> 2000年12月8卷4期【摘要】 &nb (9166次查看)
Jan-31-2017
梅兰妮·克萊茵
《嫉羡与感恩》直播稿
On “Envy and Gratitude”关于《嫉羡与感恩》 Julian Stern I am going to present a summary and then some thoughts on Melanie Klein’s paper “E (8652次查看)
Jul-23-2016
精神分析实操技能
克莱因理论下的抑郁病人治疗
《克莱因理论下的抑郁病人治疗》中美班演讲:Maria Teresa Savio Hooke 翻译、主持人:童俊时间:周二 2016-4-12 10:30-12:15演讲者:Maria Teresa Sa (7019次查看)
Apr-13-2016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与发展
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与发展王国芳(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北京100088)摘 要:精神分析学家大多关注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并力图通过对这种早期客 (9231次查看)
Feb-18-2016
梅兰妮·克萊茵
Klein1933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精神分析研究最重要的一项贡献,是发现了潜藏在个体良心发展下的心理过程。当佛洛伊德在著作中为我们揭露了潜意识的本能倾向,他也承 (6097次查看)
Jan-29-2016
梅兰妮·克萊茵
Klein 1930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1930)我在本篇的论点是根据这样的假设:在心智发展的早期阶段,施虐活跃于各种原欲愉悦之来源。【1】“在我的经验中,施虐在 (8556次查看)
Jan-29-2016
梅兰妮·克萊茵
梅兰妮·克莱因与客体关系理论
梅兰妮·克莱因既然望远镜的作用是“缩短”我们与远处事物之间的距离,梅兰妮在34岁时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并一生致力于以吸引人而且有价值的方式丰富、细化弗 (18711次查看)
Jan-26-2016
史蒂分·米歇尔 | Stephen A. Mitchell
从魔鬼到先祖:汉斯•罗伊沃尔德的精神分析观
从魔鬼到先祖:汉斯•罗伊沃尔德的精神分析观 斯蒂芬•米切尔 哲学博士From Ghosts to Ancestors: The Psychoanalytic Vision of Hans Loewal (10774次查看)
Jun-27-2011
梅兰妮·克萊茵
《梅兰妮.克莱因著作集》序言
《梅兰妮.克莱因著作集》 译者:张涛 序言 梅兰妮.克莱因的著作创作前后跨度了40余载,有的以书的形式,有的是与其他作者的作品一道成书,而另一些则是 (7773次查看)
Oct-22-2010
投射认同
同理、反移情、投射认同
同理、反移情、投射认同 诸业本不生, 以无定性故; 诸业亦不灭, 以其不生故。 1.导言 回顾精神分析中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发展 (14004次查看)
Jun-19-2010
查看
克莱因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