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作者: 张莹瑞 佐 斌 / 30658次阅读 时间: 2013年10月14日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2006.13 标签: 积极区分 社会比较 社会认同 社会优势 种族中心主义 自我分类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L'mps}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学空间-yWlipsdZvB

C3S4t!dt@8o kA#\0心理科学进展2006.13

2~guv{1w6cUl&H0

|"f(g ^7KBh y0张莹瑞 佐 斌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心理学空间m"A4C9~ k7_9IW

心理学空间!_0~/Oc7Ec$}

摘 要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社会心理学具有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6?R9T+L.U1htAp0

H'}/l*?*RqKk/X0关键词 种族中心主义,社会认同,自我分类,社会比较积极区分心理学空间3^&nYjeb_ cK

?v'_#LCF,nx_~0分类号 B849:C91

Cg5~li\[r_0心理学空间&Aq3rW(FLq4}

群体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社会认同理论已成为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后来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作用,它的提出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为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阐述。

F7izag1r3T0心理学空间-mBYqs3r ?G/P

1 社会认同理论的背景

Xp CH8n0心理学空间5FUUO @ j

1.1 种族中心主义

'd"kL/L2k:?0心理学空间/wwG;qee*i(^k

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中心主义(ethnoentrism)。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歧视(out-group derogation)。群体内行为和群体间行为显现了明显的种族中心主义特征[2]。对“群体行为普遍的种族中心特征”的第一次论述要追溯到1906年萨默的记述。最初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解释最有影响的是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y!EW/G I"J4I8E0心理学空间xi8y+MW)v7E$QQz1F

1.2 现实冲突理论心理学空间+G;jR^-Yg{0j6E,@

&Mgi.P-R.j:N0在Tajfel之前,对群体间行为较早的研究是Sherif在1961年进行的儿童夏令营实地实验。研究中Sherif将来自于各地互相独立不认识的儿童,在到达夏令营之后就分为“响尾蛇”与“老鹰”两组,刚开始只是从事小组内的活动,例如爬山;后来当两组从事竞争性质的活动,如球类比赛,两组成员的冲突与对立与日俱增。接着提供有限资源的竞争,如水资源,此时两组成员已变成相互敌对,成员对自己的小组表现高度的认同与向心力,而对另一组的成员表现出仇视的态度与行为。 

4]bdf]:p*n0

X~l v z4`VR0Sherif的实验揭示了群体间客观关系对群体间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由此,Sherif提出了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他认为,群体间态度和行为反映了一个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的客观利益。如果群体目标不一致,一个群体以其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得自己的目标,就会出现竞争,因此,群体间就倾向于有歧视的态度和相互的敌意。另一方面,如果群体目标是一致的,所有群体都朝同一目标努力,那么他们彼此之间更易于建立共同的、友好的、合作的关系。但是,仅有现实冲突还不足以解释群体间行为,Tajfel后来的研究对现实冲突理论做了很好的补充。 心理学空间]9h.s:j \$R5S5nj

心理学空间9Da#[ H gB k

1.3 群体间偏见的最小条件心理学空间}.r%_-H,oN-unv

8h*~5n1I0r*od0Tajfel(1970,1971)采用了最简群体实验范式(Minimail-Group paradigm),创造了一个微型的“群体世界”,使实验者可以深入地观察群体的运作方式[3,4]。他先请被试对一张卡片进行点估计的作业,并以此为理由随机地将被试分为两组,高估组与低估组。接着要求被试进行资源分配的工作。结果显示,这些被试虽然与同组成员互相不认识而且从没有谋面和实际互动,但还是分配给自己所在组别成员较多的资源。Tajfel的实验有以下特点,例如:(1)群体成员间不曾有真的面对面的互动(2)没有群体内的结构(3)群体间没有任何过去与文化[5]。研究结果显示,当被试单纯地知觉到分类时,就会分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资源和正向的评价。这种认知上的分类,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而产生一种认同感,这样的认同所引起的给内群体较多资源以及正向的评价的现象称为内群体偏向;而对外群体成员则分配较少资源并给予负向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为外群体歧视[5]。 心理学空间&P:E I |7qR^

心理学空间$` gmR,n%o

最简群体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意识是产生群体行为的最低条件。即使是把人分配到一个简单、无意义的类别中去,也足以产生群体取向的知觉和行为。 心理学空间1J7\pb5|n#w5wa,D

 o3z[x/A-t02 社会认同理论 心理学空间'I"K']7`AJ|_*L

5@*j4R3J^ W7S.C0Tajfel等人在最简群体范式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 心理学空间7Ap-c8~#`

心理学空间Gh\U h/W

2.1 社会认同

8W$]4|r*V FE0心理学空间6EV*[0{YN8v)J

2.1.1 基本观点

*[D/D J_&z2Dg*o0

,E#zw Fu jr&^0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心理学空间3b@^M0Z\)D ~

,`*x B:p.PBt02.1.2 社会认同的定义心理学空间 f5y |PQMO+W3A5lI'Z

I9tfG)g0Turner和Tajfel(1986)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认为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6]。 心理学空间R u5l!e-B;bv

心理学空间_q$^d:O*KE

Tajfel(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7]  

3t}Sbl0j0

k FRt2aoG\?0社会认同最初源于群体成员身份。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是通过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个体就会离开他们的群体或想办法实现积极区分。人们会使用各种策略进行区分,Turner和Tajfel认为有三组变量会影响群体间区分:(1)人们必须主观上认同他们的内群体;(2)情景允许评价性群体间比较;(3)外群体必须是可以充分比较的。 Tajfel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 心理学空间@Nk#s'J1nT.o

gBrO'_ F^n*Nv02.2 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

y-g0B+kx1b$u0心理学空间 Z)u&l;Xcq`5f t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8]。

5\ E0c"Zqbt0

;a7\kVJW(B8u1H02.2.1 社会分类心理学空间\l%bgg _%j

K"oP C%Gz0Tajfel在1963年的一个实验表明,当要求被试从不断变化的标为A的四根短线和标为B的四根长线中判断长度时,他们倾向于夸大A和B之间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加重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加重效应同样表现在对社会刺激的知觉上。Secord 1959 年在一系列研究中,给被试呈现一系列人的面部照片,其中包括纯种的高加索人一直到纯种的黑人,要求他们评价相貌上的黑和心理上的黑。结果被试将图片分为黑白两组,并趋向于夸大一组内的相似性和两组间的差异。这种基本的加重效应在许多其他的研究中也得到充分的证实[2]。 心理学空间3n"W#A&q2X

心理学空间c*d0XnVJG

Turner(1985)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对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当人们进行分类时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将会赋予自我,这就是一个自我定型的过程。个体通过分类,往往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我方群体成员。 心理学空间Z l m"n0}4z

sIa'lL*q_,P$I02.2.2 社会比较

7B6g^s\0心理学空间'n$?c?2]s

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过程的意义更明显,这样使积极区分的原则起作用,而积极区分满足了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群体间比较通过积极区分原则使个体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我们倾向于在特定的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这样就产生了不对称的群体评价和行为,偏向于自己所属的群体,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所属的群体。 2.2.3 积极区分 
5rHI9T/|l0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所有行为不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
#Eo8T&j0]:px0本需要所激发的。在社会认同水平上的自我尊重是以群体成员关系为中介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特长。因此,在群体中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其他成员更出色,这就是积极区分原则。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过分热衷自己的群体,认为它比其他群体好,并且从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群体间的差异,这样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群体间冲突和敌意。心理学空间t,@CpR(|9T

*UxY7O@b02.3 自尊假设

/b3r+HN0qc&Y0

&f9dCDUtc%Y0人们通过积极区分来获得评价性的积极的社会认同,而积极区分是为了满足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这就暗示自尊的需要激发了个体的社会认同和群体行为;也就是说社会认同是满足自尊的需要。 

a+q3}1k1?7t0TU.ab0心理学空间!q+Z ThK$eG)u ^

Abrams和Hogg(1988)进一步说明了自尊假设的两个推论[9];推论1:成功地进行群体间区分可以提高社会认同,从而提高自尊。作为群体成员,个体将内群体越积极地与外群体区分就会获得越高的自尊。推论2:由于获取积极自尊的需要,低自尊或自尊受到威胁都会激发群体间歧视行为。然而推论2的证据并不充分,更多的证据支持了推论1,对于推论2更多地发现了相反的结果,例如:Houston等人(2003)的研究发现高自尊的或群体中高地位的人表现出更多的群体间歧视行为[10]。 

d vLY8Az0

7dd]Z n02.4 社会结构

J)z(B` N ?-W2~0]0心理学空间[-yT&P*E

社会认同理论的第二个部分明确地对群体间地位关系进行了研究,特别是群体中低地位群体成员的自我激励策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通过群体关系来维持和提高社会认同,采用的策略有三种: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社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和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对策略的选择依赖于他们对自己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关系的知觉。群体关系的三个变量包括:群体边界的可渗透性(permeability)、群体地位合理性(legitimacy)和这些差异的稳定性(stability)。而在群体关系的不同情况下个体会存在两种信仰体系:社会流动信仰体系(social mobility belief structure)与社会变革信仰体系(social change belief structure)。 心理学空间$L+x k/Tf'q/FLD

心理学空间Zu D'J-L@6dgy;k%H

2.4.1 社会流动信仰体系 心理学空间s jT8e7g^

+Iy H{x2Q)Un$A0当人们相信群体的边界具有通透性,一个人可以在各群体之间流动时,就会产生社会流动的信仰心理学空间-WNW KC3~!|}R
体系。地位低的群体的成员如果具有这种信仰体系,他就会努力争取加入另一个地位较高的群体,从而获得更满意的社会认同,例如考取功名。这种策略被称为个体流动。一般而言,地位高的群体会极力提倡这一信仰体系,因为它并不试图改变群体之间地位的现状,而且可以降低弱势群体的凝聚力,避免其成员集体性的对抗行为。但是,地位高的群体也会对个体流动的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以免他们对自己构成威胁,例如美国对移民数量的控制。 心理学空间Ra\+W?~m

3oQ6{ d6f)By02.4.2 社会变革信仰体系 

h5x*P9DMK{7u0

m6E~k9MB0而当人们认为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固定的和不可通透的,社会流动低,一个人不能从一个地位低的群体进入地位高的群体时就会产生社会变革的信仰体系。这时弱势群体成员就会加强对自己群体的认同,要求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消极方面的评价进行重新评定,甚至以集体行动来推翻社会对弱势群体不合理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这方面的策略分别为两种:社会创造和社会竞争。 心理学空间0] q5d7mu4l$` B GhV

9c4rhr(}P;ZB&k0社会创造,是当群体间关系的现状被看作是合理的、稳定的,弱势群体的成员所采用策略。这种策略包括选择其他的比较维度、重新评估现在的比较维度的价值,以及改变与之比较的群体即与地位相同或地位更低的其他群体进行再比较。对于前两种方法,优势群体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忍受,在许多时候它会极力维护原有维度的价值。如果群体关系的现状被看作是不合理或不稳定的,那么弱势群体的成员就会采用社会竞争的策略。这时,群体成员可以在导致其消极区分性的维度上与优势群体进行直接的对抗,如游行示威、政治游说、甚至革命和战争。而优势群体也会采用政治或军事的手段对弱势群体进行压制,以维护其优越地位。因此,这一策略最可能引发激烈的群体间冲突。 心理学空间6^3LV#l|k t:D

心理学空间.@'LRq\ewk

3 社会认同理论新进展 心理学空间X0_+T3_,|$z;Y

心理学空间o z|nB'N{

3.1 集体行为 

z2R0hmw0心理学空间w k&M ]sz3R L(|W;_

社会认同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集体行为。特别是在群体间冲突的研究上。传统的理论,例如相对剥夺理论或者挫折-攻击理论把抗议、骚乱和变革等集体行为看作是个体挫折或不满的产物。以往的研究表明弱势群体间的比较产生的集体不平等感和不满足感与集体行为密切相关。而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揭示了由相对剥夺产生的不满受社会认同过程的影响,社会认同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Smith等人(1994)的研究发现群体成员的集体剥夺感在他们对群体表现明显的认同时更为敏锐[11]。Kelly和Breinlinger从女权主义者的研究发现,“对于有强烈认同感的女性活动家来说,参加集体活动,做一些有利的事情,是她们社会认同感的核心”[12]。Liss等人(2004)也发现对女权主义的认同对女权激进主义行为具有预测作用[13]。Kelly等人(1996)以及Simon(1998)的研究发现参加商业联盟、同性恋群体、老人群体体等的人对这些群体都有积极的认同[14]。Hirose等(2005)的研究发现次级地位群体的集体行为与内群体偏好成正相关[15]。新近的研究也都证明当个体强烈的认同他们的群体时,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甚至参加集体行为[2,16] 。

/_V9j$a"f4yS{ Z0Y0

#{uP|!x0另外,对于社会认同与组织行为的研究发现社会认同与组织行为也有高度的相关。积极的实现组织目标、为组织贡献的意愿以及低的旷工和离职动机都表现出与对组织的高度认同相关。Greene(2004)对党派偏见的研究发现,对党派的认同水平可以预测党派偏见[17]。 心理学空间b"HcTQr| U@

mR0s(L*} ZC'M9b03.2 种族问题心理学空间,J!\} j0r8w I i|

心理学空间 ^9e+J;jkEGZ2q [

社会认同理论一直重视种族中心主义的研究,并在种族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种族间态度,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的种族群体越认同就会对不同种族群体表现出越少的友好态度。相反,多文化理论却认为,对自己种族的认同与对其他不同种族群体的高度接受是相一致的。许多研究的证据更多的支持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Negy 等人(2003)对486名包括大学生的研究[18]显示了种族认同感与种族中心主义的具有显著相关。Sidanius等人(2004)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种族倾向的学生群体的追踪研究发现,种族群体成员身份提高了种族认同感,从而增加了种族间偏见以及对种族群体间矛盾的知觉[19]。Johnson等(2005)对255名白种澳大利亚人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的研究也发现,对社会结构(不稳定性、可渗透性、合法性以及较高的内群体地位)的知觉可以预测高的外群体偏见和刻板印象[20]。 心理学空间+q4{,u H%uX:I$|m@

jvR)hhoFl `04 评价与展望

hw x-Q5Az_F}i0

`,O6ic IN~ R04.1 评价心理学空间#s8P.c"LQ(f6\

心理学空间5w~"U.b _9^P

Tajfel和Turner的社会认同理论揭示了群际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该理论提出之后,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社会认同”概念已经被社会心理学所广泛接受,并激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社会认同理论首次把人际和群际行为进行了区分,并把认同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区分为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种自我知觉水平。另外,社会认同理论还对人际比较与群际比较,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进行了区分,这些概念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认同理论把“社会的”理解为在群体关系背景之下的,认同是在群体关系中产生的,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放在核心的位置,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心理的实质。这与美国的认知社会心理学从个体层面理解的“社会的”有着重要的区别,成为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在美国,社会认知范式是社会心理学最主流的研究范式,随着欧洲社会认同研究成果的发展,90年代以后,社会认同研究在美国的研究开始兴起,社会认同理论也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主流理论之一[21]。可见,社会认同理论对美国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影响。社会认同理论已成为战后欧洲心理学对世界社会心理学最有贡献的理论[22]。 心理学空间T'Y6YU cQ

+N1T z"[4?KygB0Tajfel等人采用的最简群体研究范式在涉及群体心理的实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Tajfel等人由此开辟了对群体进行实验室实验的先河。当然,我们应该看到,Tajfel等人所说的群体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类型,内部成员缺乏互动。另外,对认同概念本身还需在新的研究中不断发展,在自尊假设、低地位团体成员的自尊策略选择等方面在研究中的证据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4.2 展望 心理学空间Z0|"un4n1u!E

FSC%g4he+b0近10年来,整个欧洲社会心理学与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走向融合,社会认知研究与社会认同研究也出现合流的趋势,当前社会认知范式也成为当代欧洲社会心理学主导的研究范式之一[22]。随着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研究也转向认同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方面。最近,对群体成员社会认同的动机研究正从自我激励转移到检验人们减少不确定性的动机或寻找他们群体成员资格的意义上来。另外,新近的研究发现,认同的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个体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些差异例如:个体对特定群体的认同强度差异,他们的社会优势倾向的不同,表现偏见的意愿的不同。在未来的研
.U t M%T.~-` g0究中,社会认同理论有几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对社会认同概念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对比较策略的选择;在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的研究以及对社会认同的内隐过程的分析[1]。社会认同理论的早期研究领域主要是群体偏见和冲突,它的解释主要是在消极的方面,而应用社会认同的原理研究如何消除群体偏见和冲突将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新近的社会认同的研究中发现通过群体接触和重新分类等策略可以消除群体偏见或冲突[23],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k)[KrF2N0心理学空间&h Z,d+wI'aM

目前,国内对社会认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的研究集中在香港,如:林瑞芳、赵志裕等人(1998,2003,2004)关于香港青少年社会身份认同、地区国家认同的研究[21]。而方文(2005)对北京基督新教的分析研究[24]成为内地应用社会认同观点研究的开端。在中国,通过研究本土的社会认同现象来验证和增补社会认同理论,将推动中国社会心理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群体偏见和群体刻板印象的研究中社会认同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流动,弱势群体地位等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社会认同的观点进行研究的。另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认同、民族刻板印象和民族偏见的关系等研究中社会认同理论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而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考察群体认同对群体态度和行为如性别、职业、民族刻板印象等的中介作用,也将会是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NW)K/I(s cE3E0心理学空间-W.} ?}(]D;Qn

参考文献 心理学空间{Y]1P3~,Z

f(x'mR,?D"ZQ0[1] Brown R. Social Identity Theory:past achievements,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 Eurpe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 2000, 30: 745~778 

R@C/wc(H6Jd!?6xj0心理学空间^"MuaP+]mfYw M#d

[2] M.埃森克.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11~621 

+i4a9e#\Z;p5AU0

/Q5q Bhi'AZ6YmW0[3] Tajfel H. Experiments in Ingroup Discrimin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1970, 223 (5) 

2cdqL+G2e xO,f^0c1G0心理学空间] ^4Q*tJ fg9T

[4] Tajfel H, Billig M G,Bundy R P.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ur. Eur. J. soc. Psychol, 1971, 1: 149~178 

b/M/B$]&|8G;HrY0

^$d ~H*I,~X0[5] Otten S, Mummendey A. To our benefit or at your expense? justice considerations in intergroup alloca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ources.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1999, 12(1): 19~38 心理学空间a0M"Nv&S,LAn8c+_L O%H

心理学空间kD5Q*pu2Y&g ^!L

[6] Tafel H,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Worchel S, Austin W(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 Hall, 1986. 7~24 心理学空间V7P,X-MA{3V9u

心理学空间)D6c/{3~#z)lI&l

[7] 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apters1~3.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 心理学空间/O$_*o/o&P E5q m@R

心理学空间x`T%f9|v'T

[8] 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2.33:1~39 

pZcXy L0z3j0

"l6u)A {;Lu;R0[9] Abrams D, Hogg M A Comments on the motibational statue of self-esteem in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8, 18: 317~334心理学空间?E S E7l6T

心理学空间MXA;C nT

[10] Houston D M, Andreopoulou A. Tests of both corollaries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s self-esteem hypothesis in real group setting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3, 42: 357~370 

3H5FF:PLi+h ULa ^0

dI eT^)v;@0[11] Smith H J, Spears R, Oyen M. ’People like us’: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deprition and.group membership salience on justice evalu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4, 30: 277~299 心理学空间6b]&o#M,G8L"k*]

心理学空间L v"u:Ig#X M

[12] Kelly C, Breinlinger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Action: Identity, Injustice and Gender.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96 心理学空间.DO0A @;ltY

心理学空间 ORT+H)]j

[13] Liss M, Crawford M, Popp D. Predictors and Correlates of Collective Action. Sex Roles, 2004, 50(11~12): 771~779 心理学空间*gE LeC&`

:Qb ~]|4lT;\x0K)qo'G0[14] Simon B, Loewy M, Sturmer S, Weber U, Freytag P, Habig C, Kampmeier C. 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ology, 1998, 74: 646~658 

\x"aki)I!X0

%II+trP/b$G0[15] Hirose Y, Taresawa Y, Okuda T. Collective action and subordinate group identity in a simulated society game.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05, 47(1): 12~22 

N~ w3\{0

z,_!|"R3m9Pk0[16] Amiot Catherine E, Bourhis, Richard Y. Reconceptualizing Team Identification: New Dimens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tergroup Bias.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2005, 9(2): 75~86 

eP;E)[{0H3xd9eZ0

d!a/v-B9D B0[17] Greene S.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4, 85(1): 137~150 

C)H#Mr9sU0

e^;_ ~x|0[18] Negy C, Shreve T L, Jensen B, Uddin N. Ethnic Identity, Self-Esteem, and Ethnocentrism: A Study of Social Identity Versus Multicultural Theory of Development.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2003, 9(4): 333~344 

S-a8d1m[F;O$_z0

\9|m*qe2p0[19] Sidanius J, Laar C V, Levin S, Sinclair S. Ethnic Enclaves an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Identity on the College Campus: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1): 96~110 

z8y'Y#e9l!m]0

%TU1u;? ` lD9~-v0[20]Johnson D, Terry D, Louis W.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group Structure and Anti-Asian Prejudice Among White Australian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 2005, 8(1): 53~62 心理学空间1Rq@:uIG%\

zF8GB%m0[21] 赵志裕, 温静, 谭俭邦.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3 

q:dI k$M Z?jW0

ap^ `e!m8UZ0[22] 方文.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 心理学报,2002, 34(6): 651~655 

T~vR.JO$d] s `0心理学空间.CFd#Y#c4i7E_7jq uP

[23] Taylor S, Peplau D, Sears D. 谢晓非 谢东梅等译. 社会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2~204 心理学空间 x OO-CSW `

心理学空间!rH~mK(e.AS+}

[24] 方文. 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体为例. 社会学研究,2005,1:25~59 心理学空间h6kW @'W2i'Hp7ZY#r

|HBe;W$Xp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积极区分 社会比较 社会认同 社会优势 种族中心主义 自我分类
«社会性认定/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积极情绪之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