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与自恋型文化——第一部分:自恋型人格障碍
作者: 李昶 / 16718次阅读 时间: 2013年11月20日
来源: 华夏快递 标签: NPD 李昶 自恋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L(W$PTa/@9G9e3O


8nUJ&n%q jj!?'C0

)}dK'I5O*K:I0

x#PLn!p-rv6xN*^0自恋人格与自恋型文化——第一部分:自恋型人格障碍心理学空间 R6H%f v QNL]

P,EZW/[rO0李昶·

,V.[+C'j"k8W"w0心理学空间.t#E-B q#C#e

笔者多年把兴趣放在人格研究上,尤其是对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以及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有兴趣。这几种人格障碍可归于人格研究中的一个大类。其核心是这几种类型的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且不具有领会社会社交生活中的理解暗示(Cannot pick up social cues)的能力,不具悟性,以及说话不具洞察(Without insights)的能力。心理学空间7s2r$u&P*L nrw

心理学空间*M)D i"K#p-s;Hw9z.a2o

自恋(Narcissism)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俊美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us)的故事。在无数仙女爱慕追求下,他不为所动。最后女神艾科(Echo)因爱上他被拒憔悴而死。此事激怒众仙女。为了惩罚他,天神让他去爱恋上他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由于他完成不了他的爱情梦,那喀索斯在绝望中忧郁死去,死后化为水仙花,流传至今,水仙花仍用他的名字Narcissus。

j5i.mjyn#BJ0

wX0H&P}0古希腊神话是深刻的。它不仅仅是西方文化文明的源头,也不仅仅为世人提供了绚丽多彩的文学故事,更为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人的心理性格中多种复杂的层面和现象。
_? Q%~VW'fE F#P;r!ee`0心理学空间F.@ C8y$F'`

A9|xPU"yQr x0

$IB-hm0_m-t0T!F0

5azUC4rJ#v9O0自恋型人格或这类人格障碍,其核心是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作为工具或到达某种目的的手段,成天生活在幻想或白日梦中,因想象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而最后真正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人,是天才,是干大事的人,是应该成为名人和富翁的人,是应该受到别人追捧的人。这种人往往欲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极喜欢利用他人。并且为了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可能变得非常暴躁,可能用非常残忍的手段来达到自己对于权力、野心、控制操纵他人的渴望。他也听不得反面或批评的意见,多半会寻找报复或反驳的机会。心理学空间 [6U8B}V)HI Z8]/p

&T |d2IW~0根据美国《精神病诊断及统计手册》(DSM-Ⅳ)(注:此书为目前精神病诊断方面最权威的指南)指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在幻想和行为方面显示出狂妄自大,需要他人的崇拜,缺乏同情心,夸大自我成就和才能,希望被他人认为优秀而本身并不具有其相应的成就;整日幻想无限的成功、权力、聪明、漂亮以及理想中的恋爱;认为自己只会被杰出人物赞赏;不合理地去期待受到特殊照顾,而他人应该主动地迎合他的期待;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识别不出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妒忌他人却偏偏认为他人妒忌自己等等。而从性别分布来看,患此种病症的人中50%-75%是男性,一般认为男性患上此种病症的机率较女性大得多。

KG+q#cG#}TBQO7]0心理学空间*q J"rib!j;r

病态的自恋型人格最早是由弗洛依德注意到并提出来进行研究。在他之后的著名心理学大师如梅兰妮-克伦(Melanie Klein),凯伦-霍妮(Karen Horney)以及科胡特(Kohut)等,都对此种人格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心理学空间_~ F'G9?O5j @"p

心理学空间;`h ^m&T

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好过高估计自己,好冲动,好幻想,好低估现实尤其喜欢夸大其词,如吹嘘只要按某种方式安排,几年之内会无财务之忧;或只要按某种学习方式,包你几个月内速成。天下哪来这般好事?除了你中了彩票或你老爹老妈给你一大笔遗产,哪一位成功人士不是实干苦干五年、十年、二十年。笔者见过学者无数,你去问问,哪来速成学习知识以及语言的捷径?笔者改行以前,在国内两所名牌大学英文专业读书七年,拿了学士、硕士,又在大学英文专业教书数年,还从来没见过速成英文的捷径。心理学空间"l%g mn `]

0_0?:S A)Y;_2|/RK0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思维方式的核心之一,就是用这样一种思维来支撑他那狂妄的自我:即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在这貌似有理的表面下,是支持起来的膨胀自我,即认为我是无所不能的,我是很行的,就算今天我还没有成功,也是我还没有想到,或者是环境还不允许我成功。

9fU!~;SF,|Z uq|y0心理学空间yJ,|2@ku(dp.u

自恋型人格障碍起源于童年期。因为受到父母的抛弃或冷遇,与父母的亲情联结(attachment)没有联接好,或是受到他人的虐待,有过心理创伤。有心理创伤的孩子,往往会退缩回自我,对人的信任度差,这类孩子往往靠幻想生活。幻想我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我不屑于来往,幻想我是干大事的人,幻想成名成大器,这样让他人来羡慕妒忌我。同时,他人也只有在对我有用时才存在,无用时可以像垃圾一样随手扔掉。这些孩童期受过心理创伤的孩子,由于没有他人来爱自己,他可能自己爱上自己,同时,由于自我的极度膨胀,他心中也可能产生不少人心的黑暗部分。心理学空间 \"r"LCd$K4?`

.w9x"~*qS-Qj@mU0心理学空间(rvZL#\!^&v

-P6Ek$J!efX0心理学空间1vC%n(X4wg2UJX

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他的生活核心是追求社会认同(Social Approval),吸引他人的注意力(Attention Seeking),以及追求他人的赞赏(Admiration Seeking)。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多对生活有高度期待(High Expectations),如想出人头地、发大财、有权势。然而,这类人中有许多由于自己能力有限,就永远生活在对伟大成功的热切期待和在现实里由于不切实际而导致的一联串失败之中。当然,他可能永远不会认为自己错了。自己错了或失败了都是他人或环境造成的,他自己是没有错误和不会承担责任的。心理学空间Xq&u$A`

心理学空间;\9Pc;bTMF:N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可能由于从小受到抛弃,因而心理上很不平衡。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他心理上就会产生一个假自我(False Self),而他的真正自我也因而丧失了。假自我想的是吹嘘炫耀自己,要的是伟大成功,对名利的追求就像上了毒瘾一样起劲。他可以制定伟大目标和伟大计划;可能在想象中或现实中去尽可能占有女人;他可能撒谎,并且会相信他自己撒的谎是真实的--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已经受到严重扭曲;他可能妒忌他人的成就,还不在于那是他人的而不是自己的成就,关键还在于他会认为是他人剥夺了他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因而他也可能会因此去报复他人。心理学空间,}1lJTqKM

心理学空间+L2r9Ax+a8v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可以对他人挑剔批评,尖酸刻薄,因为他认为他人是不如他自己的。他不仅是有自卑情结下扭曲变态产生的优越情结,他最容忍不了的是他人比自己优秀,所以他觉得他可以去任意践踏别人。

8A1Yo O5UPB0

5{6nz(_tp0这种人在评论评估他人时,不容易采取一个公正的态度,他评估他人是按照地位、金钱和相貌来进行的。所以他与人交往流于肤浅,很少有真正的知心朋友。当然他人也会因为他那批评挑剔的态度而避他三分,家庭婚姻也给他搅得乱糟糟的。心理学空间:x%Fri#WI

P^_3q!J+bR&O]2r a0这种人没有自我。然而,要帮助这种人是困难的,原因是这种人多半不会承认自己具有自恋心态。这种认识对于他是太难了,因为他的对现实和自我的评估测试能力(Reality Test)已经丧失。

%Ry LMA)uD0

x[;Ta6YYz I;r0总结一下,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他的自我感觉太良好了,有夸大的天才、技能和成就,这种夸张可以到撒谎的地步,而他自封的优秀却没有实际成功来与之相匹配,他也可能因此欲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Luj Pqbb\4q0心理学空间XLtr5]!b-A

他因为对于成功成就大事的迷恋已经上瘾,在现实生活中他不屑于做小事,虽然多半也干不了大事,但他自认为他是在干大事。由于他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他人应该特殊对待他,而他也可以任意践踏贬低他人。有的人还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法律和制度之上,他以“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心理学空间 O7T(j9{cZ8v^0l

*f'hdC$_rs0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需要不断给自己提供自恋的养料来滋孕膨胀的自我,所以极喜欢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即便是用负面否定的手段也在所不惜。同时,他也要求别人的无条件服从。他不给他人以选择,否则,他可能会不惜手段去报复他人。心理学空间H w*UN:S)nN4B3q^\y

心理学空间vMS;I UU v_ u

这种人谈不上有多少情感,情感只是在于他有用有利时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不理解他人的痛苦,对于他给他人造成的情感伤害不予觉察。
@2a5tu6`%Ib5K0p3I0心理学空间cg&o_7W~jPzW

4`/pX?0l0

)B6p"z-lF J{E0

F's4xQ4U0至于怎样帮助这类人士,平心而论,这是很难的,因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对自己评估太高太好,多半是不会承认自己有心理障碍的。他也可能看不起专业辅导员。另外一大难题是,即便这类人中有些认识到自己有问题,寻求专业帮助,也可能会被认为是焦虑症,反社会心态行为,以及可能被诊断为与社会交流交往之间出了问题的病症。心理学空间 p+aUCa*O

心理学空间 G]/n3X+V!| K

治疗人格障碍,对专业工作人员来讲是一大挑战。人格障碍其一因起因不明,可能与环境或许与遗传有关;其二是因人格障碍方面的问题很顽固,而自恋型人格障碍可算其中积大成者,要根治是极其困难的。

`g]%e9b%j0O3u0心理学空间U-D]q h

真正要达到有效治疗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首先要帮助他认识到自恋已经成为了他性格中的核心。如果他承认这点并愿意与专业治疗人士合作的话,他可能会突飞猛进地改正自己(即便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多),因为部分这类人士往往很聪明,智商高,他如果能真正突破自我自恋,能正确地评估自己,并且能与他人建立健康交往,他可能真正成就大事,他也可能成为一个性格相当成熟的人,可以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健康的联系。而当他从负面生活态度和情感中走出来以后,他的心态也会正面得多,心情也会愉快得多,他对他之外的人与事物的感受能力会增加不少。心理学空间(R9a;K2cY8td0]

3ue#hm*mr0后注:笔者撰写此文,其目的只不过是想提请读者对自恋心态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认识。其实,自恋心态可能人人有之,程度不同,但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只占人口总数的不到百分之一。笔者希望读者不要对号入座,也不要用此概念去评估他人。

m&xfK*~ I0Z0心理学空间/UHF!@E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参加讨论。心理学空间K#h PBZi5~

`Yj8YG@ [0(本文原载于《北美时报》)心理学空间U\m{[?

:v ?W)Tu0□ 寄自加拿大

UV@7l7sK1u0

$s i9sw$fJ0刊登在 2005 华夏快递 kd051206.

D"_4Il)d:g:N h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NPD 李昶 自恋
«病理性自恋 自恋型人格障碍 NPD
《自恋型人格障碍 NPD》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图式治疗»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