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實踐思維體系的心理學研究
作者: 杨中芳 / 7831次阅读 时间: 2008年5月01日
标签: 本土心理学 杨中芳 中庸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Ga/[nNZ1w

中庸實踐思維體系的心理學研究(96/03/02)心理学空间 b2I#~1_ {O2`1QK%_

心理学空间C$i"]+L:C:?2P.tKD

楊中芳教授心理学空间gW x_l2C Sj

心理学空间EH*v'VN&v&|

主持人:鄭伯壎教授心理学空间:jzq2A^SR;V EL.m

心理学空间6o?s5u2g7c&b

我們今天要來談中庸思維的研究,今天的演講其實是延續上一次在中原大學舉辦的「本土心理學研習營」的課程。楊中芳老師說一定要來聽這次演講,因為這次演講會比上次的內容更深入且更精彩。楊老師我想大家都認識,她是我們台大心理學系畢業的,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得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在做本土心理學研究之前,她也曾經做過工商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所以像《廣告心理學》是最早出的一本書,接著,再往本土心理學的方向走,而出了《中國人,中國心》,有三冊;《如何研究中國人》、《如何瞭解中國人》、《中國人的人際關情感及信任》等等。所以,中庸方面的研究,應該是下一本要出的書吧!我們就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楊中芳教授。

*d'Yv:w({+x_c0

]C+h/` hc Q0演講內文:

.]rq/C]g0心理学空间]$\pO(r-{+n{9s

大家好,我今天是跟大家講在過去將近十年裡面,我們陸陸續續做的、和「中庸」有關的研究。今天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所以我講比較高的層次。在廣州中山大學時,學校曾經給我一筆經費進行這項研究,所以我在這裡要感謝它。下面就是今天我要講的題綱,主要分成六個部分,從一個比較高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們做的內容;對於我們目前進行的研究,我會蜻蜓點水的說一下;等到將來我有機會的時候,我會把具體的研究做到。所以,今天是大架構的總覽,一開始先做一個導論,接著談中庸的心理學構念化,第三部分是講目前研究的進展,接著是未來可以進行的相關研究,第五部分是講理論意義,最後則是講中庸研究架構的應用潛力。

u'X|-L IHt9Pl0

u2[6L*qjO&?]3W,g0第一部份講導論,我們在本土研究思考裡邊,很重要的一點訴求是,進行認的研究構念照搬,削足適履,一直到現在都還有這種現象。等一下,我們會談更多這個現象。本土思考主要是訓練學生開拓思考空間,所以今天在導論裡主要就是希望給大家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拋開西方所講的東西,開拓我們的思維。我們的主體思維要本土,但可以借鑑國外的經驗;然後,本土研究應該可以提出貢獻給全人類的知識。所以這是一個比較不卑不亢的態度,我自己就有一個比較大的志向,希望我們的中庸研究,能夠建構出一個本土社會心理學(做人處事方面的)的研究框架,然後邁向建構一個全新、和西方人不同的心理學知識體系。所以,我的野心是比較大的,也希望這是我們本土心理學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c t {J!_3S0X ]4}"~%I7P0心理学空间1n'K$_$x7x

我現在要從比較高的角度,列出一些西方人格心理學的困境。第一個是態度與行為的不一致性:學過社會心理學的人都知道,教科書中有一章是提到態度的形成,指出態度與行為是不一致的;第二個是人格的無常性與場依性:雖然人格心理學講說用人格可以預測行為,但是事實上我們幾乎都做不到這一點;第三個是應然(言)與實然(行)的無必然性:就是說我們認為是對的,或是說我們應該做的,往往不是我們實際做的;第四是判斷與行為的斷層:我們在道德心理學裡面看得最清楚,就是我們判斷時認為對的,但做的時候,卻不一定做我們認為對的;最後還有內外歸因的糾纏。心理学空间NAm~@,G{ @@

心理学空间1d*kxfK$q#bx

我們看西方研究,不管人格、社會心理學研究,都是跟內外相關,就是把內跟外分得非常清楚;像跨文化研究也一樣,所以就會遇到很大的困境,這種困境就是我族中心主義的機場心理學。把外國人的東西翻成中文,坐飛機到另一個國家,然後做一下研究,如果發現有差異,就很高興說兩者有文化的差異;如果沒有差異也很高興,因為代表具有全球的普遍性。所以,就是這樣非常簡單的作法,強調「非此即彼」的兩分研究架構:你們是中國人,所以是集體主義的;我們是外國人,所以是個人主義的。這樣一來,就把很多事情分成兩邊,認為有的文化有,有的文化沒有。最近的研究則發現,一方面非西方的國家漸漸西化,結果就出現新的思維,開始就會說,我們中國人雖然是集體主義的,但是我們也有個人這樣一來,我們就進入另一個階段,就是「多元文化」。每個文化中都會有其他的文化進來,然後不同的文化會並存。像趙志裕老師的研究,就是用社會認知的方法來做,認為這些概念可能並存於人的思考中,所以看研究要 prime哪個部分,被 priming了就會從那個角度看問題。現在問題來了,在這些跨文化的研究中,我們如何看自己的文化?我們如何解釋文化內的個別差異?例如,我們是集體主義的文化,好,那麼在集體主義的文化中,我們還要用另一個概念來分辨我們文化中人的差異嗎?這樣對嗎?這樣是有效果嗎?在我看來,我們應該有其他東西來看文化間的差異,但這會是最佳的本土研究切入點嗎?這些都是我們做本土研究時,所看到的跨文化研究困境。心理学空间o.J1N)CQ WM

心理学空间i7NwW ~(R*liz

西方的研究,看到內跟外的不一致性,研究它的「內」,然後認為它跟「外」應該會有一個相對應性,但是到後來一直都沒有找到這樣的對應性。他們對此問題的瞭解與解決方法如下:第一,當問題是人們表面的自我呈現(在問卷中答的或在面談中所說的),無法反映其內心世界時,就用一個內隱的方法,亦即人們自己無法察覺的方法來瞭解問題。比如說你跟我說你喜歡 A,但是表現出來的行為卻是不喜歡 A,原因可能是你說你喜歡 A這件事情其實是假的,因此就要用內隱的技術,來探測你內心真正的想法究竟是什麼,這是一種方法。第二種作法是,你內心其實是喜歡 A這個人的,但是因為一些情境因素的影響,以致於沒辦法把內心喜歡 A的這件事情表達出來。因此,我們就要用一些其他方法來解決:一個就是社會認知,就是如果你喜歡 A卻沒有表達出來,可能是因為你對情境有某一種誤解,以致於讓你採取另外一種行動。另外,則要一再地強調一些情境因素,就是把原來的態度,加上情境因素變項,就認為我們做的預測就會一樣。不管怎麼樣,他們現在的解決之道,基本上都根據以上的原則。不過,我認為他們問題的主要根源在於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維方式。例如脾氣暴躁和好脾氣,你要嘛就是脾氣暴躁的人,要嘛就是好脾氣,你如果答在中間的話,就會像過去的結果,像 Markus所說的答在中間的是沒有圖像思考的人,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好,要嘛就是脾氣很好。心理学空间(P[n4e;t8Ez

)i4Jr,Q5p{o_&T0還有,就是過份心理主義,認為人們的內在特質與想法是影響行為的主因。上次我也提過彭凱平舉的最有名的例子:盧剛事件。盧剛是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研究生,在美國槍殺他的博士班指導老師。之後,中國人和美國人在看法上就有很大的差異。這中間的原由是,彭凱平太太的同班同學原本是盧剛的女朋友,後來兩人分了手,盧剛跑到美國唸書,殺了他的指導教授。我們中國人的看法是,假如盧剛當初跟女朋友結婚的話,就不會殺人了;美國人就不是這樣說了,他們說還好她同學沒有嫁給盧剛,不然也被殺了。所以就可以看到他們是心理主義,覺得盧剛殺人是屬於他自己心理的一些問題,所以是過份的心理主義。然後,行為的原動力是社會認知,是以固化在人們腦中的基模所刻出來的思維,很重視信息處理的機械過程。這是從認知心理學過來的,基本上不談目的與價值。

l}&ui'{ ]0心理学空间bM,q.Ut)s,K U

會有這些想法,主要源自兩項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西方的元素主義,就是把每一件事情都物化,每一個物都可以被分解,分解後分類,從分類中進一步去找其中的元素,元素是人類活動的源頭。例如說態度,我們就會把它分成幾份,再分成認知、情感、行為意向等部分;第二個原因就是二元思維,大小、內外、多少,這兩者之間邏輯是不相容的,邏輯上是互相排斥的,有任何的交互作用它們都叫相互作用,尋求相互影響間的規律。所以這就是我們一路走來,看到西方做研究時,所使用的一些概念。

C:iR9a1?,W$|0心理学空间 m(RV0n5_1hI:q$V_

但是當我們問問題時,就得把我們的思維開拓出去,不一定要用這一套來看東西。事物是否可以不視之為物?可否不去分解?可以拉遠來看嗎?大小、多少、特別是包容(類別層次不同,例如個人與國家)關係,是否一定是相互獨立與對立的?可否給予它們不同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可以問的問題,如果我們循著這個問題追答案的話,我們就可以讓研究有更多的空間。心理学空间.t,n&J&M%r@1a,B

h!?"[$Ga0我自己是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看這些東西,後來在 2000年也開了一個研討會,探討中西思維的不同,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等一下,我還會再提到這方面的與思維方式進行比較。從過去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瞭解中國人不是把東西看做是一個物,而是看做一種動態、一種狀態,所以是否可以不去分解它、用整體看?然後,拉遠了來看?或是可以與周遭環境一起看?我們把鏡頭拉上去,看到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大小、多少、個人 /集體的關係是否一定是相互獨立與對立的?我們不是看邏輯的對立,而是看相互的關係。例如:多為少的累積,少為多的縮減;窮是富浪費的結果,富是窮節儉的結果。所以我們就可以把窮跟富看成兩個狀態,看它是否有不同的意義?我們可以視之為一種關係,一種相生相剋的動態關係,從而找出最能產生想要看效果(天人合一)的最佳共存點。也就是說,我們是可以用關係來看,一對一對的看。

H)W0fQYD+vd0心理学空间+JCD|CzF'T

所以,這部分的小結就是,我們做本土心理學的人,對於西方研究那一套,可以先問自己可不可以用另一套方法來看,研究重點是否不同,這樣我們就會有更大的空間做本土研究。我們可以把看到的現象視為一種當前的狀況,不但不把它與其周圍的時、空分開來看,而且認為它是參與時、空的整體運作的,再研究行為背後的心理;或不是去研究物化的態度或人格,而是去研究實踐思維,亦即決定與執行行動的思考過程。以上,我們是用一個比較高的角度來看是否能夠發展新的東西,讓我們能夠脫離現在西方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的一些困境。

I'rP { @0心理学空间-t6qL nh5}

總之,過去十年我一直想發展這樣一套東西,所以剛才跟你們講的、跟現在我自己的研究之間,就是這樣把它結合起來的。我自己做中庸研究,是在 1996年的時候,和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的教授,一起做了一個叫做「儒家思想與現代中國社會」的研究,我跟趙志裕負責心理學的部分。當時,我們在想,儒家社會對華人心理上有什麼樣的影響。過去的研究好像都是認為中國人的性格是比較偏權威性格的,我們覺得這不能夠真正彰顯儒家思想對中國人的影響,所以想先看看中國人的理想人格,再來看中國人的人格。我們在找的時候,發現一些形容君子的人格,寬而厲,就是要寬容,但是又要讓人覺得害怕才行;柔而立,愿而慕,禮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寒,彊而義,幾乎每一對詞,都說明前外一邊。論語也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就是你很進取,但是如果進取到無所不為的時候,就不是君子的行為了。「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貞而不諒」,就是說威是好的,但是不要像老虎一樣猛。因此,好像是要以中為美,致中道為美,這就讓我們想到如果要瞭解中國人的行為的話,可能就要進入這個「中庸」的議題來瞭解,所以就進一步看關於中庸的書。

&QN!O+b,n0心理学空间 SJ1K*F rp!S x

我們先看一個簡單的介紹,這是馮友蘭教授在 1940年寫的一篇文章,叫做《論中庸》,在裡面講說中庸有六不,因為過去對中庸有很多的誤解,認為中庸是折衷主義、平均主義、不徹底主義、庸碌主義、隨大流庸俗主義、妥協主義、投降主義。你注意看我們現在很多在做文化研究的人還是用這裡的字,比方說妥協、辯證思維等,可見很多人對於中庸是有誤解的。馮友蘭當時就說,中庸如炒菜,第一個要抓火候,然後要恰到好處,要依家人的口味、依菜的種類、要經過實驗、慢慢去掌握,到全家人都認為可口好吃,每一家可口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後來加了一句:家庭煮婦是「中庸」專家!這是中庸一個非常形象化的講法。

Wy+ot*H4C0

:Mdx-lC7D L^mTKl0接著我們看一些書裡的說法,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就是說會審時度勢來做中庸,小人不是這樣做的,小人反中庸也,無所忌憚也。最後就是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隠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是經過慎思、找出規律,然後才執兩端。另外在中庸語錄裡還有一個「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詞窮理屈);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就是說做什麼事之前要想清楚,事前要把問題想清楚。另外,關於情緒方面的控制,則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然後,我們看到孔子感嘆地說:「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心理学空间5A haBE].KZ

心理学空间Mi+gh[y

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就是說恰到好處這一點,其實是蠻難的。最後關於誠,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我們注意看「誠」字,從心理學來看,我們能夠無私地做一些事情,就是「誠」,以上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中庸書裡的說法,提到情與理的相生相剋,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最好的調節方式不是去壓抑情感,恢復理智,而是去節制情感,讓它發揮其對理智的擴大與促進(相生)作用。

@rr/W D7])a0心理学空间0k a{ty'i

最後還有一個自我的淡化,這個部分請看我給大家發的講綱,這要感謝余安邦給我的書,就是于連(法國人)所寫的〈哲學與智慧的分野〉,說誠是無我,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于連在書裡寫說東方人的思維和西方人不一樣,東方人可以說是用中國人為代表,所謂「毋意」就是說,我們會要求自己在心裡沒有什麼東西在我們心中,所以沒有意見在我們心中;我們要「毋我」,自己沒有意見才能接受別人的,所以我們中國人在對於人的設計裡邊是希望人是開放的,能夠接受很多其他的人意見,因為有了「我」之後,就不可能沒有偏見。另外有一個「非個體化的我」,我在二十幾年前看到錢穆的書,對我的啟發相當大,他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如何完成一個我〉,在這裡面他也強調,中國人的我是一個平凡的、平庸的「我」,也就是把整個我淡化掉。心理学空间(tSC])XDP

&E K^H/e0g%? hGw0我剛剛一系列講下來,這是中庸給我自己哪些啟示,等一下我會把這些零星的啟示整合起來。西方人跟華人思維方式的比較,過去這一類的研究很多,很多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都在做。基本上,我認為他們是把它看成是對立的,西方人是物化的、分析的、元素的、直線的、邏輯的思維;但是我們是態勢的、整體的、全息的、陰陽的、融合的思維,這是我做的整理。關於中國人的認知特徵,黃俊傑教授曾經在他的書裡面強調三點,一個是陰陽動態關係、第二是個體與整體的包含與融合關係,我們能夠把大我和小我包容起來,並且看到中間的關係。中間的關係也是陰陽的關係,也就是說整體發展得太過份時,個體就沒有了;個體發展得太過份時,整體就沒有了;這個關係對中國人來講是很重要的關係,所以我們和西方人看法不同,最後,他說手段與目的不分,例如:仁與忠,即為心理学空间c'P4k s0a{%? y

~y^!U+nt0然後就是于連了,他將《論語》一書整個看過,認為西方人是走哲學的路線,中國人是走智慧的路線。然後,他把哲學與智慧分開來,大家可以看這兩類的內容。他說西方人是固執於「意」,可是,他覺得在智慧的概念裡,是沒有固定的立場,也沒有固定的自我,所以說聖人無意,可以接受別人,所有的概念都保留在同一個層次上;哲學是有歷史的,智慧是沒有歷史的,不受時空的影響,他說沒有人有辦法寫一部智慧的歷史。接著,他說哲學的解釋是不斷在進步的,智慧則是話語在變化,我們會用同樣的話語來講,一再重複,需要品味。像中庸,我在過去兩三年起碼講了二十次,就是要常常講,人家才能知道中庸是什麼,你提出來的智慧是什麼。當你提出來時,可能會有人覺得於我心有戚戚焉。智慧是一個整體的,而且是內在資源,我建議大家都看一下這本書。他說因為這種智慧太普通了,以致於人們都看不見,必須有別人指出來,我們才會看到,常常要用「悟」字。他就說哲學所追求的是真理,智慧所追求的是要跟當時的形式要能完全適應才行,所以哲學強調的是自由,智慧強調的是自然,就是這樣的一個差異,這個差異對我過去幾個月裡的思考有很大的啟發。

"V*Fkn[5p9J av0心理学空间,x~q%x F/JI6vW oRnI

另外,在文化與認知的領域裡面,Nisbett也做過這類研究,他們用跨文化研究的方式做出來,說中國人是有集體思維 Collective thinking、辯證思維 Dialectic thinking、關係思維 Relational thinking、後果思維 Consequence oriented、及整體思維 Holistic thinking等等的思維,這些我們都有非常多的文獻。但是唯一不同於這些文化與認知學者的想法是,我認為西方邏輯辯證思維與中庸思維是有差異的,這個我用一張表給大家看,共同點是把世界看成對立的兩面,但是對立的來源是不一樣的:西方的邏輯辯證思維是一種邏輯推理的過程,中國人中庸思維是用自然觀察的方式。在用途方面,辯證思維是西方人用以做為追求真理的工具,是一種知識論;中庸思維則是用來讓生活過得更為美好的(一種實踐論),而不是一種辯論工具。追求的目標也不一樣,他們追求的是真理,我們追求的是(天地人)和諧。方法與依據方面,他們是用邏輯與理性,我們是用直觀(素樸)自種關係(相生相剋、相輔相成),是一種內在動力。在解決對立途徑方面,他們是用否定、鬥爭、衝突;我們用的是協調、適變。在統一狀態方面,西方哲學是到同一(非對即錯),我們是致中和。關注重點方面,他們是是非 /對錯,我們是交互關係。在派別方面,辯證思維相當繁多;中庸的話,我們在儒、釋、道都有提到。心理学空间5[I0Z{aj4ccQ

Hwvk9Q4] Dg6r0我們看到,在很多不同的領域裡,都有提到中西思維方式的不同。我在這幾年,就把一些資料整合起來,認為中庸是一個實踐思維體系,就是說在具體情境之中,選擇行動前後的思維過程,包括擇前審思、行動抉擇、執行技巧及後果反思及更正等過程,要做到恰到好處。中庸實踐思維體系是蘊涵在一套中庸世界觀、價值觀及在人生追求之中。這個過程跟中國人的道德修養有關,就是慢慢把自我淡化掉,待人以誠,對別人和對自己一樣;然後,處在反思的過程中,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自己認為,這一套思維過程,事實上是根植於一個系統下的,就是更高的中庸價值觀、世界觀下面。當我們處於一個具體的情境時,則採取不同的步驟。因此,華人與西方的講法是相當不一樣的。總之,中庸所講的個人人生的最大追求是中和;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天人合一;人與人的關係是人我合一、內外和諧。對外與人相處和諧,和為貴;然後在內心,是問心無愧,對得起他人、對得起自己。然後,待人以誠、以禮、以恕(仁)。心理学空间8` Gazs/u7C N6~

心理学空间Lt c v5n3B^jf

在這樣情況下,早期我和趙志裕在 1997年的研究,用一年多的時間思考之後,提出一個相當簡單的中庸實踐思維的價值觀與量表,之後又陸陸續續做中庸概念的構念化,包括趙志裕和他的兩個學生,他們也認為中庸的行為基本上包括認清複雜的互動關係,顧全大局。所謂的互動就是役人與役於人,就是說假如你請了一個菲傭,請她幫你做事,但是後來你發現她什麼也做不好,你反而要花很多時間來督導她,這遠遠超過你自己做那些事情的時間,所以一方面你希望她幫你做事,可是一方面也不能為了管理她,而變成她的奴隸了。所以怎麼做才能恰到好處,達到原來的目的,這就要認清複雜的互動關係,這是我對這個詞的解釋。所謂顧全大局,就是要以大局為重,執中、辭讓,要避免偏激。我自己在 2001年寫一篇文章來討論,另外吳佳煇、林以正則把中庸的範圍縮小,縮小成和諧性、多面性及整合性。最後王飛雪、李華香從中庸的行為看其特點,分成圓滑性、克己性、自主性。因此,大家對於中庸應該包含哪些特定概念開始有一些看法,我想這部分需要有更多的人來研究,並整合出來。我自己是在這部分做的思維,且發表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之王登峰、侯玉波主編的《人格與社會心理學論叢》中,英文則發表在楊先生、黃光國及 Uichol Kim編的書《 Indigenou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Understanding people in context》裡面的〈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the self: Towards a person-making perspective of the self〉當中。

A^i"f2Eb.~Bz%a*{0

dwJs NJ9E0關於這個架構,去年我又重新再整理,並把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文化的層次,是藏在中國人心中之文化層次的東西。文化層次落到個人層次的時候,我又把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是關於感知方式,最重要的就是陰陽轉換的感知方式。我想對中國人來說,重要的陰陽感知方式有二,一個是大我/小我,另一個是自己/他人的自我感知。行為是動機引起的,我覺得動機的部分很重要,包括自我/人際和諧、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他人。第二是關於價值觀的部分,基本上待人以誠、誠心誠意、嚴己寬人、處事以和、全局思考、後果思考。第三,在行為之上的規範,主要是包括以和為貴、顧全大局。我回來台灣一個多月了,在報紙上,天天看到四大天王、馬英九也好,天天都說是為大局著想,所以不走極端好像是中國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詞,這是在個人層次上的。另外,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對於個別事情的處理,因為我們講中庸是實踐的思維,所以,第一部份我講的是擇前審思,中間是方案抉擇,再來是行動,然後會有後果。後果就有很多啊,例如,心理健康。如果後果不好的話,會經過反省,回頭再做,一直到他覺得好,這時候心理就更為健康了。

8a!@2r Z3n6X/`0心理学空间q[)]t,lM

在 2006年開會的時候,我就提出這個大的架構,我們的研究就是在這個架構下面做。我和一個博士生主要是聚集於陰陽轉換的部分,一個人如果沒有陰陽轉換的話,我們很難說一個人會以中為貴。我們中國人常常說不要滿──我們想會走極端。這是一種先決條件,你如果沒有這種思維的話,很難說會以中作為行為的動機,中指的是自我與人際的和諧,也就是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他人。這部分是處世的原則,所以我們把它編成一份中庸價值量表,等一下我也會講一下,主要包含人生目標、生活目標、待人處世。這裡分成兩部分,一部份是價值觀,另一個是中庸經驗,牽涉到對自己的評價,所以下一步我們打算建立這個部分的量表,就是說有沒有身體力行,得到的結果也不一定是完全正面的,而可能是負面的,希望這部分將來多做一點。

$e'lDn!s Z0

Uz(LNs0上面部分我們研究的是中庸的思維,下面部分我們說是中庸的行為。也就是說在具體事件裡如何選擇,怎麼做才叫做中庸,這些部分做好了,才能把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做一個對應,看是不是感知能轉換的人,比較會接受以中為美的價值觀;然後,在中庸的行為方面,也表現出我們認為他應有中庸行為。這裡包括很多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其中一個部分是,擇前審思裡面的行動後果推衍。就是說,選擇 A得到什麼後果,選擇 B會有什麼後果,然後來看它會有什麼演變;接著就是多方思考,還有審時、度勢、變通。這是比較大的部分,每個部分我們有做比較具體、比較小的研究。接著是方案之中,可以區分什麼是和而不同、恰如其分、合情合理、虛實並進,這是從黃囇莉老師的研究裡得到的啟示,可能將來在我們拿捏的過程中蠻重要的,也許有些中庸的抉擇是採取虛的,他覺得沒有必要進入實的也有可能,所以會有這種虛實並濟的情況。最後執行的方式,包括迂迴路線、委婉以對、他人引發、以退為進。當我們討厭一個人時,像婚姻關係裡面也是一樣,就會自己表現地很惡劣,然後讓對方說我們散了吧,這也是我們很常做的一個方法。行動之後的部分,我們還沒真正進行研究。以上就是我用圖來針對我們的研究進行一個概括性的介紹。心理学空间RqbN v

心理学空间5@Y\6S%JI

我們再花一點時間來作說明:關於中庸思維,自從我們做這一個表之後,很多人就舉手問說,你這個中庸實踐思維是你自己瞎攪出來的吧,跟中庸思想裡的中庸有什麼關係?所以我一定要花一點時間來說明。其實,我們是在做心理學研

BKc;Mo0心理学空间C yk"l UX%a.D X

是我做中庸的構念化以後,大家陸陸續續都做中庸的構念化,只要你心裡想的跟做的是一樣的東西就行了,重要的是你做的能不能支持這樣的構念,如果不能的話,你自然就會被拋棄,人家不會用你的。所以,我覺得這不是特別重要的一回事,我們盡量把中庸的概念挑出來,把和心理學有關的構念挑出來就可以了。因此,和哲學家爭論什麼是中庸是沒有必要的。心理学空间!L3Qj"]Y+~j

hP_ MUN n0我們現在就來看中庸心理學的概念,心理學家並非歷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也並非是心理學史專家,我們的研究構念可以隨研究數據而做修改,不斷地深入。所以小結就是,中庸實踐思維方式是根植於一套不同於西方哲學思維與世界觀的思維體系當中,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包括了一套對生活目標(動機)、如何看世事(認知)、及如何處理世事(行動)的大原則與方向,目的不在於追求「真理」,而是要如何「安身立命」。像中國人到我這個年紀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安身立命就很重要了,安定下來就可以死而後已矣。所以,這樣做可能比較接近我們中國人的情況。心理学空间,h6Qc$^r,gz[

q!?:i~XZ Q!M!wI0至於現狀的部分,我可能沒辦法細講,我們在個人層次已經做了很多研究了,其中,陰陽感知方式,我們做得比較多,而且發展比較多的量表,所以如果想要看看我們的陰陽轉換認知方式和你們自己的研究有沒有掛勾的話,很歡迎使用我們的量表。早年,我們就做了陰陽自我測量,這是陰陽自我量表,就是給很多形容詞,包括三十對形容詞,例如內向-外向,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的過程不簡單。我們把三十對形容詞打散,給受試者填寫覺得自己的性格是否和形容詞接近,然後我們看受試者會不會同時勾選正向詞與負向詞。當時我們做這樣的量表,把人分成幾組,但有人批評說打散來做,那個人會忘了剛剛勾外向、現在又勾內向,所以最好把兩個詞放在一起,結果可能比較準確,後來我們在陰陽轉換量表、與陰陽轉換成語量表中── 成語裡有許多陰陽轉換的情形,什麼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等等,我們把這些成語編成量表。然後另外呈現一對詞,讓他們看中間的關係是什麼,例如說這個窮、富,例如窮會變富、富會變窮,然後讓他看心理学空间4L eV7PE@*Dh?

心理学空间*q:q9W0[5og C3Y

另外是許功餘的論文,他是做人格特質與行為之間的內隱關係,也就是讓受試者判斷具有某一特質的人,會表現什麼行為,而可看到一個人正的特質可以預測負的行為;或是看到負的特質也可以預測正的行為。在他的研究裡面,他發現中國人有一項偏見,就是說當受試者發現對象具有正向特質時,也能預測正向行為;但是反過來的負向特質預測負向行為,就比較少見,或行為會有正有負。如果說填了負的詞,還寫他有正的行為,我們可能說這個人有陰陽思維。另外有一個是目前為止我們做得比較失敗的部分,就是全局/局部思維研究,還在努力之中,看要如何把陰陽轉換的概念放在全局/局部的部分來看,我們覺得應該有這個潛力。所以,將來希望能夠用不同的題材來測量這個概念,例如,前幾天孫蒨如老師建議,一個人從馬上跌下來,讓他去完成句子,看他會不會扭轉這個局面,可能可以看到這個人的陰陽轉換。心理学空间C-A5q A7{,C'`GMKw

心理学空间/{1G Sb_ |ex a]:r;x

然後,我們剛剛說過的,窮-富、盈-缺、災難-福份;管理行為:役人-役於人;領導行為:放任不理-全管,在這中間要怎樣做到恰到好處是很重要的,所以說領導者一定是要中庸的。很多重要的領導人,像王永慶,有一次有人訪問他,他就說中庸之道是很關鍵的,特別是在解決困難問題時,這方面的資料有很多。夫妻相處之道也是,感情太好、太親密的話,整天黏在一起,讓人透不過氣來;但是如果要個人空間,要兩個人八竿子完全打不著,那麼這個婚姻關係不知道是什麼了,所以要取得平衡。另外管教子女也是,我們都想小孩子聽話,但是如果太乖了,看到外人就哭,也很討厭;但如果太靈活又不聽你的了,所以很多時候教導也是要彈性靈活。所以要找一個中點,不同的情況找的中點會不同,所以要依情境來決定最佳點在哪裡。心理学空间 F TBL Btk

].{0mdW%k}@0]0我再報告一下我們面對的問題,中庸實踐思維如何在具體事件中發揮作用?在具體事件中要怎樣呈現自己,才算是中庸的行動?一定要找到一個可以觀察的東西、或是一套道理,而這個道理,正是理論的架構,架構告訴你文化怎麼影響,所以既然前面有陰陽思維,那麼究竟這個人在日常事件當中如何做,你才覺得比

R_0\d(PCtZ0

t S!R$\bX0打或不打,結婚或是不結婚。所以研究具體事件時,最重要的不是他選擇的方案,而是他選擇前的行為,就是他選擇前的思考,裡面有沒有包括這些特點。另外這是林(以正)老師在做的,就是在選擇之後,你內心有沒有幸福、快樂、安心。這個問題不是只有我們做中庸才有的,就是說,除非我們知道他真正的意圖,不然其他的部分都要靠推論,這個推論不是靠前面的來推,就是靠後面來推。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必須對中庸的思維與行為之間有一個架構,才知道要看什麼。這我們目前有兩個想法,一個是直接影響:有中庸思維的人,會有換位思考,考慮大我小我的關係,在擇前會有這些思維。第二個想法,就是當自我不一致的時候,有中庸思維的人對這個問題會有一個處理辦法,使他的焦慮沒有那麼高;有些沒有中庸思維的人,沒有這個緩衝,焦慮就會比較高。所以如果你這樣想,你的研究就會集中在中庸當中介變項,看能不能產生緩衝效果,另外一個就是上面說的看直接效果。

oSUH#r8]'DNiXSp0

&qS FC,Q3q0我列出來的大部分都是最近兩年的研究,有些已經有結果出來,尤其這個大 /小我的研究,是中國人相當兩難的,到底從大局著想,還是怎麼樣;然後這個爭面子、護面子,爭面子爭得太厲害,大家就不給他面子,所以這個爭面子和護面子之間真的是陰陽轉換的過程;還有合理合情思考,在我過去寫的人際關係的文章裡面,強調情是建立在理字上的,中國人的問題就是這樣,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最後,這個社會讚許行為,我們一直把它當成是一個在誠實作答與保持面子間的平衡,到底哪一個是比較重要的選擇,所以我們希望將來能把以上這些研究的結果聚集起來,看看能不能看到一些共同點。至於心理健康,應是中庸思維的一個結果;以和為貴,這個部分除了王為蒨、林以正所做的研究之外,另外王叢桂老師做的情緒智商的問題也有關聯。那天,我看到了他的文章跳起來,因為他的研究和我的研究幾乎是一個手的手套套起來的,因為他從本土的角度,談論中國人的情緒智能的時候,和我們中庸的研究是掛勾掛得非常好的。另外,忍在情緒調節的作用,還有吳佳煇的生活滿意度與中庸思維的關係,都是從後果來看心理学空间SE1v }G

心理学空间wC"d3` G

將來可以做的相關研究很多,我們也想辦法和西方的研究進行掛勾,看他們研究和我們之間的相似性。目前香港大學的鄭思雅用應急靈活性(coping flexibility)構念來做,我目前也準備跟他合作。他是從不同事件的 coping,來看其變化性。後來我們看到在很多自我研究裡,西方研究也有 self-flexibility、 self-differentiation、self-certainty等等,也許從中可以得到一些靈感。我有一個學生,他是彰化師大的碩士生許忠仁,在美國已經拿到博士學位,他是用多元統計來模擬陰陽與五行體系,用來研究人格理論,他的論文也在我手裡,要好好研究一下。黃囇莉的人際衝突研究──提出虛實的概念,我們也希望把它引進來。另外是內隠技術的應用,我很多北大的學生,現在用內隠的技術來做,在中庸裡面也可以用。另外有一個老師做腦神經的,將來可能可以從腦前葉的反應來看中庸思維,因為中庸思維和腦前葉的功能有關。而有些人因為慣性所以選擇中間,我們也希望可以看到慣性在腦的活動部位,能夠有反應,可以看到這個人是因為慣性選擇,還是因為腦前葉思考所做的決定。心理学空间])qSv5wfP

B0_U i;w_RT L7PG0還有很多的觀察也可以看到,目前我打算回去以後到北京的台灣研究所,把台灣的報紙找出來,並找和中庸有掛勾的事件。你看美國伊拉克戰爭,本來是為正義而戰的,但是太超過以後,就會變成不正義;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可以看到中庸的情形,九華山上僧俗相處之道,很有趣,也和中庸相關。心理学空间T4b3eL~:n(H#Z4ML

心理学空间)dc&[| ^Xo Ko

中庸心理學理論的意義,我在一開始已經講了,我只是很簡單的說,對心理學一些基本構念的重新思考,我們不用把西方的東西通通丟掉,至少它可以告訴我們西方人怎麼看人格、怎麼看態度,但不是只有一種看法而已。下面我就講人格,其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格的跨情境不一致性。但是,如果把人格視為是人們處理自己與環境協調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是依處境及處境中所涉及的他人,而做的自我呈現,那麼人格就應該具有跨情境的不穩定性。自我也是一樣,自我即是自已在某一具體情境中所選擇的「自我呈現」,本身是一個逐漸趨向「無我」的過程。如果比較大膽來看,自我不僅是一個物,我們把它看成是協調自己和文化們視態度/行為的分野為一個假的議題、或是態度與行為並不需要一致。因為我們常常說什麼是態度,態度就是行為前的心理準備,這樣的議題是假的議題,只有強調心理主義者,才會強調這種看法。行為是做人處事之實踐思維下產生的最佳選擇,其過程只是顧及到自身的態度,不需要完全用行為反應自己的態度。情感與情緒的調節研究也是,不能與「理」分開來看,而是看情理的中道,並去理解「節」(忍)的正向意義,這是人們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之中,用這些概念來幫助自己,以適應外界的環境。

l{!xW$rV0心理学空间5t$u(Oy C&}

最後,談研究的潛力。我認為任何有雙面模式的架構均可應用,看在日常生活情境之中,對立兩者如何來互動,包括楊國樞的現代性/傳統性研究。過去我們都知道傳統性和現代性是並存於我們心中的,這兩個究竟是如何融合起來;楊國樞、陸洛的折衷自我研究;葉光輝的孝道研究,順從/自主雙向發展模式,也是另外一個例子,有了這兩個發展,我們可以觀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怎麼去應用它的問題;香港有發展心理學家探討學童成功與失敗後處理心態;經濟學方面,我就很想建議我們系主任(鄭伯壎),把恩威並濟的概念,用中庸的架構來做,很可能可以把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還有一個概念,就是團隊分享的問題,在西方文獻裡面說,如果團隊分享的訊息越多,成員之間的效率、績效都比較好。北京中科院有一群人做這類研究,後來我就跟他們提,他們說不是大家都分享同樣的訊息,而是「和」比較重要,所以如果能夠把「和而不同」的概念心理學化,然後用在管理學上,我覺得應該是很好。另外就是決策行為裡,有關中國人過份自信的研究:為什麼中國人那麼愛賭博?明知中獎機率很小,也要花錢去買彩券?愛賭博的行為很多人都無法解釋,就來找我有沒有中庸的東西可以用,我想中庸轉換思維很可以用在這方面。當你覺得倒楣很久的話,總有一天會翻上去,所以總會看到前面的希望;還有像消費心理裡的商品決策行為也是。最後,在心理治療方面,我們也希望將來有一個中庸認知療法,方法是先協助當事人擴大視野,看到全局;其次,協助尋找其行動所可能帶來的陰陽態勢;接著,協助尋求心理学空间/M w ws1k(x.w Ui)]i

心理学空间J.OP-u%G

後果。許多人不能接受決定的後果,要知道人在作決定時 , 就要接受決定帶來的後果。大致上,我就講到這裡。其實,我們也是這幾年才開始進行實徵研究,所以如果你們覺得我今天講的可以放在你們的研究裡面,歡迎你們跟我、林(以正)老師、黃(金蘭)老師聯絡,我們很樂意把研究工具分享給大家,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討論。我們有一個相當簡陋的網,網站的英文拼音就是本土心理的發音, www.bentuxinli.com,請大家有空上網看看。

s fKY[J c0心理学空间3?q"{,UI}h

問題(高尚仁):曾志朗在 Nature發表文章,說人在看東西,最早的反應是在腦的右邊,進一步分析詞時,就會跑到左邊去了。這表示說我們看東西是由整體走向細部;另外,大陸陳霖在 1982和 2003年的文章,也認為人最初看文章的時候,一個字母、或是一個符號,最初的組合也是整體的,但是後來也是慢慢的走向細部,所以這是有純科學的依據。我想中庸的心理學,基本上是看現象,問題是:為什麼西方的思維和中國人的思維有這麼大的不同?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說像是成語啦、諺語啦,它是屬於比較籠統、感性的層面,但是遲早會走向比較細部的方向,那麼這個中庸心理學從過去的研究做到現在,如何把我們帶向將來?回答:我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你的問題,因為你提到的研究部分,文化的介入是比較少的。我昨天遇到曾志朗,他說他們現在已經結合基因在做,這我們要等他們做得差不多了,再來說。不過我現在要講的是,我不用太基本的想法,因為這樣等於陷入外國人那一套思維,我講道德發展,是比較高層次的。道德發展研究發現,中國人的道德發展會由一個基於整體的基本看法,到達一個比較個人為主的道德判斷的階段;再長大一點,又回到整體的,因為這是文化的影響開始作用,中國小孩子在發展高階段之後又會回去。我常常覺得,中國人的整體思維,就是媽媽說的要以大局為重,就是說要壓抑內心想法,所以如果在非常基礎的層次,當然

a)L+i"F)ol{+l7qW0

6w EN2qX1di5b0應該是研究中國人社會行為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這其中多方思維和大局思維還是不一樣,以大局為重而言,並不是要想很多,而是把自己放在較大的格局裡看問題,這個思維應該比多方思維還要重要,這個我們將來還要做研究。所以我的回答就是說,他們研究與我們研究之間的掛勾,老實說我沒有想,但是到高層次之後,我想文化的影響應該會比較大。所以,我就不知道和未來研究的關係怎麼樣,可能在西方化之後,人們在做大局思維時,剛剛我們有提到中庸思維的情況,可能是直接影響,或是緩衝影響;但是也有可能是在遇到困難、重要的時候才使用。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看到的未來是很好的,因為你現在看到的是美國的,像是越戰是為正義而戰,但是都發現打戰之後,不但沒有把敵人消滅,而且敵人越來越多,所以現在人們慢慢覺得做事不要極端,而是要走中庸之道!總之,我自己是覺得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未來應該是充滿陽光的。心理学空间P-lh ] FX

3qE/JzW(t0討論(楊國樞)剛剛發言的是高尚仁教授,做過香港大學、中央大學的教授,我想進一步澄清高教授說的,您的意思是說,好像我們的思維有一種是整體的,另一種是細節的,像是曾志朗教授他們看到這樣的情況,細節的部分可能就是西方分析性的思維,因為我覺得你的問題蠻有意思的。我想瞭解的是不是東方人、西方人這兩種都有,然後要看內涵是否不同?討論(高尚仁)事實上,整體到細節是一個過程。例如中國人瞭解到,本土性的行為概念化之後,我們這些累積的智慧或成果,往下一步可能會缺乏預測力。也就是說,曾志朗的發現是指整體到細節的一個過程,例如,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早期的發展一定是整體、再來是細節,這就是我想要瞭解的,為什麼兩種會不一樣,如果從過程來看的話,在認知裡邊我們文字本身能發揮多少功能,我舉個例子,五年前英文字彙是 75萬,去年耶魯大學教授做的統計是 100萬。我們也做過分析,漢字本身萬個詞可以用的時候,當然可以有更大的發揮餘地,所以從語言條件來看,可以知道為什麼能夠發展成從整體到細節。討論(楊國樞)你的意思是說,人類包括任何人,都有這兩種情形,然後自然地出現兩種運用的順序。楊中芳教授強調中華文化是這樣,西方文化是強調邏輯性、線性的,現在問題是說,非西方文化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所以原來中國人的中庸思維、或是辯證思維,現在我們念的書,中學小學都會有訓練,或是出國唸書,然後現代化的影響,所以我們好像獲得另一種,所以每個人都變成雙文化的,所以你認為是哪一個,是前者或是後者?討論(高尚仁)我是覺得心理學本身就是跨國的,每個人本來就是有現代化和傳統化,調查都顯示每個人都不斷在西化,不是說強迫喔,而是大家都願意接受,也不認為東西方要分得這麼清楚,是自然而然的過程。所以,我並不排斥很多現代化的現象,它是自然發生的。可是當預測力低或缺乏預測力時,要如何幫助我們來進行預測?

Jx5T$IcAi0心理学空间u)MRkof0P

討論(黃光國)我想高教授問的問題是很關鍵性的,事實上是楊教授報告時于連的圖提供一個很好的回答。我看這個于連說哲學和智慧的分野,但是他這裡說的哲學是西方哲學,而不是中國哲學。西方認為中國人是沒有哲學的,當我們仔細看西方哲學的概念,是把很多東西都看成物體、要推理,這是 16世紀之後笛卡兒主客對立的概念,才產生的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以前也不是這樣的。這一套哲學方式,告訴我們要認識、有邏輯、找真理、重分析,對西方人來講也是完全新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剛才說中國人怎樣、西方人怎樣是很不精確的說法。我的意思是說,其實西方的知識份子,在做學術研究是用這種方式,但是教育程度低的就不是這樣的,所以這樣就可以回答高教授的問題了。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其實是講智慧這西方的這一套,用智慧絕對不行,所以應該看範疇而定。比方說生物學、物理學想獲得西方傳進的知識時,都是西方思維方式;可是我們在家裡和老婆、小孩相處的時候,又回到另一套了。所以用東、西方來區分是不精確的,西方是長期經過現代化的薰陶之後,他們的教育有一段時間認為邏輯思維才是對的,所以經過這樣的薰陶之後,很多人就學會了。不過,這也是在追求科學時才用這一套,日常生活也不是用這一套。所以我們的現代化,也是在某些範疇裡用這種思維方式,但是生活中還是重視智慧的。恐怕我們要把兩種思維方式的源起、使用方式,哪一種範疇使用哪一種思維方式定下來才是關鍵,是不是現代化全部變西方化?也不是,是有範疇的。回答:黃老師講了好幾個重要的點,其實剛才要報告之前,我一直在與自己講,我講的東西有很多東西是矛盾的,我們用科學方法做研究的時候,其實無形中限制了我們的空間,只能說我的才能非常有限,所以沒有完全做到。是不是說,在理解中國人要瞭解什麼東西,如果是真理就要用西方這一套,他們在生活中還是用智慧這一套?我想說關於現代化的問題,關於本土化與現代化的關係,其實我也提到了,也許不是外來東西沒有進來,而是我們融合時也是用中庸的方式,就是說是高層次的融合方式,所以說這和西方東西有沒有進來是兩回事,就是說,進來以後可能有人完全吸收它、有人不完全吸收它,我們吸收以後要怎麼用在生活之中──就是我強調的,在具體行動時,有人可能用粗淺的中庸,就是兩者取其中。但是如果理想社會的中庸是我講的這一套,修養也是這一套,我想是用這樣的方式去綜合西方的東西,所以西方東西經過我們消化,難免使用中庸,這是我的假設,不一定是這樣。討論(黃光國)以前有一位和尚,他在做臨終治療時提出一個身心靈模型,認為出生的時候,身最重要,心靈、心態都沒有發展;等到我們慢慢長大到學校以後,心態開始發展;

Cj7Enh.^0

*G"G^*U%U3N0到青年三個開始都發展。等到退休,靈變得很大,身、心都萎縮了,所以剛才高教授說的西方這一套解釋、證明,是年輕的時候最有用的,等到老了以後、退休了以後,就不會用這一套了。他們說知識就是力量,所以這是他們的哲學特點,所以我說如果瞭解哪些場域是適用的,剛才所講的問題,如何預測適用範疇,就會簡單多。回答:黃老師剛才的說法是把中庸思維發揮得最好的,就是說在不同情境、不同時間點,要使用不同的做法,以身心靈的和諧作為一個標準,就是做某個行動,會覺得很舒服,可能年輕時 100個行動有 20個是這樣,年紀大可能有 90個這樣的行動。

k%ym7@QP0心理学空间V{z\w8z*E

問題四:我很欣賞這個模型,覺得很貼。我想說,心理健康的部分似乎不是我們重視的,安身立命比較像是,所以我覺得是不是心理健康的部分,有必要被重新來界定?例如說安心啦、身心和諧等等。回答四:你說的很對,所以我說心理健康是比較一般性的,現在以正老師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他在做許多的量表。因為西方這麼多量表。目前有安的概念、焦慮、幸福感都放在裡面,有些初步結果,但是受試者太少,而且我的概念分得不夠細,目前我們還正在做。幸福感方面我們做很多,像是恬淡的幸福感、隨遇而安的概念、情緒的平衡等,還有好多。基本上,很歡迎年輕的朋友一起來加入,以這些研究作為碩士論文、或是博士論文都是很適當的;也很歡迎大家給我建議,有很多人建議我如何把陰陽轉換的量表做得更好。在台灣是林老師、在大陸是我中山大學的同事和幾個博士生跟我在做,然後,在中科院做決策行為、管理的一堆人對這個有興趣;北大學生也是,我每兩星期為他們上一次課。大家一起做比較不寂寞,做的人越多,比較會看到它的價值在哪裡!(本文由顏綵思謄稿,鄭伯壎潤稿)

0g(xiA/K$T]0心理学空间 z2m k%z-g1GWVS P+L'o@

心理学空间%P[B{/d`]9j

心理学空间adlz tGP(u

KBe7i0C@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本土心理学 杨中芳 中庸
«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庸实践思维初探 杨中芳
《杨中芳》
中国心理学为什么要本土化»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