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技术词汇表术语表
作者: Ginger / 19602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0月14日
来源: 格式塔疗法 标签: 格式塔 皮尔斯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5v6Ko4cu8a^U0心理学空间,U X%b8i\7^;y/Yz\

Lk\k#r [U0格式塔技术词汇表

)LMW|X0心理学空间2~P)`MK

表演(acting out)

:e~8RyPeR |8O q0

3G6F+uI4kV!i,g0见"演示"。

$}]7i'Q4^{0心理学空间!b'g ZfWVE j

攻击(aggression)

J?']9s9T0心理学空间8Eb3L9wvy

(源自拉丁语ad-gredere: 超越他人;反义词re-gredere: 撤退或倒;近义词(pro-gredere: 前进)皮尔斯以及当代动物习性学家认为攻击是一种生命驱动力,这不同于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死亡本能"的观点;必要的攻击是对外界环境的积极同化,以避免被动内射:就好比要吸收一个苹果的营养,首先要做的就是咬和咀嚼(破坏的行为)。吸纳思想也是同理。

D@"[*B*XV&Y(m @\ P0心理学空间Z4\V&T-u1K

放大(amplification)心理学空间8_NFpWF

v6~Y)Z7c0经典的格式塔技术,主要是鼓励来访者去放大他们无意识的姿态、感觉或者自发的情感,将之外显化,促使来访者提高觉察力。心理学空间7{-QHeZ2\

心理学空间9a%Yh.O w;K3?3T)bZ

自我决断(assertiveness)

,w |d;y)|"qz8h0Ku`0心理学空间8bpOy { T

现实地肯定自己,既不胆怯也不吹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利益,同时不侵犯他人的利益。

;F*]5H*FT0心理学空间G%JSK/eA_b6~

回避机制(avoidance mechanism)心理学空间B4U*NrcV

|}*G2T8X0V5px*A0即"防御",或者"自我功能的丧失"、"阻抗"的同义词。

M/_X^X:bd0

3}:B)R J+s e;h0觉察力(awareness)心理学空间y3@rc2['q"q

心理学空间 Em6u ^uK[

对"当下"的整体觉察,个体对躯体感觉和情感、内外在环境(从自身和他人出发观察自己)和思维过程的关注。

6]J'rtR#e0心理学空间 v$t'Rv2Cm3[`4G)h

觉察连续谱(awareness continuum)心理学空间 a u1fx4a4B o

Z |Nycwn0一种意识流,对背景(格式塔)中的躯体感觉、情绪、思维的连续变化保持觉察——个体将从背景中挑选"主题"进行关注。心理健康的个体拥有流畅灵活的意识流。

'qf@f1BBS$O$fJ0

6\5cp!E1u:n0胡言乱语(bullshit)

|H'X1E#H5e \l6Pr0

yq(Y:i"Q d%M_b%QQ0皮尔斯经常直言不讳地以此抨击"知性化"。皮尔斯对精神分析的推理十分反感,认为各种防御性的文字游戏、合理化的解释或者冗长的语言表达都是徒劳的做法。

TrUS5jd0

Vqx#S3C hc;k I+a0宣泄(catharsis)

`(n(@!tI0心理学空间;jo["Ng k

一种强烈的情绪表达(发怒、大喊、痛哭) ,目的在于释放能量、恢复冷静,然后轻装上阵。在格式塔中,宣泄并非为了终结某种情绪,反之,往往是在运用放大技术时伴随发生的。几乎总是伴随语言而出现。

x0G @/dx!`?c$VA0

T q/jnRKZ7u(jP/_3{0克里弗兰(Cleveland)心理学空间4jG2p;K$pryZ2i

心理学空间'~:waAz

美国的主要格式塔培训机构之一。继第一个培训机构之后建于1954年;在格式塔理论方面建树颇多。其主要培训内容是:培养人际冲突处理的才能。主办人为劳拉·皮尔斯、保罗·古德曼、伊萨德·弗洛姆、伊万·波尔斯特,米里亚姆·波尔斯特、约瑟夫·郑克、E. Nevis和S. Nevis。到目前为止,克里弗兰机构已经培训了1000余人(其中半数是参加暑期强化训练项目,每次学时约为250个小时)。

J4M5SE!|p0心理学空间K]v1HHS0xY(p

来访者(client)

n3_2^ A N{0

"V R hM!g1T J#o0指"求助于他人的服务,并给予报酬的人。"在商业关系中指顾客,也用于社会服务和心理治疗领域:相对于患者(指遭受疾病,接受治疗的人) ,来访者减少了医学色彩,表现出来访者的主动性,以及与治疗师的互动。

5r~-T9ri0

`"~f$U c0专注(concentration)心理学空间~};~ b uc.l7sC-\8Y

m,[2jYJo9eT VZ Zp0皮尔斯在初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称格式塔疗法为专注疗法,以区别于传统精神分析疗法的自由联想法。他建议采访者在治疗中专注于(觉察力)自身现时此地的感觉。

S#C^BAnD/g3j'i0心理学空间9o+C g u }\]

融合(confluence)

%~.R,kE:cX[H-~ ~0心理学空间8oNR XHuMW

指来访者自我功能的减弱,与环境无界限。是四种典型的阻抗之一。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你我不分"是一种健康的融合,但如果一个12岁的孩子仍对母亲亦步亦趋,那么这种融合就是不健康的。一些学者根据融合在人际相处循环中出现的阶段不同,将之分为:融合1,在前相处阶段(需要出现时) ;融合2 ,在相处阶段;融合3,在退出阶段。

;Aa }AB0心理学空间eDM:\[f~B*HA

相处(contact)心理学空间h:S3GFr1oB&Q8}

心理学空间P3u-}4k(Ap

格式塔疗法的中心概念。需要满足的一般循环称之为相处循环(或相处与退出的循环)……治疗往往致力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处界限。心理学空间8]$NcH0R:v

心理学空间1G? F7ml

相处界限(contact-boundary)心理学空间 c7?BQEg8izT

心理学空间/d/t8yMSR6E

格式塔疗法的基本概念。治疗一般致力于来访者与其环境(尤其是治疗师)之间的相处界限;以及相处循环出现中断的地方(或称之为阻抗)。皮肤是相处界限的极佳比喻;皮肤使个体与外界分离,但同时也是个体与外界接触的渠道。

E/Y+a^if;S0

Qs L2C^0相处循环(contact cycle)心理学空间5i wjV0j7u

心理学空间/@RI*Rj Qg4q ]

格式塔疗法的基础概念,源自古德曼的自我理论。古德曼将每一个行为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前相处、相处、最终相处和后相处(或退出)。其他学者对此进行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郑克、波尔斯特、卡特泽夫、史密斯、Salathe和金泽等。其中卡特泽夫将之分为七个阶段:感觉、觉察、能量调动、行动、相处、满足和退出。

4G _+|AlH;|6n"Y0心理学空间 nl_"n7WTZf|

金泽主张五阶段论:前相处、准相处、相处、解除和同化。

V^S)FqV s,`"r0心理学空间c2R/U&j7r:O8z a

"阻抗"即在循环过程的中断或干扰。心理学空间!kQ:Cz3X/|2j

心理学空间2B$v%i&q!dU

有控制的参与(controlled involvement)

W0}dKT,GI%T7L0

Gg2U,H,n4V*xef0格式塔治疗师在治疗关系中有意识地参与的态度,包含对反移情谨慎地察觉。在治疗关系中:"我"代表自身,一个真诚的人;同时,"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来访者服务。

c-BYJ!Vh*L;a]0心理学空间'XoTl%|z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心理学空间L `#r[O3q9l

rs*S-j T)P s _4i5@0从狭义上说,是指治疗师对来访者(尤其是他的移情)无意识或部分无意识的反应。从广义上说,指治疗师身上能够影响咨访关系的一切。格式塔疗法在意识水平探索反移情过程。

])P"`+gI;UNk0心理学空间B2lMu5uTZ9@

科威昌(Cowichan)

2cTF)ri2Y@0心理学空间1E5h9o'Ib{

1969 年, 76岁的皮尔斯与一群来自依莎兰的忠实追随者,在加拿大温哥华岛的科威昌湖附近买了幢老式的渔村旅馆,创建了格式塔-基布兹。皮尔斯在此居住了半年,之后到欧洲旅行,在归途中于芝加哥逝世。心理学空间CC[5`5Eia3U$D1K ?9C

\B b|#L q Jz0创造性调整(creative adjustment)心理学空间*c rE-`3`+a1I

;n(uYxxOFxL0最初由古德曼提出,用以形容健康的个体与环境在相处界限上的积极互动(而非被动适应)。

!a0tyf#h0

w h"~nJo$X0偏转(deflection)心理学空间(\U#[Y J!rl

|@zg9c&j+sU%o0"自我功能丧失"或"阻抗"的表现形式之一(由波尔斯特提出)。主要是将情感活动转变为思维过程的"中间领域" (思考、幻想或白日梦)而逃避人际相处,所谓的中间领域是指既非外部现实也非个体的真实内在。个体从现时此地的处境中逃逸,开始回忆、计划或进行其他抽象的思维,即皮尔斯所说的"胡言乱语"。心理学空间 {'U.p8S _ @[b

2w%V5`Qe5[0梦(dream)心理学空间 HC+` em#r l*Ll

心理学空间7~J[ kT*}J&b

弗洛伊德和皮尔斯认为梦是通往自我的康庄大道。受兰克的观点影响,皮尔斯认为梦的每个成分都是来访者的投射,同时建议在治疗中将梦中的各个成分进行形象演绎。其他学者则认为梦是一种内射(弗洛姆)或者未完成的格式塔(金泽)。将多种方式相结合往往能更好地进行释梦。

.fxHI)h0心理学空间 [ i[ s};P'}U8D

EAGT心理学空间1\3cu!p6_k/k*D

心理学空间*|k.~ I r YY6O

欧洲格式塔治疗协会,创建于1985 年。历届会议:

2D ^tU'@3`Dk0

n1C!nrFutw)Xz:^01986年德国;心理学空间"Me$R$} ux~{!Y

$Fh&De?I4F8\01989年荷兰;

#io K2d8Z$q-j0心理学空间a9il{ffA,v;~

1992年法国(巴黎);

G"E CjAv~&zn0心理学空间o`9m;u/{

1995年英国(剑桥);心理学空间Tg~#h7Pn$m+Z\

k(J(C7_ @?k01998年意大利(巴勒莫;

FH'R#Va\0心理学空间mH}"I/Z'Z

2001年瑞典(斯托霍尔姆);心理学空间*N _(u)L7NY

~'\7a0_)zU*Q4f&W A w02004年捷克共和国(布拉格) ;

{ wB;[7]E0心理学空间6V5[ n{(cPjZ

2007年希腊(雅典)。

{7E HrAU8b"L0心理学空间5I:ex+QZc*U

自我(Ego)

Wz-lrh0心理学空间 ? _ tax Z

本我、自我(ego) 和人格是自我(self) 功能的三种表现形式,其中自我是一种积极的功能,指个体对需要的觉察,并为个体的选择负责。丧失自我(ego) 功能称之为"阻扰"。

1pdyt6x?N0心理学空间p l$y c4}o

自我中心(egotism) :

?0z}:^H iu0

4Gf q0l'wP0"阻抗"的一种具体表现,由古德曼提出。自我的功能是鼓励自恋和承担责任,为发展自主性做准备,但自我中心是过分夸大了自我的功能。在格式塔疗法中,鼓励自我中心可以作为一种暂时的治疗策略,但最终应进行修通,就像精神分析治疗中对待移情神经症心理学空间`#kS9nI,sf

-u/lo$Yw,qaws w$q0共情(empathy)

L'b bD a#i.u0

}`|4tg!T9dyF'CT0认可他人,并且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由罗杰斯提出。皮尔斯反对共情,提出融入的治疗态度:治疗师自身得以充分体现,将来访者视为同伴,咨访关系是真诚的"我/你"对话关系。心理学空间$b&F4^ssMN

心理学空间 z-F)C"B$}S7geT

演示(enactment)

)c\m(pHd.g^u0

Xi(t~2L0来访者在进行叙述之后,有意识地对叙述的某种情景进行演示,将内在的情感外显化,以更清晰地审视某一现象。演示不是将冲动付诸行动,后者缩短了语言觉察的循环,是情感冲动的爆发,逃避内省,难以进行分析。心理学空间7k4|Ql"n4p

心理学空间"_2|:s:gNc,TI

依莎兰机构(Esalen institute)

;KeN:?k"@Ar0

y4YZ7x@:}l$S0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大苏尔,距旧金山南部300公里远,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人本主义疗法"中心。皮尔斯在此居住过若干年,通过"表演"的方式为格式塔打响名气。

5} [8Np1_fkf0

,Wc x'f&X{N0实验(experiment)心理学空间7}$|y r^t`6C

(Vf9S;x!Hio$QH0格式塔疗法属于存在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倡现场、验证、感受、体验,鼓励个体进入所害怕或期望的情境亲自进行实验(第一次可以进行象征性的实验)。心理学空间3qH)c(D,iW7S:N

心理学空间:D8D:P F^b C

反馈(feedback)心理学空间'x @,D:[[yC S

心理学空间ih z_ zq

针对某种情况进行有条理的反馈。在团体治疗中,当其中一位成员陈述了问题之后, 治疗师通常会要求其他成员给予反馈。目的在于帮助这位成员更全面提高觉察力。反馈的内容主要是成员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感受,即个人对特定情境的共鸣体验,这也是在为其他成员提出自己的问题做准备。

F?7E'n5t f1N|n0X.t0心理学空间YlKV8_

主题/背景(figure/ground)心理学空间3q sD Co

/z/z!_ V9a:v(HR S0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完形理论) ,在格式塔疗法中得以进一步发展。一个健康的个体能够即刻明确地从背景中识别当前的主题(或格式塔) ,并且知晓该主题在整体背景中的意义。因此,对现时此地(出现的主题)的反应应该符合整体情境和人格(基调) (见"觉察连续谱")。心理学空间%hk%Z1u*l!uF

X'hGSi{4HU0FORGE:心理学空间e_:M#j#CGC

C5x/Q mO ? b^Z-K0格式塔疗法培训国际联合会,创建于1991 年。联合了20个国家的30个培训机构。

"K$fQB/m'e4n k5vm0

k#q1`VPS h+F?0地址:法国巴黎黎科比(rue Lecourbe) 183 , 75015

+Fy!T{:TO |Pp0心理学空间B?Ym`y3~!|.T

传真: +33153686457心理学空间RwU[T YU'O

k3UA(M;E2MOB0邮件: singer@noos.fr

!\E uH'm(?i0

(eaZQ/vO)x6j|0委员会:主席S.Ginger (法国) dlitl主席Sergio Vazquez (墨西哥)、G. Skottun (挪威) ;秘书长: N. Lebedeva (俄罗斯) ;财务主管: G. Masquelier (法国) ;

5N j/_ vYw0

H"Q/e#pq9M:N@0成员: A. Ravenna (意大利)、G. Delisle (加拿大)、J. van Pevenage (比利时)

9Z*J,w jH]P't6r0u\0心理学空间)b-ny Zr#rP_

联盟主要为各机构提供一个交流思想、项目、文件、培训师和受训者的平台,有利于进行跨国研究项目。每年在不同的国家举办讨论会。

Q6rrQ wx"Wx\}0心理学空间 n K ];@LYOO.On2Kt

形式和内容(form and content)

H0d/bH\ R:wS_J0心理学空间0k)_}x O,n-W i(o

格式塔十分注重表达内容的过程和方式;个体无意识的表达方式(如语调、措辞、姿势、手势势等)往往丰富或者反驳了个体真正表达的内容。心理学空间 R t;G3aM:Zkr

0p"e2G2OL mh L.c-x9[/e0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理论/完形理论(Gestalt psychology or Gestalt theory, or the Theory of Form)心理学空间#f)txRk/hV

心理学空间|.L/ZE2u(~,D#C:Y+m

始于1912年的心理学运动(Ehrenfets 、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以现象学为基础,强调"整体不同于各部分之和"整体是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揭示

;\^p s0z?h"W0X0

Oi\}xtT0感知觉的主观性。

krt&V?y0

s`&M5KPox0GT:心理学空间 V gl+m~s/N

8aV b7iV2A1d&Y A0Q3h0格式塔疗法的常用缩写。

'A-KV;IXt(EV~0

3Q&r'L6m6t sgh {G0现时此地(here-and-now)

KL1I%KYL?a0

U-Mj1k/sDQVEV9H0皮尔斯更喜欢使用此刻如何,指行为或活动的当前进程。心理学空间)I!P\D@.E{iv

心理学空间8x+B;Ae_

整体主义(holism , bolistic)心理学空间Zj2J/\*L eX~"fq

;wv(A$F(z._:} v0一切从整体出发。皮尔斯深受斯玛恃(J. C. Smuts) 的整体论影响,斯玛特是南非总理, 也是推动联合国成立的主要人员之一,他于1926年出版了《整体主义与进化论》,影响了达尔文、柏格森(Bergson) 、爱因斯坦、台哈尔·德·查尔了(Teilhard de Chardin) 等人的思想。

tZ^ i%j0心理学空间2@^#G'SRT#yS

自我平衡(homeostasis)心理学空间 A+t v+m)?

心理学空间`4w3T$cy(yx

生物自我调节的一般原理(坎农,1926) 。皮尔斯十分重视这个原则,尤其是在他的遗作《格式塔方法和治疗的见证》中充分进行强调。该书的创作始于1960年,完成于1970年,出版于1973年皮尔斯逝世后。

8P1WTtMa}J({0

"]|zd+^.g8k0热椅(hot seat)心理学空间 J8k2Q:IBD,g:E!yF

心理学空间m2RvlAP

皮尔斯所钟爱的格式塔技术之一(特别是在他1964年后的"加州时期")。热椅技术的主要过程是:邀请来访者上台坐在治疗师的身边(热椅) ,大部分的时间来访者面对一张空椅——代表他头脑中关于一个重要人物(如父亲)的意象进行对话。当然也可以将空椅换成坐垫或其他物件。心理学空间$gq0DaAn

心理学空间1F~TiI L

如何(how)心理学空间O0pS i~Sv

8E B1JG0sp0格式塔从现象学的视角出发,更注重事情如何发生的过程,而非是什么或为什么。格式塔治疗师通过观察事情或情感发生的过程、表达的方式(形式与内容并重)等对"如何"进行观察。是格式塔疗法的两个关键词"此刻,如何"之一。

y/]Q gb4Qz,b:A0

+Y6MkzX+O4x)I5s0^0q v0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P-wg^;}&gd7\c|0

e)F%G*p ['| r1qgRf0由亚伯拉罕·马斯洛(1954) 发起的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当时盛行的精神分析学(生物决定论) ,也不认可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人本主义疗法从存在主义出发,主张个体完全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因此治疗旨在去除"价值条件",恢复个体的真实和活力。心理学空间M!k o |6K] \5k

心理学空间s&HE6gL\ H YD

过度换气(hyperventilation)

-_i5A*Dk"wX0心理学空间@ gNu|y

一种急速深呼吸的技术,在生物能量学、再生治疗和全方位呼吸(葛罗夫)中经常使用。来访者通过急速深呼吸的超氧合作用放松大脑皮层的控制,以释放皮层下(边缘系统)。深层情感的宣泄可能会引发抽搐。在格式塔疗法中,我们并不刻意使用这种人为的技术,但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由于强烈的情绪宣泄有时会出现过度换气。心理学空间i*m$? p~

]E5_V#o;|S!BFa7H0本我(Id)

OU.af&?3L!TB;}0b0心理学空间O.lUl2|!l&j Q)\

格式塔意义上的自我的三种功能(本我,自我,人格)之一。本我功能主要出现在相处循环的开始,即前相处阶段。有的学者认为在无意识的同化(后相处)阶段也有本我的功能。心理学空间UF?/p2t\

b9q'J |4W3f0僵局(impasse)

G.dGs ^0

*f g T%qh$C0皮尔斯认为僵局可能是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源,因为心理能量因暂时找不到出口而被阻塞所导致。心理学空间3\0x#y5X%Kh|+bg;}

r.S5F z&P*m-C^:m6y0顿悟(insight , satori)心理学空间 I Bf!RSf9OiZP3o|

g2L6b.K*d2wXB6l0突然的觉察和意识,由强烈的内在体验促成。

ZCY*NvW0心理学空间+Wf&S8M~/_

内射(introjection)心理学空间$Tj x6z9O fa

心理学空间,O%?q3l5h&Gtx

典型的"阻抗"之一。指对他人的观念或价值不经过自身的理解和同化就全盘接受,尤其是指对全盘接受传统教育的"必须和应该"。

X.r*ZR#G/d6~*m L0

/WA ZY4~3v a0求实主义(i sism)心理学空间+`m g3_9aqx#p [3w

心理学空间!N8jq;??%e&I4T+g(U

皮尔斯创造的词汇,表示面对真实的存在,而非想象中的愿望或者恐惧。反义词是应该主义,即认为自己应该如何,或者自己希望如何等。

M7A^Dd5?bE0心理学空间V:sm1X&^,| UY4E(x

我/你(I/thou) :

!S5^0\ \]$Bd+o0R`?0

8g?(G_]'|:C0r]0在Buber的著作(《我和你》,1923)中提及;表达了一种直接、真诚的一对一的人际关系(融入) ,皮尔斯对此大力提倡,将之纳入治疗过程。

@ I\!z(U+hB0心理学空间|#g\?g4T9I;L @&{#?Qi

基布兹-团体(kibbutz-group)心理学空间 k d$l8qgg

&C0xo7^~0格式塔原理应用到生活环境或者居民社区,时间可持续几天至几个月。团体成员们相互分享工心理学空间&o6fW5z-u$Q.~)Tf

bU.~'aLO h/@,Y~0作、学习或者娱乐,用体验的分享达到真正的治疗。皮尔斯早期注重个体治疗,后将兴趣转移到团体治疗,最后开辟了社区治疗(见"科威昌" )。心理学空间n6h~D.?

w1m3M%nB#F0r n@3^0自我功能丧失(Ioss of ego function)心理学空间h%aN0Y'goKK,X

心理学空间W|d/q%Ux5y

也称"阻抗"、"防御机制"、"回避机制或者循环中断等。每位学者偏好使用不同的术语(见"阻抗" )。

+{OZbh v0心理学空间[O&rB-x

曼陀罗(mandala)心理学空间YN!_g4b#A-e$u!c

心理学空间D*Ah\j8r"u.KE

梵语词汇,表示"循环"。是有神圣宇宙象征等意义的"环形"图形,东方哲学中进行冥想修行时的重要图形之一。荣格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在格式塔中,曼陀罗是某种情感或情境的视觉象征性表征,根绝曼陀罗也衍生出各种其他技术。

W CO0^a{0

Tpii%}D(AV0心理穿梭(mental "shuttle)心理学空间$of:nC6}R^

心理学空间 UmU%P h

指来访者来回穿梭于(遵守社会规则的)外界现实和内心现实(内心的体验或幻想)之间;情感体验和言语意识之间;日常生活和在治疗当下的象征性情境之间;现在和过去之间,如此等等。格式塔广泛地使用穿梭的比喻。

G^-AC?-Nwc?0

?6X_-aV5y ~7Uks0隐喻(metaphor)

O9O"wQ IH\0

t)v3Z W^qJ0含有隐喻象征意义的表达——语言、躯体、艺术,在格式塔中广泛使用。

\i cVqCoRO0心理学空间 kk+RzP6[?1e

随意动作(micro-gestures)

8lLkk+z ZO+K0

*`h${)O;a vX0无意识的微小动作,如轻敲手指、微抖双脚、面部"抽播"或者拨弄戒指等。

ep;iw3V\S$a0

$j{Is:Q b{&V3mq0意识到小动作之后,对它们进行放大,促使来访者去发掘这些动作的象征性意义,继而进行丰富的联想。

z'U$m9Jp1w0

s9B CY2b4r/h DD0中间状态(middle mode)

A3b"G`%O:h ey3h0

Z&\z9f3q}*w0古德曼根据希腊语法所提出,中间状态是指自我功能兼具主动态和被动态,尤其是个体处在"高度相处"阶段,个体同时运动和感知觉。来访者是行动的主体也是他行动的受体。

([2fe x)X0

-BHqh^}$eo0独角戏(monodrama)

[Vh\9d"i0

pQM2K DR6o9Y1R0Moreno发明的心理剧技术,皮尔斯经常使用。主要过程是让来访者逐一表演他回忆起来的各种情境:他可以和自己身体的某个部分进行对话;可以在想象中和父母进行对话(在此,来访者是与内心关于父母的意象进行对话) ;也可以与自身的想象、恐惧和欲望进行对话。

A joV.Q+a `1J0

[UB7P5nLz0需要(needs)

N:\*Y^ vy0心理学空间 Pa;i OH.m"tQ

格式塔更关注个体的需要而不是愿望。需要可以是生理层面(饮食、睡眠……)、心理层面、社会层面或者灵性层面的:如归属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马斯洛)。需要不一定都能得以明确或直接地表达,个体的"需要满足循环"经常被中断或者扰乱。因此,格式塔治疗的-个重要目标就是识别这些阻断或曲解(见"阻抗" )。心理学空间T G5k_&x'QLt

"a4z,n#s'~4A0此刻如何(now and how)

v5qq.}d&N)yt0

ycYEIN/n0格式塔四个关键词(此刻、此地、我和你)中的两个,扼要概括了在现时此地的治疗过程中纯真的咨

s'Q9w+C)X9d7X0

7{%t7^(B?7G#j%?K&\0访关系。

2b]j^ c;C0

3U} o;h!U8S0"皮尔斯的祈祷" ("Perls' prayer" )心理学空间Lu5P'@2]qw

心理学空间6|GUlX;`'Ng#f

皮尔斯批判融合的一段话,十分著名,经常被引用。

$P N*j#nS%k0

|3A"JTK8O0人格(personality)

,o0s$K%D9a[z.@0心理学空间[2k WM@(W$L

见"自我"。人格功能表现在来访者用以描述自身的措辞中,是一种自我印象。人格具有整合体验的功能,而这些体验是来访者自我认同感的基础,构建了来访者的内在现实。这一功能在相处循环的结束阶段尤其得以体现,如在退出阶段。(同时,对体验的同化将丰富来访者的人格)

d'DvxRr0心理学空间 uU!o$o/H6j/\S

个人风格(personal style)心理学空间!U^*IOY(H

心理学空间rw!H\U[J};s

格式塔常自称为一门艺术而非一门科学,因而十分鼓励来访者和治疗师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与环境进行"创造性调整"不必徒劳地顺应刻板的规章制度。心理学空间"k:p ?+Z,~

0{ }C&gvnk$p0躯体感受(physical sensation)

BG~ uE;e~0

KU {a6]0对内外躯体感受的觉察(例如:感到头重脚轻、胃痉挛、咽喉肿痛等)常作为进行深入治疗的一个起点。治疗师同时也十分注意自身的躯体感受,对治疗中的反移情保持警觉。心理学空间,n"r-m&Z&kP

7z j4W M~C1y0极性(polarities)心理学空间5yw5Kj SR#\ M

1]e!r9dcvFh0格式塔努力将人类行为的两极性(如攻击和温情)和谐地整合到一起,而不是以牺牲其中一极的方式息事宁人,也不是徒劳地寻找一种虚幻模糊的"折衷状态"一种并不能使人感到愉悦的晦涩难辨的灰色情绪。心理学空间9A9IE:ij`Xk,l

心理学空间[ kEa l q_$k|

后相处/"退出" (post-contact or "withdrawal")心理学空间X#O5ec;c6e*n

r` R6u,] z`h/K0相处循环(或古德曼称之为需要满足循环)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该阶段的实质是同化体验,反馈并丰富了人格功能。心理学空间$j#Gz4rJr

心理学空间\*Y[ eoC[Zi

前相处(precontact or forecontact)

L-V*Q HFTK1j;`bD0

#[(m0ZP!C+C!l `0古德曼相处—退出循环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突出了本我的功能(感受、唤起)。在精神病性的相处循环中,前相处阶段经常被扰乱甚至缺失。

X{$pI7X]L[0

(?$p]&L0A0过程(process)心理学空间+I#g8?6R8}9R`,a

心理学空间{h H!y&B#\N4s9^X

格式塔疗法无疑是一种关注过程而非内容的疗法,包括现时此地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如何发生的,但并不关注其内容是什么。心理学空间:v Qo D.k3T}"Z

心理学空间+{%K4~%p?0E

外转(proflection)

)SRF j8o9F.{$Y0心理学空间4l)FQl'e&C _+F

西尔维亚·克罗克提出的一种结合式的"阻抗",外转包括了投射和内转,即个体用希望他人对己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心理学空间0Xzt/o~vM

~T7I3G G/ZY^0投射(projection)

&}y)` z)q9J!R2D6J0心理学空间g TS B@%Q

一种典型的"阻抗",即把自己的想法或情绪归因于他人,常见于偏执狂。

'A@(t8B[ Zoh0

8K t-}+m~5d3f3Y0空间关系学(proxemics)

8Xb$[?\^'M5]6r2](A#W#A0心理学空间*@%}w/D*q*? M.J

一门研究各类文化中个体间距离和空间的象征意义的学科(Edward Hall, 1971) 。格式塔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主题之一就是找到人际关系中"最恰当的距离"。

B8~N6pKi'E6V0

w5EV8s7D)C#fw0阻抗(resistance)

RC!z5Vp0

8pC"s&~-?#H"D@I+M0格式塔的基础概念。当相处循环或需要满足循环受阻,以及自我未能充分展现时,即发生了"阻抗"。阻抗的典型表现主要有:融合、内射、投射和内转。其他学者增加了另外几种:偏转、外转、自我中心和无效行为等。心理学空间D/zb9v Q m`

心理学空间1W PN$vH0Z

内转(retroflection)

M(k4{3a)p0

1i ?*o#P0D-UeGe0个体将被唤起的能量或情绪转向自身(例如受虐狂或者躯体症状)或者用希望他人对己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例如自吹自擂)。内转表达了个体在支配与受支配之间的内心挣扎。

Y|lf.As0

[4k3H4e6P/law0自我(self)心理学空间4|7u7jM;CFn

MN E*z'rnJ,T2}0自我在格式塔中并不是一个定义完善的概念(例如,不同于精神分析的ego) ,而是指一个过程:个体和环境如何进行创造性调整,在它们的相处界限上发生了什么。因此,自我在某些情境下(例如融合的时刻)并不存在。古德曼(1951)根据皮尔斯的札记提炼出自我理论(见第四章)。心理学空间6Bo ?lm4wLj

@drV\2M5}k(Eo3h0SGM

bF I,TPT0

prf)u|*it [0感官格式塔按摩(Margaret Elke ,美国) ,与加利福尼亚式按摩意思相近,包括放松、提高感知觉、引起联想等,是一种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关注治疗师和来访者的躯体觉察力,双方相互给予和接受按摩。SGM的目标在于重整自身的躯体感受——是提高对相处界限的觉察力的好方法。心理学空间7A]gN HC-T9Zz(Oq_

心理学空间#O:r"Zp/q-Q%I~s^+vp

设置(setting)心理学空间|M!}O'v2_$n

,M'YLU,P1A7sF$w0治疗的环境、物质条件:如面询、长榻等。具体的设置根据治疗的方法、治疗师的风格、来访者的偏好以及具体的治疗阶段而定。设置对于任何治疗过程都举足轻重,但往往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包括来访者和部分治疗师。

7dw)IhZ1P2d4p0心理学空间(]"cH!o8C;B

应该主义(shouldism)心理学空间d??_1MhR;o0c;{

+Dhfgh2e2_m0皮尔斯创造的词汇,指来访者躲进内心的幻想,逃避、否认现实的态度。心理学空间`7K3Z`M

,MMK6}~u,`5V|0社会格式塔(socio-Gestalt)心理学空间0D'uB/\#xu_,B%z+R

心理学空间"L!O KXs$jY

瑟奇·金泽用以命名格式塔在机构的应用。社会格式塔并不是指格式塔在机构内部的应用,而是将机构看做一个整体,是关于机构的格式塔思维方式。心理学空间L w8W ~c

心理学空间U jh;b|{Q:FmZ

压力(stress)心理学空间ldp"Sq

心理学空间&J6@Pqh:vM$Y

引起内在心理压力的事件,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大部分是创伤性外部事件(如冲突、悲伤等) ,但也可能是任何与重大的生活变故(如婚姻、放假等)有关的情景。继塞利(1956) 的研究后, Holmes和Rahe制定了生活压力事件量表(1967) 。压力的不断累积将破坏免疫系统,滋生疾病(如癌症)。格式塔疗法提倡来访者表达情绪,减少紧张和压力。

![4H{0IfH@}0心理学空间-h e7JS}a

融入(sympathy)

;n3C~3E qF(x9n$R0心理学空间 X/Je&u*T"z!Hv

皮尔斯认为融入不同于共情和漠然。融人的态度意味着治疗师和来访者处于"我/ 你"的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中,治疗师真诚地卷入咨访关系,而非隐藏在某个角色之后。心理学空间&q-Kfk kL|r,T

kHX9ci c0系统论(systemic)

sW#[)^2b-\Z0

;H!C){%Kr.guuI0系统的方法(von Bertalanffy, 1956;Goldstein, Le Moigne, de Rosnay, Morin) 不同于唯理论、牛顿一笛卡尔方法,后者将每个问题都视为"整体之间的互相作用以及整体的汇聚"。格式塔是一种系统方法,致力于研究个体和环境场的相互作用。系统的方法已被进一步运用到系统家庭疗法中(帕洛阿尔托学派: Bateson, Watzlawick) 。心理学空间Fl;t9_-k?

心理学空间3ZQ-g"w0pTW

支配者(top-dog)

#Vjs a:u3mA0

7d"G)Z bs MC$x6MJ0上司或领导,尤其是指在游戏中的地位。皮尔斯强调来访者在支配(道德良心、超我)与受支配("屈居次要位置"、自我中心)之间的内心挣扎。心理学空间2gbsq$`;_5}U~W

心理学空间"KH NT e$X(D|~

移情(transference)心理学空间,GK ~s]a7OB(^o;g

心理学空间0S)i `W$Mx~

精神分析学中指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强烈的情感纽带,在某种程度上再现来访者童年的情愫:移情性神经症是治愈的强大动力。在格式塔中,当自发的移情现象出现时,治疗师才去探索,而不是刻意地发展来访者的移情'性神经症,因为移情性神经症会增加来访者对治疗师的依赖。

v j-JsH0

e b1kd8WV0过渡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心理学空间 p*N*x,` kYgG

心理学空间n;P#m:P ~^+z

温尼科特(Winnicott) 认为儿童赋予过渡客体以情感,将之视作母亲的替代物,具有自我安慰的作用(例如一个柔软的毛绒玩具、毛毯或枕头等)。从广义上而言(在格式塔中的运用) ,指任何象征个体所依恋但并不在场的人或物体。心理学空间Djq \W'} N-z

$\3\([%A#r.c'LTL0过渡空间(transitional space)

2u l` S4z.K!|+U0

K"A H%B)a7RA#zV0]0见"过渡客体"。温尼科特认为过渡空间是一种介于外界现实和内心幻想之间的中间领域,是适合演绎、艺术创作或者心理治疗的领域。心理学空间%K.SmVv

8_4}7x9UP!C\o0超个人(transpersonaI)心理学空间#Q|2Yb9E

nwC9V$uP3IqW0治疗可以是致力于个人内在的(分析内在冲突) ,也可以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 ,或者是超个人的(集体潜意识、人类与宇宙之间神秘的关联)。格式塔不偏颇上述任何一个维度,甚至同时处理三个维度——依治疗师的个人风格和来访者的特定需求而定。心理学空间6o"W_[ ZYbz,JC

心理学空间'n/YUo y(w;{.c%~x2k

无意识(unconscious)

,]U-I"?|g\ gYw0心理学空间\(i\2KF?+KZs4_5Y]

格式塔并不否认无意识现象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认为它们是治疗最主要的工作。格式塔疗法从表层着手:如可观察的躯体表现、情绪表达或者心理现象,继而深人无意识层面。

h@-nn:RF:C|T|0心理学空间H3@ u4Z+W_-d}

未竟事宜(未竟情境、未完成的格式塔) (unfinished business/situation/Gestalt)心理学空间8s4bga%Y_+WQ ]

心理学空间X0j+X tv2v@(r

皮尔斯认为,未完成的格式塔的积累是神经症的源头之一。因此治疗的主要工作就是结束未完成的状态或者修通格式塔,即致力于完成未解决的事宜(如哀伤)。心理学空间a0@I#M?#C

心理学空间&`^A"_n+{ LS

表达(voice)心理学空间 z'MR2Q@d

qo:hC.QG*R0格式塔疗法十分注重观察来访者说话的语调,因为说话的方式往往比所说的内容更加重要。一段沉闷、乏味的陈述或者毫无起伏的语调往往意味着来访者所想的与所说的并不是同一回事,因此十分值得进行探讨。格式塔团体注重训练成员的自我决断(真正的自信,而不是自吹自擂)。

e6_5D'{pu0

K0O2f#\C0退出或"后相处" (withdrawal or "post- contact")

D+LO@3N1WR*X0心理学空间D1GK"QE^+V~)|

古德曼相处循环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同化体验(自我的人格功能) ,建立自我认同感。退出阶段太仓促或者太拖延(如融合)都是自我功能紊乱的表现,妨碍了个体自主性的发展。心理学空间%v9n"}pv

EXRC"Y[0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心理学空间 [.h%Uz-eX{d

,s7Oc2d4o v(sZI,F0一种前意识的心理压力或动力,驱动人们去完成被中断的事宜,去消除未竟事宜引起的心理紧张(布鲁玛·蔡格尼克)。应用于教育或者广告领域(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皮尔斯认为未完成的格式塔"的过度重复可导致神经症。

\J C1{+f2\t*V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格式塔 皮尔斯
«Frank Cardelle弗兰克·卡德勒 格式塔疗法
《格式塔疗法》
格式塔疗法的二十个基本概»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