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程微课 盛晓春:一个家庭治疗师眼里的心理问题
作者: 盛晓春 / 7900次阅读 时间: 2015年11月06日
来源: 心里程微课 标签: 家庭治疗 心理问题 心里程微课 盛晓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R&i([,k omM pG-n

心里程微课第007期

%d ^?\M c0心理学空间-j"fSp7t,Z-S3O]H

【时间】2015年9月21日(周一)晚19:00—21:00

*o'I0]A_F AH.FN0

)Om*{.D2m~c|2pIx0【主题】盛晓春:一个家庭治疗师眼里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空间N[u%t3v(v

#u_4XE2G:Y0嘉宾介绍

5i!e0];w3d0

*J P4_ OV%^$_ Pu&\h0盛晓春心理学空间%Di9D+lL-})Qq

心理学空间[Xw |p

盛晓春教授:1988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1990年起曾先后六次赴德国、比利时学习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系统式家庭治疗、心理创伤的治疗等心理学空间J2A/Y:HU+J

心理学空间,^-`q4B)j+KO"Me J{'U A

1998年毕业于德国赫尔德克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德班一期家庭组学员、翻译组副组长;二期中方教员;三期中方教员、翻译组组长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常务理事北大创伤班一期学员,创伤治疗督导师受训者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f3N9H*Mo}I1am0

ry1[D*L0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首批注册督导师曾任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科科主任,心理热线负责人,康复科主任湖北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心理学空间(qV6m"ka;J)p

心理学空间*L/j6cAx$bOY9R;I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副主任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心理学空间:Yr&BmZ&X{

心理学空间(k JwE6z!V)E|

了解更多

A9L0rY X8P1HA0

oU9u!zE:R_/qf0本期微课内容

mGE+?%fhq0

:vHV;|"C6^Z SI H01、如何与叛逆的孩子打交道;心理学空间*u3wDS#Mx o

e?jW4~[:e02、系统式家庭治疗的问题观、治疗观;

_SL`7ml_0

isXB|P x03、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干预方式。心理学空间pj9r Sg

? fH(aF8?*z4g!j'|0微课·录音

;v;{7G l%G,sm2B|0

#Np7t#@`P*Xs`0心理学空间'h/ZR @e"`^

心理学空间+l:Er2KD5aY1[ Wm

微课·逐字稿(一)

,D \X"[$MK~wTe0

-r Un? R0盛晓春老师:要说微课,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讲,算不算课?今天晚上主要是讲一讲有一段年资的家庭治疗师怎么看待心理问题。先简单从我个人的职业生涯开始说起。我是1988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后来叫同济医科大学,学的是临床医学,后来去了武汉市精神病医院,在那工作的时间大概有17年。这个中间大概也就是在1990年我去了德国,在一家州里的精神病医院在那实习或者是进修。大国是到了91年的3月份,我去了德国海德堡,但我不知道那个海德堡学尤其是它有一个研究所是后来对整个家庭治疗学界影响非常大的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的人虽然不多,而且他们好象给我的感觉也不是特别的繁忙,但是我后来才知道这些在里面来来往往这些研究人员都是后来在家庭治疗学界非常牛的一些人。里面比如说有现在现任的德国系统师治疗协会的主任委员(英文名字),还有2006年获得国20位最睿智的得过奖的(英文名字)。心理学空间p |fu"U#A"L.X;RN_

:a&k @S)e#l+m2x0

|Dt M mp!B6~0

$U WS6FA n }0后面这一位是号称是系统式治疗这个学界里面的理论家,写过非常多的书。另外还有这个小组的领头羊,也就是现在的叫(英文名字)研究所的命名者,这个人现在还健在,应该是89岁左右了。他是在70年代曾经在美国当过精神科医生,也学过精神分析,后来他把在美国学到的家庭治疗带回到德国,大概应该是80年代初的事。后来在他的带领下,整个海德堡成立了一个海德堡小组,大概前前后后有十几、二十个人,他们的活动应该说非常的活跃,在上世纪大概是80年代前后到90年代非常的活跃。90年我到这个研究所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对家庭治疗概念也没有任何概念我只是精神科的医生,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看到这些研究所的录像带,以及当时在那个地方研修的赵旭东教授,在那待了一个多月,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回国之后我还是继续在精神科当精神科医生,大概是在94年中德班继续在国内办,那时候不是连续的中德班,而是叫它的前期项目,大概是在88、90、94有过三次这样的前期项目,每一次大概是6天,每次培训只有这么一次。

2T;{pa"h2l'^6w0

G l.wU4hVz0心理学空间P#j'cYuuUns0[

心理学空间$Cq4N+p%M [

这个德国老师说你想好了,你愿意我把你放到家庭治疗组,你决定了就不能再进来了。后来就这样我就学了家庭治疗。现在说起来从见识到学习到操练,应该说有超过20年的时间。这个过程里面有很多的感悟,这就说道我们今天所谓的微课的三个话题。今天的微课这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叫做如何与叛逆的孩子打交道。其实这是一个引子,引出我们今天晚上后两个更重要的话题。也就是一个家庭治疗师是怎么看待心理问题和家庭问题或者是心理问题和家庭问题如何关联。另外就是家庭治疗师的问题观和治疗观,他怎么看待问题,怎么开展所谓的治疗。我觉得这两个,尤其是他的治疗观和他的问题观,应该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和一些心理治疗流派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

IV'x"_Q~9OQ!J0心理学空间!OW2so,EiT

心理学空间Vq OR%\ i

心理学空间/sT o#u,P@0A

我就按照和王隽商量好的这样的模式、思路来开始今天晚上所谓的微课,更多我觉得是和大家一起能够去学习、沟通、交流,不是上来上课。所以一会有机会,当时王隽提了这样的建议,两个小时能不能分成三段,讲半个小时然后回答大家的问题10分钟,我也把话题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如何与叛逆的孩子打交道。第二段是一个家庭治疗师的问题观和治疗观。

w4^1w;S;pa$y H Rr$u0心理学空间O.F2s!wROk(s4U/f

B!d!E3x+L,zc)C x`0

Y D_0[1tm)_0现在孩子出现所谓的叛逆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学派都在研究,研究认知行为,研究儿童心理或者是专注于儿童心理咨询,尤其是我们这些做家庭治疗的人也在研究儿童,精神病的医生也在研究儿童。那儿童的问题,究竟跟什么东西有关系?孩子为什么要叛逆?

Aj7[DOj H?0

5_"l k?+V HZ0心理学空间8xZ{)S1w.G_L

心理学空间{wo%L1wh

其中有一个东西很重要,这个过程里面可能要强调一个所谓的非暴力,这些我们可能后面要慢慢去讲。先说前面的这些,耐心、友善、理解、好奇,我想对于任何学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来讲,这些一点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东西我也会,没有学过心理治疗或者是当过爹妈或者是没有当过爹妈,或者有过人生经验的,这些东西你只能这样对待。心理学空间'y[+ksb Zd&\

心理学空间5V \Pf(?"@Vx

心理学空间(k8`!TH{:V n~

]n @6Z"m8r0我们可能要从理论上去论述一下,就是为什么只能这样去对待?先从一个很小的一个例子开始讲起,我自己前不久在做菜的时候不小心被油溅手上了,这个手当时非常的疼,有生活经验的都知道。那时候只有一个变化就是用凉水浇它,会比较好。你用温水或者烫水更不用说了,你不用水也会疼,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用凉水浇。与此相应就是当一个孩子已经出现了一些情绪,行为上的一些反应的时候,你怎么去跟他讲道理都没有用。成人有这样的心态,我要搞定你,还要收拾你,惩罚你,当过爹妈都这样做过,我自己也这样做过,这很正常。心理学空间rp$G{j6|b

8o7YN3g eAdP@R0

x VvQB6c,?vG0

"l7x^FP;\Q3A0但是现在我们可能要从一个专业的角度上来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状况?这也和我们后面的作为一个家庭治疗师他怎么看待家庭问题,这也能接上轨。在家庭治疗师眼里很多问题是不是问题,都值得研究。有这么一句话,问题本身或许不是问题。谁说那是问题,那才是问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问题内容本身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第一谁觉得他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人觉得他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有所谓叛逆的孩子家庭里面,可能所谓的叛逆他可能有很多来由。心理学空间7`$YOJ X$j

z,G!GIX]$LJ0

/O g*yD2x4iZX0心理学空间q JC-eq7\k*x

一个来由是从正常的发展心理的角度上讲,大家都知道孩子能够有能力叛逆,叛逆总会有两个事情,第一是第一期叛逆期,第二是第二叛逆期,第一叛逆期是3岁左右,第二期是青春期开始,12、13岁一直持续到青春期早期甚至还晚一点。第一个大家知道是一个心理发展,是一个发展的必然,是一个自然规律。第二个原因还有其实有一个很一个学业的压力。这个年代大家都很重视教育,学习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考出好名次,以后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对家长和孩子都是很大的压力,这块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第三个原因可能是你和社会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你所在的学校和社区、班级,甚至你所在的时代,这些环境可能都会有一些影响。心理学空间e,r6I(F7CN4tV{T!i

心理学空间~'qf"KVNw

心理学空间+@C&T1@l]J

\*K_j.uXc9h0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学风比较好的学校可能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业上的竞争,学风不是特别好比如说孩子这个学校是大家公认不是名校,也不太受重视。孩子们的录取分数线不是那么高,甚至没有太高的要求。这样可能分数不太好的孩子可能会比较多一些,这样的学校里面他虽然没有学业的竞争,但是可能会有另外的问题。另外的问题可能就是比吃、比穿、比谁家有钱或者是比谁家的爸爸妈妈当的官大,诸如此类的。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比较。心理学空间T'n(qDI%a?*V3|

心理学空间&|k}J*Pe h

$WHe/|2`1K/x&hf0

](s;wM p%Il!N0甚至还有其他的特殊的环境在学校里面,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说如果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学校或者是没有当地城市户口的这样的学生的学校,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这都是叫环境的影响。

)k ?J~:V:aE0心理学空间C$P7EQ!N-|@

(JVw V/O5lw0

k#nD!O6W t \0第四个原因就是这个孩子自身的原因,这个孩子自身他的认知,他有一定的主动性,他会对于比如说这种不顺利的情境,他会有自己不同的应对。比如说老师批评,有的是虚心的听,还有的是当面不敢顶撞,背地里面不高兴。还有的孩子可能会当面的就还是顶撞,包括在家庭还有其他的一些场合。我想孩子自身本身也是有一定能动性。单单从叛逆的原因方面来讲,这是比较重要的几个原因。心理学空间7U&W_mr[

\A't(?'ON"H/J0心理学空间]\%U-k a-|} d x_

心理学空间 X[-`jsc

前苏联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叫苏后姆赢斯基(音译),他说过一个孩子能成长成什么样,一共有六个雕塑家影响到他,一个是家庭,第二是学校,第三是集体,第四是他本人,第五是书籍,第六是偶然的因素。但是无论是谁,可能看问题都不会是说这个东西只跟某一个因素有关。但是作为家庭治疗师来讲,我们可能会比较侧重从家庭这个角度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而且当一个孩子越小,尤其他还未成年的时候,他的很多问题都会受到他的生活的环境,尤其是他的家庭影响。

l {3PQbISA0心理学空间,\*Jw"Oc#P+F_

心理学空间3b5lH`3u,L5WJ;b?5h

kk*mI0sx S0做家庭这么多年,我自己真的是有很深的感受,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和家庭密切相关。虽然每一个孩子的天资,比如说这个孩子天资就是一个很安生、很好带的孩子或者是很活泼、很调皮的孩子或者是不太好带的孩子,那个东西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其实对孩子的这种状况,心理社会交往的状况的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家庭。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未成年人在出现各种状况的时候,首先可能他们的父母或者是他们的家庭要为他们承担责任,他们没有办法去为自己的行为独立的承担责任。心理学空间Q1S+[;b%h*\{

r ~ E~0j0心理学空间4X5t_ ^v }K8NHV

心理学空间EjFzd'F

你要单单从产生了问题以后你应该怎么去收拾他,我觉得从这个意义来讲,可能在座的各位每个人都有很多的经验,或许你们的经验比我还多一些,有这种各样的应对的办法。我们今天晚上讨论问题的要点不在这里,要点在于我们怎么样去理解这个孩子产生这些问题的背景,尤其是从家庭治疗师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学空间 Ro8j#|#M,|5t.~%DQ2M

心理学空间1` JR3P \;v1A"K[kY

心理学空间&a2F;uA-kIo7lJ P!Y

Ee/zPnVm0前不久有人总结出十项中国家庭问题非常经典的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其中有好几个人值得关注。第一句话是多事的婆婆,第二句话是疏离的老公,第三句话是抓狂的妈妈,第四句话就是叛逆和厌学的孩子。这四个人相互之间是影响的,很有意思。他的影响不是一个人对一个人,而是一些人对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人对一些人,但是他总归是涉及到两系三带原生家庭相互的影响。这也是家庭治疗师很主要的观点,当一个孩子出现了问题,这不仅仅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他生长的环境,他自己的核心家庭还有他的原生家庭这些相互之间都是有影响的。

.y/dJf#o[vP9R0心理学空间"~8V*eqt-Wn/c

心理学空间0hKm0In,tjk;w!N

心理学空间:}lno p~(n

所以当一个家庭治疗师遇见了一个叛逆的孩子,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训练、友善、理解这些都是没有错的。但也有人会说那样做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是一定能够起到根本的效果,有时候说不清。因为你这次对他友善、理解、好奇,可能是他暂时缓和一下。可是如果他家庭里面那些问题,比如说父母争斗,父母感情好不好,两系三代,两个家庭有没有权利的斗争等等。这些我们不碰的话,我们只是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间段里面对他耐心、理解、友善、好奇,暂时好了,可是下一轮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家庭方面的问题,我们重点要后两节更多的去讲那些事情。心理学空间&@%{![4v&`D7O

心理学空间U5Ow[r6iY M

心理学空间0ih Wf9K3b\

心理学空间x1u4T'k8w%F OR

进入家庭之前还有一个事情特别想说,我刚才说了这个基本的原则,耐心、友善、理解、好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就是非暴力。大家可能看过非暴力的文献或者是资料,有一个人是很著名的非暴力运动的领袖,印度的圣雄甘地大家都知道。他是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抵制或者是反对、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最后为印度人民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点值得大家学习。心理学空间5gO Q6c,| o

*{Bdu-sBp0

+\L)d'|r7m+s3y0心理学空间8S$U{9qKc

但是我们在家庭治疗这个领域里面谈这个非暴力,什么意思?当孩子出现了父母不情愿,不喜欢的言语或者是行为的时候,父母原则上来讲不管你是表示同意还是不同意,尤其是不同意,我们都不应该用比较激烈的这种暴力的方式来应对。这个暴力包括对孩子的惩罚甚至是体罚,包括言语方面的冷漠、蔑视,不认可,这些都叫暴力。什么叫暴力,这个暴力让大家感觉不舒服,身体的痛苦和难受,和别人打交道过程当中被对方拒绝、不理睬、蔑视、不接纳,这些会让你感受到不舒服的那些方式,我们都叫暴力。可是这个时候爹妈说这熊孩子就是这样,我很生气,怎么能不暴力,我们家庭都有棍棒下出孝子,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他们怎么惩罚孩子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对家庭治疗师看起来恰恰是有问题的地方。

(|3wVA}hs+?#N rv0

%qK@^/U$T lSW:|0

E \kSP E7FV0

8u(ITdSW0如果一旦出现暴力,不管你的初衷、缘由多么正确,但你的方式是暴力的,不管是以暴制暴,还是大家相互之间从此就开始了敌对、敌视。但如果你是非暴力的坚持或者非暴力的不合作那个效果不一样。这个地方我特别愿意讲一个德国人讲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主人公是一个14岁的女孩,她的妈妈是一个德国人,爸爸是个英国人,他俩是在维也纳很多国家,有点像联合国的翻译机构,当时很多国家的人在一起工作,他们在那认识的。不知道有没有结婚,反正这个女儿是他们的孩子。因为两个人工作很忙,有文化冲突,家庭关系可能也不是特别好。后来这个孩子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儿童,什么情况都有,抽烟、逃学、性方面比较随意,可能还有一些可能涉嫌违规的一些行为甚至少年犯这些行为多多少少都有。但是他的爹妈管不了她,没有时间关,后来送到姥姥姥爷那里去。送到这里来了之后,姥姥姥爷不知道怎么办,就请教了家庭治疗师。

"R'^(o/wx E&s `-e3b#d0

c[R5Pb$^ M0

8U-y!N#j \9wX f0

g5H3qj%Dh~h0我们家庭治疗师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最后教了老两口一招,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这个孩子回到家,你们二老就端着凳子坐在外孙女房间里,我们是你的姥姥姥爷,我们不能看你这个样子。说完了之后既不做别的事情,也不说别的话,就在孩子屋里静坐半个小时。刚刚开始这个办法不管用,孩子不回来,后来孩子回来之后很生气,推他们生气。后来老人很坚决,就按照这个家庭治疗师的办法做。大概一个月之后,这个孩子终于彻底的服了,不知道姥姥姥爷干什么。这时候这个家庭治疗师才教他这个后面怎么做,后面所有的言语和行为,都没有打引号的过分,没有出现暴力的状况,也没有情绪的纷扰,也没有太多行为上面的责罚、惩罚之类的。活活把这个孩子磨服了,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任何的暴力的状况。心理学空间 tD"o:}9Pi}.N-y

r#j0|&hA$Jc X0

_P4ZF&}v2aD!y%b{0

z V'zRJ.p0好了,第一个题目讲完,大家似乎是并没有听出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妙招,这些东西我们都会。我现在还是不知道你这个家庭治疗师到底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待所谓的叛逆的问题。你们家庭治疗师又怎么看心理问题,以后又怎么去解决问题,就是我们后面两个时间段做的事情。我现在先短暂的休息一下,看看大家按照王隽的建议,接下来可能有要留一点时间给大家提问题,我跟大家有一些互动,然后后面再继续。

"DQq!]R.O0心理学空间C9x;LBg

心理学空间kgj&N l

Ev!r0KZd'B6n#F L0问答环节·一

.wW^&l7Q0心理学空间Hr9H6P!c%TH

盛晓春老师:我看到第一个问题就是恨父母孩子,离家出走,从小就是在暴力过程当中长大,能做一些什么比较好?大家知道孩子在暴力环境中长大,恨父母,不光是恨父母打他,没准可能家庭当中父母沟通的方式,家庭氛围可能都会有一些问题。我想你如果直接是对孩子做什么,或许根本起不了作用。就像我刚刚说的皮肤被烫坏了,怎么都很敏感,除了浇凉水让它不疼之外,做什么都没有让他迅速好起来。这个时候做的就是浇凉水,作为家庭来讲就是父母停止暴力,停止用他们原来的有问题的方式继续进行沟通和交流。

@C:}xy0心理学空间+U/k)X(C|

Qu[`s I!szg6i0心理学空间![aW~a4W4tuK

昨天刚刚从西安回来,有一个现场的家庭,孩子没有来,孩子不愿意见人,孩子也不愿意跟爹妈一起来。这个家庭里面的状况特别有意思,妈妈很焦虑,也很控制。爸爸有他自己的独立的想法,也是不合作的那种方式。夫妻关系我们前面谈了很长时间貌似都在谈孩子,但是一直到后来可能谁都没有注意到他们两个人之间,就是父母之间基本上不谈话,一谈到什么问题,两个人完全谈不到一块去。

F7@kb-n { K0

eH)~O n,kz%x0心理学空间8Eh.M CW|F

心理学空间,u,]%a+O&s

这种状况,只能是当父母们不争斗了,父母能够说话了,家庭氛围平和了,孩子才能够回来。

fL)i!Zm@c0

L d)NR\0

n ZT'umb;x3}0

8l~:z/n!nd9c0我们等会会讲家庭问题的成因,父母如果是自己本身就来自于一个有问题的家庭环境。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太恰当,也会给他们造成很多的问题。而这点恰恰是不太容易看到的,当父母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但是你把这个教育方式放到很多人或者是同学或者是家长们或者是家庭治疗师的眼光或者是其他人的眼光放到社会上来看,就可以看到很多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对孩子来讲他们并不一定喜欢。心理学空间p,T'X1}G

-wD(}t$K-Zq0

a{-b8k tB L'FE c0心理学空间E9a;VUy

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容易出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不喜欢的家庭氛围。在那次家庭访谈的时候我也跟那对父母提了这么一个问题。我说如果你的孩子被放到一个更会养育孩子的家庭里面去,你猜他会不会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一个听起来不怀好意的问题。你试试猜想一下如果把一个品学兼优,大家觉得不错的孩子,放到你家来,三个月,半年之后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G {7F0qn0

`t$t.I8v0

*J-ZR|)n~R`w0心理学空间S a-a AMzk+K

他们听了之后,大概有一点无语,虽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什么问题或者是问题出在哪里。那个妈妈还是依然说孩子有什么问题,但是我就提示,您好象到现在为止看到全都是孩子的问题,好象孩子就不会没有问题的时候。孩子自己想法和自己的做法好象和您的做法不太一致,您就觉得不是问题。因为他的孩子其实在班上并没有太多的问题,学习可能是中等偏上,守纪律各方面都没有太多的问题,孩子一回到家之后就被孩子这样批评、那样批评,这样点评,那样点评,后来说到很不耐烦,跟他妈妈的交流有点糟糕。这种状况下,爸爸本来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可是他觉得又要跟妈妈保持一致。所以在妈妈表示批评的时候,他也对孩子保持了不满。这时候孩子觉得爸爸妈妈都不理解他,他会觉得很恼火。他们只是对人对事情的看法的理解或者是做法和应对方式有点不一样。心理学空间MT\6u v2Q/JX

心理学空间L,C2~`'M3h,mu*I

Yf)dZ~M%KR,W*l0心理学空间-I$|] j!x!u(E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家庭仔细研究孩子的行为和言语和方法,其实有很多并没有那么大的问题。爸爸妈妈会觉得这不符合他们的标准或者是习惯,他们觉得这样还不够,他们觉得还要比这个做的更好,还要做的更多,还要对孩子提出很多甚至苛刻的要求。孩子当然会觉得疲于应付,最后就烦了。心理学空间Wz&U;L*U|#D T

心理学空间Q+pp_4gm-a

z#Zp|c$m%yLH?}0心理学空间8W H?;~#r+q

接下来这个问题回答完之后,这个问题是家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如何做到控制,我们可以从行为上提建议。比如说奖优罚劣,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里面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怎么小小惩罚一下,像做游戏一样。保持两三个星期一至都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去表扬一下,鼓励一下。更重要作为家庭治疗师可能也要去分析爸爸妈妈出现这种情绪的冲动或者是控制不太好,或者是出现责罚孩子或者是不恰当的行为。探究来探究去发现这些家长们在他们当孩子的时候他们也是自己家庭关系的受害者。上个案例的妈妈,她不停的讲她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的地方,说着很着急,很焦虑,流眼泪,好象是自己很辛苦,无限的奋斗,无限的哀伤。心理学空间)XN)V)ig5`

心理学空间(s\ne:`!V,^ WlY

心理学空间:j&?Jq-Zg]a p1~

心理学空间A g:T*pJ'LAHv

后来发现她自己也出生在她自己是第三代,她孩子是第四代,她自己爷爷开始到她的爸爸对她都是要求非常的严格,都是批评、指责、挑剔,从来都没有鼓励的语言。心理学空间\}d.p\

心理学空间,[o]:S+Q)\7mQU!Y3_Z

心理学空间w P$MTI

`5J [YV#jo0而且他是两姐妹的姐姐,爸爸妈妈对她的要求非常高,从来没有表扬过,从来都只是批评,指出她哪不足,觉得他达不到爸爸妈妈的要求。使得她自己的家庭也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只看孩子的问题和毛病,好象不挑毛病,不数落就不可以一样。我们只是谈孩子的问题,没有深入探讨夫妻和他们的原生家庭。放开了谈,在他自己的夫妻关系里面也有对他自己的控制和批评或者是指责。心理学空间`3y a5f%`P

Q*CF;t-m+k)W0心理学空间8djJ1W4g c5h%?z

Xv9B y8K0她比她丈夫小两岁,她在家里是老大,她丈夫是老二,不管事,她是老大,她从小意识独立,很焦虑,从她自己做的事,爸爸妈妈不满意。所以你就能看到孩子的问题,绝不简单只是与孩子有关。我们列举那些你们很多人都会什么言传身教,行为训练、认知也好等等,简单来说单单对孩子做的那些工作虽然有一点的效果。但如果他父母关系,如果不得到梳理的话,就是他的问题还是会有很大的影响,还是会一直有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空间.e|%Ph FM7_~k

心理学空间kp)P ~3a2QN_

第二个问题心理学空间8@/F$zM5bI-v `

,@h"G7H|S.K4s3u"ib8a0盛晓春老师:接下来第二个话题,一个家庭治疗师眼里的家庭问题也好或者是孩子的叛逆也好,或者是心理问题也好。一个系统式家庭治疗师怎么看?家庭治疗师认为从来就没有哪一个问题,没有哪一个心理行为的问题只和一个人自己有关系。虽然大家都知道心理问题和认知行为、情趣、需求都有很大的关系,可是家庭治疗师会认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和他的环境,尤其是对家庭治疗师来讲,都和家庭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学空间'Pv%O[pAk

]#by x$@-vPt0而且出现这些各种各样的心理行为问题的,情绪问题的孩子们,我们经验你跑到他家里看,多多少少都有问题。这些年来看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什么问题都看到过,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还是中老年这些问题,不管一举一反三,还是追根溯源,都能够找到他的家庭,都能够找到他的家庭对他有那么大的影响。我们形成这样的印象,从来没有哪一个问题是能够脱离环境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要么和他的伴侣有关,要么和他的亲子关系,他作为父母对他的孩子,也包括他作为孩子和他们各自的父母。这些问题从来都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这是家庭治疗师的一个问题观。家庭治疗师不光认为这些问题和家庭有关系,和家庭发展的历史有关系,和家庭运作的那些规律有关系。同时他们还会有这样的观点,这些症状他都是一些让人感觉到不舒服,会让一些关系很别扭,会让一些事情无法顺利的运作。心理学空间3@QxYy@0bVy

心理学空间%Xm0m Dcz"m#UO)B bn)A4Z

最后会迫使这个家庭系统来反思他们的关系,反思他们相互之间怎么相处,怎么打交道。我个人认为比如说一个家庭问题或者是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拿孩子叛逆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逃学,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固然是让大家都很着急。从找原因或者是看这个问题对家庭有什么影响或者是有什么作用?这个角度来讲你发现它真的有很多效果。第一条在这之前如果打一个最简单比方,如果父母吵架,这个孩子可能会不安,可能会劝爸爸妈妈别吵了,也可能会着急,也可能会。当他自己的影响力不够的时候或者当他说这些话爹妈不听的时候,他就没有太大的办法。可是等到了他的学习成绩尤其是进入初中之后学习压力增加,大家对能不能考一个好的高中,这样能进入一个好的大学,一本,211,985之类的,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他手上的筹码忽然一下子增加很多,他的状态和成绩好不好对家庭忽然有很大影响。

\8D"TZ7hqtw6~a0

7Vi+kGWVQ:vU-G0以前他对爹妈争吵这件事情影响不了,可是现在爹妈再争吵,他就烦,会不上学。他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学校不好、老师不好、同学很苛刻诸如此类的说很多话。家庭常常有一些微妙,孩子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会说就是你们吵,吵的我很烦。我看到很多家庭的孩子也会在言谈话语中间,在那些字里行间中会渗透出这样的意思。会表达出他之所以不好,除了那些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他自己的原因之外,家庭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1X fm q:Jy+tc+Yf2S0心理学空间R[4U/YRBc]Z$Z7f,p

以前他对爹妈争吵这件事情影响不了,可是现在爹妈再争吵,他就烦,会不上学。他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学校不好、老师不好、同学很苛刻诸如此类的说很多话。家庭常常有一些微妙,孩子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会说就是你们吵,吵的我很烦。我看到很多家庭的孩子也会在言谈话语中间,在那些字里行间中会渗透出这样的意思。会表达出他之所以不好,除了那些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他自己的原因之外,家庭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S;S5Zd6A/}!B0心理学空间A cL:goms

这个时候孩子不上学,可能会对爸爸妈妈的要不要继续吵下去会有影响。反过来讲我们所谓的问题观是说这个症状他有对家庭关系不平衡表示控诉,表示不满。或者有一些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的权利地位不对等,他可能会有他的症状来支持比较弱的一方,反抗比较强的一方,他有这样的结盟和平衡家庭关系这样的效应。心理学空间Bbv5s,W~.w$?!z6e

心理学空间&KLDzf%Y

当然这个症状他也有为自己争夺一点继发性获益的效果,我很累,实在不想去了。真正为自己这样的情况不多见,家庭关系很好,只是孩子受不了压力或者是怎样,就出现这样的状况,看到真不多。心理学空间$V(_Z X2vQ

R$yaXzrMHf0一个家庭和一个系统里面有很多问题,大家进行一些家庭治疗的培训,家庭的问题其实非常多。每一个家庭发展周期每一个阶段里面的主要问题,没有被抓住,没有被处理好。有孩子大了要和父母分开的时候,父母不愿意分开,害怕他独立,做不到独立个体化的这样一些事情。心理学空间|dkW0SJ

心理学空间f6aF^J

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有权利的斗争,而且与权利斗争有关系的人和人之间的结盟、争斗,他们运用自己的观点、看法、态度、评价来维自己争夺一些权利,争夺资源,都想让自己能过的好一些。都希望让家庭或者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运作。你进入到细致深入的家庭分析的时候,有很多点,也有很多点和原生家庭有关,我们有一些是和历史和政治运动关系,有一些是和当时的社会压力,这样不良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个人在社会和家庭生活当中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心理学空间y C$luh0o#dpX[,t

GTmAZ0另外还有一些什么事情呢?总之就是这样都是希望让家庭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运作。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去生活。觉得这样才是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或者这样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有些人可能会这么说,是因为这些家长们在自己做孩子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等他们成年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可能就会更多的呈现出这种控制或者是批评、挑剔、指责,这样他们给孩子提供生长的环境,包括给伴侣提供这样的环境,可能都是一个比较糟糕的环境。这种状况下面,同等条件下面,我想谁都知道一个家庭是温馨温暖和谐的,另外一个家庭是凄风苦雨,孩子愿意回前一个家,而不愿意回后一家。心理学空间:^o`b M T4sM

心理学空间|7s Ha4N

就是大家所谓的早恋、叛逆、逃学、心理问题等等,家庭治疗师觉得这是他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提供不了温馨温暖和谐的支持,所以才会出现这些问题。这是我们所谓的问题观。还有一点当一个嘉宾里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家庭治疗师常常可能还会从问题本身或者是这样的现象本身去探究这个背后的关系、动力的生成的原因。他会去看,谁认为这是一个问题。打个比方如果孩子的成绩、分数不是那么高,常常可能是妈妈觉得这是问题,要继续提高,或者爸爸觉得没关系,中等成绩就可以了,我小时候还没这么好的成绩,可是妈妈觉得不行。那家庭治疗师在探究的时候就会觉得为什么妈妈在这个家庭里面有更大的影响力。心理学空间Ax3|z:V.R

心理学空间j6Q_,o c

这个事特别有趣,我做家庭这么多年,一个很直观的经验就是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妈妈们说,当我问他们说你们家的大事谁管?妈妈们常常会说我们家的大事都是我老公管,房子的事、车的事、钱的事都是我老公管,我就管孩子、家务、老人,管我们家的小事。70%的妈妈们是这样讲的,但是很有意思就是当你去问这个家庭里面如果说一天三个人加在一起说了一百句话,每个人分别能说多少话?这个孩子会告诉你我妈妈说了60、70句,我说了20句,我爸爸说了10句。这个没有话语权,管小事,一天就在那罗罗嗦嗦,100句话里面60、70句就是她说的。

1vD$V*Q i0K"x@"KE%k0心理学空间[tQ_Dj{#s

话语量的多少和话语权有没有相关性?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妈妈最关心,孩子出现问题,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首先跟妈妈讲的比较多一些,这事比较奇怪,这是为什么有话语权不说话,没有话语权还那么多话。没有话语权怎么有权利讲那么多话,有资格,有场合讲那么多话。孩子的事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跟妈妈的关系更紧一些,不是妈妈缘由更多,比如说母子关系或者是母女关系一般都比父子关系和妇女关系更紧一些。我们好奇这个家庭格局是怎么样子的,他们是怎么生活,这是家庭治疗师关注的。我们除了关注家庭里面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两系三代等等之间的关系。关注孩子在合适的时候该和家庭分开就和家庭分开。

u3H3\h j#tn;e-m0心理学空间 xl3DP-Z c@Y

我们关注这对夫妻和这对伴侣的关系。因为这对关系是家庭中间没有血缘关系,是通过法律,是通过结婚证这样的东西给拴在一起,这两个人走到一起的时候,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性格的吸引力是最大的。可是他们两个人走到一起的时候,有可能是差异最大的两个人。其他的家庭成员之间,他们不管是有历史和家庭共同生活等等,他们有长时间共处的经验。爹妈都是长到20多岁谈恋爱开始才相遇,他们性格不一样,他们家庭生活背景不一样,有可能文化或者是生活背景很多东西都不一样。这样两个非常不同的人走到一起,还要很紧密的生活很长时间。这关系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大家去探究。

.?`-So'tU0

^ThQY{QNO'KE0我个人甚至有一个我不知道合适不合适的见解,一堆夫妻在一起弄的好是幸福的港湾,弄不好是万恶的深渊,很多问题都和夫妻关系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治疗师非常观众一对关系。在家庭治疗当中还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尤其是这爸爸常常不愿意到治疗师来,怕丢面子,妈妈带孩子来,爸爸不见来过。但是家庭治疗师看来他们的孩子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的权重都是跟他的夫妻关系和父母关系不和谐以及他们经营了一个不和谐家庭氛围,孩子在这样一个不和谐的氛围里面长大,所以才出现很多问题,这是家庭治疗师的解读。心理学空间A"pD'[o@

6M+e)y6[-]s:hArv0我们也可能会花很多时间来评估、分析、探讨甚至来调整夫妻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人有问答,比如说有时候孩子逃学或者是孩子出现叛逆现象,怎么控制父母的情绪,这是很大的话题。我们讲可能首先要去分析和探讨父母各自是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里面长大?他们自己长成今天这个样子?他们怎么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面相互配合,为人父母。但是我这些年看家庭,我可以这样讲,有很多很温馨温暖的时候不是特别多,因为温馨温暖的夫妻关系他们的家庭氛围很好,孩子出现问题的概率小很多。夫妻之间有不温馨、不和谐、不温暖或者按照我们总结的系统式流派和结构是不一样的地方。结构是有6条和8条标准,系统是没有的,是有5、6条不和谐家庭共同的规律,就是夫妻之间不平等、不尊重、不沟通、不交流、不妥协。有了五不,一切东西都有了来源。有通道问有这样的状况怎么办,怎么控制这样的情绪?家庭治疗师要和这对夫妻一起探讨,你们怎么能做到平等、尊重、沟通、交流、妥协。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对父母关系不和谐、不平等、不尊重,他生活在人欺负人,人蔑视人,人和人争斗的环境里,他对这种状况表达抗议、愤怒、不满,甚至是求救,不管这种求救是不是有意识,他把家庭治疗师拖进来,我们家庭不能这样下去了,人和人关系不好,我以生在这样的家庭和有你们这样的父母为耻。心理学空间 E@#^ ly$eS

c8v[fV }al0长话短说,家庭治疗师对于问题前面说了一个就是他有他独特的问题观,很多问题他只是一个表象。但是在表象,在现象的下面,是有着他深层的家庭动力、家庭关系的原因。其中有些家庭成员要通过自己的症状来控诉、反抗、平衡、涡旋他的家庭关系。家庭治疗师会认为个别成员的很多心理问题、行为问题他不是一个精神病性或者是心理障碍性或者是大家说的所谓的心理的问题,会是一个在特殊情境下的一种求救的、适应、应对的行为。他就是一个这种状况下的“正常的反应”。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甚至存在不少这样的情况。

,zyL%Q-^6RnV e\0心理学空间)C*jhM X]1v

比如说一个孩子逃学,你去做逃学,也可能做的好,也可能做不好。但是你可以试试看有时候不做孩子的逃学,你去把父母的关系调节好,让他们不吵架、不打架,不对孩子有那么多过于苛刻、严苛的要求,孩子可能自然好了。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状况,我们案例督导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我们要求学生,要求咨询师你不做症状,有可能只做他的家庭夫妻关系和家庭氛围,试试看怎么样。我们有这样的先例,不做症状,只做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孩子自己上学去了。

#SF uvo)ok#Tc'~0心理学空间[±~K%I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没有做症状,症状自己好了。他症状的用意和初衷就是反抗、抗议、提示调整家庭关系,现在达到了调整家庭关系的目的,孩子症状存在没有意义,自然就好了。心理学空间N F.Y#HE'F'Eu ~p

心理学空间1d C Y2@nvl!Zx

所谓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把问题产生的根源弄掉了,他们夫妻关系好转了,孩子症状也就自然而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孩子也知道,他也希望自己好,也不希望把自己的前途都霍霍了。他在那样的家庭氛围里面很痛苦。谈到系统家庭治疗师的问题观,还有一点多讲点,这个和一些流派不太一样,是很慵懒的问题观,他觉得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要一对一的统统被解决。他有时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看行为问题背后的家庭的关系。可以把它扶正固定,把生长环境给理顺了,他觉得具体现象就自然而然就好掉了。心理学空间Xm!X$M_OBCX O

心理学空间M$m"QE4j$]v/p @W

我们刚学的时候觉得这是什么问题观,什么叫做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而是要发生“问题”背后的背景,而且系统性治疗室他的眼里尺度很宽,类似尿床、口吃,逃学、行为情绪问题,还有有时候大家在群里相互沟通交流孩子的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也好,有的人探讨说一个男孩子摸女孩子,这是不是病,对什么都不懂,如果他的妈妈和爸爸没有教他,你上初中,可能跟男孩子玩的比较多,跟女孩子也玩,不要碰人家身体,不要摸人家,这可能是教育的问题,孩子不知道。他可能是喜欢,摸的感觉很好,没有人告诉他,所以可能也有人会觉得这就是一个缺乏引领、缺乏教育的说明,就是简单的事。心理学空间"~t)D*jtt[ E

_ mt@7N"Si0你从一个现象甚至可以看到后面的本质,其实问题不是问题,它问题的产生的背景才是问题。我讲一个自己的小个案很有意思,就是一个孩子上课的时候发言不是积极主动,犹豫的确定了一下答案是否正确。这个过程当中,另外一个孩子举手回答了问题,这个家长知道之后觉得他有问题,觉得他胆小、不勇敢,会答案不能第一时间说,最后看心理咨询。我觉得这是不是问题呢,谈好象没有其他的问题,学习成绩各方面都很好。心理学空间[ A3n`x?s z3A

H?7XQw e-d0我注意一个现象,孩子在家庭访谈的过程当中说话之前都看一眼爸爸,经过一段知道的交谈,我大概有一个初步的判断爸爸在这个家庭里面权势和地位都非常高,妈妈和儿子都怕他。所以他要讲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提一个问题,他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看他爸爸一眼,好象是爸爸这事我能不能说,他看他爸爸的颜色,这个问题要不要回答。这一幕要和他在班上要回答问题之前想一想是一个道理。有了这样一个判断,我当时笑嘻嘻的说碰巧我正在看甄嬛传,咱们一家人交流的时候我想起甄嬛传的皇上,大家都看他的脸色。爸爸笑了,你说的真对,他们在家里就是叫我皇上。和妈妈的年龄差距很大,几乎两个人完全没有对等的话语权,爸爸是绝对的权威,而且是家里钱主要是爸爸挣的,所以大家都得听他的。你想在皇上面前谁还敢乱说话,谁还敢不看皇上脸色,他想一下再正常不过了。说话不说话,这是多大的事,皇上觉得这是问题,要把个事拿出来谈谈,看心理咨询师。我认为这不是问题,谁说了,他为什么对这个系统有这么大的定义权和决策权,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关于家庭治疗师的这个问题观,我们说的差不多了,最后讲治疗观,第二个十分钟的互动或者是回答问题的环节又到了,我就恭候大家的问题。

js.BGk0K1X-B w7xLQ0

7wNU3jULw0问答环节2心理学空间5d6cx a9t7vF(n

`?u+uRxf6l0盛晓春老师:谢谢顺其自然提的这个问题,初中的孩子妈妈唠叨责怪,爸爸成天揪着孩子学习,应该怎么办?其实您的问题里面就已经包含了答案,我这样说不怕您不高兴。既然妈妈唠叨责怪孩子,爸爸揪着孩子学习,让妈妈少唠叨或者不唠叨,不责怪,爸爸不是成天揪着孩子学习就好了。您可能说您这话等于白说,他们做不到这点怎么办?就想可能要去分析探讨一下妈妈为什么会唠叨责怪,爸爸为什么成天揪着孩子学习?家庭治疗师看起来这两个人都好象是比较焦虑,但是我不知道这个揪着也好、责怪唠叨也好是在什么样的状况?很多现象就是可能所谓的正常的家庭也有,孩子没有出现这个问题的家庭里面也有。但是他们的责怪唠叨、揪着孩子学习,这个现象严重性和程度也好还在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出现问题一般就是说这样的现象已经超过了孩子承受的能力或者是超过了大家觉得合适的程度。

"Yx0S*W4{;BB0

[1S&x)}8c0怎么去评估这个东西,可能是每个家庭或者是在孩子不同年龄,不同的年级情况是不一样的。这点可能是心理治疗师要有一个相应的尺度,也要有灵活的态度。真的和爸爸妈妈唠叨和揪着孩子学习有关系,真的要看爸爸妈妈在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下长大的。如果你了解父母各自的原生家庭注意他们的原生家庭里面一定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问题。否则的话他们不会出现过分的纠结唠叨或者揪着孩子学习。

.qvM'^1t KW7ME&B0心理学空间Y&K8fu'^ z z }

常常会是这样,我们会注意到很多问题不是单一个人突然发生一个什么现象,很多问题都是叫一代一代这样往下传递。我们常常会认为很多问题就是那些没有被解决好的问题,就像是良好的家庭传统一样,他也会代代相传。好的东西会传下来,不好的东西也会传下来。所以你要看这个家庭里面都在传承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他们都有哪些家庭规则,他们产生家庭问题的时候都是用什么样的模式在进行沟通、交流。心理学空间 ogmw U

心理学空间[5lb*wyNc_

这里又有第二个问题,不光初中,初中成绩很好,高中开始游戏不学习,怎么处理?我们都有这样的愿望,把心理治疗变成一个处理某一个具体问题的神器。好象这个神器一上,什么问题都能被解决。我个人的感受你要去解决那个问题,还不如去找形成那个问题的原因。家庭治疗师更多是看他的原因。

!bO Y6Q(O"do0心理学空间7T9V RM NM

刚才大家说你怎么去解决父母唠叨或者苛责,不停的要求孩子或者是很苛责的要求孩子去学习,怎么办?我觉得还是要回到他的家庭里面一起去探讨他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长大,他在家庭里面都经历了什么。当他知道他自己原来是那个样子,才知道自己的状况虽然有点过分,真的和自己的家庭有关系。我们无数次的见到这样的情况,这句话是听很多妈妈们说的或者是太太们这么说的。她会说我小的时候做姑娘的时候,我最反感就是我妈妈对待我爸爸那种方式,等到我结婚之后我发现我对我丈夫的方式和我妈妈对我爸爸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而且甚至我对我孩子的方式和我妈妈对我的方式也是一模一样。他们都在无形之中传承了很多自己父母对待自己的那种养育方式或者交流交往方式。

Gp hi#v*L+M0

Xre/uMh*S&M"XVz0第一步让他们明白他们孩子出现问题和他们自己的交流方式或者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会想办法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怎么办?大家可能都会,既然他是罗嗦唠叨太多了,我们想能不能一点点去调整。接下来涉及到我们讲的治疗观,谢谢这个问题,接下来一个家庭治疗师怎么对有问题的家庭和有问题的家庭成员,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自然样对造成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父母做工作。

$D ^e ^*CmZC0心理学空间(U)L#|q b.t&i

说到家庭治疗的治疗或者是干预方式,你可以说他一点特色都没有。他并没有特色的基于源于自身的这种干预方式,但是我想这样说的话也不完全对。我先说他没有什么特色的理由在什么。说没有特色,就是我说出来这些办法大家都会,所以它没有什么特色。你比如说控制的妈妈,我们让她少控制。苛责的爸爸或者是情绪表达很激烈的爸爸,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建议他做行为或者之情绪训练,甚至可以出现了失控的行为,奖优罚劣,诸如此类的。

},y:U{h];AK0心理学空间)iS2`H/W%Ut%O

这些行为、情绪也好,表达方式的训练也好,大家都会学习或者奖优罚劣,或者是行为治疗、认知治疗,这些大家都会,好象没有什么特色。但是我说它不对,这是也有特色的地方。那是什么呢?我个人觉得他有特色的地方,一个是他在整个的访谈中间不会太多的摆事实,讲道理,去评判人家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

`eq}1|,P0

Bi7`*h0}1Q0我们不会像有些流派的治疗室,你这个认知和行为方式是错的,我们如果一评价,我们就犯错误。因为你一评价人家,人家说你懂不懂我们家,他们很反感,我们不会直接评价好坏对错优劣。孩子出现行为问题也都是有他的道理,夫妻也好、父母也好,他们出现我们觉得不合适的行为方式,他也事出有因,他的原生家庭有问题甚至是他们的夫妻关系和夫妻的权利争斗导致这样的状况。这些事情我们不好说,我刚才说的也部队,系统师的治疗观里面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把一个事情放到一个系统,或者放到一个核心家庭,两系三代家庭的争斗,放到这个背景下来看,这是他很有特色的地方。心理学空间` V'gIg

@9a4o+s)]$zS^:IPl0他会认为一个行为本身不仅仅只是和这个人的认知行为情绪有关系,他和他生存的环境有关系,他会把这个东西整体的联系起来看。所以我觉得他有特色的地方,一个叫他的整体观,他的系统观,他的互动观,这是他有特色的地方。第二就是他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不是最直接的去提那些建议或者做评判。他会用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观点或者是态度。可能第一遍听的通道不知道怎么用提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对有一些事情的看法你直接说你这样教育孩子太苛刻,这样太严格,孩子受不了。这样讲的话,在治疗室中间我们就会没完没了的争吵。对待一个问题,跟一个人你容易跟他有一致,不一致,比较容易达成一致,你谦让或者是来访者谦让,这事就过了。心理学空间t-C8IY{pS

心理学空间w"T1h A4o?%g$_

可是对待一家庭有的时候还不止三个人,大家的观点、想法都不一样。治疗室有自己非常鲜明的观点、对错、好坏、尺度、标准,他会在治疗中间有很多的麻烦。会有人同意,或者有人会不同意,系统师治疗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在访谈的过程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提问来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或者是看法或者是态度。什么叫用提问表达呢?我举个例子我们原来在武汉的时候有一帮通道,大家在督导的过程中间,每个真表达的态度、观点、方法都不一样,大家会讲的比较尖锐一些。我想学心理治疗或者是参与过督导的同行们都有一些印象,或者观点和流派不一样的治疗师们聚在一起有一些治疗。两系指的是父系和母系两个家族。

} Q^[Z!LJ0J0

_ N5TzxD+VN:jj0再来说这个不同的观点,他们争斗的很激烈,有一些外地或者是国外的同行来了之后,看我们督导样子或者案例讨论沙龙的这样,人家什么都没说,就说了一句话,原来你们的督导是这样子。我们懵了,说什么意思?难道督导不是这样吗,督导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时对我是非常大的震动。当一个治疗师进入家庭的时候,他有一些想象和一些看法,他有一些好奇,你们是怎么争斗,你们为什么会这样争斗,诸如此类的。他直接用评判性和描述性叙述的语言越少越好。因为你看刚才我后面有一句话,好友意思,这就是一句评判性,带有情绪色彩的话,这些话都是容易惹麻烦的。心理学空间x{?o$z+_*d5W8J

心理学空间[0D zW b{:_,m

仅仅如果只是提问题,你们在家平时都是怎么争吵的,谁先说话,为什么每次都是他先说话,这样对大家的影响是什么,诸如此类的。就是你在从头到尾如果你也很多好奇的问题,你如果经过很好的系统的培训的话,可能你问问题,问到比较节骨眼,比较要点的情况下,这些东西对家庭的影响和劳动是非常大的。你在这个过程中间,又没有直接的去表达你的这个态度和观点。这个家庭里面妈妈太焦虑,爸爸太控制,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是有问题,这些东西都和他们的原生家庭有关。你直接这么讲,人家会问你凭什么这么讲,你算老几。他们在治疗过程当中会更多的问,妈妈这个样子在孩子50多个家长的妈妈中间,如果按照焦虑、担心排名的话,妈妈会排第几名,爸爸容易生气,粗暴的程度排名的话,爸爸排第几名。曾经性的问题,比较性的问题,差异性的问题还有叫循环提问,另外的人来看,他会怎么看,这样在访谈的时候会激发他们长时间用别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可能对他们会有一些启发。

\U.jv4z;K:y0

d+I+r_cza ]:K0尤其是我们并没有直接的给一个答案,给一评判、好坏、对错,我们就不会直接得罪人。这个治疗师很会提问题,问到家庭中间不管是因为父母权利争斗或者是家庭有秘密禁忌,都回避。或者是孩子离开家庭的时候,两边家庭都没有形成好,在他们年轻时都曾经经历过很艰难和父母分离的过程。现在他们甚至还没有和自己的父母分开,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让自己的孩子从家庭里面分开。

](q?:u8N(WA ZKr0

_D2S3j#{H"D0举个例子,这是三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孙子。这个家庭是三代人都在,一直到现在妈妈66岁,爸爸40岁,儿子14岁,他们的关系一直都还比较紧密。爸爸都没有完全和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分开,妈妈也就是这个媳妇对过紧的状态很不满,要分开住。他们达成妥协一个星期还是回爷爷奶奶吃几次饭,周末的时候孙子还要在爷爷奶奶那里住。这时候爷爷奶奶尤其是奶奶对孙子包括对儿子的影响还是很大。访谈快结束的时候,奶奶还要求一定要我纠正他儿子的教育理念,说那些理念不行。他儿子都40了,她都66,好好过自己,管那个干什么。但是,你还不能直接说这些话。

`'d q{PO/fe0心理学空间*O'Y xV,qm$XW7P

可能更多要用提问的方式,您猜猜在其他的没有这些问家庭里面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其他的奶奶会在自己多大年龄的时候就开始不管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了。如果管的时间更久一些,又会怎么样,诸如此类。我们会把一个问题翻来覆去,有些问题不直接讲。有个问题绕来绕去,国外的同行们说你们做督导就是这样做的。反过来陈述句就是你们督导就是不合适,对案例提供的人太苛刻,太刁钻,这样人家很受伤,你们听不见对方讲什么,你们讲自己的观点,这些是不对的。你有自己的看法、观点、态度,你这样说的话,人家就会同意或者是不同意。但是我现在没有说任何话,我好奇,如果这些问题提好了他会去思考。如果他抓住你哪些观点,你这么问什么意思,你是不是问我们这样不对。没有,我只是有点好奇,我不知道你们家庭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他最后说你觉得应该怎么样?我不跟他说应该究竟怎么样,我讲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就怕人家揪辫子,我也不知道怎么样,我觉得家庭教育孩子方式很多,我听到过不同的方式,也听过不同的家庭里面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他们的方式好象都不太一样。好象很难找到一个什么共同的的方式。心理学空间OJ7t*o@

心理学空间 GMM o-L JJ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养育孩子的不一样的方式,但是这样那样的方式会给孩子家庭带来一些影响。我不知道你们家的这种状况或者是我看到这些方式,是不是你们家出现问题的原因,我搞不清。心理学空间lSoXg&aEN%z

$Y8bJ6_y Y8L*o+tP0他不敢直接下判断,会用提问的方式,很狡猾的回避了自己表达观点。这样也给自己省了很多麻烦,你不是直接跟人家真刀真枪拼刺刀,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你走到天边,你多有经验,你干了多少年,你哪怕再有办法和经验,你也不可能穷尽天下所有问题,你也不可能知道解决问题的所有办法。你行之有效的办法放到这个家庭里是不是能解决问题,还未见得。我们倒更多的愿意和对方一起通过提问,通过了解原生家庭生活的状况去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也是通过提问的探讨、试探这样的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所谓的答案。心理学空间YMTk8pA4E

b:x_qa#b-[6Gx.n6{^0所以和大家几乎每提一个问题都是说情况是这样的,应该怎么办,情况是那样的,应该怎么办。和大家那样一个好象是抱着要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的心态不一样。我现在干了这么多年以后,我觉得甭管问题什么,也甭管我是不是最后能够找到最能有效解决他们家问题的办法。但是我对每一个家庭都会感觉到很好奇,对他们家里怎么一起生活,怎么互动,家庭生活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是怎么样的。这些人在一起相处得时候是怎么样的。赵旭东老师讲过一句话很有意思,这句话叫做歪锅配歪灶,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不一定能如你的意,中规中矩或者是和谐家庭。歪锅配歪灶配在一起还挺好。心理学空间k5R,B G#u,M#A

心理学空间V!{0v0[] s a,V%d0R

这样的理念还挺好,并没有一个什么适合于所有家庭或者适合所有家庭解决问题的思路。倒是你更多要去探究这些人在一起,他们怎么能相互配合的更好一点。不是说每个人找到一个最规范的标准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大家问的都是有没有什么公式,有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我现在的经验就是对公式和标准答案不感兴趣,你认为最好的方式不见得是能解决他家问题的方式。但是我对那个东西很感兴趣,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在一起生活是什么状况,他们期望是什么样子。比较常见的状况就是其实每一个人都对对方或者对别人都有一些期望。丈夫对孩子或者是丈夫对妻子或者是上一辈对下一辈等等。他们往往忘了对方别人会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所以我们经常干的一件事特别有意思,叫做挑动群众逗群众,做皮条客,就是挑动对方的对别人的要求。

'U1c!DD2x o0心理学空间nf l5al@B

然后也让别人把对自己的要求也进行表述,最后自己明白,自己哪些方面也有不合别人意的地方。最后解决问题的一个格局就是我做的不全好,以前你们做的也都不是特别好或者不是最满意的。然后看看没有这可能,你们也表现好一点或者有问题的孩子表现出少一点的问题。爹妈少苛刻一点,大家都退一步或者是大家都进一步,都向着自己希望的那个方向去往前再走一步。这也是家庭治疗所谓的治疗理念,家庭成员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是消除某一个具体的问题。

$YYu-oD0

/J _sSY&A+t/F0刚才大家提的很多问题里面,这个孩子什么问题,要消除他,怎么解决他。我觉得是所有人都在针对一个人,是一群人欺负一个人的事。我想在一个家庭治疗,一个家庭访谈,应该是大家一起共同寻找对每个人虽然不一定是最满意,但是大家都能够接受一点点的妥协的方案。所以就不是所有人欺负一个人,而是所有人都相互能够共同的妥协一点或者是共同的靠近一点是这样的过程。心理学空间,{F@WK,D

心理学空间}Kw\2F0O Z

这个过程并不是每次指定这一个人,我们会看你家儿子乖一点,好一点,情绪好一点,你以后发脾气少一点,对他笑脸多一点,对他关心一点。我们明确这个方向,大家接下来达到达成一致之后,大家想办法不管是行为训练,认知调整也好或者是其他的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行新的尝试。这到该也是家庭治疗中很重要的一个东西。

7H'? d?~?HDN m0心理学空间 EK!_5B [[L+O

他们可能是分析完了相互影响之后,最后可能还是要在家庭中间去学习、发现、发明一些新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就是他们以前很希望但是不知道怎么做,但一定是每个人都要去做一点点牺牲或者做一点点尝试或者是做一点点调整的方式。要知一个人,必须要知一窝人,所谓的心理问题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e$S6m VH,_'a0

}/hah-a%AFut6S0最后他还是是做了非常好的系统调整的工作,当所有这些人都在一起运作的时候,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控制减少,而且他学校、他的编辑,它的老师,它的年级主任诸如此类,他们都调整了,用这种比较善待或者是接纳的、宽容或者是鼓励这样的方式跟孩子打交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比我们三四个月前进这个家庭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1@)G!^J0

N }*_J!ZH{)z?0我觉得大概所谓的家庭治疗的治疗官,我觉得说了很多,总结一下第一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不管从认知行为训练、观念的调整、新方式的学习,这是传统的套路。但是他和其他的行为认知、催眠或者是动力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他做这些事情,这些方式都是从别的流派那借鉴、偷学过来的。他的目的就是改进这些嘉宾成员之间的交往、沟通的方式,这是他的目的。

'kZ7Bb[4X p7^e cX*J0心理学空间lD'U@"P hs0u\\Z

第二个就是他要做所谓的调整从来都不只是收拾那一个“有问题的人”,而是要对家庭里面所有成员甚至对他生活的大的系统,学校、班级或者是社区都能够调整,成为一个所谓的系统工程。我们的流派就是系统式家庭治疗,系统就是不同的内含和外延的系统也是不一样,有的系统是非常大的系统,包括国家和民族时代等等。小一点系统就是你的城市、街道、社区、学校。讲的更集中一些,你的家庭,家庭治疗师主要是做家庭这个系统。家庭治疗师是这个家庭里面很大的一部分的意义都是指家庭这个系统。

t!a0erPw R3m0心理学空间(I-wd0h2H}Ap

第二点我们讲了系统式治疗师的治疗观是通过调整成员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也就是症状当初发生的初衷,他就是希望对关系进行抗议、调整或者是怎么样,他觉得这里面有不合适的地方,无中生有,这些东西哪里来得,就是出现一个症状,呼吁大家关注不平等的关系或者是不合适的交流。

?R)L,V%JM va;gg0心理学空间:uKD.Y[-G0{k3O

我刚才说了系统式治疗师更多用提问而不是用直接评价,他更多用温和、委婉、间接的方式,这种新的沟通交流方式也是用提议。你们试试看我听说有一家是这样干的,你们觉得合适不合适,如果不合适,下次再来找新的方式。每一次都是听别人说是这样的,合适不合适你们试试看,不合适我们就换。

K)HVyzU6`0

;i [ Yqo0xT0所以他都是用商量的方式,而且还有系统式治疗师所谓治疗观里面还有一点很重要,他自己真的不知道什么方式是最适合这个家庭。从认识论来讲,他建构出思想的影响,不会把治疗师自己脑子里观念当成真理、标准、尺度,他会说我的想法可能只是诸多想法里的一种,也不一定全对。而且来访者家庭里面有那样的问题和互动,也是也他的来由。他们那个观点可能有的时候甚至是事出有因的。所以很多人会说你们有很好的由,保持现在的状况。你们家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一定是有很好的理由。心理学空间&S?8vj2A H*E,Rk

-Ji:D-\+F$a9r:l!g#{0有些家庭治疗里面甚至会建议对方在一段时间里面不调整中关系,就让这个关系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让很多初学的人很抓狂,他们希望改变,你为什么要让他保持一段时间。保持有让大家觉得很痛不舒服的效果存在。也有这样的一个家庭,孩子很小的时候,爸爸出国十几年,十几年之后就希望恶补孩子,觉得有很多亏欠。家庭治疗师觉得一段时间让爸爸有点补偿,但是爸爸需要有这样的表达。有些人觉得有充足的爱,对他以后的发展也是很重要,这段时间恶补一下或者对孩子来讲多一点,没关系。心理学空间2CR Kv Q o.n#R6`{

:y$T%R#h0H9P4_Q0有时候孩子有一些问题行为,治疗室也可能会说这个情况很好,有这样的问题的行为会提醒家长们,我们家庭里面肯定有什么地方有问题。孩子这个问题很快消失没有了,大家觉得OK、太平了,各干各的,故态复萌,又是原来那个死样子。有时候治疗师说有这个症状很好,他们很担心是不是真的哪出错了。这个症状是一个痛点,提醒家庭我们这还有问题,我们还在发烧,肯定有问题。一下子用退烧药未见得是好事。我们家庭治疗师治疗观也是挺有意思的。心理学空间`"mT ?m

!]s,X-Yne"]8Dh0最后系统式治疗师对问题的定义真的可能比很多流派要宽泛很多,对于大家都认为是问题行为的所谓的问题或者是那种行为,在家庭治疗师看起来他可能觉得这根本不是太大的问题。孩子逃学,那么多孩子中间,有那么多孩子逃学很正常。比如这个孩子会撒谎,这个孩子会做一点点不恰当的事情,系统式治疗师会说他的环境有一些问题,没有人教他,没有人很好的训练他,他很孤单,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提醒大家,他会是这么理解。心理学空间A `RJw aY

y]k ZAOW}3J0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出现一种行为的时候,治疗室可能不会那么急躁,觉得必须要马上消除的问题。当然除了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很危急的情况,比如说危急到他人和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或者是严重的影响社会治安等等这些事情。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很多事情在系统式治疗师眼里不是很大的问题。他看问题和很多流派不太一样,有时候他甚至去标签、撕标签、去诊断,把这些问题常态化。有这么多的生活方式,就有一些问题是那样,他还有中长远的效应,有这些问题很常见。作为系统性治疗师对相比之下学习各种各样流派的同行在一起讨论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他们看问题的时候不会那么焦虑,不会觉得问题马上被解决,在找各种各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话我自己也成了很辛苦的一个人,这个地方我以前总是喜欢开玩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自己发明的创造。我们很多咨询师成了人家地主家的大牲口,葛优演的《甲方乙方》那样,扛重东西,累的要死,给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心理学空间g8L ~V3xIt9i

;U9Ft&|9P!x!U0学系统治疗师之后,我只关心他这个问题背后这个家庭的交流互动这个层面有没有什么需要探讨的问题。他不是关注问题本身怎么被解决,症状怎么被消除。而是家庭关系中间哪些东西值得调整。真正有本事的家庭治疗师他把家庭关系打理、调整、符合这家人的需求,这个东西也不是有一个什么标准的东西,而是不断的探究这样的家庭应该怎么搞。心理学空间 B1l:ZYws

心理学空间 d&\ J;w$z H

在这点上可能也很难去回答大家提出来的那种统一的一概的类似于比如我们以前听到经常会失独的家庭怎么搞,逃学的家庭怎么搞,叛逆的家庭怎么搞,婚外恋的家庭怎么搞,孩子出现暴力行为这种家庭怎么搞,好象大家觉得一定会有一个公式,一定有公式话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问题症状本身去看这个关系。最后附送结构式家庭治疗师闵如勤(音)提出这么几句话和大家共享,课就结束,接下来就是回答大家问题。心理学空间$Hy2P`nZl\#x6Lo-`

p;P2D|:Y#F'Q0四句话叫做:透过症状看关系,第二句话透过关系看模式,看他们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常见的规律。第三句话透过现在的模式看过去的模式,原生家庭祖上传下来的模式。第四条就是在了解模式的基础上,就是求解、锁解。搞清清楚这些背景之后再来讲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和茫然的漫无目的的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的。今天晚上的课程全部结束,谢谢大家的倾听和关注。接下来就回答大家最后的问题。

/G^!r]!Z*x5lO0心理学空间;R'I&x ]+OA8v{

问答环节·三

1x?-i Ux v4m0

B"u,Z6aiA_,WB0盛晓春老师: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一部分人不愿意来,尤其是爸爸,怎么办,有很多办法。第一是诚挚的邀请,第二当他不愿意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妈妈和孩子,比如说在结束的时候给孩子布置一个作业,让他写一篇300字的访谈简述,我们在每次治疗结束的时候布置家庭作业,让孩子把简述念给爸爸听,我们这次做了什么事,作业中间有哪一部分是涉及到他的。第三点如果他实在不愿意来,我觉得家庭治疗师很懒散,他实在不愿意来,拉倒,我们没必要去跟所有的系统去合作,我们只和有改变意愿这样的家庭去合作。偶然即便是很好的治疗师或者是很有水平的治疗师并没有必要去拯救天下的所有的家庭,你诚挚的邀请了,他不来的情况下你用布置作业或者是简述方式影响到他。爸爸没有来,妈妈和孩子来了,我们可以摆空椅子,假设的方式,假设爸爸来了,他会说什么,把爸爸引入到这个里来。心理学空间d9MY,c/dc:^

a*y v v(ke(_ Pn0一个小技术,我们治疗过程当中会用家庭雕塑,现场真人还有一些玩具、玩偶、家庭格盘呈现家庭中间的关系和互动格局。那个也是在父亲或者一部分的成员不能来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学生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就是格盘。德国人教学的时候用过硬币,你们家几个人,谁和谁关系比较好,用可视化具体的东西来呈现出家庭抽象的关系层面的内容。心理学空间MO%K$c2tG4m,_

心理学空间4V%\VS$p r

今天晚上我以为是治疗室同行的群,大家看是从治疗室的角度,而不是把自己作为被分析的人来进行探讨。我想转一个就是一般化,不是特指,既然这位同行提到自己有一个女儿正好到了有自己独立意愿的时候,妈妈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你既然孩子有不同意,这个不同意就因为妈妈有要求。妈妈要求在先,所以孩子可能会不同意。有些时候即便是孩子有独立的要求,妈妈也要考虑是不是我可以考虑同意。心理学空间'U5Zn:N7jSg#nh

oO2D%A _0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觉得途径应该是很多,首先是考虑妈妈提出来这个要求合适还是不合适。妈妈会说怎么不合适,其他孩子都是这样要求,我很焦虑,我就希望我自己的孩子好。我有一些跟别的家庭不一样,我的孩子好象总感觉自己不那么安稳,不那么踏实,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一些,希望他未来发展更好一些。貌似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可是对于孩子来讲,这个要求有可能是你没有满足他其他的需求,你就是在提跟他的要求。你们的沟通交流是不是那么温馨、和谐,给他提供很好的成长发展的环境。我自己常常觉得你给孩子提供的苦乐是平衡的,你提要求可能会好一点。反过来讲对他来讲生活当中都是妈妈对我的要求,都是要我必须去完成的任务,指令等等,生活中都是苦差事,每个孩子我猜想都不是这个。

"K/es PrcA `0

U+j-E,EX0我在一个地方上课,上课老师的女儿正好发烧,他又没办法,没有其他人带,这个孩子就跟着妈妈一块到了学校,就在我们上课那个地方。我们吃饭的时候问她,你今天更希望一个人在家,还是希望跟着妈妈一块到学校来?她说这两个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的是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旅游。

[#XX,uU6f0心理学空间$[8}j4qG1}!q%f

虽然听起来好象孩子不太懂事,其实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有对他生活的愿望,一个要求,如果对她来讲生活当中都是要求,必须完成的任务,一点让她觉得有意思的事都没有,她当然觉得很辛苦。我们要想我们给她提供的环境中间,这种艰难的事情和痛苦的事情和麻烦的事情,和我们提供给他的支持、关爱和温馨、放松、交流等等这些东西,是不是成比例。

_9}ZIO0

J o'u^PskB0学习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温馨和谐,如果通过一些方法的转换,态度、方式恰当,不是最简单直白的要求的话,我觉得可能其实这些任务本身并不都是苦差。

'P{iC\V2vW0心理学空间B%?-o}S&?(Z~XHfo

最后举个我自己的事情,比如说上中学的时候,学语文大家都知道你既可以把它看成是享受,也可以把它看成是负担。我有一次在比赛中间得了三等奖,我觉得学语文很有意思,还能得奖,我觉得这是第一个能得到奖金的东西,不奖金,就是1.5元的一个咖啡色的软面钞。我觉得真好,以后语文老师上课我特别的来劲,老师这个题目会不会成为下次比赛的题目,非常的专注。妈妈想办法帮助孩子把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件事变成不是苦差而是乐事,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o(D{:^P9N0

VO c+Iv%C0这是我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跟大家交流,但愿以后有机会和大家一起相处,向大家学习。谢谢我们主持人、主办方,谢谢我们速记的老师,一下子写完这么多字很辛苦,也谢谢多老师倾听的内容,盛晓春在哈尔滨感谢大家,祝大家晚安。

G A!yJ0B[,J c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家庭治疗 心理问题 心里程微课 盛晓春
«中德家庭治疗师晚间演讲:系统的视角看内稳态 家庭治疗案例/术语/讲座/微课
《家庭治疗案例/术语/讲座/微课》
家庭治疗术语表»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