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关系,人和自然,人与社会有这侧重的探索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社会心理学”才由此发端。
传说中,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是西方诸神所居住的地方,而神的箴言????“人,认识你自己”,又应该让人来知晓。而这,应当是作为西方社会人文主义的源头,由此,西方文化始终对人的本质,人与人换言之,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分支,在其形成之前也是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中。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作为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和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影响的行为的科学。这种观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因为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另一类定义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要探明这种关系和互动如何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而这个分歧,不影响它本身成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交叉学科。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回顾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大致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
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萌芽与诞生(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个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2,西方社会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可多年来,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