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及神经基础
作者: 马原啸 冉光明 陈旭 / 12080次阅读 时间: 2016年2月04日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Vol. 24 标签: 陈旭 马原啸 冉光明 神经基础 形成机制 依恋回避 依恋焦虑 注意偏向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BS1S%b!z

心理学空间sw,V7vl#AX7]

不安全依恋注意偏向形成机制神经基础
马原啸 冉光明 陈旭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4J e XU7H-QA:WB0心理学空间/rGSo^ KD9C7WS

心理学空间Dz` dz

摘要:不安全依恋者的注意偏向是指依恋焦虑和回避个体对依恋信息产生或趋近或回避的注意偏好,这一注意偏好使得个体形成了处理与依恋对象关系的特殊认知机制:依恋回避个体偏好采用防御性机制,倾向于回避对依恋信息的注意;依恋焦虑个体偏好采用夸大性机制,倾向于夸大威胁性信息,因而会积极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近。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绪信息、痛觉感受和工作记忆三个方面;加工阶段特征主要涉及 P1、N1波等代表的注意自动加工和 LPP波代表的注意控制加工;脑网络上主要包括两个子网络, 即负责情绪评估的边缘系统和负责情绪调节的以前额叶为代表的神经网络。未来研究中更应该关注刺激物的生态效度,检验依恋系统是否激活,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阶段的关系,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注意偏向的跨文化研究。心理学空间P cd%uC \6vX

心理学空间'Dm)p/j(b

关键词:依恋焦虑; 依恋回避; 注意偏向; 形成机制; 神经基础

&mGu~_8z-hu0心理学空间 J)WD\6NX h aUu

分类号:B842;B844心理学空间9\5s*rr3_E0O

d Ad9U6l0t?Fy4{j0i0Ainsworth,Blehar,Waters和 Wall (1978)最早提出了依恋风格的分类系统,并将其划分为安全依恋(secure attachment)和不安全依恋 (insecure attachment)。陆续有研究者发现依恋个体稳定的认知与行为模式似乎由两个维度组成:回避和焦虑(Shaver & Hazan,1993; Cameron, Finnegan,& Morry,2012)。Bartholomew和 Horowitz (1991)认为不安全依恋包括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并且两者几乎是完全对立的两个认知和行为模式。依恋回避个体的他人表征是消极的,倾向于避免与人保持亲近的关系,表现为高回避、低焦虑; 依恋焦虑个体的自我表征是消极的,倾向于怀疑自己,担心自己被抛弃,表现为低回避、高焦虑。安全依恋在这两个维度上得分均较低,个体的自我表征和他人表征均是积极的,倾向于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且对亲密关系持有积极的期望。不安全依恋是与个体的社会适应密切相关的一种人格特质,但不安全依恋者对依恋对象的回避退缩或过度寻求的注意偏向可能会导致个体的情感表达障碍,进而影响与社会适应相关的自我效能感、自尊、焦虑和抑郁。除此之外,临床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者特定的注意偏向模式可能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Ciechanowski,Katon,Russo,& Walker,2001),但也可能会提高妇科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Andrykowski,2014),因此其临床意义也应受到关注。不安全依恋的神经机制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安全依恋者的注意偏向,并为心理和临床实践中安全依恋的重塑提供理论支持。目前依恋风格影响认知加工的研究综述在国内相对较少(钟歆,陈旭,2013; 张晓露,陈旭,2014),而针对不安全依恋者信息加工中注意偏向特异性的文章更是没有。基于此,文章的论述将以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不安全依恋者在注意偏向上的差异和影响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作用机制这几个问题为线索展开,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a(vH;b6x p0心理学空间uRL3PP^`3~7T1Z

1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心理学空间XqW#f+PQB

b^l&]:M*Alg0在早期依恋关系的基础上,个体会形成对自我和他人或积极或消极的内在表征,从而形成了依恋回避个体的防御性加工机制和依恋焦虑个体的夸大性加工机制,进而导致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个体在加工依恋相关信息时表现出显著的注意偏向。心理学空间Ew,SR|1I R;M+p/z,d

心理学空间P)l#f5L4C"k.J,D&tB

1.1 依恋回避与防御性机制

%r*`9E+P,O4VE^0

Y)?Q6F4|bm'V0对于依恋回避的研究发现,高低依恋回避个体表现出了差异性的认知和行为特点,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人际交往应对方式 (Suslow,Dannlowski, Arolt,& Ohrmann,2010; 李彩娜,党健宁,王武,贾锐,2014 )。依恋回避个体会倾向于采取抑制激活策略,更多的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的姿态,对依恋相关的信息表现出高度的警觉,从而回避可能引起依恋行为的信息并抑制寻求与依恋对象亲近的行为,避免因遭到依恋对象的拒绝而引发痛苦的内心冲突 (Main,1981)。这一连串行为导致的结果是,依恋回避个体形成了消极他人模型,这个模型通过否定他人的积极特质来起作用。这类个体否认依恋的需要,回避与他人情感上的接近和亲密,以避免遭到他人的拒绝,这也与依恋回避个体倾向于抑制自我的消极方面,强化自我的积极特质是一致的。最终导致依恋回避者产生了积极的内部自我模型、消极的外部他人模型。另外,依恋回避表现出了抑制性调控策略的使用偏好 (Shaver & Mikulincer,2007), 它允许个体将依恋系统保持在一个低的激活状态以阻止他人觉察到自己的内部情绪状态 (Vrti.ka & Vuilleumier,2012)。相反,安全依恋个体则对积极或消极依恋信息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在威胁情境中更倾向于向依恋对象寻求支持,从而保持认知和行为的协调 (李彩娜,石鑫欣,黄凤, 马婧,2013)。这种认知与行为方式的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依恋回避个体更容易对依恋相关信息采取一种回避的注意偏向。

5O$]m;rKQ9Xh.w0

+?g K8j5LQw$o3k7@01.2 依恋焦虑与夸大性机制心理学空间VS.y\*~y&A8~

心理学空间NqE`zDkj

Vess (2012)的一项研究表明物理温度可以影响依恋焦虑者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评价,说明依恋焦虑作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具有调节作用。在人际交往中依恋焦虑个体更倾向于采用过度激活策略,在认知加工早期就对潜在的威胁和拒绝性信息表现出高度的警觉, 因而会更早觉察到即将可能会经历的痛苦或威胁,从而增强个体寻求依恋对象的亲近和支持的动机,尽管依恋对象可能给予与期望不一致的回应。然而, 频繁遭到依恋对象的拒绝会导致个体无助感和脆弱感的增加,以及与之相对的对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的怀疑,从而产生消极的内部自我模型; 这种情况下,依恋焦虑个体倾向于夸大周围社会环境信息的威胁性,以获得依恋对象的关注,缓解心中的焦虑和恐惧,从而形成了积极的外部他人模型 (Bretherton & Munholland,1999)。依恋焦虑风格也被认为暗含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偏爱认知重评但却用反了方向:由于对这些信息过度敏感,这些个体实际上趋向于增强消极社会信号的影响,而不是降低其影响 (Griffin & Bartholomew,1994), 从而导致了个体病态的情绪表达。依恋焦虑者的消极内部自我模型和积极外部他人模型导致了个体的低自尊感、低自我效能感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在人际交往中,过分注重与依恋对象的关系,过度追求与依恋对象的亲近,从而对依恋信息产生了注意偏向。心理学空间 {[z?8y$c

心理学空间 C'j!e/mA&L"k

2不安全依恋者在注意偏向上的差异

5[)]1f]3px(M0

f `.~$l8Y gE6rS02.1 依恋回避和焦虑影响在情绪信息上的注意偏向

`pw9Y*`\0

W-lh V,N0HI[@?0依恋风格影响个体对情绪信息的反应,在阈上或阈下任务情境中都发现了不安全依恋风格对情绪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即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者都产生了对依恋相关情绪信息的注意警觉,但在注意指向阶段却发生了分化:依恋回避者倾向于对依恋相关信息采取防御性回避,并且在高认知负载下,这种注意偏向效应会减小,表明抑制依恋系统的激活需要认知努力 (Edelstein & Gillath, 2008)。依恋焦虑个体则表现出对依恋相关词的过度关注,产生了显著的注意偏向。 Suslow等人 (2010)采用情绪启动任务研究了不同依恋类型对于不同情绪效价面孔启动的自动反应,结果表明高依恋回避导致了对悲伤面孔相对低的自动情绪反应。这证明了依恋回避调节对悲伤面孔的自动情绪反应,从而产生了对不同情绪效价的回避性注意偏向。阈上情绪研究也有相似的发现,实验通过让被试对依恋相关的视频片段的愉悦度和唤醒度作出明确的评估来探究个体的控制加工偏向 (Rognoni,Galati,Costa,& Crini, 2008),实验结果表明与安全依恋个体相比,依恋焦虑个体对害怕、悲伤等消极信息的唤醒度更高,而积极情绪对依恋回避个体唤醒度较低。这些发现与依恋理论假设一致:依恋焦虑个体会增强对负性情绪信息的反应,而依恋回避个体则表现出对积极情绪信息的疏离。这些数据证明了依恋焦虑和回避对社会线索的情绪反应上的选择性注意偏向。

+zn1SW_ l0心理学空间py.p']G7N

2.2 依恋回避和焦虑影响在痛觉感受上的注意偏向心理学空间y(D-W'dcPf

@un t]d n%~!P0痛觉研究表明依恋风格影响疼痛敏感性,依恋焦虑者倾向于夸大疼痛,而依恋回避者倾向于抑制疼痛 (Davies,Macfarlane,McBeth, Morriss,& Dickens,2009; Tremblay & Sullivan,2010)。研究者探究了依恋焦虑和回避在疼痛感受性上的差异, 以此来说明其注意偏向。有研究采用止血带任务 (The tourniquet task)测量了女性的痛阈 (Wilson & Ruben, 2011),结果表明依恋焦虑女性报告了更低的痛阈、更大的主观疼痛和夸张性;依恋回避女性则表现了更好疼痛忍耐性和更低的心理唤醒度。类似地,Martínez,Miró,Sánchez,Mundo和 Martínez (2012)也以女性被试为对象,研究结果显示依恋焦虑与疼痛灾难化呈显著相关,但是与疼痛程度无关,暗示了依恋类型对疼痛评估的影响可能对疾病行为解释的潜在作用。另有研究采用电击法,测量了在紧张心算任务前中后,个体对头痛的感受性。结果表明依恋焦虑个体在任务前后报告了头痛和紧张性,而在任务中则没有疼痛和紧张表现,说明依恋焦虑个体表现出了对痛觉显著的注意偏向,而心理压力可能会消除这种注意偏向 (Berry & Drummond,2014)。但是也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一个双盲实验中,采用冷压疼痛诱导范式(cold pressor task)诱发急性疼痛,并测量 95个被试在接受安全、焦虑和中性启动前后疼痛感受性的变化。实验测量了痛阈、忍受性、疼痛灾难化和疼痛强度,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依恋安全和依恋焦虑启动都导致了高的忍受性和痛阈。对于这个结果,研究者认为可能是依恋焦虑启动也激活了对亲密他人积极的思想和情感(Rowe et al.,2012)。

| _ f^/MoK:O BX0心理学空间R)UH"[-_L,x

2.3 依恋回避和焦虑影响在工作记忆上的注意偏向心理学空间e/g)sTnH:DKA6SioN

i1g^/U#e8IT"W0Dolan (2002)提出的情绪 –知觉–记忆回路的理论, 证实了杏仁核通过相关的神经联系调节情绪知觉与记忆功能。情绪性刺激确实能够影响到个体的知觉注意和加工方式,即记忆的编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情绪是通过工作记忆来影响记忆编码的。依恋风格影响工作记忆加工的认知过程,主要是认知资源的竞争,特别是注意资源。依恋焦虑个体对依恋信息的注意占用了大量注意资源,而依恋回避个体抑制依恋信息占用了大量的注意资源,因此工作记忆功能受损。研究采用运算广度任务测量依恋回避个体在情绪词、中性词、依恋相关词上的工作记忆表现 (Edelstein, 2006),结果表明高低依恋回避个体在依恋相关词的工作记忆容量上有显著差异:依恋回避个体对依恋相关的积极或消极刺激都表现出了较大的损耗 (Edelstein, 2006),表明依恋回避个体选择性地抑制了对依恋相关材料的注意 (Gillath,Giesbrecht,& Shaver,2009), 这与依恋回避者倾向于防御性地抑制潜在的痛苦性信息的假设相一致。国内研究者马书采、肖祝祝、周爱保、杨晓莉和向玲 (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依恋回避与不同效价情绪词的工作记忆成绩呈负相关,表现出了回避性的注意偏向, 为依恋注意偏向的研究提供了跨文化的证据。虽然在工作记忆上的发现为依恋回避的回避性注意偏向提供了初步证据,但工作记忆的损耗不仅反映了注意困难,也可能受记忆容量的限制或记忆提取效率的影响,因此更多的研究应该致力于厘清个体的依恋类型对于不同阶段记忆功能的影响。

?MT3BR lq_Rq&F0心理学空间fT1BJ:l W [*i

3影响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作用机制心理学空间 J/j5Xec

心理学空间.f5i `k4e{m6d

虽然行为研究在不同实验任务中提供了依恋回避和焦虑注意偏向存在的证据,但单纯的行为实验已经很难精确地识别不安全依恋风格者注意加工的各个过程及注意偏向是如何产生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 ERP和 fMRI来探究不安全依恋风格者注意偏向的神经基础,并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果。以下就不安全依恋风格者在注意偏向上的加工特征及其背后的情绪评估与调节的脑机制来阐述不安全依恋风格影响注意偏向的作用机制。心理学空间,K\U1d9Wo%R%Z

B9F6G8|N2PU03.1 不安全依恋风格者在注意偏向上的加工特征心理学空间1za RpC3} |y/h

心理学空间b ^t2W%nv

3.1.1注意自动加工心理学空间\Qk.oYjw

@0bUudWnb0zsi0注意自动加工属于个体无意识层面的活动,通常出现在刺激早期加工阶段,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刺激信息自动进入注意通道,一部分信息由于其特异性被提前捕获。脑电指标上主要指 P100、N100等代表注意自动加工的 ERP早期成分,集中反映了早期警觉性的注意偏向。心理学空间~N.Ot#m v I&I\G

;P8D T*v;~8x(RkN0Dan和 Raz (2012)利用 ERP探究了不同依恋风格者在加工依恋相关情绪信息时的注意偏向,他们通过比较生气面孔和中性面孔引发的脑电成分的不同来识别对面孔情绪加工的差异。结果表明依恋类型和面孔表情在 C100和 P100上产生了显著的交互作用:依恋回避个体的枕叶和顶叶后部发现了由生气面孔引发的 C100和 P100,且与中性面孔引起的 C100和 P100差异显著 ; 而在安全依恋和依恋焦虑个体中,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了依恋回避个体在注意加工早期就产生了对依恋相关刺激的警觉,从而对其回避,这与行为实验的结论是一致的。郭薇(2012)的研究则发现了 P100在刺激类型上的主效应,即无论恋爱或依恋安全与否,由甜蜜和分手图片诱发的 P100波幅显著大于恋爱无关图片,这反映了信息加工早期的注意警觉,也说明表征成人依恋的剌激可能具有生物进化上的重要意义。 P100是注意警觉的指标, C100是早期的视觉 ERP成分,这两个研究都表明了不同依恋风格者对依恋相关消极图片产生了注意偏向,但是 Dan等人的研究只发现了依恋回避者的注意偏向,郭薇却发现了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个体都表现了注意偏向,出现了依恋类型间的差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1)东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个体差异,(2)研究对象的差异,(3)刺激材料的差异。这也启示了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心理学空间l%Jk L2]E

XdqO M#WX5d[0最近有研究探究了不安全依恋者在面孔识别中的特异性。 Fraedrich,Lakatos和 Spangler (2010)采用 Oddball范式发现相对于标准刺激 (非面孔刺激),非安全依恋母亲对婴儿面孔产生了增强的 N170波和较小的 N200。N170是面孔特异性成分,N200与刺激类型变化的注意分配相关,这表明相对于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者在面孔编码上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且在注意分配上对面孔信息表现出回避倾向。另外,依恋回避者更倾向于消极的面孔加工,因为他们善于在较早知觉到威胁性的刺激,并引起回避行为 (Escobar et al.,2013)。在 P200和 N200成分上,发现非安全型被试存在对安全依恋表征的知觉加工缺陷,但该研究没有区分依恋焦虑和回避。 Zhang,Li和 Zhou (2008)的研究发现较之于中性表情,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个体对阈下或阈上高兴和恐惧面孔表情在顶叶和额叶表现出了更小的负波 (N100、N200), 在额叶表现出更大的正波 (P200),而安全依恋个体却无此表现。对此做出这样的解释可能会比较合理: N100是注意的指标,与安全依恋个体相比,依恋焦虑个体对于面孔表情投入了更多的注意资源,相反依恋回避个体投入了更少的注意资源;与安全依恋个体相比,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个体表现了较小的 N200负波和较大的 P200正波,表明这些个体较少对面孔结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说明他们更容易受到情绪信息的唤醒。

3r.d's O1q \a;R0

U+k1e7\h~03.1.2注意控制加工

zsfb I0心理学空间|k8I e\}9MGM#v/i"q

注意控制加工是个体有意识地对知觉到的刺激进行精细化加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注意控制加工相关的主要晚期 ERP成分是 P300和 LPP波, 它们反映了动机的增强和注意资源的投入(Chen,Ran,Zhang,& Hu,2015; Salti,Bar-Haim,& Lamy,2012; Railo,Koivisto,& Revonsuo,2011),表现出一种认知性的注意偏向。

t uz aC/]z0r0

C%k(P Q m7j&k6Cc\0有研究发现对于 P300成分,与非安全依恋母亲相比,安全依恋母亲对婴儿面孔刺激产生了更大的波幅,且具有跨刺激类型的一致性 (Fraedrich et al.,2010)。相反,Mark,Geurdes和 Bekker (2012)的研究发现,以中性面孔为背景刺激,Oddball为生气面孔时,安全依恋者表现了较大的 N100和较小的 P300,依恋焦虑者则表现出了较小的 N100和较大的 P300。这与前人的研究不一致,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较大的 N100表明安全依恋者对环境或自我的高知晓度,这可能会促成个体的最优反应,较小的 P300则表明安全依恋者将回避生气者作为适应性的策略,以回避人际关系中的对抗和冲突;而对于依恋焦虑者,较小的 N100意味着对环境中的威胁性刺激感知较低,可能导致个体的适应不良,较大的 P300表明生气面孔刺激与被试经历有较高的相关。 Zilber,Goldstein和 Mikulincer (2007)验证了成人依恋风格在调节大脑对情绪刺激反应中的影响。实验中向被试呈现愉快、不愉快和中性图片,并要求被试根据图片的唤醒度对其分类。结果表明,与低依恋焦虑个体相比,消极情绪图片诱发了高依恋焦虑个体更大振幅的晚正成分 LPP,表现出了对消极刺激的注意偏向 ; 而高低依恋回避个体都表现出了对消极情绪图片增强的 LPP波, 这与高依恋回避个体对情绪信息的回避假设不符。据此他们认为对刺激信息的过度激活加工可能涉及信息的后期加工和注意资源的控制分配机制,这表明了依恋焦虑个体在知觉到的威胁性信息上投入了过多的注意资源。而另有研究发现依恋回避个体对消极图片刺激表现出了更大的 LPP波,而依恋焦虑个体正好相反,对积极图片刺激表现出了更大的 LPP波 (Chavis & Kisley,2012)。实际上,由于 LPP的波幅与所投入的心理资源量成正相关,这说明依恋回避组对消极图片刺激采取了抑制加工策略,而依恋焦虑组则对积极图片刺激采取了过度加工策略,从而产生了注意偏向效应。

*H9DG g0jGGG0心理学空间%dEb&Z5NeH&j

3.2依恋焦虑和回避的情绪评估与调节脑机制心理学空间D;u1so5TB)TJ

|?Xh!AR0情绪和注意通常被认为由大脑的腹侧和背侧皮层网络分别完成。 fMRI研究发现了二者发生交互作用的区域就是前扣带回皮层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进一步证实了 ACC在情绪-注意间发挥着整合作用 (Fichtenholtz et al., 2004)。情绪评估相关的脑区主要是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主要包括前脑岛 (anterior insula,AI)、杏仁核 (amygdala)、背侧前扣带回皮层 (dorsal ACC)、纹状体 (triatum)、胼胝体下扣带回皮层 (Subcallosal cingulate cortex,SCC)等。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areas,DLPFC)、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外侧前额叶皮层 (lateral PFC)、腹侧被盖区 (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等脑区与情绪调节有关。依恋风格的差异导致个体加工情绪信息时在相关脑区表现出了激活程度的不同。

6m Jr5{(Q.V%U0

bF(me?[vi|03.2.1依恋焦虑的情绪评估与调节脑机制 —高警觉,高唤起,低管理

YCgmsk%qy P0心理学空间t}8E5C6j?"V

在加工依恋相关信息时依恋焦虑个体表现出了较大的注意警觉和情绪唤起,这体现在大脑的情绪评估系统,如杏仁核、脑岛、屏状体的激活。然而, 依恋焦虑个体在情绪调节上低效率的管理能力使其无法合理的调节唤醒的情绪,从而表现出对依恋信息的过度反应。

{\?i:Ux0

2?6v'h O"\0Gillath,Bunge,Shaver,Wendelken和 Mikulincer (2005)的研究表明当被试回忆消极经历时, 依恋焦虑个体表现出了涉及悲伤情绪加工的前颞极 (Anterior temporal pole,ATP)、海马(hippocampus)、前扣带回皮层 (ACC)的激活,而与情绪调节相联系的眶额叶皮层 (OFC)则出现了抑制激活。这反映了负性依恋信息对依恋焦虑个体的高唤醒,导致在情绪评估相关的脑区表现了较大激活,而在情绪调节脑区的抑制激活则表明依恋焦虑个体较差的调节能力。然而也有研究表明依恋焦虑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受到呈现刺激性质的影响,例如 Donges等人(2012)的研究在排除抑郁、特质焦虑和依恋回避的影响之后,发现依恋焦虑个体对掩蔽的高兴面孔在左下和中央前额叶 (left inferior and middle PFC)、内侧前额叶(MPFC)、苍白球 (globus pallidus)、屏状核(claustrum)和右小脑 (right cerebellum)表现出较强激活,对掩蔽的悲伤面孔则没有表现出激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苍白球 (globus pallidus)、屏状核 (claustrum)和右小脑 (right cerebellum)的激活,他们的研究也表明对于积极面孔表情, 成人依恋焦虑者在涉及面孔情绪、面孔模拟或者情绪效价和社会距离的知觉加工脑区表现出了更大的无意识反应。 Vrti.ka,Andersson, Grandjean,Sander和 Vuilleumier (2008)的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情绪刺激信息的差异对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对以笑脸为信号的积极反馈导致依恋焦虑个体在纹状体 (triatum)和腹侧被盖体(VTA)活动增强; 对生气面孔为信号的消极反馈,依恋焦虑个体只表现出在左侧杏仁核 (left amygdala)的高激活,表明其对社会惩罚的高敏感性。后来的研究也验证了依恋焦虑个体的情绪唤起与社会拒绝信息的正相关 (DeWall et al.,2012)。心理学空间u)d\F0_}

H]8or!DRA03.2.2 依恋回避的情绪评估与调节脑机制 —高警觉,低唤起,低管理心理学空间2h~T3]~:l Z(o

-Cv H"yd3nUlW+^-z0Beauregard,Lévesque和 Bourgouin (2001)认为情绪的唤起和情绪的调控并不在同一脑区发生, 情绪的调控需要高级的皮层区域的参与。与依恋焦虑一样,依恋回避个体也表现出了在杏仁核、脑岛等区域的激活,即对依恋信息的注意警觉,但其防御性的加工机制导致在情绪上的低唤醒。由于依恋回避个体将认知特别是注意资源用于抑制对依恋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产生了低效的情绪管控能力, 形成了回避性的注意倾向。心理学空间8CWL,V3|7}$U

心理学空间0Mpq*y X7f-x:v

Suslow等人(2009)采用 fMRI技术探究了 51位依恋回避者对面孔表情的大脑自动反应差异,刺激材料为高兴和悲伤面孔,中性面孔作为掩蔽刺激。结果表明掩蔽的悲伤面孔激活了杏仁核 (amygdala)、脑岛 (insula)、枕颞区 (occipitotemporal)、体感皮层 (somatosensory cortex)等脑区。独立于特质焦虑、抑郁和警觉性,依恋回避者对负性面孔情绪启动的反应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 (BA 3)激活呈负相关,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对消极刺激较低的自发反应性可能是习惯性地不愿应对同伴的不幸和亲近。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已经被证明在涉及情绪模拟加工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情绪模拟加工会潜在地增进个体社会归属感。研究结果与亲密关系中依恋回避者回避人际间的消极情绪信息是一致的。与上述 Vrti.ka等人(2008)在依恋焦虑中得出的结果相反,依恋回避个体在纹状体(triatum)和腹侧被盖体 (VTA)激活程度减小,这反映依恋回避者对社会奖赏缺乏热情。类似的,依恋回避个体则在背侧前扣带回 (dACC)和前脑岛 (AI)都表现出了低激活, 表明了对拒绝信息的回避(DeWall et al.,2012)。前述 Gillath等人(2005)的研究还发现在胼胝体下扣带皮层 (SCC)和外侧前额叶皮层 (lateral PFC),依恋回避个体未能表现出与非依恋回避个体同样多的抑制反应,表明依恋回避个体的抑制策略是不完整或者低效的,这也印证了行为实验中依恋回避个体在高认知负载情境下抑制策略的低效。心理学空间c%rkY_ G

([ R)zU,m0采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探究不安全依恋风格者的注意偏向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行为实验的结果,提供了注意偏向产生的神经影像方面的证据, 并且从认知神经的层面加深和扩展了对行为实验结果的理解与解释。但是关于不安全依恋风格者注意偏向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影响着下一步的研究。心理学空间lU K!sBS7zMvI5V

心理学空间8Q,Y:H:`"v.Y;Jx5i

4 总结与展望

5a,F-e'o9k{0

+jE~+`+l q1Ls B;X0文章在回顾不安全依恋风格注意偏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依恋风格的差异如何影响健康人群的社会和情绪、加工及其神经相关物。鉴于已有研究中的问题,以后的研究可有以下几个努力的方向:

+P(vu_;|,QXrE0

([7S+@,_5R{Bo a;[04.1 实验研究中尽可能注重刺激材料的生态效度

v2O4Cj%k {0

$e6t_.@t0lGy1LR9WE0现有研究多数情况下采用的高兴、生气、悲伤的面孔或词汇作为刺激材料研究不安全依恋风格者的注意偏向,但能否激活个体的依恋系统,我们还不得而知。而且由于个体依恋经历的不同,他们注意的情绪信息也会有差异,仅仅以少数的基本表情信息为刺激材料来表征与依恋相关的情绪信息不具有代表性,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能被重复性地验证。例如 Dewitte等人的两项研究都采用了点探测范式,但这两项研究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Dewitte,Koster, De Houwer,& Buysse,2007; Dewitte,De Houwer,Koster,& Buysse, 2007)。这启示我们应该在真实生活的威胁情境中检验依恋对象的表征是否被激活,并且同一词汇可能与多种行为相联系,所以尽可能将面孔或词汇信息放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来检验不安全依恋风格者的注意偏向 (Mikulincer,Gillath,& Shaver,2002)。 Dewitte,De Houwer,Koster和 Buysse (2007)用自己、依恋对象和陌生人名字作为刺激材料来探究不同依恋风格者的注意偏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未来的研究应该在现实社会情境中或者尽可能在实验室中达到相似情景来评估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在刺激材料选择上多样化,比如惊讶、羞愧、惊奇、服从、厌恶等情绪词或面孔,而且要在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呈现,提高研究成果的可推论性。

|9ZX#ya l0

:UQDcb/{B\z:B|~04.2 不安全依恋者的依恋系统激活与否尚未被清晰证明心理学空间lX4L+dnp,T1l8V/A

AtUm YI0依恋注意偏向领域近乎所有研究都基于这么一个假设:实验中的情绪词或面孔都成功激活了个体的依恋系统,实验结果也都是在此基础上得出, 可是目前为止尚未有研究证实实验中所采用的情绪性刺激能否激活被试的依恋系统。有研究者关于安全依恋启动的研究表明重复的安全依恋启动可能使个体长时间保持安全依恋状态(Gillath, Selcuk,& Shaver,2008)。类似的,Carnelley和 Rowe (2007)的研究对被试进行了三天以上的重复安全依恋启动,结果发现,在停止安全启动两天后,被试依然可以保持安全依恋启动的状态。但在多数研究中,研究者并未对个体的依恋系统进行重复性激活,只是给被试呈现依恋相关的情绪刺激,并未检验被试的依恋系统是否激活,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高可信度还有待商榷。目前, 关于以往研究中依恋系统是否激活还不清晰,除了耗费大量精力对被试进行重复性依恋系统激活之外,探究并制定一套检验不同依恋风格者依恋系统激活的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心理学空间!C U7BR:~"p[2lg7Q

心理学空间9X'i5]zG%Hrq1I

4.3 不安全依恋风格者注意偏向加工是自动加工,控制加工,还是二者的结合?

#P5Pfw+}-`o0心理学空间Oh_Y.b+U+u

情绪认知研究中提出的功能性神经解剖模型描述了依恋相关注意偏向的自动与控制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核心部分:一个就是快速的自动情绪评估系统(情感心理化 ), 它主要涉及对基本维度信息的编码,例如社会背景下的安全和威胁信息或者亲近与拒绝信息;另一个是情绪的控制加工与调节系统(认知心理化),它在一个更加意识化,更自主的水平上起作用,主要涉及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表征,并管理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感想。上述两部分依靠不同的脑网络 (Porges,2003; Lieberman,2007; Fonagy & Luyten,2009),情绪评估系统主要集中在边缘系统区域,而情绪调节系统主要集中在额颞区。 ERP研究也发现不安全依恋风格者在不同的刺激时间阶段表现出了注意偏向的现象 (Dan & Raz,2012; Chavis & Kisley,2012; Zilber et al.,2007),这说明了不安全依恋风格者的注意偏向不仅反映了对依恋相关刺激早期警示性的自动加工,也反映了个体对刺激进行有社会意义的控制加工与处理。这也启示今后的研究应该着力探究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反映的加工机制,特别是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相结合的加工方式, 以及这种互惠的动态平衡是如何发生的,其转承机制是什么。心理学空间;q/iX,M!J)F+}

O"K:Y,D @`#W04.4 不安全依恋风格者注意偏向的分子遗传机制及其相互关系仍需探讨心理学空间0^)o V` P5Y1l+C0^Oe

7~p%\s2K-ca0|0近来 fMRI研究发现,情绪面孔知觉中杏仁核的激活与催产素和加压素 (Avprl a)受体基因多态性相关,甚至这种关联与个体情感反应方式和亲社会性格有关 (Tost et al.,2010)。这表明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人类社会行为如情绪加工、社会联结和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和分子遗传机制 (Bock, Rether,Gr.ger,Xie,& Braun,2014; Algoe & Way,2014; Gould & Leach,2014), 以及相关的心理失调障碍,如孤独症、侵略性人格等 (O'Roak et al.,2014; De Rubeis et al.,2014; Buckholtz & Meyer,2014)。依恋领域研究主要关注了依恋风格差异上的具体问题。例如,在依恋风格代际传递性上出现了新的证据 (Hautam.ki, Hautam.ki,Neuvonen,& Maliniemi–Piispanen,2010; Shah,Fonagy,& Strathearn, 2010),即情感和社会行为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发展中的个体对依恋相关经历的反应 (Gillath,Shaver,Baek,& Chun, 2008)。特别是,研究发现依恋焦虑个体与 DRD2多巴胺受体基因多态性相关,依恋回避个体则与 5HT2A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相关。

5t/{Upc2{0

i(KUw+@ aa%Ij f0除了应该加深对不安全依恋风格相联系的大脑机制的研究,未来研究也应探究可能的外生性机制,以检验早期生活经历中特定的基因 –环境的交互作用 (Gr.ff, Kim,Dobbin,& Tsai,2011)。基因和外生性因素对于不同神经回路的影响调节着依恋相关的信息加工,它们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也需要系统地检验。 

/H;b;m.o+ll2e0

#yv$d Jm e04.5 跨文化背景下不安全依恋风格者注意偏向是否有差异?

i(YgA#qX4gG0

k.YV R]A^B0西方文化属于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性和个人价值,而东方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重视集体价值和个人服从,显然东方文化中个体的外延性更广,依恋对象的概念可能包括家庭、集体等因素。杨红升和黄希庭 (2009)关于中国人在群体参照和自我参照记忆上的加工优势的研究也证明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另外,父母的养育风格和亲子互动风格、孩子对威胁的知觉敏感性和认知判断以及威胁应对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性,都会影响到依恋回避者去激活策略的激活程度和使用范围,进而导致对相关信息的注意或者忽视程度出现差别 (马书采等,2011)。所以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个体对特定依恋信息的注意偏向是否一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检验。

rU7|F k mz x0心理学空间[?af7OI:]

心理学空间q M(Ak&fk8b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陈旭 马原啸 冉光明 神经基础 形成机制 依恋回避 依恋焦虑 注意偏向
«依恋关系的形成:保护情境中母亲和婴儿的作用 依恋理论与心智化
《依恋理论与心智化》
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