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观
作者: 《家庭治疗概论》第一章 / 16294次阅读 时间: 2016年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Zz;ank$cB0范式转变心理学空间l&C&Zjv3Ou*J]

心理学空间4]:xc0j%b4[+l1l J a d

只要一整套的态度、哲学、观点、程序、方法论长久地统治了科学思想(所知的范式),那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只能固定在这样一种思想流派下寻找。然而,一旦出现了显然不能被先前范式解释的重要问题,那么以一种更加合适的理论来取代现存体系的科学努力总是会存在。一旦旧的信仰体系被取代,视角便开始转换,先前的事件就具有新的意义。在库恩(kuhn,1970)看来,一个新范式的产生就是一场科学革命。确切地说,这样一切在众多心理治疗师思维中发生的革命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这个时期被认为是家庭治疗开始的时期(GoWenberg & Goldenberg,2000)。心理学空间kR3h6O6[dP G/K"c

DP'V:R0} l4i0家庭治疗不只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代表着“人类问题观、行为理解观、症状发展观及症状解决办法的全新方式”(Sluzki,1978,第366页)。家庭治疗观证实了科学范式的转变,是对过去观点的突破,它要求一整套新的收集和解释现有数据的假定和方法。它不只是关注个体人格特征和重复的行为模式,甚至不只是关注人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此处,个体依然是研究的单位),这种理论突破将注意力集中在作为主体的家庭上。正是家庭作为一个正在运转的交互作用系统,正是家庭本身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其成员的总和,为理解个体功能提供了背景。

r'S i$kO`0心理学空间5H'Z,} mg

通过将系统理论带入到家庭研究中,家庭治疗代表了行为科学内的一场认知革命。简单地说,认识论是指一个人如何获得知识和得出关于世界的结论,它通常是被家庭治疗师用来指某个慨念框架或信仰系统的术语。认识论涉及用来理解经验的规则、用来解释所输入信息的描述性语言。这种规则并不一定会被有意识地说出来,当我们试图理解我们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和我们怎样发生改变时,它决定着我们做出日常行为的潜在假设。

E-Upb(Tv B0心理学空间"p,r5n1b*fhI X

控制认识论

$iO'? R _7YiGZ0

J+_,]"jv"qi0有关模式和过程,系统观点提倡用控制认识论替代我们习惯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历史上,控制论科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早期在纽约举行的一系列由约书亚·梅西(Josiah Macy)基金会发起的战时国际会议上,当时第一流的跨学科的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参加了这些会议。与会者提出要进行用反馈机制来调节与控制(例如,导弹和火箭的战时问题)的信息研究。创造了控制论术语、成为计算机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的数学家维纳(Norbert Wiener,1948),对信息流程和反馈机制控制简单和复杂系统时怎样起作用特别感兴趣。维纳根据希腊词“舵手”(steersman)得来控制论(cybernetics)这一术语,舵手暗指通过反馈循环的手段来指引和导航船只的全面控制和调节的系统或组织。对维纳来说,控制论代表了人类以及机器的信息交流和控制的科学。心理学空间 J2a)`9X+Z*t

心理学空间&uR$i(`U

这些会议产生了重大的突破,提出了一种新的、令人激动的认识论(一种新的范式),它为系统怎样将过去运行结果再插人当前的运行中,以此进行自我调节、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框架。也许更具意义的是,通过交换反馈信息以改变未来运行模式的方式变得触手可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者都开始探索这些系统和控制论概念怎样能够被应用到各种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实体能够被自我调节反馈回路所控制,而这些反馈回路在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中被激活以校正系统错误和偏差,继而恢复系统的稳定性。

#UM ~Gs4y+K~0

hA1\*h6QfdnU0因此,简单的控制论或初级控制论诞生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我们现在视之为一种理解各系统怎样自我调节继而维持系统稳定性的一般原理的工具。我们的注意直接指向结构(组织模式)并通过反馈循环来控制;我们寻求普遍的原理和规则来解释是什么支配着各系统。我们进一步假定:正被观察的系统与观察者是分离的,观察者能够保持在系统自身之外客观地进行研究和促成系统的改变。心理学空间c[ m3i7}e/n.q:|6K[

2gW-m,K,~Z0G.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是一位英国出生的人类学家、人种学家。战时他在印度为美国政府的战略服务部工作,他从这些会议中吸取了一些数学和工程概念并看出了它们对社会和行为科学的应用价值。日益关心认识论问题的贝特森(Bateson,1972)认识到控制论对自我校正反馈机制的强调,并指出稳定和变化之间不可分离的关系,关于这一点他日后写道:心理学空间9u!s `E O!K6W mX

F e8V'nW,H]Ys0所有的变化都能在维持稳定的努力中得到理解,而所有的稳定同样能通过变化得以保持。(第381页)心理学空间7QL%B k)O9tT9O,qR

心理学空间]}*@ x},Z-r

尽管维纳(Wiener)自己已经开始用信息加工术语来重建心理学的结构(例如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思想),贝特森(Bateson,1972)还是对怎样将控制论原理应用于人类交流过程中(包括那些与精神病理学相联系的过程)做出了主要贡默。要了解各种文化下的家庭是怎样保持其稳定性的,贝特森指出:家庭可能是运用自我调节反馈机制来保持平衡和恒定的类似控制系统,可贝特森自己却停留在家庭治疗领域之外。他的控制论思想一般被认为是家庭治疗领域的理论基础。

&GGX;eG J]m"s0心理学空间2O}3V J+w,c*B&n!c

贝特森后来(Bateson,1956)大胆提出的双重束缚理论,视精神分裂症为一种关系现象而不是内在精神障碍,贡献巨大。他以相互影响的信息交流术语描述一个重要的精神病理实体,尤其是引出了对赋予症状以意义的家庭背景的注意。尽管这一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源头的理论后来被证明是不完整的(如果不是不精确的话),但它超越带症状的个体而看到家庭的交互作用,这一点对指导研究者考察信息交换中发生了什么以及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具有突破意义。我们将在第五章回过来讨论贝特森及其双重束缚理论。 心理学空间_+`"@7{ B7w3z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234
«家庭治疗理论之比较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
家庭弹性»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