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16 19:00
地点:北大六院英魁厅
主持:林红
翻译:李雪霓
主持林红:欢迎大家。今天的主题《人格内部系统的系统治疗“创伤后人格自我状态解离》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中德班白天的培训虽然是封闭的,但晚间演讲对全体感兴趣的人士开放已经成为了惯例。
儿童精神科医生,是从中德班家庭治疗的第三期开始,一直到现在第六期,我都在参与,我也很荣幸由我来主持今天晚上的演讲。下面我来介绍今天的讲者,她是我们第一期督导师培训项目的负责人Inge老师,她不仅是系统治疗师,而且是治疗师的督导师、培训师,所以她有大量的临床的经验,而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另外,我还要介绍一下我们的翻译,是我们北大六院的李雪霓医生。李雪霓医生不仅是第三期中德家庭治疗培训的学员,同时,她也是督导师培训的翻译,她还参加了家庭治疗培训的对中方老师的培训。所以我想今天晚上我们的不仅主题好,讲师好,翻译好,而且这个话题,是我参加中德班这么多年来没有听到的,所以我非常期待今天晚上的演讲。下面有请Inge老师。
我先介绍我自己,我是北大六院的Inge:大家晚上好,人很多。我希望大家对今晚的话题感兴趣。我今天要谈一谈人的内部系统,自我状态,人格的解离,主要是发生在创伤中的。如果大家要和一个在创伤状态中的人工作的话,实际上是和一些碎片化的人在工作,那么你工作的对象是人格内部的不同部分。我的工作经验是和大量有创伤的患者工作,所以我对这样的话题很感兴趣。
关系。
这个画面是我同事的妻子画的。同事和我就这个话题做了很多的工作,他的妻子为我们画了这幅画。据我所知,系统式的治疗师实际上是没有关于人格的概念的。系统式治疗是起源于家庭治疗,而在家庭治疗里,我们工作的对象是社会系统中的在我看来,系统式的治疗在关系层面工作是非常有优势的。但很多家庭治疗师、系统治疗师会接受很多其他的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和人格工作,所以很多人都接受精神动力学的培训。在德国很多系统式治疗师还需要接受“自我状态的治疗”的培训,接受这样额外的培训目的就是为了补充他们人格概念不足的缺口。
关于人格的观念:人格是生物社会心理的系统,这个概念源于神经科学,我认为这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
情绪系统帮我们把控,这三个水平在人格的不同层面是相互影响的。而这个相互影响是在一个循环的过程中进行。在德国的说法是一样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没有一个答案,这是一个互动的结果。我们可以有很友善的互动,也可以有很冲突的互动,从心理的水平大脑想要不同的。有一部分是我想要睡觉的,但我实际上是站在这里讲课。
当你把人格当作系统来考虑的时候,就能使用在家庭治疗里学习到的所有工具。这幅图片显示了人格的生物学水平,社会水平,心理水平。大脑通过依恋理论里知道,早年足够的照料、丰富安全的环境可以促进整合和发展。整合就是把不同系统、不同层面进行关联。同时,压力和应激对大脑发育的整合和发展有很强的影响——压力会促进解离,停滞和退行。
大家从照片是我上次讲座中的一个三个月大的小孩儿,他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在这个年龄,他的大脑在经历着巨变。这个小生命的大脑每一天都会变化,让他的很多部分变得有更多的关联,在协调他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反应。如果在这样小的年纪施加创伤的话,就会解离他的社交的发展过程。创伤是巨大的压力。
我知道的是,很多碎片化人格解离得很厉害的人都是有很多早年创伤的。如果我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长大,我们会发展出一种意识状态,这个状态是独一无二的,会对我们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我们对自我的感觉也是一致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会有一部分要去工作,有一部分要吃喝玩乐的,那么我们有这些不同的角色,却有一种统合的自我感。无论在哪个角色里,我都能确定我就是我自己。
我们内部的各个部分组成了一个团队,整合在一起是一个人格,但是,内在却有一些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