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平克谈语言和思想
作者: 史蒂芬平克 / 8790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2月14日
来源: TED 标签: TED 史蒂芬平克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Steven Pinker: What our language habits reveal
心理学空间~3m)cnr

0:12心理学空间3\I'\Isp]$k;L @

EbUw _g\ O.os9Ix-e0照片里的人是Maurice Druon L'Academie francaise的荣誉终身秘书长-- 也就是法兰西学院 穿着价值六万八千美元的豪华制服 对法兰西学院来说倒很适合 因为它规范着 法语的正确用法 使这门语言永世长存 法兰西学院有两个主要任务 它编纂官方的法语词典-- 他们目前在编第九部 从1930年就开始了,现在编到了P字头。 他们还规范正确的用法 比如,电子邮件(email)在法语里的正确说法 应该是"courriel" 他们告诉法国人,万维网(World Wide Web) 应该被叫做 "la toile d'araignee modiale"--“环球蜘蛛网” 诸如此类法国人民欣然忽略的建议心理学空间\1]"`pV E8q

M4h |;J@MI oY[4E-z01:10

(c:[ z2piH#r0

S\;b(yIxY2K v0这是语言产生的众多模型之一: 也就是说,由一个学院来进行规范 但任何懂得语言的人都意识到 这是愚蠢的自负 语言产生于人类心灵间的互动 而在语言的不停变化中,这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当法兰西学院完成他们的词典时 它早已经过时了。心理学空间Bz!V:n;yl;m.W UX:Z

心理学空间.`[7XZbPO

1:36心理学空间g4{{"mZ

心理学空间HO9D*Kz({Q ]|

我们看到 俗语和术语不断产生 历史上语言在变化 方言在分支 新的语言在形成 所以语言并不只是创造、塑造人性之物 同样是反映人性的窗口 我正在写的一本书中 我希望能阐明 人性的一些方面 包括认知机能 人们靠这个把世界概念化 还有掌管人类互动的各类关系。 今天早上,我将对它们逐一简要介绍。心理学空间0kl#z u#K aT{

Q"m)KQbCheO_02:14心理学空间0Qk Tg-k AW._/Q.D

心理学空间Cf$nf$b,L X

让我从一个语言中的技术性问题开始 我研究这个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希望你们能包涵一下, 包涵我对动词,和它们用法的热情 问题在于,哪个动词用于哪个构式? 动词是句子的基座, 其他部分都安在这个基座上。

;F)n r;@l'vQN8{0

"O/x({1X;Tk)R02:35心理学空间k1DC'G:x&Y#M

心理学空间Ic x*m(l ^@&F-t

让我提醒你们一下 这是你们早已忘记的东西。 不及物动词,比如“用餐”(dine) 不能带有直接的宾语 你得说:“山姆用餐了(Sam dined)",而不是“山姆用餐了比萨饼(Sam dined the pizza." 一个及物动词要求 必须有宾语: “山姆吞吃比萨饼(Sam devoured the pizza)”。你不能只是说“山姆吞吃(Sam devoured)”。 有许许多多这类的动词 每个都塑造着句子。 所以在解释孩子们如何学习语言时候,有一个问题 同样也是教成人学外语语法时的一个问题 以及给电脑编使用语言的程序时-- 在哪个构式里该用哪个动词?心理学空间Qt&L `+vZ

心理学空间)doKt [3z

3:15

fp N^ Nz3u'i*Y6A0

t+aAA0f/b)O0比如,英语中的与格构式-- 可以说“Give a muffin to a mouse”,前置词与格, 或者“Give a mouse a muffin”,双宾语与格, "Promise anything to her“,”Promise her anything“,等等。 上百的动词可以两用。 对于孩子,很容易去做的一个归纳-- 对于大人和电脑来说也一样-- 就是任何可以在下面这个构式中出现的动词 “主语-动词-物体-to-a 接受者” 也可以表达成“主语-动词-接受者-东西”。 这是很顺手的事 因为语言是无穷的 对于你学过的句子不能只是鹦鹉学舌。 你必须得做出归纳 这样你才能制造、理解新句子。 这就是这样做的一个例子

M'tvJ^1D$g*t c0

:jh-JS$P5if03:55

k,y*l?O0

8T8qh U@)\Ub%k f0不幸的是,这方面有例外。 你可以说,“Biff drove the car to Chicago”。 但不是“Biff drove Chicago the car”。 你可以说:“Sal gave Jason a headache”, 但“Sal gave a headache to Jason”就很别扭了。 原因是这些构式,尽管一开始相似 但并不是同义句。 当你搬出显微镜 对准在人类认知上,你会看到很多微妙的差别 存在于它们的意思里。 所以“Give the X to the Y”-- 这个构式对应的想法是: “Cause X to go to Y”,而“Give the Y the X” 对应的想法是“cause Y to have X”。心理学空间"nYO5yH

2T8i FrD'`Z04:33心理学空间7Y:A:S$fUmx~ j9M

心理学空间yg%K'Oj ?#m:B

许多时候我们都有理解偏差 类似于经典的“形象-背景”颠倒的幻术 你要么吧注意力放在 某个物体上 使周围的空间从注意力中退去 要么你集中注意观察空间的构造 这样前景中的物体就从意识中退去 这些理解如何反应在语言当中? 在两种情况里,那个被解释为受影响的东西 被表达成了直接宾语: 动词之后的名词。 当你想到“使蛋糕去某处”时 当你对蛋糕实施动作时 你说:“Give the muffin to the mouse.” 当你理解成“使老鼠拥有某物” 你对老鼠实施动作 所以你把它表达成:“Give the mouse the muffin.”

1S m:e/xnBs2U0

^9[ H3sxU05:21

DD#nZw ^`e0心理学空间'Y6h9J8E1V5u

所以,在哪个构式里用哪个动词 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取决于动词是否指出某种运动 或者某种所有权的变化 "给出某物“当中包含"使某物前往" 也包含”使某人拥有“ 开车只能使某物走开 因为芝加哥不是那种能拥有某物的东西。 只有人才能拥有东西。 “令人头痛”使人具有头痛 但你并不会把头痛从手里给出去 让它到另一个人那里去 然后再放进对方脑袋里。 你只可能是说话太大声,或者讨人厌 或者用其他的方法使对方头疼。 所以 这是我工作内容的一个例子。

EHGcb` A:TF:z"r0心理学空间&G,ed']1ug;F

6:03心理学空间1Vl E'S&M

心理学空间H8[UNK

那为什么有人要在乎这工作呢? 这是因为有许多有趣的结论 从这个例子,还有类似的 对很多英语动词的分析中可以得出。 首先,存在着一个精细的概念结构 我们自动、无意识地计算产生它 每当我们想到或者说出一个主导我们对语言的使用的句子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思想的语言”,或者“思想语”。

r8eF|m^F*V0心理学空间U(]m ZW6|.~V

6:28心理学空间g*z5cb x7M|z(O\C

a R&HhK~,zN0它看上去是建立在一套固定的概念之上 这套概念管理着数十个构式和数千个动词 不仅仅是英文的,而是所有语言的 最基本概念,比如空间 时间、因果以及人的意愿 比如,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目的? 这些跟康德所主张的, 构成人类思想的基本框架的 那些范畴很相似 很有趣的是,我们对语言的无意识的使用 好像在折射着这些康德主义的范畴-- 不在乎感官的性质 比如颜色、材质、重量和速度 上述这些都几乎从不区分 动词在不同构式中的用法。

\t#s7CQ^i j4sh0

C'\ { i8]U6Pt07:07心理学空间~&B.J Nb`

)pr/ud? V0此外,英语中的所有构式 不仅仅有字面意义 还有准隐喻的用法。 就拿与格来说, 不仅用来转移事物, 还用来比喻思想的转移, 比如,"She told a story to me" 或者"told me a story" "Max taught Spanish to the student"或者"taught the students Spanish." 这都是完全一样的构式 但里面没有蛋糕或者老鼠。完全没有运动。 这使人想起语言交流中的"容器隐喻" 在这里面我们把想法理解成实物 句子就像容器 语言交流就像快递 当我们说"gather"(收集)我们的想法,并"'put' them 'into' word"(把它们付诸语言) 如果我们说的话并不"empty"(空)或者"hollow"(空洞) 我们就可以把意思传达“过去”(“across") 让一个能够”拆解“("unpack")我们的语言而提取“内涵”("content")

.J1[eZ2d$K@0心理学空间/p!YX]L0K

7:55

,h3^){2l3Z4y"swk5Y0心理学空间$J"A f6O4vz

诸如此类的修辞法不是个例,而是广泛规则 想找到纯抽象的 而非实物隐喻的表达的例子难之又难 譬如说,你可以用动词"go" 以及介词"to"和"from" 来表达字面意思: “信使从巴黎去了伊斯坦布尔。”("The messenger went from Paris to Istanbul.") 你也可以说,”比夫从病中康复。("Biff went from sick to well." ) 他哪里都没”去“,而是可能一直呆在床上 但是我们说话时仿佛他的健康状况是空间中的点 你给它一种动的概念 或者,“会从3点一直开到4点,”("The meeting went from three to four,") 这里我们把时间想成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与此相似地,我们用力的概念来表示 不仅仅是物理的力 比如,"Rose forced the door to open,"(罗斯用力把门打开) 也包括人际间的作用力 比如,"Rose forced Sadie to go"(罗斯把萨蒂逼走了)--不一定要推推搡搡的 而是通过威胁-- 或者"Rose forced Sadie to go"(罗斯逼她自己离开) 仿佛罗斯的头脑里有两个东西 在进行拔河

;b-f)UR jM5R7^.\0心理学空间 PF-d1z1A8aQN

8:50

e_`mN0

i#v].~0_w:au$w-v0第二个结论是用不同方式 构思同一事件的能力 比如,“使某物到某人那里,” 和“使某人拥有某物,” 我认为这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特点 而且是人类论辩的基础 论辩中人们争议的一般不是事实 而是应该如何理解它们 这里是一些例子: 是“终止怀孕”还是“杀死胚胎” “一个细胞聚合的小球”还是“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 “侵略伊拉克”或是“解放伊拉克” “收入重新分配”抑或“没收财产” 而整个图景中最显著的一部分 是要看到一点: 就是我们对抽象事件的描述 大多都是基于实体的隐喻 这反映出人类智能本身 是由一整套概念组成 比如物体、空间、时间,因果关系与意图-- 对我们这种群居的、知识密集型的种群非常有用 我们能想象人类的进化 和语言的隐喻抽象化过程齐轨并行 慢慢地这些概念里 原先的实际内容就淡化了 空间、时间和力-- 而它们却被用在全新的抽象领域里 如此就使得我们这个原本是进化出来 和石头、工具与动物打交道的种群 能够形成数学、物理、法律等等概念 涉足其他抽象的领域

.X Q+v:J0Y]lu0心理学空间2L-]'x!LUB:K B

10:13心理学空间.q8{2xG(_1h`$ev

aI3Ty4_0我曾说过我要谈谈人性的两扇窗户 我们用来概念化世界的知性机能 现在我要说说几种人际关系 它们支配着人类的社交活动 同样,这些都体现在语言里 我要从间接话语行为这个谜题开始 我相信你们中大多数人都看过《冰血暴》(或译为法哥镇)这部电影 你们可能还记得其中的一段: 一个警官要绑匪把车开到路边 叫他出示驾照 绑匪把钱包拿出来 有一张50美元的钞票 以一个小角度从钱包里伸出来 然后绑匪说,“我在想 或许在法哥镇这个鬼地方我们俩得共同保管这个”-- 每个人,包括观众 都理解为含蓄地提出贿赂 这种间接表意在语言中泛滥 比如说在礼貌地提要求时 如果有人说,“如果你把鳄梨色拉酱递过来 就太棒了” 我们太清楚他是什么意思了 尽管字面上表达出来是个 很别扭的概念

N,];E`Z^ xC0心理学空间8vT:d1GX\i#V8I

11:12

$`5K}8z_&B}0

:_ N'wD)@v |e0`W0(笑)

\8a+acCr0心理学空间t1w6_&k Dr,P(L

11:15心理学空间_!GEGF)B|$i&Bo

e2U J?@E%z0“您愿意来看一下我的蚀刻版画吗?” 我想大多数人 理解这么说的意图 同样的,倘若有人说 “呦,你的店真不错。要是发生了点什么事儿可就不好了”-- (笑) 我们知道这是个委婉的威胁 而不是在思考假设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说的谜题就是:为什么贿赂 礼貌的要求、恳请、威胁经常要遮遮掩掩的? 没人是傻子 双方都知道谈话人说的是什么 谈话人也知道听者心里清楚 谈话人知道听者心里清楚,等等,等等 所以这是在干嘛呢?

*R@;O,e{1K4cPO rj0心理学空间)M4RLk*Zm.\av)f8^n

11:51心理学空间{f7_mXR(v2I1{

t K.l o1u)A0关键是在于语言 是磋商人际关系的一种途径 而人际关系分为许多种 人类学家Alan Fiske给出了一个关于影响力的分类法 其中人际关系可以被或多或少地归为 “公社性”,它的作用原则是 “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家庭内部的一种心态,例如-- 统治心态,其原则就是“别惹我,” 互惠心态:“你帮我挠背,我帮你挠背,” 性心理:如Cole Porter的不朽名言所说,“来吧”心理学空间D"W Mz5r:p3ca

心理学空间,u5Lp$wtl

12:26

3F$g"s%b2T4GD7uu.cu P0心理学空间j&A3e$\[x

人际关系的类型是可以通过磋商决定的 尽管经常有某种默认情况 指定了上面心态中的一种 人际关类型可以被拉伸、调整 比如说“公社性” 在家庭和朋友们中最自然 但它可以被用来 把分享的心态转移给 平时并不习惯于分享的群体-- 例如帮派或者男生联谊会 女生联谊会,像“男人之家”这样的表达法 这样就让非亲非故的人们 能够采用一般都是 近亲之间才有的关系类型心理学空间 [5^,Cn ^8W*[

心理学空间 jH4^6s-f.`,M

13:05心理学空间-X0N],^`"d@2bd b

i2T{%bm)n q|(q+rQ$`0可是当一方采用某一种关系类型 而另一方用了另一种-- 搭配错误的时候就尴尬了 假如你走过去随手就 从你老板的盘子里弄了一只虾吃 打个比方的话,这就是一个尴尬的情况 或者是餐后有一位客人 掏出钱包说要付钱给你 这也会相当尴尬 在不那么明显的例子中 还是有一种磋商在进行着 比如说在工作场所 在员工是否能和老板套近乎这一点上 都有一点紧张不安 或者是称呼他或她 首名(而不是叫XX先生或女士) 如果两个朋友 进行一笔交易,比如卖一辆车 大家都知道这可能是 紧张和尴尬的来源 比如约会中 从友谊到性关系的过度 众所周知,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尴尬局面 工作场所的性也是 我们把两种关系类型-- 支配关系和性关系--间的冲突叫做“性骚扰”心理学空间!D5p Iz T0I{#v

心理学空间 i7z^1D[!}]Ve

14:03心理学空间NoA|8qd_DU

心理学空间mh#B2x~

这个和语言有什么关系呢?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相互作用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你得传达内容-- 这里我们又回到容器的隐喻 你想表达贿赂、命令、许诺的意思 恳请以及其他 但是你还得磋商 并保持 你和那个人的关系 我认为解决的答案是我们在两个层面上使用语言 字面意思表达的是 与听者的最安全的关系 而引伸义 我们留给听者自己去领会的言外之意-- 则使他发掘出 这个语境中最恰当的解释 而这有可能促成一种新的人际关系

8~#x;kg%I N ~G V0心理学空间~` ya~Hpw

14:45心理学空间$?F~.el2^m

`4aRO`5}0最简单的例子出自于礼貌的要求 倘若你用一个条件句表达请求: “您要是能开一下窗子就太好了,” 尽管内容是祈使句 仅仅因为你没有用祈使语态 就显示出你并没有按照一种支配的人际关系行事 你并没有假设他人必须服从 可另一方面,你想要那个该死的鳄梨沙拉酱 用一个“如果—那么”巨型, 你把意思说清楚了 却不会让人觉得你在指使他

Cy:{:?~0Res${!v0

n#D Z;sY [5l@015:18心理学空间@*`yn5^;A

%nN,m^)vd h,@ D.dd0我认为这样挺微妙,效果也不错 种种含蓄的言行 保留了拒绝的可能: 贿赂、威胁、提议 恳请等等 有一种理解方式就是想象 当语言只能表达字面义 你可以把它当作 博弈论中的得失矩阵来思考 把你放在 那个想贿赂警官的绑匪的位置上 全部的赌注 都压在这两种可能性上: 警官不老实或者他是老实人 假如你不贿赂他, 你得吃罚单-- 或者,就像《冰风血》中的情况一样,那更糟 不管那个警官 到底老实不老实: 爱拼才会赢 这种情况下,后果很严重 换一方面,你要是掏出钱来 如果警官吃贿赂, 你全身而退,讨了个大巧 如果警官是老实人,你因为行贿 被逮起来 所以情况挺复杂的心理学空间 D!^yV*zy

yP`[(Mm*G016:21

#xP)nL%fW0

vq;uW9{l0然而,你要是含沙射影地说 如果你含蓄地提出给钱 那么不老实的警官 可以把它理解为你要使银子 你就可以走了 而诚实的警官也不能硬说你贿赂他 因此你领一张讨厌的罚单 不过你两种可能中都受益最大化了 我觉得同样的分析方法 可以用在可能出现尴尬的 提出性的要求的时候 以及其他的当保留拒绝可的能性对你有利的情况 这就应证了 一个外交官们早已深谙的秘密-- 那就是:语言的模糊 根本不是什么故障或缺憾 而很可能是语言的特征 一个我们能在社交中善加利用的特征

m*b"s7g2\ \0心理学空间9j*FO$p,L+v BL o

17:05

b4^ H\:E#`H]i0心理学空间om,}p8F;MD

总而言之:语言是人类的集体发明 它折射出人性-- 我们如何用概念理解现实世界 如何互相沟通交流-- 通过分析语言的许多微妙、繁复之处 我认为我们能向着人类的生存之道打开一扇窗户 谢谢大家.

Xg"^ F7d],p5^0心理学空间~h#an0hR(Q

17:22心理学空间l,n0U1rI~o1g0aS

心理学空间,p9h4~ c'L0[ZnU)w

(掌声)

"Er:`.m ET5F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00

TAG: TED 史蒂芬平克
«TED Steven Pinker 在白板上写下论题 Steven Pinker 史蒂芬·平克
《Steven Pinker 史蒂芬·平克》
Steven Pinker: The surprising decline in violence 消除对暴力的误解»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