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与自我的概念
作者: 心理空间 / 13469次阅读 时间: 2017年4月14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自体与自我的概念
許豪沖
来源:证道心理学堂 微信

_*H&k2R aqZ|s0心理学空间p)yP)i}&R4a

:tF8W\Qe0n0名词对照:
5k1x4o tU0e { ]0前伊底帕斯期——前俄狄浦斯期(Pre-Oedipal)心理学空间;Lk$JV7k#I
神入——共情(Empathy)
9t6]%@ sWu9uV0行动化——付诸行动(Acting out)心理学空间s;B'^!iq"s(?
寇哈特——科胡特(Kohut)
R b.jk u.B0心理学空间 [$dO(sG6])qG
前言心理学空间 J5BE(gjaX
精神分析中,有一个常常被引用的原则,就是彼此冲突的结构内容将会对我们的内省觉察产生冲击,而彼此和谐的结构内容就不会。 (安娜.弗洛伊德,《自我及其防卫机制》第—章)如果我们把句话当作我们思考的起点,那么我不禁要问,自体(self)的源起究竟为何?
_w:nl g2rK~[0
;o,u,t*@8{0如果,一切都可以和谐地、无冲突地、无挫折地进行的话,自体有可能从一团混沌(chaos)的自体一客体基质(参见注1)中产生吗?自体感(或自我意识)有可能在这种满足的状态中浮现吗?
8{ ]_E#H:z,m5[;VZ?0心理学空间Fk @%b?J'R
以上的这些疑问,似乎归属于所谓的精神分析之后设心理学范围,表面看来与临床上的现象并无直接相关。但是,上述疑问却关系到本文所设定的目标。那就是从临床上的现象与经验出发,试着在治疗室中的冲突与疑问焦虑中,往返对照于分析理论观点而整理出我个人目前对自体的理解。心理学空间 `;[2I@0pj `;H;h
心理学空间 BM!H,FvvlF
(注1:自体的出现,不同分析学派间上无定论,有的追溯至出生,有的追溯至子宫期间的生命。但不管是弗洛伊德的原发自恋,克莱茵的次发自恋,或是科胡特的自体起源,共同的说法都包括最开始之自一客不分、或自体与环境和谐一致的融合状态。)
-D i7x"cX}1zt0
;_D1u7G;o0自体、自我(ego)与我(I)、自己(myself)等字词,对于非精神分析学圏的人而言,因为无法意识到这些概念之间的问题的冲突,所以无法清楚地辨别其中的差异:或甚至也没有这种必要,除非当自己真的意识到精神上的苦恼。就像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我们不断地运用它们,但我们很少去仔细思考这些抽象概念。除非是某个领域的专业工作者,一方面可能对这领域相关联的概念有着非比常人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更清楚地意识到概念间的冲突与问题,或二者皆是;就像是物理学家,可能就会对时间、空间的探究充满了好奇。
Q4WMi-lH0心理学空间 lOz^ Y J/NaK
而我作为精神科医师,同样也对这些包括在自体 (self)概念下的问题与现象充满了好奇。临床上,走进我诊疗室的人们或病人们,通常都怀抱着某种未解决的内在焦虑,而尝试寻求着某种帮助或某种东西(something)。这些人们通常隐约意识到「我」有问题、「焦虑紧张」,而且这样的问题焦虑无法减轻、厘清、或消除。(参见注2)因此,如果我们要走入混乱庞杂的精神世界之领域,我们想要面对这些关联于「自我」、「自体」的症状与现象,这些概念的界定就十分要紧。面对每一个人之独立的、各异的、且幽暗不明的内心世界,相同的字词可能指涉着不同的意义;甚至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也可能感受到同字词的不同意义。
,DWYv`U j8yK0心理学空间5P4tHv8Uqu p
(注2:面对这样的问题,台湾目前的精神医学界通常有两种处理态度,一种是目前的主流:根据现有的生理学药理学知识,把病人所抱怨的心理现象当作脑神经系统失衡的「症状」,而医生则使用不同的药物来消除这样的心理现象或症状:另一种则是在症状的分类之外,更进一步去探讨这症状形成的原因背景,这也相当于更注重生理或器质性(organic)以外的致病原因。)
S%Xh%ZQ:P o0心理学空间3\5Hr6@-]
因此,在这样的混乱与困难之中,如果我想要对自体作进一步的讨论,势必要先声明:此刻我所要论述的自体现象,系发生于精神分析取向下的个别心理治疗,在治疗情境中所浮现之自体的议题。心理学空间'OY@e7s
心理学空间.EK {7vj)Mg
而这里所说的自体系源自科胡特(Kohut)的一系列硏究。在科胡特之前,自体多半只是作为客体(object)的对应物而存在,是一种理论上概念的存在,而并未被确切地命名与深入硏究。直到科胡特,他把自体从自体一自体客体的基质中提升出来,一方面标举出自恋型人格问题者的主要议题,另一方面也借着自体的关注、真正立足于自体的观点而重新改写了精神分析关于自体的论述方式。
3x6k,[2g|d5t7|x0
"p,Ev}1k6?FF5Q0自体与自我的概念心理学空间H|l7XdUE G5p0o%P
关于自体,科胡特从未加以正式的定义。但科胡特曾经这么说:
lo0s5k9nX2lq0「建立健康自体的自体一自体客体过程是什么?我们将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自体与其自体客体间须有基本的同调(intuneness)。第二,非创伤性的自体客体失败(例如神入失误的响应)必须发生。我们把这种儿时自体客体失败的结果称为「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s)。在早年,此心理事件的两部曲不断地重复发生,造成两个重要的结果:心理学空间 O M'_LF%|4g3T

:~)f)Ho6{v0(1) 经由我所谓的「转变内化作用」 (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Kohut 1971,pp49-50)之过程,导致结构的产生(参照 Kohut 1978b,1:137-38 及 Kohut 1978b, 1:248-49);心理学空间u)}-]c(^'[?

AU/z`'o0(2)促使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改变,也就是说,在自恋层面上以古老模式得到养分的自体(例如与镜映的自体客体融合、与理想化的自体客体融合、及孪生融合[twinship merger,即与之融合的自体客体被经验为自体之复制品]等),逐渐转变成有能力在大多数时间里,从成人式自体客体的神入共鸣中维持其本身的自体。」(科胡特,精神分析治愈之道,1984, p.71)心理学空间0fOW? VxM
心理学空间[ S/E_u;if
这段文字我也在去年的《神入与自体的发展》中引用,当时我主要说明的是,神入对于自体的发展与出现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但我们此刻想要细究的是自体的部分,治疗者所提供的神入,如何帮病人的自体浮现于意识、发展、并进而巩固?心理学空间"bK(z kY;`N
心理学空间!l8N[ N:v
治疗者所提供的神入,其实是很脆弱的、易破灭的、虚拟的、短暂的,最多也只能提供病人这五十分钟的支持。就每周一次的治疗结构而言,七天中就只有这区区数十分钟可以让病人较自由地幻想、感觉有温暖、感觉有人理解,除此之外就只能靠病人自己了。上面的感受或形容词很多系来自病人们的描述。实在来说,满足时候少,挫折时候多,不管在治疗情境之内或之外皆如此。心理学空间(P8d^4r3IkW

nB*u i pq q+OX0那么,为什么病人可以留的下来?其实很多时候还是要看病人自己的决定、他的病态程度或他的人格倾向。治疗者只能尽自己力量维持一个稳定且够安全的结构,还是有很多因素不能掌控。因此,有的病人在治疗初期就离开,其实也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毕竟要走入精神分析或洞识取向的心理治疗之路,原本就充满了挫折与焦虑;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或容纳焦虑的心理结构,病人潜意识地采取其他防卫或从治疗离开,对他的心理福祉而言应该也不是太坏的选择。治疗者这样的态度,可以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找到类似的说法:
W\!D/\ t^ K5G0「可是在让精神官能症患者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告诉患者,方法是多少有些困难的,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需要各种努力、牺牲,关于效果亦不能作肯定的保证,必须有赖于患者的态度、患者的理解、患者的顺从、患者的耐心。」心理学空间&\kD&?_
(精神分析引论,叶颂寿译,页26)
?d"h Ng%^:w0心理学空间zPSu5xq&R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在治疗室中所观察的病人群,大部分都可以说是属于科胡特所言之自体范围的病理,包括边缘型人格、自恋型人格、与分裂型人格(schizoid personality)。他们的共同症状特征,虽然描述性的说明不可能作为分类的标准,但我还是先尝试描述其普遍的现象,让以下的讨论有一基础:心理学空间vS-jgK1I3UZQq

P(\ A1n:p A+[0首先是他们的自体有容易碎裂或创伤的倾向,无法保有稳定的自尊(self esteem),而自体(自我)在治疗情境中会呈现明显的分裂(splitting);与不同的客体相处时会有不同的自体(自我)状态,而越严重的精神病理就会有越明显、且越隔绝的分裂(越少的意识觉察)。
[2Z-o|1^asII0心理学空间:CBU1\Q(f&I-S|
二是病人的主观有长期的忧郁(编注:抑郁)、禁抑(编注:抑制)、无意义感、空虚感、不真实感、缺乏活力等症状,而这些症状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自体的障碍。心理学空间#`*lFBE)wF;^

4Hp [0MO}c0三是人际关系的障碍,亦即自体无法在与外在客体的关系中获得满足,不是对既存的关系持续感到失去的焦虑,或是感到无法或恐惧于与客体亲近,或是容易因为与客体的互动关系受伤(自恋伤害)。这些彼此相关联的症状,之后会有更进一步的讨论。在此,我想引用弗洛伊德的一段话,试着说明自体的概念,如何逐渐成为我们思考的主题:
MR @w K \0「精神分析开始于症状的研究,而症状系最疏远于自我的心理内容。症状系来自被潜抑(编注:国内通常翻译为“压抑”)的部分,而它们就好像是被潜抑的表征物而出现在自我之前。被潜抑的部分系自我的外来领域(foreign territory)——内在的外来领域,就好像现实(reality)〔假如你们可以容许这不寻常的表达〕——系自我之外在的外来领域。」 (Freud,1933, SE. 22, p. 57-58)
q S:}8y4h b rE R@0
?9u._6I6SuQ/b'Yf0从不可理解的症状开始,病人在治疗者的帮助下,他的自我逐渐可以掌握、理解这些「内在的外来领域」,而让他的自我得以整合、扩展其领域。这是精神分析一直投入的目标。心理学空间8kO4c4[%c,q
「在我们探究的起点,我们发现自身所处的情境本身,可以被期待为我们指出方向。我们希望把自我当作我们探究的主题,亦即我们自身的自我。但这可能吗?毕竟,自我在根本本质上系一主体 (subject);它如何可能被转变为一客体(object)?然而,无疑这是可能的。自我可以把它自身当作客体,可以对待它自身就像对其他客体一般;可以观察它自身;批评它自身;并对它做上天所知之一切。在这里,自我的一部分把它自身提升到其他部分之上。所以自我可以被分裂;它在执行它的一些功能时分裂自身——至少是暂时的。稍后它的各部分可以再度合在一起。」(Freud, 1933,SE.22,p. 57-58)
h6?7?[/N4g8@)h0心理学空间5|U9\#PWSd
这里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对弗洛伊德来说,自我(ego)似乎就已经涵盖了自体(self),自体确立于自我之内似乎是不用怀疑的,而且这问题也似乎没有进入他的意识之中。自我难道可能不是自己(自体)的吗?我(自体)在哪里?这样的疑问或许弗洛伊德未曾思考过,但它们的确出现在科胡特所言之自体障碍;这些症状或疑问似乎并未在弗洛伊德的病人群、或他本身的自我分析中发现。
b7@4e^2k5O0
MjbU2qGx0因此,我们发现科胡特所言的自体,有一个极重要的意涵就是主体(subject)的面向,用以把主体与客体(object)或他者(other)区分开来。而这个主体面向的确立与否,的确关联于自体困扰者的诸多主观的症状;只有属于主体的自我(自体)在个人的心理世界中确立了,「为自己而活」的疑问减轻了,这些主观症状才能够在稳固的基础上获得减轻。而这稳固基础就是自体。所以,我们可以说,自体疾患及其相关联症状的出现,导致科胡特需要把旧有的分析理论重新修正,用来涵括他临床上的新发现。(参见注3)
F,n4Fa!w],b$xi5}0
~7jQ5P7Q-Q+g KO0(注3:这中间当然不能忽略他们两人人格本质上的差异,弗洛伊德之俄狄浦斯期人格的本质,导致他观察的重心也大都属于这一群;而科胡特则因为自体问题的本质,而终身致力于自体现象的观察。这中间人格的差异所导致的研究重心差异,科胡特曾在他的《自体的重建》一书中着墨甚深。)
#n j} W G+Rl0心理学空间#RVv T,s{!WnA/\L
总之,就弗洛伊德而言,自我是精神分析的出发点,自我即相当程度地等于意识,而且弗洛伊德假设人人都有一自我,这自我与一般大众心理学所谈的自我并无太多不同。我们能够探究各种外在现实与内在现实,我们能够沟通,我们此刻进行的演讲与听讲,都是因为相信我们都有个自我——一个意识的主体存在作为出发点。
D4B7?6|t0
*Jt:ej;p6i0自我对于其他被观察的客体而言,有一独特的双重面向:就是兼具主体与客体的面向。弗洛伊德在上面《精神分析新论》的话中,其实已点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双重面向,但他并未加以更多的延伸;弗洛伊德似乎把自我之主体面向与性质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考虑到某些病人的问题正出在主体性质的缺乏,或是治疗者本身的自我与病人的自我难以跨越的鸿沟,或是病人的自我之脆弱与分裂程度是他无法想象的;或是说他根本拒绝了这类过于退化与脆弱的病人,以至于无暇顾及此类病人。(参见注4)心理学空间cB7^nGgpT j

^Xt0?GX;w@d+E0(注4:这些对弗洛伊德的疑问,可参考科胡特《自体的重建》第七章的讨论。)心理学空间aJ+^*RQo i

"Hv+Yk"G1R0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弗洛伊德提出「自我」 概念的背景因素。弗洛伊德本来建构的意识-潜意识之地型学结构,大致上相对应于后来的结构模式之自我-原我;经过十多年后,他再把超我从自我中分离出来为独立的结构。我要说的是,这样的演变其实是有脉络可循的。
%n~4p'e}{[6q0
jq:E LG$X8H)C0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的硏究系从癔症 (hysteria)开始,他根据他临床经验的累积而建构出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模型,也就是所谓的意识一潜意识地型学模式(topographic model);而这的确良好地解释了癔症(hysteria)的现象。之后,他对强迫性官能症的观察,对被监视的妄想之硏究(Freud,1933, p. 59 ),让他进一步确认自我之内的冲突,而这个发现让他进一步把超我从自我中独立出来,以自我与超我的冲突来解释强迫性官能症以及一般所说的良心(conscience) ,而结构模式(structural model) ,亦即我们所熟悉的自我-原我-超我三分结构。的确,他的后设心理学良好地解释了他所观察的现象。心理学空间0R},}2v ^#M(xm.\q
心理学空间^1k5V;]9ld*oEBSl
在《精神分析新论》中,他是这样向听众介绍自我:心理学空间&vC${j/f9LX H
「自我是原我(编注:本我,它我)的一部分,这部分受到外在世界的接近与影响而被修饰;它被调适为接收刺激且作为抵挡刺激的保护盾牌,相当于包围活体组织之皮层。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已经变成自我的决定因素;它已经担负把外在世界表征(represent)给原我的任务——而这对原我来说是幸运的,假如原我在追求其本能满足的盲目努力中,忽略了至高无上的外在力量,那它就难逃毁灭。……以通俗的话来说,我们可以说自我代表理智与理性,而原我代表未驯化的情感。」 (Freud, SE.22, p.75-76)
QFA|s+e ia0
{*r s@-R%G0另外,在《自我与原我》中,他也陈述了一些自我的概念:心理学空间N T ruppL Dq
「我们如今应该把一个人看作是一精神的原我(a psychical id),未知且潜意识的,而自我则架在其表面之上,从其核心所在之感知系统(Pcpt. system)发展而来。」、「于是在它(自我)与原我的关系中,它像是坐在马背上的人,它必须操控马的绝佳力量。」、「自我最初是身体的自我(bodily ego);它不只是一表面的存在,它本身还是表面的投射。」(Freud,SE. 19,p.24-26)心理学空间uF)F-cv,C1_LE0{

(I-v,MP GP3TR0在这些文字中,弗洛伊德对于自我在他的心理学中所占的位置,作了一些厘清与定位。但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么界限清楚的自我呢?来自深层且潜意识的原我作为动力来源,加上自我因为感知系统、意识、认知功能等的协同作用与建构,加上来自自身身体表面的感觉,于是「原我一自我」就成为意识中的「我」。这样的论述是否无法成立于每一个人身上?有没有人就是无法感觉到自体(自我)的存在?心理学空间I5Q}`3}

Q#Ia ]/KHb Ou0当真正面对单独的自体时,就会痛苦焦虑到无法存活?或是说,就像科胡特对自恋型病人的描述,有些人就是对自体(自我)的价值无法掌握 ,而时时刻刻依赖于或敏感于外在客体的评价。在这些关乎「自我」的议题中,有一个面向曾经被弗洛伊德触及,但并未深入;那就是自我的空虚感、虚假感、以及一种无法持续太久的自我感;简单地说,那就是这个「自我」到底是真的我,还是假的、一种替代品?以科胡特的语言来说,那就是相对应于客体(object)的自体发生了障碍。这个自我中独特面向(自体),因着其在治疗上的关键地位而被科胡特单独提出,以与涵义十分复杂的自我作出区分。心理学空间L+y3}/]|f8Js

tx`R ?1@s0但是,自我与自体的错综复杂关系,是否就此有了定论?那倒也未必。是否后续的自我心理学者,没有注意到此一面向?好像答案也并非如此。安娜•弗洛伊德的说法是:
)T wm9kj l-T0「从一开始,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的方式,就是关联于自我及其变异:原我及其运作模式的探究,只不过是通往目的的手段。而其目的总是相同的:这些异常的修正及自我朝向其整合的重建。」
9CL\ r$cX3H0(Anna Freud, 1966, p. 4 )心理学空间-^v$TK&X q
心理学空间 cmPe)VG\3R
如果我们阅读安娜的作品,就可以认知到她也是十分关心自体的相关议题,只是她还是用「自我」来涵盖说明自体现象。所以,我们可以说,意义、存在、虚无——「我到底是谁?」——这些自体疾患者常见的症状,越来越多出现于精神分析的文献之中;而讨论这些现象的学者,也绝非仅限于自体心理学者。因此,我设定给本文的目标,系试图把自体疾患及其症状现象作一些初步的整理;也试着呈现我在治疗室中,所用以观察这些现象的理论假设。
:u/lv!SU0
4[-a2O9Vw:t{$wg)`0接下来,我还是自体概念出发,加上临床的观察经验,来试着阐述自体的状态、自体经过神入的处理后之演变、自体遭受创伤的变化、以及自体病理的类比与发生。
fBL*X:C0心理学空间~W:P qANV
本文摘自《治療情境中的自體及其變遷》文章的第一部分。心理学空间b9a0_I 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两种忧郁类型:自体的持续脆弱崩解、巩固自体的暂时崩解 許豪沖
《許豪沖》
自体的脆弱现象:自恋伤害»

 許豪沖

台湾自体心理诊所 院长;台湾自体心理学研究会负责人。曾任台北市立医院仁爱院区精神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