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能否于母性毁灭阴火中熔炼出哲学-科学-艺术-神学之四大合金?
作者: 李孟潮 / 8757次阅读 时间: 2017年5月12日
标签: 温尼科特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n Y+aJ)mLLB

1Ke {wEr0
温尼科特能否于母性毁灭阴火中熔炼出哲学-科学-艺术-神学之四大合金?
——《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中文版读后感 
李孟潮 ,自由执业者

c.^aB T {N[|0

/OI0E`0I'o:M0

"EP&L'g3{s7{eV0
e1SzH wd-K0心理学空间;W*[2?)]vH0aW)O

心理学空间 U E*T8v`"Z:a J9B

心理学空间L]v:rX8c#_w_
心理学空间/lU$g4I'bO$dpeU8V

ypCl9TNf@9j-L0以温尼科特粉丝们习惯的句式,《三体》核心思想可如此总结:

do fM3Q&@5xhi3t0

wwvzG"z0其一,创伤引发人类欲望,追寻新世界和好客体。心理学空间th L$_(B#N

]4JP(Ta6zQ0第二,新客体只会带来一个结果——毁灭。心理学空间r(c}!?kX

心理学空间d-S1TO ~

故而,俢复创伤会引发更大创伤,导致文明灭绝,祸害太阳系惨遭降维攻击。心理学空间$X{nr$M,s;o

心理学空间-t'` I#s*W,o#s

这一切的总根源,就在于四零后的女科学家叶文洁。心理学空间-D0F~5Onc

心理学空间:R"O |2\NX;w

她试图修复三重创伤 ——心理学空间6y'}O,HU Dw^

心理学空间7D-U*hX'] Z&[*E)j

之一,文革期间,坚持真理的父亲被打死;心理学空间t ~,Juv Nh

2ti1nBho1D Dv-R(h0之二,母亲是个功利主义者,背叛父亲,改嫁高官,不认子女;

)FC8M~x%j+lN} n0心理学空间8r/S4e%a0MP

之三,文化母体的丧失。

U\,lX:lfSg r0

A+Q4S5}:\7ec&w0叶文洁不信《推背图》——不信五德始终,文革会过去,圣人会降临,

&nh]0n/{+y1s0心理学空间"Og:BG'm3x

不信儒释道——因果轮回皆是苦,此日中流自在行,任他沧海变桑田,鹤貌松姿常不老。

8R&F*bn{b~2^0心理学空间Bm M9l9Y"Q+A od

她也不信红太阳和人民大救星毛主席,改天换地之共产主义伟业,自然要造成他们小资产阶级千家万户闻鬼哭。

S@N:Y9np\X0心理学空间"a2tB/j$lF6}J

她一生之信、望、爱统统寄托于科技发展,坚信高科技的外星文明会带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心理学空间$b$m1T e_$~e:a

心理学空间_s yo}x

她摒弃落后的地球伦理,亲手杀死丈夫和同事,只为迎接一个美丽的新客体——三体净土降临人间。

Y%H.g.E,]W kZ|1l0P\0

fn6o)U:Am_0她实现了弗洛伊德那黑暗的预言——人类文明是一场压抑本能的胡闹,必毁灭于死本能与攻击性。

L^%Wxv Q/U E0心理学空间}M:FF7W

对弗洛伊德那著名问题“女性究竟要什么?”根据《三体》之死本能动力学,答案是明确的——

(z.}-RYTgfx\q"v0心理学空间k5}S8Wgb0b

“女性要的是全宇宙,如果得不到,她就会毁灭全宇宙,比如弗洛伊德小友,你妈妈就用无条件母爱毁了你,以及你女儿。”

e E$f9xux8_0

MmKc2cz1Z{TQ5b`0这大概也是从小被女人们包围的温尼科特的噩梦。(罗德曼,2016;郗浩丽. 2007a)成年后,温尼科特发现噩梦照进现实了——

5Q5q5]m#L9n6u5Ey]0心理学空间 K,Ls8CX])E{

上班时无数女人带着儿童来看暖男医生温尼科特,下班后他去参加学术活动,协会里两个女强人安娜和克莱因,正在煤气灯下口沫横飞地争论。德军飞机投弹轰鸣,砖木樓房嘎吱作响,阵阵飞尘飘落在那群精神分析妈宝男的白晰脸面上、 荷兰猪头油上和Clarks翻毛鞋上。心理学空间Q{9_1JOT^2k'N

心理学空间8E*BJ\#\pMF.m7P9J+O

千里之外的荣格正在治疗室里想,要把这个女边缘精神病人踢出去还是让她做自己情妇?他眼前浮现出他那巫婆妈妈阴晴不定的脸部微表情, 她们又幻化成《红书》中一众女妖与蛇怪。

|hcU:\:Eryk/p0

~#j7o2S$K,e6m5@0就在本书结集出版前后,温尼科特研读了荣格传记,他一方面大赞荣格,认为他补充了弗洛伊德不足,另一方面提出荣格的问题在于没有面对人类攻击性。(Winnicott, 1964)心理学空间/LI8|]?1u

9w{V`)P8| W0温尼科特本人,当然是深入探索儿童攻击性的先驱之一,他认为攻击性和爱一样,是重要的潜能,若得到促进性环境的支持,则让儿童生命活出真我风采。(郗浩丽,2007)

\!{ f5l(d l0

[)]+[ A l+_0温尼科特理论中有一个暗黑之处——心理学空间 a-F9|r6u

2bPK6n4q Bhj"e0他认为,主体之诞生,必经阶段之一是摧毁客体。那么作为促进性环境的提供者,合格的母亲,当然要能承接儿童的攻击性飞毛腿,保证这些投射认同的导弹可以精确打击目标,30-50%的命中率,而母亲又不能被打死。(Winnicott著,卢林等译,2016a,2016b)心理学空间:cO)uYwU-g7o

E8e~wu ]"}0但是要是母亲们不想被攻击呢?

.\4g L y/S0i\/ZG W6LL0

9D6^/Xe3z,a sc0要是母亲们自己的主体没有诞生,要通过摧毁婴儿才能诞生呢?

h.QO!\"}0

kQuHZM\(y,@0要是母亲们认为,女人们已经受了儒家社会几千年压迫,好不容易才推翻族权、神权、夫权三座大山,温尼科特那反动小资产阶级理论,凭什么剥夺妇女劳动权?……心理学空间W K+H&kR:w%x

,EH@%T0X$X0咨询师们要把温尼科特式英国“期望”放到当代中国母亲们身上,尤其是叶文洁他们家三代母亲身上,难免期望变幻想,幻想变妄想,妄想变科幻。于是乎合格母亲变够好母亲,够好母亲变恰好母亲,恰好母亲才是最好母亲,最好母亲是当然是无条件爱你的母亲,当然也有可能是无条件恨你的托儿所阿姨的反向形成。心理学空间3q w$gqfjs~

N.N Wv I0中国当代的母亲们,一要忍受饥荒战乱、天灾人祸之痛苦,二要承受婚姻迫于生计之苦恼,三要接受科学育儿和妇女解放理论之骚扰。终于磕绊踉跄人到老年上网闲逛,梦醒时分发现子女们正在哭喊控诉——你们这些当妈的,当年怎么不提供抱持容器、足够好母爱给我?只好放下手边的《金刚经》,拿起余华的《活着》越看越觉得被深深地科胡特共情到。心理学空间4~9D_ c s}a N)MQ

心理学空间IM%`qET

咨询师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典型中国案例——

d8A2Z\%DE+o5w*a.i0心理学空间.P7rK#H5p$?a1g#v8s

案例她爸当年带着女友奔赴边疆,结果女友被领导看上了,爸爸不让位的话,自己全家不死也得被发放。案例他妈,本来上海大户小姐,家里正挨批斗,就看上了案例他爸及他爸的爸爸的家庭贫农三代出身,这对夫妻历经艰险,终于组织批准结婚,给了一条生路。

*riL Ef+]V;fG0心理学空间 O| ?z#B YP

结婚后没房没钱,仍各自住集体宿舍。偷偷摸摸意外怀上了我们这位案例,妈妈不敢休产假,害怕被扣上不爱集体爱小家的帽子,女同志们已经被解放了,成了社会主义新人了,劳动乃人生第一需求,岂敢留恋旧社会的家庭结构,回去抱持婴儿搞西尔斯亲密育儿法?心理学空间rt`s*Mo

+n_)m*bdwt{0终于熬到了一间9平米的宿舍和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说我们使用最先进最科学的节制育儿法,第一周孩子不回家,哭就让她哭,不睡觉可以吃点水合氯醛……(祝士媛,1959)

YeU#J&WT0

%F{&O{N4d0多年后,这小孩长大了,不幸学了心理咨询,她问督导师分析师自我体验师,你为什么不是足够好母亲,提供促进性环境给我,修复我童年创伤?

N(}?,MGFk0

D {2V ~p0——答案已经写在历史中。心理学空间L1{M,`d

%e_HA(wD _0唯一的干扰因素是,这帮同行有“足够不好”的历史文化共情能力。心理学空间\.u&` t${i0ks

心理学空间#_j#qSZXH.P8m

母性乃文明之基,父权社会无伟大母亲支持必然倒台,正如《红楼梦》所预示。心理学空间E"[@3E!y"VM

d] i'Lz.z0面对母性毁损,共情能力灰飞烟灭也是情理之中。只看云断成飞雨,愁思怅望意难平。心理学空间4k;d0g v e9R7qq

心理学空间S`o? C2hC-]

并非丧父之痛让叶文洁对文明丧失信心,相反正是父亲之坚毅殉道是坚持,让她同样坚毅相信人类可被拯救,当然这拯救力量来自父爱导向的科学和智慧,而非自己母亲缺失的慈悲和母爱。

v/r@$as7B1`q \0

{ iL X1kU.c0她对母性是绝望的,那是宇宙中一个悠悠千古的黑洞。心理学空间4K$|x+c Jr-G8vAu

心理学空间2O4kq [G8MWUu

叶文洁的父亲怀着科学激情参与新中国的建设,正当他饱含热泪仰望天安门城楼的那年,温尼科特写下了名篇《反移情中的恨》,(Winnicott,1949)。

ce^;km%P0心理学空间yWgVB}

他终于开始直面母亲-治疗师的愤怒、攻击与毁灭欲望,而不再把盯着儿童攻击性不放。

MU)[{8MxP:D0心理学空间W_[(Xn tyFe$i s

但是见证并讲述一代代母亲们毁灭婴儿欲望,这一艰巨的革命任务,仍然需要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精神助攻。

\Y1h%WRh0

[3p+di$n${ F9b5|0

6S g!]5| O _&Vjl0

心理学空间6q/yT#f{v

:C0H Q2V!ge(Up0时光悠悠白云苍狗,七十年一晃眼过去,如今一众中国精神分析粉丝们附庸簇拥着几个䧳雄难辨的大咖意象,再次扑向温尼科特如叶女士扑向外星文明。

1J)Bc ]]e$n0心理学空间$BZ&af \1V.CJb

眼看各种代际创伤就要再次上演或者已经重演,终于我们迎来了阅读温尼科特原著的机会——这本《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心理学空间3r5L+M J-o6\A

心理学空间%tlVIG&s7|s

大概会令粉丝们失望的是,其原著并不像网络流传的语录那么振奋人心,这里并没有母爱赤膊大跃进。心理学空间 V*X @(x`N h

'[[8m*[M+]+c3@R0温尼克特临床经验主要來自於儿科病人、邊緣个案、反社会少年和精神病人。其作品也围绕这些主题展开,本书前半部分讨论的内疚感、依赖、独处、担忧、攻击性、母婴关系等等议题都紧扣发展心理学,而研究正常儿童发展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心理病理学,从而提高诊断效度、预后评估和规划治疗技术,本书后半部分就在讨论这些临床工作议题——反移情、治疗目标、绳子技术、住院治疗、治疗师培训等等。  心理学空间g-Td-P3uP'f4|

心理学空间%S3T~xv2U:}

温尼科特的主流语言风格仍然是让婴儿们难以下咽的医学-科学范式。

WWcP{qT0

IN)}Ui0但是,如果你用纯粹的医学-科学的标准来评价他,大概会给他点上150个差评!

4Kl3]8a;} Rg%c0

K4H Ph4WL s+B[0因为他几乎没有引用任何来自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其论证证据全部来自于临床个案和个人感悟,没有概念研究,没有随机抽样,没有双盲对照,更没有方差分析、逻辑回归这些科学语言,连APA格式的参考文献也残缺不全。

_,fu\"RG0心理学空间,K,D/Io)S[,z4N

而这些东西在Kernberg那一帮子医学硬汉那里全套齐活,一个不少。

-a iKKN&Uosa+^0心理学空间#K8kI y|

和Kernberg他们比较起来,温尼科特就只能算是医学院五年级文弱书生,唯一强项是医学院的文学社团的副团长,只能与解剖学挂科的差生鲁迅为伴。心理学空间q0Q |p:o_

$KDHc9N?6R(Q6r7A9b0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足够科学的温尼科特,却是精神分析主流数据库PEP(Psychoanalytic Electronic Publishing)上最受欢迎的作者,甩科学主义者Kernberg几条街。这又是为什么?

0@-f&x5x1h1f P Z*t0心理学空间 rl)t.Q _

春雨断桥人孤独 ,双飞燕子几时回。温尼科特不仅不足够科学,他也不像荣格那样足够神学,不像亚隆那样足够文艺,也不像拉康那样足够哲学,更不像开药学派那样足够医学。

-?W1p2}I0Hkn0心理学空间6t'p`+R4O/m*k$?6m

但是他也不是足够不科学,足够不哲学,足够不神学,足够不文艺,已经足够不医学。

UA/~t2v;K0f4F0心理学空间8lK NS}pR/\|.a

他就是这么游走医学、科学、哲学、神学、艺术等话语范式之间,把精神分析玩成了过渡性空间。

!L#m2{ [$Zpcx-R0心理学空间eR`2zq

正如Ogden所提出的,温尼科特的文风,恰恰是他最吸引人的东西,他那文风不仅仅是理论建构,而是直接传达出了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的恍惚入神(reverie)心态。(Ogden, 1986,2001, 奥格登,2017,91-128页)

{4W#G%w4u C4V0

pkT,^5J5\k0\4~0一般而言,心理治疗都有四大话语范式:医学范式、科学范式、艺术范式和神学范式。精神分析的叙述多游走于这四大之间。、心理学空间-T#znj1D(l A u

心理学空间,C?y"u,HMG

医学范式秉承医学实用主义精神,目标是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其价值取向是“这技术有用还是没用?”,治疗关系配对是医生与病人,有病看病,没病走人。心理学空间-I4xv%gAnm

f2d0HB.V)Hyn1@7l.p0而在治疗技术上则追求最有效、最经济的技术手段,无论它属于什么流派,白猫黑猫能治病的猫就拿来做药。心理学空间/i.e7s ~#y `

X6wn1w-w|,I0科学范式的认识论大多是实证主义,目标是用科学研究的手段来发现真理,对事物追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建构出科学家和科学研究对象的关系。治疗技术当然也要经过随机对照试验等科学检测才能发行上市。

+E-dh$JThkSs0

.r0\ s4i2{~+v9d'v0艺术范式则追求治疗过程的美感,随机性和自由性。真假与否,是否实用,则不是艺术家们关心的内容,只追求那一次次的冲动和诗意。只追问“这究竟是美的还是丑的”?

?wV-`me6XE-IJ0

OX4Rh$~? A [0神学范式,又可以称为哲学-宗教范式,则从人生终极问题——“人为什么活着而不自杀”出发,探询人生的意义,一个治疗是美是丑,有效无效,科学还是伪科学的,都无关紧要。心理学空间z*eJ#E)W

心理学空间:hD#c(P u

关键的是你是否心中有神,这心中真神是否帮助你发现了人生的意义,终极的存在,从而让你可以淡定地迈向死亡。

.{t6u;yE0心理学空间OK:o\5^

当一个人能够慷慨赴死,那什么依恋关系、人格障碍,失恋离婚、没钱看病,蛙星人进攻、太阳系毁灭,岂不都是地球上小事一桩?

.Yr{DM0心理学空间]}0N_*m+S)x6qT)Y;x-~

Kernberg就是医学、科学范式的典型代表,而亚隆则是艺术、神学范式的大师。心理学空间et3g'~+l9B

3]`h1B"dhP0弗洛伊德则较为复杂,他早期的著作大部分是医学、科学主义的,同时他也写了大量的艺术、文化评论,其行文也有浓厚的文学气息。而在他晚年,则开始研究文明、宗教、死亡等等哲学话题。心理学空间S%U1A5^u:Z{ J4g

心理学空间 l'z8wYo-x8d-|

最终,精神分析在他死后,成为了IPA精神分析师的宗教,1950年代的时候,很多精神分析师相信,一个经过彻底分析的精神分析师,是不可能再去信仰那些傻里吧唧的宗教的。心理学空间0[ n;V GEJ

心理学空间7X4N5H)y(k:`)X(? C

荣格和弗洛伊德的路径也类似。但他们性格一个外倾思维,一个内倾直觉,恰好是克星。温尼科特则是外倾情感,正好是他们两位的和解药。心理学空间k-~LK AKd,K!{.@#G

m z `*p Xj+I+g-v+R0所以从1964年温尼科特开始批评荣格,一直到现在,荣格派分析师一直持续不断地要和温尼科特隔空对话,有说他误解荣格的,有说他其实是需要荣格派治疗的,还有认为温尼科特和荣格理论上互补的。(Meredith-Owen,2011a,2011b,2014,2015; Morey, 2005 ; Saban, 2016;Sedgwick, 2008)心理学空间q#T ROqY iZZw

J}jz3[y3eL0医学、科学、艺术、神学四大学科,正好对应感觉、情感、理智、直觉四大功能。一般来说,每个心理治疗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这四大元素都会保持一个辨证平衡的发展。比如说科学模式一般用于研究精神疾病的诊断学、病因病理学、预后评估、各种治疗模式的性价比比较,精神卫生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医学模式一般用于探索各种治疗技术的组合,发明新技术,检验各种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预防疾病发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等,艺术模式则一般用于建构各种治疗关系,探索如何艺术性地运用各种技术,治疗师写作、培训新人传递自己体悟,而神学-哲学模式者多用于治疗师的心性修养,洞见人生。最理想的治疗师当然是医师、科学家、艺术家和巫师四大合体,自性圆满。心理学空间1\?H;NaJZx

心理学空间,F@9}[&F

心理学空间,qJ A W l:u8F

温尼科特的一生,也是熔铸这四大元素的历程。心理学空间@A+h6POh](YK(b9dl

NW2A w?,qqy4{m| D5j0他这自性化炼金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和资源当然就是母性。心理学空间s$z}:z^ gc;]

心理学空间"n%LS]y"_:r"n sf

在这一点上,他只能求助于艺术,他写过一首诗,叫做《The tree》,据说是悼念母亲之死亡的,有几个闪光的句子,如——

[8P:m,\%Aa@`1@o*r0

~mB Za2z$dZk0Thus I knew her

"S/XAi|x0

Mya,Q$@P'vF.]i0Once, stretched out on her lap心理学空间 Fy%SM0|Xn

心理学空间 x1nu-A1i

as now on a dead tree

\~2E5@ Su0心理学空间p'cg k t

I learned to make her smile心理学空间3L ^4Hint a

GFD8J2bSQ~0to stem her tears

+Oe2ZFe!J"Lb0

t8f ]n0H%V1X/~0to undo her guilt

5r#a5oV,e R{[dVo.T0心理学空间`S Y,u,ofE!L

to cure her inward death

%D3YZ/SaC7k0

?Qv(G8oTi~*u0To enliven her was my living

1JQEK6@ p-o%u0

m ZPBaZ0(故我知她,心理学空间O#r_-ml

心理学空间7s:fGf3~n8UT

曾经,在她膝上舒展心理学空间sG7a _.u{sZ0r

心理学空间6Vt_ Fh L/n

而今,只能在死亡之树上

/i#K@"\+BL o0

[6_r{y.N5L_0我学会了逗她笑

+Zay4sCR0心理学空间T*z;gNpNL'Y

抹去她泪水

s:j.g*Z:`3? XV%M0

i8b `n.f5A%P5\;G&M0打消她内疚

K!Va8cm x0

Z$I6~"X.E tP!h0疗愈她心中之死

9`4iI H1V rBV;Mf0

T&Ti5m h0让她鲜活

q$N8`"bl:A0

)Wa%F ^z U}0是我的生涯)心理学空间ZxBg)@W!e#\

-F U'o;b P0但是他毕竟没有荣格的《红书》那样的集诗歌、哲学、绘画、宗教戏剧为一体的艺术佳作,也没有亚隆那样获得文学大奖让文学家自愧不如的长篇小说。心理学空间/Z(vcmiO {m!U

心理学空间5hz*W`Z:e}

只是偶尔在医学论文中闪现出乍看像诗歌,再看是口号的“金句”。从纯粹的艺术标准来看,温尼科特只能算上海金山农村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心理学空间 {8j:J hk)K;[

v&]o;g#m*]0话说回来,如果你不是传说中的追求纯粹的处女男,你喜欢这四大元素混搭,你上着唐装,下穿西裤,汉堡裹大葱,咖啡配煎饼,手挎LV 限量包, 足登老北京平底鞋,则温尼科特是你的精神分析阅读不二之选。心理学空间(i'Zx6lzf7pdP

x Gu0F3WWsr0在他的作品中,你首先看到一个医生在严肃地排开一列弗洛伊德术语,然后突然这些令人生畏或令人生厌的行话变成了“真我”、“假我”这样的大白话,接着又来一段正儿八经的医学案例报告。

OX vZ"qJU0心理学空间)]&LV%B#r [B? \Ntz

你正在根据医学论文常规体裁推测,再下一段该出现结论和讨论,总结全文,谦虚地提出本研究不足之处了吧?

)^V.ktl5n0心理学空间{*R!L Gm2|

但是冒出来的却是一句句语录体,让人想起佛经、圣经的文风,或者毛泽东语录。心理学空间Z.Z+Kz$K6~

oNbR!n0一个理性的太阳眼看要日到正午,三个半路杀出的红、黄、绿色的月亮却吞食了它,演化为一个奔逃的中年王子的抑郁身影。

te v-^F;DD]0

U CC9T ~ma5l#xy|E0这种文风辩证运动性,也正呼应着主体运动、生成、毁损之变易性(Beyda, 2005;安妮・拉弗尔著,严和来译, 2015)。心理学空间8U y E!g;z4U.YV X

kI},e+E9v n%eg0人类主体,不宁方来,

{}$UL1e0心理学空间|%Np0s)Tm |&q.bw

比形天地,受气阴阳。

i7b@T:K]X0

j C4]5^A:?\L0物量无穷,终始无故,母婴抱持转头空;生而无悦,死而不祸,真假自体红尘梦。(申荷永,2015)

R}U9J.m0

a p,@9C0DO0天地万物之情,既可以在温尼科特著作中看到,也可以在荣格、在叶文洁、在文革创伤、在母婴关系、在易经卦象、在星球运动中窥见。雄浑飞越七十载,滋润旷达五万年。母性的伤疤孤单地持存过,夕阳的贫穷在九天微光中矗立,带给我们崭新如微信朋友圈的生活。

'BIz$^3Y%c%kb0

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nkp@A/LTiP

心理学空间LP#u(w5S$|.Sdzv

安妮・拉弗尔著,严和来译.(2015). 百分百温尼科特. 漓江出版社.心理学空间8OY)yj0Qxx4S:N^

%v+^.f\U$hv,\ c0郗浩丽.(2007).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南京师范大学).

@M.?Bu"X(X0心理学空间"x8H0dUy

郗浩丽.(2007).儿童攻击性的精神分析式解读——温尼科特的攻击性理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 111-115.

v;Y7h1]j w^6]0z+|H0心理学空间M/YD)X6K2{*B(x;n!W

罗德曼(Rodman)著,吴建芝等译.(2016).温尼科特传.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s4[%@7tX#}0心理学空间X$xe0L2l|

奥格登著,殷一婷译.(2017).心灵的母体——客体关系与精神分析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空间3d-t&bO7R"U7w

心理学空间$wN$\*Y*Z.Fx:~

申荷永.(2015).抱持。心理分析,2015年1月第1期,96-98页.心理学空间|#f1H7X U-fA

0J8m x~0Y0祝士媛. (1959). 徐水人民公社幼儿园考察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29-36.心理学空间"d6}0k7Sr$h

&q g,V$ip3lg0Winnicott著,卢林等译.(2016a).婴儿与母亲.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XP#Iba5f/wlxW0心理学空间&GRuG)~){#T

Winnicott著,卢林等译.(2016b).家庭与个体发展.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5-23页.心理学空间Yy7F7S3Rz

心理学空间7uc[(Zm

Beyda, A. (2005).Playing and ultimate reality: dialectics of experience in Jung and Winnicott. Psy.D dissertation. Wright Institute Graduate School of Psychology心理学空间9|9ss0q4zl} k

Xhz9OR {_h0Meredith-Owen, W. (2011a.) ‘Winnicott on Jung; destruction, creativity and the unrepressed unconscio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56, 1, 56–75.心理学空间r4sW:PL5RH

心理学空间'Iu9u5d/c|"H

——— (2011b). ‘Jung’s shadow: negation and narcissism of the self’.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56, 5, 674–91.心理学空间_|.hEkc+WKGu

i-L*fQ;hjxXK0——— (2014). ‘On revisiting the opening chapters of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Ch. 1. In Transformations: Jung’s legacy and clinical work today. Eds. A. Cavalli, L. Hawkins & M. Stevens. London: Karnac.

Sr {,W6\mRs0

meVM*uP u5m0——— (2015). Winnicott's invitation to 'further games of jung-analysis'.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60(1), 12-31.

xbo {4_ ?I5p.E0

QB/K"lQ+Q9I%~$g`hD$m0Morey, J.R. (2005). Winnicott's Splitting Headache: Considering the Gap Between Jungian and Object Relations Concepts. J. Anal. Psychol., 50:333-350

{ K0^_2N)WH0心理学空间V:B(K8In

Ogden, T. H.(1986). The Matrix of the Mind.. Object Relations and the Psychoanalytic Dialogue. Northvale, NJ: Aronson; London: Karnac.

IQ.ON7DQv,\j9[0

xe5]1]/qAG6x1f(b0Ogden, T.H. (2001). Reading Winnicott. Psychoanal Q., 70:299-323

gWP0o(i0心理学空间j NEFC^+z E$C/\

Saban, M. (2016). Jung, winnicott and the divided psyche.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61(3), 329-349.

N&[5y"eM(Q*?R0心理学空间%Vf x:X-ps)T

Sedgwick, D. (2008). Winnicott's Dream: Some Reflections on D. W. Winnicott and C. G. Jung. J. Anal. Psychol.,53:543-560Winnicott, D. W. (1969). ‘The use of an object’. Int. J. Psycho-Anal., 50, 711-16

6d aQ-g(T] {5h2|Jw0心理学空间-AlaG Z

Winnicott,D.W.(1949).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0: 69-74. [Also in:Collected Papers, 1958a (pp. 194-203).]

)Yz2RnNV'qeO E0

0c+I$P{2i@#v0Winnicott, D.W. (1964).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By C. G. Jung. (London: Collins and Routledge, 1963. Pp. 383. 45s.). Int. J.Psycho-Anal., 45:450-455.

1b'}AI8b3MBjf-d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温尼科特
«心易八法简介 专业文章
《专业文章》
《受伤研究者》The wounded Researcher 引论»
延伸阅读· · · · · ·

 李孟潮

李孟潮

李孟潮,个体执业者,心理医生(精神科主治医师),精神分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