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心理疗法与周易思想的关系研究——与王行先生商榷
作者: 杨文圣 / 5460次阅读 时间: 2017年11月23日
来源: 本土谘商心理学学刊 标签: 两仪心理疗法 六爻结构 杨文圣 阴阳六维结构 周易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a6d:w&P f

心理学空间iB3lO0W2Z

两仪疗法与周易思想的关系研究——与王行先生商榷
?'}^1m{H Bf0s3u0杨文圣心理学空间uQ)i0xxO.P3\G
本土谘商心理学学刊2017年,9卷1期,51-62页
心理学空间Vi*d+gPj8v

i*X+Z)tx:?&?0

$\"J'ydlv;n0摘要

`_/^.Efza0心理学空间NDJ n*{ zZ(Q3iQ M0K

两仪疗法认为人的内心存在阴阳两种基本力量。两仪疗法整合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将阴阳两种力量分别命名为「主动性」和「执着性」。因为阴和阳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所以「主动性」中自然地包含「执着性」的成分,而执着性亦绝非纯然的消极。两仪疗法的六维结构系研究者与周易智能对话的产物,在各维度及其两端的要素命名和整体结构安排上均汲取了周易智慧,因此自然展现了六爻结构的某些特点,表现出了与六爻结构的某种类似。六维结构体现了周易的精神,即倡导「仁」和「智」,注重「时」和「位」,注重「变化」。两仪疗法汲取了周易思想,但是无意与周易思想完全一致。

l4x(P;y ~)bQ]0

JT E-cW };w0关键词:两仪疗法 周易 阴阳六维结构 六爻结构

0^5r6nys,~8O0心理学空间n;K6T^`r

笔者基于周易思想,并糅合现代西方心理咨询思想,提出两仪疗法理论。王行先生认为,两仪疗法理论既以易经哲学为基础,讨论「易」的哲思少,更未涉于《易传》。由于失去《易传》之辅,对于解经而言,就如同失去了双翼一般。并且,两仪疗法的假设及其推演,未能尽显易经思想,甚至与易经思想相悖。王行先生的见解是深刻的,但可能并非正确。谨以下文与王行先生分享商榷。心理学空间 Sz6C7]{xP

pj"Y` Ji2IF0壹、关于人心的假设心理学空间;D(vG%Y6h%I

y;|,Qb2TG0两仪疗法认为人的内心存在阴阳两种基本力量,其中阴为执着性,阳为主动性,而阴又包含贪婪、怨恨和胡涂三种类型。王行先生对「阳为主动性」并未提出异议,但是对「执着性为阴」持有很大的质疑,指出「主动性亦有执着」。阴和阳是成对出现的,为了更清楚地阐释「人心中阴的力量」,让我们来看「人心中阳的力量」。心理学空间qKfI~(@!uNe S

D M&}pUg G a0人心的主动性是人心中的首要力量。关于此,梁簌溟先生(2005)说:「一切生物的生命原是生生不息,一个当下接续一个当下的;每一个当下都有主动性在。而这里所说人心的主动性,则又是其发展扩大炽然可见的。曰努力,曰争取,曰运用,总都是后力加于前力,新新不已。」马斯洛指出,在人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这个方向一般地可以概括为自我实现,或心理的健康成长。或者可以具体概述为,向自我实现的各个方面和一切副次方面成长(Maslow, 1968/1987)。梁漱溟先生、马斯洛阐述的是同一事物。物我问题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注重万事万物间的联系,强调人要「役物」而不是「役于物」。西方文化重视个人的主体性,重视个人的独立。于是,马斯洛从个人主体的成长发展的角度观察,发现了人在外在挑战面前的不断成长变化、成熟完善的现象,将其幕后的推动力命之为「自我实现」。其实,人自心理学空间5M6Rs^RA

E1\)vx ^*m0我实现过程就是人们一次次发挥个人主动性,克服外界的阻碍,取得一个个成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本身发生变化,能力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升华,从而自我实现。在其中,如果没有主动性的发挥,自我实现根本无从谈起。

:h'VI4` ]-R0

C~o}MmB!|z0然而人心中绝非只有一种力量。马斯洛认为人的内心有两种力,而不只是有一种力在拉个体。在一种把他向前推向健康的压(人心的主动性力)之外,还有一种可怕的拉他倒退的力,使他生病和软弱的力(Maslow, 1968/1987)。他还说:「向着完美人性和健康成长的倾向,并不是人身上唯一的倾向。我们在同样的人身上,也可以发现死的愿望、畏惧、防御和退化的倾向,等等。」(Maslow, 1968/1987)。心理学空间,N$L O"a,yL

UDKJzp8Z1KF3Zz0两仪疗法将人内心这种消极力量命名为执着性。之所以选用「执着」一词,是受佛学的启发。「执着」源于佛教,原意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至于执着类型的命名(贪婪、怨恨和胡涂)亦脱胎于佛学的「贪」、「嗔」、「痴」三词。佛教将贪嗔痴列为三毒,它们又为身、口、意三恶行的根源,亦为根本烦恼之首。以贪为例。贪,是指世人对顺境的贪爱,非得到不可的「执着」。谁都会有欲望,但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欲望就是贪欲,欲望越多,满足越少,即令人陷入痛苦的泥潭中。然而,两仪疗法没有直接使用贪嗔痴,因为心理咨询可以借鉴宗教智慧,但是一定要与它们保持距离。与宗教的无限接近,很容易对当事人形成价值胁迫,而这有违心理咨询的本义。为此,两仪疗法结合佛学和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思想对贪婪、怨恨和胡涂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杨文圣、朱育红,2009)。心理学空间|:QW9m3U)v(R'x&fw7e

心理学空间? `W7M4T(i

关于人内心两种力量的假设有助于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执守中庸之道。《易.系辞下》云:「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变,以通神明之德。」说的是人们做事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阴阳两种力量才能取得成功。在心理咨询中,这意味着咨询师在主打削弱人的执着性时,需适度考虑人的主动性,心理学空间:t^iI)w CP3}n

心理学空间$MrM iI&H/_0xe,@

即注意调动当事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紧紧依靠当事人,坚决不唱独角戏;在咨询时主打发挥当事人的主动性时,也需适度考虑削弱其执着性,即给当事人少量的善意提醒、分析和忠告,而不是完全依靠当事人自身智慧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发挥主打方的最大功效,也更富有人情味,使得咨询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否则,那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独角戏。

e6kCn~/q8d6qs0

8Kb5uj8`0lT!L'L"l0关于人内心两种力量的假设有助于咨询师更具包容精神。在咨询实践中,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偏向—有的人习惯于帮助当事人削弱其执着性,有的人习惯于帮助当事人增强其主动性。这是咨询师的人性,故无可指责。但是,咨询师不可以不顾当事人的情况,一意孤行,强制当事人降低甚至消灭某种执着,须知执着性是人性的一部分,当事人有权保留自己的执着。很多时候,消灭了一个人的执着性,就消灭了一个人的色彩。咨询师也不可以过分依赖当事人的主动性,在鼓励、支持中徒耗时光,须知每个人的主动性水平不同。不必讳言,有的当事人主动性弱一些,他们需要点拨,他们渴望点拨,他们有获得点拨的权利。咨询师需要正视这一事实。心理学空间S3oc8U8Nj,F

心理学空间k D0h6X o.o

主动性和执着性既然构成一对阴阳关系,王行先生的质疑自可取消。因为阴和阳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所以「主动性」中自然地包含「执着性」的成分,而执着性亦绝非纯然的消极。

!|:["k_V F0心理学空间 Fus w0B!|V

贰、关于六维结构的要素命名与结构安排心理学空间]%lKP%ic

8iOM6_6i p1n(t0心理咨询的六维结构,本质上,它是心理咨询师关于咨询技术的意义世界。在咨询实践中,咨询师常遇困境,常自觉不自觉地从一个角度跳到另一个角度。两仪疗法总结凝练了这些咨询角度,提出了心理咨询的六维结构,并对六维结构与六爻结构的关系做了遐想。王行先生对此提出了严重的质疑。心理学空间\s{"H2KF$j/{

@$|"x;UEfCR f [cf0为了响应质疑,让我们先来审视六维结构的提出过程。笔者在2013年的一心理学空间qrw$di(eU@ r

D o3{z8SA `u6B}0篇文章中回溯了个人的思考历程:

O dw*JS$_0

s'ZSsR9D0「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将所有的心理咨询理论都放下,咨询谈话有哪些切入点?人世间是先有咨询谈话而后有咨询理论的。人世间的心理咨询理论即使一夜间消失,咨询谈话仍将存在,仍将继续。是谈话总归有切入点呀!这个问题,让我很兴奋。我的脑袋飞转,我检索我经历的咨询,检索自己都谈了些什么。我发现,我的咨询谈话主要围绕六个维度展开,每个维度都有左右两个方向。例如,咨询谈话有时主要讨论同学的过去,有时则主要讨论同学的未来。过去和未来实际上同属一个维度,这就是时间。换个角度看,谈话亦常讨论同学的思想,亦常讨论同学的行动。思想和行动同属一个维度,就是意志……当时虽然我还不能找到合适的词为每一个维度及其两端命名,但是我已经欣喜若狂了。」(杨文圣,2013)

1HGyG%]9RA`0

*V;z aS tTI)cHpJ0毫无疑问,六维结构很有意义。它相当于一张咨询地图,人在走路时迷了路,只要看看地图,就可以发现前进的方向,心理咨询也一样。咨询师在咨询中亦常彷徨,常迷茫。有了咨询地图,咨询师迷茫时看看地图即可相对快速找到前进的方向。这样,咨询就减少了对灵感的依赖。心理学空间vxq:nz&H

Q;A Y2nN ^M0虽然六维结构是有意义的,但是笔者在为各个维度及其左右两端的命名上却遇到极大的困难。关于此,笔者写到:心理学空间l l-sY M"e9@HW

qd/[$^3T/g \0「因为我对这些维度的大部分只有一些朦胧的感觉,我并不清楚我要表达什么。我搜肠刮肚,甚至在咨询结束后请同学帮忙,也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词。后来,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六个维度左端视为阴,右端视为阳,然后将所有的名词都拿掉,只看图案!我们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周易的六爻结构。我想,周易号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心理咨询也应该囊括其中吧。也许,六维就是六爻在心理咨询中的表现。再说,周易最早不就是一本心理学空间'pG9_c!Ef:P

心理学空间1r-G,xobV+^M A6V1PA

占卜之书吗。占卜师干什么的?占卜就是帮助人摆脱烦恼的。中国古人遇到烦恼常求助占卜,现代人遇到烦恼选择心理咨询。二者精神一致,手段不同。心理咨询只是古代占卜精神的现代延续!」(杨文圣,2013)

5@3RryC Q$Rt0

3V:P!qP"m2e0于是笔者开始阅读易经,开始艰辛的旅程,并走了很多的弯路。现在呈现的六维结构命名是笔者与周易多年对话的产物。在最初的设计里,六个维度分别被命名为时间、意志、身体、爱心、参照和战略,并依次排列。每个维度亦分为阴阳两极:时间的两极为过去和将来,意志维度的两极为意念和行动,身体维度的两极为紧张和放松,爱心维度的两极为封闭和开放,参照维度的两极为基点参照和目标参照,战略维度的两极为防守和进攻。(杨文圣,2006)

ZO2~;nenw9ar#Bpy0

RU8FG qT0最初的设计充满瑕疵。

/@Z?U HBI{0

v\V2MO!s xc Z}0首先,维度的命名不够清晰明白。易经强调易简,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但是,最初设计的维度命名并非如此,而是含混笼统,语焉不详。例如,最初的设计将六维结构的最后一维命名为战略,并将此分为防御和进攻两端。然而在心理咨询中,何为战略?何为进攻?何为防守?这些让人一眼看去,不明就里。在与周易的对话中,我们对此做了修改,将之命名为利益,并将利益的一端命名为舍弃,另一端命名为争取。这样,一切即变得简单明了,不易引起歧义。心理学空间 p:S9lF9` P

心理学空间w"zf v8w*}HZLz!d

其次,维度两端的阴阳划分不够实用。易经是来应用的,所谓「精义入神以致用」。对于同一事物的阴阳划分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划分需要对实际咨询工作有促进,需要能包含咨询经验。在早期的各维度阴阳划分上,个别维度的划分亦不具实用性。例如,身体维度被分为紧张和放松两个方向。然而,如何令人身体紧张?如何令人身体放松?它们对于心理咨询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均令笔者难以回答。这方面,在阅读周易后笔者对身体维度也进行了调整,将此分为静止和运动两端,并将深呼吸和体育锻炼等包含其中,这大大增强了划

N%l4t8Z9`$c{0心理学空间BQ+Koj7F}+} [N

分的实用性。依此思路,笔者对各维度的阴阳两极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大幅修订和详细的阐释。修订之后,六维结构的实用性显著增强。

f6r~Zj+Wf.a0心理学空间,Fp6Jbo"j.M5a$w

最后,各维度的排列顺序显杂乱。易经是精巧美丽的。在早期的设计里,身体维度在第三位,同情维度在第四位,参照维度在第五位。这样的排列缺乏美感,也无为什么如此排列的理由。在和周易的对话中,我们调整了各维度的顺序,将行动维度放在时间维度和参照维度之间,将同情维度置于身体维度和利益维度之间。我们也对何以作这种安排做了文化解读。显然,相对早期的结构安排,现在的六维结构更富逻辑,也更令人信服。

c \^ca| j0心理学空间;n!^F*h i[B4B0r+KWU

需要指出的是,六维新的结构设计体现了易经的人文精神。《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

{6[cEP*{-k4{~S(dO0

Q0}^U c9AE2d0鲜矣。」换言之,「仁」和「智」是易经的重要精神。六维结构与此一致。在六维结构中,「同情」即恻隐之心。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意味着同情维度在倡导「仁」的精神。此外,六维结构强调对当事人进行个人「认知」和「行为」适应性评估和修正。中国人说,识时务为俊杰,知进退为高士。因此,对个人「认知」和「行为」的适应性评估和修正,属于「智」的范畴。所以可以说,六维结构亦倡导「仁」和「智」。在这一点上,六维结构与易经精神一致。

en*Q6t O0

)n9Q1gvA6f'K;T P0从以上对六维结构的建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六维结构不是关于易经的「解碼法」,而是一种创造性发挥,是易经精神「活的应用」。心理学空间5Pj s!dzu`&Uwc

心理学空间 G5a"o y| J

参、两仪疗法中蕴含的易理

)l:kn*M9E{0

A;_H"uk[2X&I7Y0两仪疗法蕴含了大量的易理。在前面的阐述,我们已经发现六维结构的设计中蕴含的易理,实际上还有很多易理我们没有展开阐释。因为没有展开阐释,所以引起了王行先生的误解。

%Oh }j1JDr;n0

iH? U+u0例如,王行先生在文中着力阐释了易经中的「时位」问题,尤其是「时」问题,并对时间维度提出异议。在汉语中,时间的意义非常丰富。其中的一个含义为「对空间而言,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续不断的系统」(罗竹风,2012),时间还有一个含义为「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罗竹风,2012)王行先生竭力阐释的是前一意,而两仪疗法的时间维度中的「时间」阐释是第二义,实时段。二者并无矛盾。王行先生讨论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在说个人认知和行为的「适时性」。关于个人认知和行为的「适时性」我们在行动维度的「对于个人认识的评估」和「对个人行为的评估」部分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此外,利益维度的「舍弃」和「争取」也有涉猎。实际上,利益的取舍都是为了帮助当事人实现「适时」的选择。心理学空间K'uGVCB+R8m$CG6C

b+fLMe{r)R`0至于王行先生提出的「位」问题,意在强调个人在天地间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之所以强调「位」问题,是因为中国人强调自己与这个世界,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而西方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对于关系的强调,我们在身份维度即有涉猎。在行动维度中,我们将身份明确界定为个人在世界的位置,例如自己是父母的孩子,单位的领导,先生的妻子等等。这些身份就在标识我们的位子。两仪疗法倡导当事人选择合适的身份,期待恰当地履行责任、主张权利。

lOh:O*SbE0

o{q!a!_3@/k0《系辞》云:「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两仪疗法中六维应用不也是这样吗?世间没有万灵药,心理咨询亦无万灵之法。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六维结构的任何维度及其方向均无力确保成功。实际咨询中,有时时间维度的「过去」部分建功,有时身体维度的「运动」部分建功,有时利益维度的「争取」部分建功…….这其中无任何规律可循。咨询师唯有在各个维度之间尝试,在同一维度的两端尝试,并根据咨询情境的变化去调整、去期待。至于文中列出的春夏秋冬四季模型,那是自然的法则,对于如何选择咨询策略没有帮助。

2a _7G2Up0m1]w0心理学空间:q s!IJ'iz"`

肆、结语心理学空间2^xWdZD8u

3T ka#~Y0王行先生引用宋先生的观点,认为佛洛伊德和荣格等关于人性的假设是人类最深刻的假设。似乎在说,我们不需要就人性问题做新的假设了。不必讳言,佛洛伊德和荣格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见,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对于他们的批评也从未停歇。基于他们人性假设的心理咨询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亦屡受挫折,这就是心理咨询界不断提出新假设、新方法的坚强理由。新的假设、新的方法对心理咨询工作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尽管缺陷亦明显。然而,这个世界存在万灵的假设、万灵的方法吗?佛家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心理咨询亦如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当事人,我们需要Stay hungry,Stay Foolish。心理学空间0c+F fQr A"`2` t

m3m+{L]4}@0毋庸置疑,两仪疗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阐发未尽合古道。两仪疗法系笔者根据个人体验萃取西方心理咨询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产物,它无意拘泥于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为自镜也,未必尽同!」大意为,在今天的世界,研究古代的道理来解决现世的问题,不必要追求和古代的完全一致。心理咨询亦如是。心理咨询是一门现代的专业,在其中引入古老智慧的时候,我们完全不必考虑是否尽合古老智慧。只要这一尝试有助于解决咨询中的问题,它就是有益的。心理学空间Kx0Ro'v/Fv/l

|b6e(Z9DZ0`0

,E&a S3U$[-} a Z0心理学空间{:aV\ bEH

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1VRD0OK\

心理学空间0mXVR~]sr~"}

梁漱溟(2005)。人心与人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a"r:IV ZS.R5?5D0

F*Lr*P `0杨文圣(2013)。心理咨询的中国本土探索。载于徐飞(主编),学者笔谈第八籍 (34-42页)。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8^1Q/n q7Yy"z.M ]lGG0

e w9w g!`G0杨文圣、王重鸣(2006)。两仪疗法要义—心理咨询的中国阐释。医学与哲学,11,46-48。心理学空间,aQ.J8`/a5s

心理学空间8g;H!kCU:NW4hr

杨文圣、朱育红(2009)。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咨询概念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3,83-87。心理学空间 qN*n8u c"s;i"D q i

心理学空间\|DlR5Z-k D N&]6Y#QI

罗竹风(主编)(2012)。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beGNd z9ta0

[ar5u8[r8F0Maslow, A. H.(1987)。心理学的论据和人的价值(李文湉译)。载于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69-86页)。北京:华夏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68)

5N*xrzL1Z"bF0

S)L/r'}P6@ PN0[0Wen-ShengYang

9}Is s!Q,y0心理学空间k{5G$\ V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wsyang@sjtu.edu.cn)心理学空间-ALhE'nwI0MK+}vZ

心理学空间H wX3cz%y R

/p~OK Cr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两仪心理疗法 六爻结构 杨文圣 阴阳六维结构 周易
«没有了 周易与心理治疗
《周易与心理治疗》
矛盾转化:结合《易经》人生哲学于动机式晤谈法的矛盾转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