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nberg2004 自恋人格障碍的病因学
作者: 段锦矿 译 / 7482次阅读 时间: 2017年12月12日
来源: Kernberg 标签: Kernberg kernberg 段锦矿 自恋人格障碍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vw7c2JN;I0心理学空间%[fF|MJ8OM

Kernberg 2004 自恋人格障碍的病因学
翻译:段锦矿

Js"qegl"nW0

.l6@iVH c-}r;O0

/k)uM5F"KpM.B0自恋人格障碍(NPD)的临床描述主要来源于精神分析或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研究。Rosenfeld(1964,1971,1975,1978)、Kohut(1971,1972,1977,1979)和我(1975,1976,1980,1984)提出的理论在假定存在着异常的自体结构之外,都指出了这些人格障碍根本性的精神动力学病因,以及作为关键致病因素的自尊调节问题的病理。然而关于这些病理性自体结构的起源,这三种理论并不一致,作为结果他们提出了显著不同的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学空间GF9Z!_\m9I!QYl

心理学空间u2C2["|;Nx"|7^e6G

Klein学派的精神分析家Rosenfeld(1964)提出,自恋病人认同了一个强有力地内摄进来的、全好的原始“部分客体”,因而否认自体和客体的任何区别。这种认同可以使病人否认任何对原初外部好客体的依赖需求,因为依赖就意味着对这样一个所爱的(也潜在的令人挫败)、也以嫉羡的形式强烈恨着的客体的需要。延续Klein(1957)的观点,Rosenfeld认为嫉羡是死本能的主要的心理内部表达,是攻击性在客体关系方面的最早期表现。自恋性的客体关系使得主体可以避免感受由挫败和觉知到嫉羡带来的攻击性情感。Rosenfeld(1971)也描述了当自体的理想化被攻击性部分自体的理想化所污染时,人格结构出现的错乱,病理性的“愤怒”自体被原始攻击性的渗透导致了强烈的自我毁坏,在极端案例中,这样的病人只有在当他们毁掉身边的每个人时才感到安全和得意,特别是当挫败了那些爱他们的人的努力时。Rosenfeld(1975)认为最严重的负性治疗反应也应归咎于这种需要,比起由施虐性超我的禁止产生的无意识内疚感带来的轻度负性治疗反应,这些病人的病理性夸大自体呈现出更为原始的、更难处理的治疗阻抗。

8U S H;f k yqN*H8?7TT0

;N#jjd$Tr0Kohut(1971,1977)主张,有一类病人的心理病理介于作为一端的精神病及边缘状态,和作为另一端的神经症和轻度人格障碍之间。Kohut认为可以分析的这一类自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主要由移情表现而非临床描述性标准来鉴别。Kohut通过在精神分析情境中识别两类移情:理想化移情和镜映移情,来鉴别自恋人格障碍。他提出,这种移情代表着停滞的发展阶段——古老的夸大自体在精神分析情境中的激活。古老自体的脆弱性需要一个共情的母亲作为“自体客体”,她的爱、照顾以及对婴儿镜映性的接纳使得古老自体发展出更成熟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与镜映性自体客体之间最好的共情性关系促进了对自体客体的理想化,这种自体客体的理想化支持了夸大自体的原始完美感,并且当下能实际上在与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关系中保留下来。这种理想化最终会带来Kohut所说的理想化自体客体被“转变性内化”为心理内部结构,这将创造出自我理想并为超我提供理想化的内容,从而保留了当下内化的自尊调节。心理学空间5sL#ft wu

yKeTQ~c3cG?)F0依照Kohut的观点,自恋的心理病理起源于母亲共情功能的创伤性失败,以及理想化过程正常发展的失败。这些创伤性的失败带来了古老的、婴儿化的夸大自体水平上的发展停滞,带来了对需要用来完善心理结构的理想化自体客体无穷无尽的寻求——所有这些都反映在之前提到的自恋移情中。

a.F[+EQA6Edm` i0心理学空间$t:KT-M Y V _:T

简而言之,Kohut的观点认为:自恋的心理病理反映了以古老夸大自体的凝聚为起点,以自我理想的转变内化为终点的发展阶段的病理。这一阶段以Kohut所说的“双极自体”的逐步形成为中心,他认为:其中的一极——夸大的核心自体的大部分在儿童期的早期强化成为核心野心;与自体的核心的理想化目标体系(goal structures)有关的另一极,是稍晚些形成的。自体的这两极分别源自母亲的镜映性接纳(这使得核心的雄心得以巩固)和她的抱持与照顾(这产生了与自体客体融合的全能理想化体验),核心野心和核心理想经由一个基本才能与技巧构成的中间领域所连接。与起源于心理三分结构模型的驱力——冲突病理学(这是后来俄狄浦斯期的特征)不同,Kohut认为双极自体的这些组成结构显示出自恋病理的起源和萌芽。因而对Kohut来说,自恋人格障碍(NPD)的病因就在于正常自体发展阶段的阻滞。

`HcDBr1V0心理学空间2L8s9W$_ocLSxe

我(O.Kernberg  1975,1980,1984)曾经提出,自恋人格障碍病人特定的性格特征,反映出与正常成人自恋和正常婴儿式自恋的固着或退行不同的病理性自恋,其中的力比多不是投注于一个正常的、整合的自体结构,而是投注于一个病态的自体结构。这个病态的夸大自体由真实自体表象、理想自体表象和理想客体表象构成,被贬低的或受攻击性驱动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被分裂出去或解离,压抑或投射出去。作为自恋性格阻抗的系统性分析的一部分,夸大自体的精神分析式解决使得具有客体恒常性之前的发展阶段特征的、原始的客体关系、冲突和防御运作有规律地呈现出来,这里指的是在移情中被激活。然而,这些移情总是凝聚着俄狄浦斯式的冲突,因此与那些具有边缘人格组织的病人有着惊人的相似。心理学空间|7BIH5H.q-nF

心理学空间 f:ilk kw ]8A

根据Jacobson(1964)和Mahler(Mahler和Furer 1968;Mahler等人,1975)的描述,自恋人格障碍的心理发展在早期阶段进行得不顺利。她们对分离-个体化和客体恒常性早期阶段的描述是我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但是我相信:在三至五岁的某个时候,自恋性人格把所有正性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熔合在了一起,而不是整合中的正性和负性的自体及客体表象——“通往客体恒常性之路”(Mahler等人,1975),这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个极端不现实的、理想化的病理性夸大自体。养育出这样的自体的父母是冷漠的、拒绝的,却是赞赏的。自恋的个体贬低真实的客体,只吸收真实客体中自己想要的那些方面,他们将自己解离,并将自己和别人所有负性的方面压抑或投射到别人那里。

+G-o2}x M^w~:g)v"QQ0

(JPc4Bx t0正常来说将成为超我一部分的理想化自体客体表象被吸收进病理性的夸大自体,这导致超我只容纳了受攻击性驱动的成分(早期父母影象中禁止和威胁的方面经由儿童自己的攻击冲动的投射影响而扭曲)。这个成功的严厉的超我也倾向于被解离和投射,从而导致了“迫害性的”内部客体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超我的正常自尊调节功能的丧失,例如监控和认可。心理学空间'rx/n%M pk-Q

+Y]+DM4gz7R D'n~0对别人的贬低,使内部世界的客体表象变得空虚,这是自恋的个体缺乏正常自尊的主要原因,这也决定了他显著缺乏共情别人的能力。内在的空虚感只能通过无休止的来自于别人的羡慕来补偿,只能通过试图控制别人来补偿,否则就难以回避别人的自主功能、别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创造性带给他的嫉羡。心理学空间)|H:c8UA&a:U N1V

h!h FR2Z0原文来源:Otto F. Kernberg,2004,《Aggressivity, Narcissism and Self-Destructiveness in the Psychotherapeutic Relationship》,pp51-55

?(bI:GDO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Kernberg kernberg 段锦矿 自恋人格障碍
«当代佛洛伊德学派的改革者:肯伯格 克恩伯格 | Otto F. Kernberg
《克恩伯格 | Otto F. Kernberg》
解释在边缘性人格工作中的运用»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