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够避免无知吗
作者: 史蒂文·斯洛曼 / 3620次阅读 时间: 2018年4月28日
来源: 《知识的错觉》 标签: 无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我们能够避免无知
史蒂文·斯洛曼
《知识的错觉》心理学空间s%R K$?7d{c;Q
无知绝非幸事,但它也不必然是痛苦的。
心理学空间S$F ZW bM"S

对人类而言,无知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我们的本来状态。对任何人来说,这世界都有太多的复杂性待理解。无知可能会令人沮丧,但问题并不在于无知本身,而是我们身陷其中却浑然不觉。心理学空间7~-i O0j\aAQ

;jih C4S3b0戴维·邓宁(David Dunning)是任职于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他震惊于日常生活和科学调研中所见到的众多无知之事,并记录这些现象。令邓宁担忧的并非人类多么无知,而是无知的人类不知道他们究竟多么无知。他指出,“我们不善于看到自己的未知”。

(Dp?'_"V'b&m1V0

-X,^h"nn(f4llW0邓宁说,当问题发生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你自己的知识来评估你到底了解多少。心理学空间#|xu\a.J/NW

3K+iS a_$U Szp-H8D0你车开得怎么样?如果你对驾驶很在行,那么你对自己驾车技能的评价或许还算合理。你对于驾驶技能都包括什么了如指掌,对你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也有自知之明。

9z#l0Dc V7aj0心理学空间G*N n C*QN

但如果你是个“马路杀手”,你不仅技艺不精,连驾驶技术可能包括些什么也一无所知,那么你将高估自己的技术。假设你在城郊开了20年的车,如果你几乎没出过什么交通事故,你可能会自诩是个相当不错的好司机,那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还有人会在城区开车,还有人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在淤泥、冰面甚至沙滩上驾驶车辆。跟这些拥有丰富驾驶经验的人比起来,你的技术可能就相当有限了。

C cWuZ5N2|W0

{#{7Mv6`9R0专业意味着你具备某些能力,而且还知道这些能力是由什么构成的。无知则说明你两者皆无。心理学空间9^ a } C$s

心理学空间'ml|8o5M0H;\

这种配对阐释了邓宁–克鲁格效应(以下简称“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意即表现最差的人也总是最高估自身能力的那一个。这种现象源于一项实验,该实验让一组人完成某项任务,并请他们自评成果如何。表现欠佳者会自吹自擂,表现良好的人又总是妄自菲薄。该效应在心理实验室和现实情境中皆多次得以验证:从学生到职员到医生,无一例外。

W~^+\_0心理学空间VV2|#?b+p

邓宁搜集的大量证据表明,达克效应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缺乏技能者也同时对自己究竟欠缺哪些能力认识不足。因此,他们自我感觉相当不错。而那些具备技能者则更清楚该领域的情况,他们自知哪些技能是有望精进的。心理学空间,gZf_#L"B

#N3u9bZ_z lu.Jh W0不具备技能等同于不了解他们的未知。而且,据邓宁所言,由于我们对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领域都是门外汉,这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 tKi8Ue'{+wm^"U0

TgB VD IY0我们的无知,大体上以未知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生活。简而言之,人们倾向于做他们通晓之事,并在一无所知的领域手足无措。无知用这种方式深深地引导着我们的人生方向……人们难以发挥作为专家、爱人、父母,哪怕只是一个人的潜力,因为他们不知道可能性在哪里。

x:h1g/P+|!RE N'`I:h0心理学空间-wBur0I^zs

这是不争的现实。我们无法选择那些不了解的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根本不是问题。

Po N0j9v3C @/^0

}2K"\6Z*P-C0如果我们不知道迪士尼乐园的存在,也就不会对它念念不忘。只有当诱人的信息具备可行性,才会让我们日思夜想、难以释怀。这就是为什么彩票中奖之后,负担反而比欣喜还多:一旦我们如愿以偿,就再也回不到无知状态了。这是让我们在囊中羞涩时远离那些上瘾之物,比如奢侈品的最佳理由。你知道得越少,欲望也越少,因而也会越发快乐。

c6A"euz c?1`1d)I _0

a3L)ejJrZ0但无知也有代价。如果我们不懂得节育,那么也不会采取避孕措施。如果我们对身边的威胁浑然不知,也就不会采取必要的行动加以制止。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正步入险境,不幸也将随之降临。心理学空间b7c-lUgz4Z_

,Gr vDE6d c.V0S$S~ b0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hKy)r _8?~3Sjl {

心理学空间6`o0xUL h*v

Dunning-Kruger effect: J. Kruger and D. Dunning (1999).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6): 1121–1134.心理学空间4x#RFxgg_

心理学空间%T7b&b E{"m!^

心理学空间1\@z p8K2h"b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无知
«为什么我们应该停住追求自尊的脚步开始发展自我悲悯? 自我
《自我》
为什么别人看起来总是在对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