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作者: 丁飞 / 6050次阅读 时间: 2018年9月09日
来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年1月第1期 标签: 关系精神分析 米切尔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关系精神分析心理发展观心理学空间*Q^7G W!P9Y
丁飞
,l1S o#ik n0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年1月第1期心理学空间-D\@#Ekd*Z,G

C2qD,M-\%]4FV0心理学空间9\;C:b5@c%f2D)N5|

摘要:关系精神分析是当代精神分析运动的一种新取向,它认为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是人类的首要动机。人类心理的实质是由关系基质构成的,关系基质包括自体、客体、相互作用模式三个维度。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持一种二元互动的观点,反对发展性倾斜等一元论观点,它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与他人存在着关系,嵌入到关系基质当中,心理发展的基本结构是婴儿一父母二元性。不同于以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关系精神分析认为心理发展是一种连续的过程,其代表人物科贝特提出了心理发展的的五条准公理,强调心理发展过程的连续性与多样性。心理学空间0v3SQU_f

心理学空间5i pCI._"A"i.a/c

关键词:关系精神分析;米切尔;发展观;相互作用;整合

-j!K$I(x+l0

$z%Qz`*W#f'sI{0关系精神分析(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当代精神分析运动的一种新取向。按照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进行划分,关系精神分析属于精神分析内部逻辑的发展产物。其理论重点在于将人际关系视为个体的人格和心理病理的主要决定因素,将患者和分析师的意识关系尤其是潜意识关系视为心理治疗效果的重点。关系精神分析作为当前精神分析运动发展的主要力量,主要受到英国客体关系学派、人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这三个学派的影响。阿隆和哈里斯(Aron & Harris,2005,P.vxii)认为,关系精神分析可被认为是两种独立的指称:其一是指可以容纳大量关系性理论的关系性框架;其二是指不同理论家们所建构的多种特定的关系性理论。关系精神分析学家通常采取一种整合性的理论立场,倾向于从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中看到其互补性,进而由互补性展开其整合性的理论建构。关系精神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切尔(Stephen Mitchel1)、阿隆(Lewis Aron)、霍夫曼(IrwinHofman)、斯特恩(Dannel Stern)以及哈里斯(AdrienneHarris)等人。

Y)C5b&m-B I0心理学空间1U(E!H"ImpD2F

一、关系精神分析的基本观点心理学空间2n+G0AB*V$G-gk$F

q"u-L QL1r0关系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米切尔创建了一个摒弃驱力概念但却保留其临床贡献的粹纯性整合性关系理论(Mitchell,1983,PP.9—20)。米切尔将精神分析的重要流派划分成两大阵营:建立在本能驱力基础上的弗洛伊德的驱力模型与强调他人关系重要性的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包含了人际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以及存在精神分析等理论流派。前者以驱力一冲突模型(drive—conflict model)为主要代表,后者以强调发展需要与发展抑制的发展一抑制模型(developmental—arrest model)为主要代表。在米切尔1988年的著作《精神分析中的关系概念》中,他提出了两项创新,首先是一种用于容纳关系理论的框架结构,这个框架包含三个维度:自体、客体与人际互动,不同的关系思想都可以整合进这个框架之中;其次是他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整合性理论即关系一冲突理论。前者使得不同的理论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将关系概念或关系理论整合进关系精神分析之中(Aron&Harris,2005,P.xvi)。米切尔在对前两种心理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第三种选择即关系一冲突模型(relational—conflict model),该模型认为心理是互动的,其基本成分是关系构型(relational configurations)而非驱力及其派生物,同时它也强调了冲突的重要性并用关系的术语来描述冲突。米切尔的关系一冲突模型是区别于驱力一冲突模型和发展一抑制模型的第三种选择,是在批判前面两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关系一冲突模型批判了驱力一冲突模型与发展一抑制模型所持有的心理一元论假设,摒弃了驱力一冲突模型中的驱力,矫正了发展一抑制模型对冲突的忽视。与此同时,它既“像驱力模型一样,认为人类经验中的首要心理斗争是强烈的欲望、愿望和恐惧之间的冲突;同时,它也像发展一抑制模型一样,认为心理的基本成分是关系构型而非驱力的派生物。在关系一冲突模型中,首要的心理动力冲突中的双方是各种关系构型,是任何单一关系中的不可避免的冲突性激情,是各种不同的重大关系与认同之间的竞争性的、必然会不一致的各种主张”(Mitchell,1988,P.10)。关系一冲突模型在本质上是双向的、二元的、互动的,它认为心理是互动的,心理的基本成分是关系构型而不是驱力的派生物,强调了冲突的重要性,并且用关系的术语来描述冲突。

'v&A[t#E0心理学空间5A(d*|7D4|'u6U4R+C

在米切尔的“关系一冲突”模型中,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成为了人类的首要动机,人类心灵是由关系基质(relational matrix)构成的,关系基质包含着自体、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蔡智勇,2009)。客体维度包含了重要他人与分析师,他们的行为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变化、行为产生,既能改善又能恶化;自体维度包含了个体完整的心理结构与调节机制,既作为主体存在又作为对象存在;相互作用模式维度是个体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场域,包含着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与人际关系,个体既是施动者又是受动者。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心理在本质上是由关系基质所构成的。像其他精神分析学派一样,关系精神分析取向也十分重视对人类心理发展的探讨。

zWv&H:Ng^ba0心理学空间Q jM1Va cJ

二、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T oCR:@Va%^;`)~?`0

}z#p&]-V4W`7y0关系精神分析对于人类心理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它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动力是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关系,这有别于古典精神分析强调性驱力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它还认为心理发展是一种连续的过程,对于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过多注意将忽视其连续性的特征,这不同于古典精神分析对心理发展过程的心理性欲阶段的划分、客体关系学派对于早期母婴养育的过分强调。同时,它还强调母一婴二元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单元,重视发展过程中影响的双向性,而反对大多数精神分析流派只关注婴儿而忽视母亲的主体性。心理学空间C N8T%tf"P l

心理学空间HZ"Ph2h2ORx0Tr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学空间!GxYF us f.W

心理学空间!sL3\mEJ Ey4E

自弗洛伊德以来,精神分析就对人类的心理发展提出其独到的解释。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在儿童期的经验与成年期的心理病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他认为,生命后期生活的各种心理动力与斗争都能够在早期阶段找到一些共鸣的意义,即过去活在现在之中。这是因为儿童期的各种婴儿性欲和攻击冲动仍然在支持与刺激着成人的动机,好像成人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个野兽般的婴儿。尽管驱力理论的这种发展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发展一抑制模型置换了,但是其一元论特征却被保留了。这种一元论特征体现在:发展一抑制模型是藉由一种被阻碍的成长来说明发展的连续性。发展一抑制模型的理论家认为:只有父母提供了恰当的抚育,儿童的心理时间才会向前移动;而环境缺陷则会导致高度特异性的发展停止,即母亲在婴儿初期的养育失败会产生个体后期的心理病理,这就像成人患者身上存在着一个等待着继续发展的婴儿。但是,与弗洛伊德的内部婴儿不一样的是,发展一抑制模型的婴儿起初是一种互动和关系的产物。只是它一旦形成之后就开始寻求表达并塑造着所有的后继经验,于是成人就成为了一种停滞不前的婴儿,陷于发展的某段时间。

$e9` NUmjO0

)FfT/c#hh^w%R0米切尔反对发展一抑制模型的一元论倾向,也不同意它对生命早期阶段的过分重视,而主张发展是一种连续互动的过程。他认为,早期冲突尤其是关系冲突,如融合与分离、依赖与独立,是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命后期出现的困难,通常不是生命早期剥夺的直接产物,而是个体早期体验的影响与个体对后来压力和冲突的反应的一种复杂结合。而且,有证据表明:那些来自于剥夺性背景的儿童,如战争难民中的孤儿或者受虐待的儿童,尽管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如果能够被及时地转移到正常的家庭,那么他们仍然能够继续健康地成长。这就说明最早期的经验并不对个体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况且,父母的限制和剥夺也并非专门针对某个发展阶段,它可能出现于生命的各个阶段并持续更长时间。但是,米切尔并不因此而否认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因为早期经验是家庭互动方式的最早表现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地加以重复。其实,我们应该将了解过去作为理解现在的基础,并以此来了解患者如何处理现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要处理,因为“幼稚行为”涉及婴幼儿期所体验到的早期困扰在成人期的冲突中再现这一核心问题。心理学空间Mv B5qU

心理学空间uS.O7v$vW

发展一抑制模型还包含了一种发展性倾斜(developmental tilt)取向。温尼科特、科胡特和玛勒等持有发展性倾斜观点,他们通过强调两个临床要点而扭曲了关系模型,即“将冲突的重要性最小化和将被分析者描述为完全消极的倾向”(Mitchell,1984)。他们不仅认为关系问题发生于生命的更早时期,并且将它们视为是非冲突(nonconflictual)或前冲突(preconflietual)的。在他们看来,患者是消极、分离和受害的人,心理病理是一种剥夺的直接后果,是一种“环境的失败”。与此相反,米切尔主张冲突是关系所固有的。他认为,将患者视为一个被抛弃、被剥夺、被分离的婴儿的观点极度轻视了心理的互动特性,因为这种特性是与当前的人际互动现实相对应的;同时,这种观点也忽略了被分析者正试图沿着自己认为是最可取的方式来塑造其当前关系,包括被分析者与分析师的关系。米切尔认为,被分析者在心理病理中的作用是更加积极的,我们都不是经验的消极牺牲品,而是关系世界中冲突性互动模式的积极创造者和忠实保存者(Mitchell,1988,PP.160—172)。心理病理的产生不在于一般婴儿需要的剥夺,而在于后来儿童和成人为了建立和维持与重要他人的联系以及为了寻求熟悉、安全和联系的感觉,而对早期体验、记忆和幻想的使用。

y3R6Y0R [9y0

"Y"[J.my5vy0H/L0对许多心理学家而言,分析师被视作似乎表征了贯穿一生的交会与亲密的多种关联维度:一种容纳或是他者的抱持、融合经验、崇拜与理想化的机会、一种普遍关爱影响等等。然而发展性倾斜不是将分析关系的这些维度概念化为提供给患者一种更丰富、更复杂、更成人类型的亲密,这是患者之前的心理病理使得患者无法体验到的,而是导致了将这些维度看作发展性补救(developmental remediations)。不是在当下获得完善,而是将患者视作对过去的疏忽进行改正,填上发展的缺口。这给整个分析业界一个退后一击,并且严重曲解了这些经验的本质。人类关联的追求与维系被理解为构成了在人类经验中的基本成熟推力。与照料者早期关系发展的不当严重扭曲了随后的关联性,不是通过冻结或固着在某些位置的婴儿需求,而是通过起动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复杂的过程是经由儿童用可利用的材料建造人际世界或客体关系的世界。儿童完全不能没有关系、没有与他人的联系,不论是在真正的相互作用方面,还是在某种意义的互相联络、归属方面。作为一个人意味着与他人存在着关系,嵌入到关系基质之中(Mitchell,1984)。心理学空间,g-[J2^ q*~Yq(I

Y_W4{f9zuB i0米切尔在批判性地分析了发展一抑制模型的一元论特征,尤其是它的发展性倾斜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既关注父母特征的关键性影响又重视个体的积极作用的连续互动的心理发展观,将个体的心理发展视为是一个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的互动过程,健康与病态的发展都是个体适应的结果。

4Q'[~:AIY0

E*dd3g6N2@L%Y0(二)心理发展的结构心理学空间B$JJJuV5S:K^)Fd

7Q_mN2Y0婴儿的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在所有精神分析理论中都占中心位置。到了20世纪80年代,完整的、社会性的婴儿形象的转变顺利进行,这一转变的结果动摇了一些已有的具影响力的“单人”假定。同时,在宽泛的分析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发展心理学家、儿科医生和分析师对婴儿的直接观察的研究呈爆炸性剧增。弗洛伊德之后的分析师在回顾性假设的基础上一直理论化塑造一个消极的、原始的、解离的婴儿,但这些研究显示,婴儿从一开始在本质上就是社会性的,适应于唤起关照者并对关照者给予反应,能有效地被他们的环境所塑造与影响,还能够区别自体和他人。带上新的临床问题,这些新的观察发现使关于童年的本能模型的假定移位,并相应地也使人类心理学、早期发展的相应理论、内心结构、精神病理学及临床技术移位。取而代之的是,不是个体,二元才是发展的基本单位,二元的结构从一开始组织起了心理生活。符合宽泛的关系范式,内心结构的基本单元在二人系统中得到组织,可以内在地显现、外在地显现、或在两者间的主体间空间中显现(Seligman,2003)。心理学空间(Nlm:Q\E

心理学空间 CfMn|.}"U;nW6a

关系精神分析认为,将婴儿一父母关系视作一种共同影响的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视角;对情感及二元内部表现的强调;对相互作用及非言语交流的关注;在发展过程中现实的核心作用;早期和后期发展阶段间连续性的假定;依恋与主体间性作为基本动机系统的概念化。

!s.oTw!}OW {%G[;S6|0心理学空间Rl.R,L'b r:c~k2@

应用于分析临床工作,婴儿和父母作为一种二元共同作用影响系统的形象支持了新兴的将精神分析视为根本上二人过程的关系性一主体间性概念。因此,超脱与“客观的”分析师的形象已经移位了。交会被置于治疗行动的中心,而不是实证主义的观察。在早期发展中,分析依靠基本人类亲和力(bas.ic human affinity)得以在二人共同建构的系统中得以激活与改变。干预是在人际一主体间的过程中进行调节,而不是仅在孤立的意识中。只要不忽视理解的直接效果,当代关系分析师就抓住了各种相互作用的效果(Seligman,2003)。心理学空间m%~X&a{O ]S+l

心理学空间n5W~o-f QF0W

童年研究和关系精神分析视角都依靠个体的极端复杂性与社会环境的假定。正如婴儿的发展依赖于关照者,分析过程也依赖于分析师一患者关系。我们像别人看我们一样意识到自己,正是在意识到他者的过程中我们发展了我们的自体感。自体和他者在不彼此参照的情况下,是无法理解的。理解发展过程与精神分析的基本构造是“自体一他者”单元。心理学空间0t%o!M,?of

心理学空间:}BX2WH T'{

总之,对早期发展的发展性研究和新兴的将分析视作双人系统的关系模型,即治疗者与患者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无数的方式、在瞬息万变的相互作用中与广阔的不断展开关系中互相影响,彼此合作促进。婴儿一父母关系作为共同影响系统的形象已阐明并支持这一视角。对婴儿一父母关系的核心研究已将其界定为双向的,在共同影响系统中婴儿和她的照料者是分不开的,概念化不能在脱离了其中任何一者的情况下进行。温尼科特(Winnieott,1964)的格言是“从来就没有婴儿这回事……婴儿总是和母亲在一起。”这一观察事实证明了上述观点。心理学空间Q~zZC;J

心理学空间1?4lW1?#QZ+n#G9w

(三)心理发展的过程

:huE"RR XL)`0心理学空间m:[D c~j5w!C6S4}

关系精神分析并不像古典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那样将人类的发展详细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主要是因为关系精神分析认为,自体的变化、关系的建立、相互作用模式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从某种意义上,关系精神分析并不认同对心理阶段的划分,如上文所提到的发展性倾斜,因为这样做会造成对特定发展阶段的强调,比如古典精神分析对俄狄浦斯期的强调,一些自我心理学家对前俄狄浦斯期的重视,这种对于特定阶段的寻找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各种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相互矛盾。发展过程的线性概念简化了发展过程的复杂性,会引向一种发展顺序的极简主义(minima1.ism)。因此,在关系理论家涉及到心理发展理论之时,总是更加看重过程而相对淡化了阶段。例如,关系理论家科贝特(Corbett,2001)提出的五个“准公理”(quasi—axioms)就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心理发展过程学说。

7m8BMd b9L0

;v?+D*q)Ox [01、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种过程理论而非状态理论,是一种位置理论而非阶段理论,是一种关于如何形成的理论而非关于成为什么的理论。童年期必须被重新设想为一种产生共鸣且自然发生的过程,开放于贯穿一生所建构的多样性关系世界中的振荡与转化。对于童年期再构成的关键因素将会是把儿童定位于主体内与主体间的多种关系、空间、时间、自体的“关系基质”。这一基质的形成表明,任何一种时间(过去/当前/未来)与关系(单人/双人/多人)的方式都不能被设想为真实的,而只能是虚构的、结合的、持久动态的。心理学空间YH$i.PM

心理学空间asNF|

2、提倡一种能够解释混乱与连贯的对话运动的理论。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同一性与多样性共存于个体的心理之中,同一性通常带来连贯而多样性,并时常引起混乱。在偶然性的混乱与整合性需要的连贯之间存在着一些发展模式,这些模式起到对于富于变化的心理适应与调节的作用。这些模式是受到整合与未整合之间张力影响的路径。心理学空间0e2^3?'dt

心理学空间/{e:bNEB,k1i9G?2}V

3、提倡将发展层次表现为一种多维度结构。这条公理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基本的发展比喻,尤其是发展线路与发展核心的比喻。发展线路不是类似直线的而是像一个螺旋状上升的网状。这一螺旋状网的线路可以延伸、扭曲、拉长,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核心也是一张网状,这一网状系统代表一个以复杂的模式进行包含与连接的错综交织的网络。心理学空间;rw2q3N"kV;x

心理学空间uV W H]?

4、提倡一种能够解释阅读发展模式的文化需要以及对于模式之外的个体文化需要的理论。主体和关系是在两方面建构起来的,一是通过朝向未来的共同行动,二是通过共同依赖习俗、传统、规范的关系性。这种理论不仅考虑到理想化的规范性的破裂,而且考虑到平凡的规则性的节奏和关系性幻想的结构化潜能。

o3`6G(HC4d's$t0

4n5?!rx GAW05、提倡弗洛伊德所说的精神自由(即通过意识克服了快乐原则所得到的自由)的两种模式之间的互动。联想模型(通过自由联想使阻抗消失而获得自由)和现实模型(通过组织起现实原则的权威而获得自由)都不能在与他者的关系中保持特权的地位——它们共同存在于相互保留与协商的关系中。应该认识到联想模型与现实模型间存在相互性,只有在患者的自由联想与分析师的自由联想之间才能理解意义,这些联想是被移情关系与反移情关系的相互性所影响的,这些联系接着又与分析情境中已有的现实相互作用,联系模型与现实模型无法单独存在。心理学空间]6U^)u LZbj9|3f

VD!q Y6obT w)@0三、结语

vU2`|\5y^&w0

&ba"n#Q3q.i:g0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俄狄浦斯情结从分析叙事的中心中移位,或更直接地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去中心化。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将俄狄浦斯期认定为成功发展的关键期。俄狄浦斯期的重要性是通过把心理发展和心理病理归于“前俄狄浦斯期”和俄狄浦斯期的传统划分所赋予的。在这种划分中,俄狄浦斯期缺少足够的解决是基本发展缺陷的一个标志,受其影响使得自我发展受限,心理病理在缺陷周围组织起来而不是在冲突周围,技术妥协的迹象涉及“支持”而不是解释。后来的发展模型,包括许多自我心理学的发展模型,已弱化了这一差别。但是俄狄浦斯一前俄狄浦斯二分法仍然在普遍使用,尤其被当代精神分析学派所使用。此外,关于俄狄浦斯期的发展情况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已被传统地视作具有一种标准规范的功能:俄狄浦斯解决的一种特定形式——对同性父母的异性恋认同——已被当作欲望的结果,而其他的结果被当作是病理的(Seligman,2003)。关系精神分析的发展模型关注人际、自体客体动力,因此并不需要同样依赖俄狄浦斯的三角关系将驱力整合人社会。最早、最基本的动机和状态并不因为儿童更多地受其浸染,而必然成为与社会的冲突,并不存在对类似俄狄浦斯情结的转换性时刻的特殊理论要求:发展是更为连续性的。

^ @M;yo1u(u,D-l g0心理学空间4ar \-a;i@%DW u

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将母亲的主体性整合入发展理论。关系取向的发展方法重视对母亲的主体性和独特性的认识。本杰明描绘了服从和支配的基本动力的特征,牵涉到在婴儿建立自身主体性时涉及对母亲的依赖的两人协商。对本杰明(Benjamin,1990)来说,主体性是通过认可(肯定)与破坏(否定)这两个过程得以建立的,儿童被视为是在一条既分离一个体化又联结一相关性的发展道路上前行的。儿童的发展过程涉及对另一者主体性的认识,由此从主体一客体范畴发展为主体一主体范畴,开辟出主体间性的领域。之前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只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是一种视角上的缺陷。

F` [OWP0

:Zi+Kb!hX D0总之,关系精神分析将关系视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根本,关系的建立、维持与变化是人类心理生活的基本状态,关系基质构成了人类心理的本质。在这个包含自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场域的三维度结构中,它们之间的互动产生了人类心理生活。使用关系基质来思考人类的心灵,是从一个更加合理与全面的层次来看待人类个体,从而将人类个体看作既接受自我调节同时又接受关系场域的调节。

)ss \2aR1C F0

K"y.rKI3F$p0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不同于以往的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它从紧紧围绕关系的建立与维持的立场来看待人类心理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关系基质的形成不可忽视重要他人的作用,但并非单方面的影响而是一种相互建构的过程。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是一种整合性的过程理论,对之前的发展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吸收,以动态的视角替代了静态的视角,以二元的互动调节了一元的单调,以兼顾的策略融合了对立的观点。因此在临床实践方面,分析师不应强调追究患者过去的创伤与缺陷的具体时间与对象,而是既要看到直接的外部影响又要注意到个体内隐的内部心理形成,关注整个事件的象征意义及其对关系基质所造成的影响。在分析情境中应从当下的关系基质人手,在分析师一患者的二元中通过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修通患者的关系模式以扩大其关系可能性。心理学空间LX E;L(E1L-\[-e

心理学空间A"Dk l E{I1Z!Hd

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vx9zJ3}

]v(H5X.X!D0蔡智勇,2009:《米切尔与关系理论的整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G|EE-h h|:z0

4z*|"{,sbWy4MG0Aron,L.& Harris,A.,2005,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Volume H:Innovation and Expansion,Hillsdale,NJ:Analytic Press.

$tl^ dQ_0心理学空间C4F)m:s ]3dg

Benjamin.J.,1990,“Recognition and Destruction:An Outline ofIntersubjectivity”,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vo1.7(supp1.),pp.33—47.

/en*M8X})@0

| J&H!RN'V+X0Corbett,K.,2001,“More Life:Centrality and Marginalityin HumanDevelopment”,PsychoanalyticDialogues,vo1.11,PP.313—335.心理学空间h5A5[-r,E6t

S'_mC9q^H&`GZ4p0Mitchell,S.&Greenberg,J.,1983,“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P.9—20.

9A0x[&B9P0心理学空间/Dc%i@2eYO!AC-q

Mitchell,S.,1984,“Object Relations Theories and the Developmental tilt”,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vo1.20,PP.473—499.Mitchell,S.,1988,Relational Concepts in Psycho analysis,Cambridge:Harvard Press.心理学空间2B,a4E S yG

心理学空间2K;iu5NV7vw(O

Selignan,S.,2003,“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vo1.39,PP.477—508.

.^ rA9Mj0心理学空间7^B+k*K'cc+m z U+l

Winnicott,D.W.,1964,The Child,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Harmondwoah:Penguin,P.88.(责任编辑:魏静)一61 —

0W3z`*|4LZ4W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关系精神分析 米切尔
«米切尔与关系理论的整合 史蒂分·米歇尔 | Stephen A. Mitchell
《史蒂分·米歇尔 | Stephen A. Mitchell》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