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可以产生详细持久的记忆
APS 新闻稿
心理学空间网 译
发表的研究结果,即使我们不打算记住物体的细节,通过触摸探索物体也可以生成这些物体的详细,持久的记忆。
根据心理科学协会期刊《心理科学》杂志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研究人员Fabian Hutmacher说:“一个特别有趣的发现是,参与者能够通过视觉识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但仅在一周前触摸过的物体,尽管当时并不打算记住这个物体。”这更值得注意,因为识别测试中的竞争对象属于同一基本级别的类别,也就是说,先前呈现的对象只能基于微妙的基于触摸的细节进行识别,而不能基于更显著的视觉细节。
Hutmacher补充说:“这项研究对现有的记忆存储和检索的认知和神经模型提出了挑战,因为这些模型似乎无法解释大量存储的信息。”
触觉或基于触摸的体验。
与视觉信息相比,人们对于通过其他方式感知的信息的长期记忆知之甚少。Hutmacher 和合著者Christof Kuhbandner决定特别关注在一项实验中,参与者戴着眼罩,对168件日常物品(如钢笔)进行观察,每次观察10秒钟。研究人员告诉参与者,他们以后会对这些物体进行测试,因此他们应该密切关注每个物体的纹理、形状和重量。参与者仍然蒙着眼睛,在探索完一半的物体后立即完成了触觉记忆测试。他们手里拿着每个他们探索过的物体,以及一个只有细微的细节才能分辨的类似新颖物体——他们的任务是找出他们刚才探索过的物体。1周后,他们用另一半的物体完成了同样的测试。
在探索期之后的测试中,参与者表现出几乎完美的回忆,正确地识别了94%的探索过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者在1周后仍然显示出对原始物体的牢固记忆,准确率为84%。
意识地记忆物体,他们还会记得那么好吗?通过触觉探索的物体能通过不同的感官形态被识别出来吗?
但是,如果他们不是有在第二个实验中,另一组参与者探索了168个相同的物体,不过,这次他们不知道要进行记忆测试。相反,实验者告诉他们,他们正在进行的是审美判断,他们要求参与者根据纹理、形状和重量来评价每个物体的舒适度。
一周后,参与者回到实验室进行记忆测试,蒙着眼识别之前探索过的一半物体。对于剩余的物体,他们完成了视觉识别任务,在该任务中,他们看到原始对象和和类似物体都摆在桌子上,并且让他们指出哪一个是之前探索过的物体。在每次试验之后,参与者还报告了他们的回答是基于回忆他们触摸时细节,还是模糊的感觉,或只是根据猜测作答。
结果再次表明,参与者对物体的记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蒙住眼睛的测试中,参与者回答正确率为79%。在跨模态视觉测试中,参与者回答正确率为73%。
对于这两个测试而言,参与者对细节回忆的记忆最准确,对看起来相似的物体记忆次之,对他们猜测的物体的记忆最差。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他们报告有些物体是猜测的,参与者的识别胜率比他们猜测的还要高。
参与者可以通过感觉模式识别物体的事实是有趣的,因为熟悉的和新物体只在细微的细节上有所不同,,这些细节必须在触觉体验的基础上加以区分。
Hutmacher说:“这些结果表明,人类大脑毫不费力地并自动地存储大量的感知体验,包括触觉的细节。我们想探索这样一种想法,即存储大量的信息实际上可能是有用的,因为它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并有助于细微的校准,而不必伴随有意识的体验。”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所有数据和资料都通过开放科学框架(OSF)公开提供。实验2的设计和分析计划在OSF进行预注册。
DOI: 10.1177/095679761880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