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生理理论
作者: Petri / 21613次阅读 时间: 2019年2月01日
来源: 《动机心理学》 标签: 坎农 情绪认知生理理论 沙赫特 詹姆士兰格理论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l/Y`?e ZJv*F7h,O

沙赫特情绪认知—生理理论

6S-y"@S6c@R0

4\4GU-i{%{0斯坦利·沙赫特(Schacliter, S.)提出了一种既包含生理唤醒又包含认知归因的情绪理论(Schachter,1964; Schachter & Singer1962)。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生理唤醒和认知标识对于完整的情绪体验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任何一个缺失,都会使情绪体验变得不完整。正如科内利乌斯(Cornelius, R. R., 1991)所指出的那样,沙赫特的理论与马拉农在1924年提出的情绪理论非常相似。但是马拉农的理论却被他那个时代的心理学家极大地忽视了。心理学空间Jf,nNX#{1Q p6b

心理学空间oup0Y/S^

沙赫特和辛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唤醒和认知标识对情绪体验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观点。在大部分日常环境中发生的生理唤醒会明显受到情境的限制,因此我们就不能察觉出认知标识与唤醒之间的区别。沙赫特和辛格想知道,如果给被试注射在唤醒状态时存在于人体内的物质来人为地诱发其唤醒,会发生什么情况?他们推测,体验到生理唤醒而找不到恰当解释的被试,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线索来帮助他们对感受到的唤醒进行标识(归因)。

-n6e3b,{F`1A;gI6Q.O0

[3_;t*@k AY\!s1h0实验中,研究者告知男性被试,这一实验主要考察的是一种新的维生素辅助药物对视力的作用。该药物通过注射进入体内,让被试等待20分钟以使药物开始起效,然后让他们接受一项视力测试。实际上给他们注射的是肾上腺素(在唤醒时身体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引起心率、呼吸、脸红以及手颤抖等的变化)或没有伤害的生理盐水(盐水安慰剂)。有些被试被止确告知注射肾上腺素会引起什么反应,而另一组被试被错误地告知他们的脚会感到麻木,并会体验到有些痒和微弱的头痛。第三组被试并没有给予任何有关注射肾上腺素的效果信息。安慰剂条件下的被试也没有得到注射的有关信息。心理学空间WF-B GZ O

Nw5h*Y:O%{eU0为了提供实验诱发的认知标识,每组各有一半被试和另一个被试(实际是主试的助手)在一房间内一起等待视力测试。这名助手表现出欣快(玩纸飞机、弹击纸团、练习呼啦圈)或愤怒(被要求注射、填写一份问卷、最后斯碎问卷并愤怒地离开房间)行为。七组被试和各自进行的实验条件如下:心理学空间1X,WDp{G R!C?$|

心理学空间3}b']5tk+|O"t v

愉快条件       愤怒条件
'|V4mv wEkO,A4i0告知肾上腺素效果   告知肾上腺素效果
a^#Y.bja3rH0未告知贤上腺素效果  未告知肾上腺素效果心理学空间T I UJ|R A-D
错误告知肾上腺素效果 安慰剂心理学空间.yO'U S$Y\?$lq
安慰剂心理学空间S7LZI2r[g

心理学空间R)fOC K HC

沙赫特和辛格预期,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不会体验到欣快或愤怒情绪,因为这些被试能够将他们所体验到的身体变化归因于肾上腺素的注射。同样,安慰剂组也不会产生太多的情绪体验,因为他们并不存在生理唤醒。然而,未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和错误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将会在环境中寻找他们所体验到的身体反应的线索。欣快或愤怒同伴(被试认为他也被注射了药物)的存在,将会使得被试把自己的体验归因于欣快或愤怒。也就是说,助手提供的线索,使得被试将体验到的感受认知标识为欣快或愤怒。

p$i~D`3M-v|tC0心理学空间s oZYLw

实验的结果支持了沙赫特和辛格的假设。未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所体验到的欣快或愤怒,要强于告知肯上腺素效果组。同样,错误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比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更为欣快。实验结果中存在一个问题,安慰剂组被试体验到的情绪介于未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和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之间,并与未告知背上腺素效果组不存在差异。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未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和安慰剂组之所以不存在差异,是因为未告知肾上腺素效果组中有些被试把他们的感受归因于注射,即使他们并未被特别告知注射的效果。因此,这些“自我告知”的被试将很少受到欣快或愤怒榜样的影响,助手对他们的情绪影响也会减弱。沙赫特和辛格能够根据被试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来识别出那些自我告知的被试。当在分析中别除这些被试时,未吿知肾上腺素效果组和安慰剂组的情绪表现差异非常显著。心理学空间\L8F!J,`E2lx

心理学空间h%\fX fBnu ru M

沙赫特和辛格的数据支持了这一观点,即情绪的伴随感受既需要生理唤醒又需要把唤醒状态归因于特定原因的认知糖识。通常情况下,标识唤醒状态的线索是很清晰的。但是,如果生理状态已经被唤起而我们对它又没有预先的解释时,那么我们就会在环境中寻找线索以帮助我们对体验到的唤醒进行旧因(标识)。

!Cs.Z%n.X+v q%|8k)YT0心理学空间g7|R UuG#| { A

沙赫特对情绪的分析表明,如果只有认知标识而没有生理唤醒,那么情绪体验就是不完整的。这种体验也许类似于冷静的愤怒或“仿佛”状态,即个体会觉得“仿佛”他或她应当愤怒或悲伤,但伴随的状态却缺少了真实情绪完全展现的感受。

iRU{8c!yF2[n0

V0C a oB l1l/xC0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访谈是证明生理唤醒对情绪重要性的一种方法。脊髓损伤越接近大脑,获取的判定个人唤醒状态的信息就越少。沙赫特(1964〉引用了霍曼(Hohmann, G.W., 1962)的一项研究。这一研究揭示出,脊髓损伤越接近大脑,情绪的降低就越大。这种情绪的降低可以应用于性兴奋、恐惧、愤怒和悲伤,但不适用于感伤。有些事故受伤者也报告说,他们的情绪感受比以前更为认知或“理智”。但是,,赫瓦利兹、迪纳和加拉格尔(Chwalisz, K., Diener, E. & Gallagher,D., 1988)所得到的有关脊髓损伤病人的结果与霍曼的研究相矛盾。赫瓦利兹等人在研究中发现,脊髓受损的被试常常报告强烈的情绪感受,特别是恐惧情绪。他们注意到(Chwaliszetal., 1988, p.825):":“我们的结果并不支持以自主唤醒理论为基础的情绪理论形式。这些理论认为,自主唤醒的知觉是情绪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没有它情绪就不会产生。”心理学空间,rMt'LQ9|

心理学空间2s'Cb/v&Kg

沙赫特的情绪理论在很多方面是对詹姆士兰格理论坎农的情绪应急理论的整合和完善。同詹姆士一兰格理论一样,沙赫特的理论提出,情绪体验中包括身体变化。与坎农相似,沙赫特也提出事件的解释对完全的情绪体验是很重要的。但是,沙赫特超越了这些早期的理论,提出了生理变化和认知标识对完整的情绪体验都是必要的。沙赫特的理论自1964年提出以来广为流行。除了最初用于解释情绪的自的之外,这一理论还引起了大量有关唤醒的错误归因的研究,尤其是与降低恐惧和焦虑有关的错误归因。

\,Kpw'A3Z!V.J#d4D0心理学空间 EQ9\+jI"V]_W

尽管沙赫特的理论已经产生并引发了几条研究思路,但是对这一理论本身的支持只是中等程度的(Reisenzein, 1983)。科顿(Cotton, J.L., 1981)回顾了这一理论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作为这一理论基础的最初研究已经在方法和实证基础方面受到双重批评(例如,参见Plutchik & #8226;Ax, 1967)。此外,尽管厄尔德曼和扬克(Erdmann,G .& Janke,W., 1978)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但是有几项重复沙赫特和辛格研究的尝试并未取得成功(Mar-shall & Zimbardo,1979; Maslach,1979; Rogers&.Deckner,1975)。拉扎勒斯和韦纳、罗素以及莱尔曼(Lazarus, R.S.,1968;Weiner,B.,Russell,D. & Lerman,D.,1978)的研究表明,认知成分是情绪唤醒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也参见Reisenzein,1983,关于这一观点的广泛评论)。在这一点上,心理学家之间对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存在相当多的争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情绪研究已经越来越强调认知成分了。心理学空间0S;n^[Z]8C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坎农 情绪认知生理理论 沙赫特 詹姆士兰格理论
«斯坎特(1951)意见偏常影响的经典研究 07 沙赫特/斯坎特 | Stanley Schachter
《07 沙赫特/斯坎特 | Stanley Schachter》
没有了»